生活處處有詩意 ——讀魯北《中年書》組詩


生活處處有詩意 ——讀魯北《中年書》組詩

文丨邱青瑞 攝影丨曹新慶

生活不是缺少詩,而是缺少發現。

《中年書》組詩是魯北老師從近年來創作的詩歌中選取的一部分作品。詩取材於日常生活,詩人通過融入自身體驗和感悟,筆下就流淌出一首首充滿靈動的詩篇。生活處處有詩意。魯北老師就是那種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能將它們轉化為詩的人。

有詩歌評論家將魯北的詩歌創作歸為經驗寫作,我也表示贊同。里爾克說:詩歌首先要處理的,那就是經驗——身體的經驗,或者感情的經驗,或者內心的經驗。魯北深諳此道,因為豐富的生活經驗已為他詩歌創作提供了深厚土壤。即景會心,隨感入詩。這是詩人對生活熱愛的表現,也是深厚創作功力的有力證明。

愛,是世間永恆的話題。因為對父母、兄弟、孩子、親友的愛,所以能關注到他們的生活細節,也因為對生活的愛,所以能將他們的生活細節寫進詩裡。母愛,是世間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在詩人筆下母愛更多了一份溫馨。

大雪不期而至

小路不見了,草垛模糊了,樹低下來,房子矮下去

我好怕下大雪。但大雪似乎一點也不知道

還是該怎麼下,就怎麼下,全由著自己的性子

在這樣漫長的黑夜裡,一盞煤油燈下

母親在不停地搖著紡車,我在一頁頁的翻書

雪落無聲。幾聲犬吠,打破夜的寧靜

我很困、很困,但不敢睡去

我怕黑夜裡的大雪,會把我們淹埋

到後來,我還是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滿屋子裡都是陽光

——《大雪被拒之門外》

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母親在煤油燈在搖著紡車,我在一旁看書。“我害怕黑夜裡大雪,不敢入睡,可因為有母親在身旁,還是一覺睡到大天亮。詩對母親勤勞和小孩子的心裡描寫的非常傳神、妥帖,讓人倍感溫暖的同時也勾起了人的童年回憶,讓人產生了情感共鳴。

詩人吉狄馬加說:一個詩人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從他們的生存環境和自身所處的環境中捕捉到人類心靈中最值得感動、一碰即碎、最柔然的部分。

小時候,我感冒發燒

母親總會變戲法似的拿出來一個

紅紅的、圓圓的,那才是蘋果。常常是

我攥在手裡,狠狠的咬一小口

慢慢的嚥下半口

那半口,一直在我嘴裡

到今天”

——《蘋果》

詩人選取小時候生病吃蘋果這一生活下插曲,來展現母愛無處不在且讓人回味悠長。

生活處處有詩意 ——讀魯北《中年書》組詩

女兒在玩手機

還時不時的搖一搖

我陪父親喝酒

全中國只有母親

在包水餃,準備新春的早餐

——《除夕夜》

過年時,大家都在幹自己的事,“全國只有母親還在包水餃,準備新春的早餐。”讀後讓感動和心酸,母親為了家,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即使在新年,母親匆匆吃過團年飯後,又轉身進廚房為第二天的早餐在忙碌。一位勤勞善良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人到中年,已有過人生的歷練,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和人生的艱辛,回想父親當初的一些情形,就多了份理解和感悟。

父親是個農民

喝了大半輩子茶

一直是花茶

前些年,上等的紅茶、綠茶

他都不喝,他說那不是茶

其實是他喝不慣那個味道

如今,父親喝紅茶,也喝綠茶

卻很少喝花茶

——《喝茶》

前些年,父親不是不喜歡喝好茶,而是他覺得喝好茶是種浪費,於是用喝不慣來委婉回絕。這讓我想到了《媽媽喜歡吃魚頭》感人故事。故事中雖然講的是媽媽,可是現實中許多爸爸也再做著同樣的事。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母愛的細膩讓人感到溫暖,而父愛雖然粗獷卻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父親的認識和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我越來越像我的父親了

習慣倒揹著手走路

肩膀一個高一個低

頭髮花白、稀疏

幾十年來

我們一直保持著很好的父子關係

直到昨天,我忽然發現,我們更像兄弟

他七十五,我五十三,相差無幾

再往後,也許,我成了父親,他成了兒子

——《我越來越像我的父親了》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和父親都在慢慢老去,在今後的日子裡應該與父親像兄弟、像兒子一樣相處,這才是真正的孝道。古語有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趁父母還健在要及時進孝,不給自己人生留遺憾。我想這也應是詩人想表達的吧!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艾青對祖國、對大地的深沉的愛。詩人對親人的愛,常用非常清新樸素的語言來表達。

生活處處有詩意 ——讀魯北《中年書》組詩

我們這裡的春天,是很少下雨的

縱是下雨,也下很小很小的雨

一滴一滴的,沒有力氣

早上醒來,雨滴打在窗臺上

密密麻麻的。我坐起來,望著窗外

看到了百里之外的弟弟種的那三十畝小麥

正在春雨裡扭動著身姿

想到這些,我有了無與倫比的幸福

春雨啊,就這樣繼續下去

足以讓小麥返青、抽穗、開花、灌漿、成熟

——《春雨 春雨》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很容易讓人產生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可以來自一場春雨,可以來露珠從草葉間滑落,也可以來自陽光撒落的斑駁。這種幸福與海子所向往的幸福相比,似乎來得更真實。“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春暖花開》)。

生病、死亡原本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可在詩人的筆下,卻寫成了一首感人的詩篇。

二姨病重以後

母親趕過去,看望忍著,沒讓傷心流出來

回到家,自己趴在炕上,痛哭了一場

然後,有些魂不守舍……

——《二姨病重以後》

對於二姨病情,詩人並未正面敘述,而是借用母親的痛哭,來表明病情危重。這種切換鏡頭的手法可見詩人對詩歌技法運用的嫻熟。“哪裡的黃土也埋人”一句,似乎是對二姨病情的絕望,又好像是對生者的安慰。

二叔昨夜十一時,走了

眼淚一下子流下來

模糊中,我看到二叔

就坐在我對面

和我訴說,二嬸走後的孤獨

病痛,以及對死亡的無奈與無助

——《逝去的》

按理說人到中年了,對生老病死這種自然法則不會有太多的感傷,可是“我”聽到二叔走了之後,淚水一下流了出來。這種強烈的感情流露表達,表明“我”對親人逝去的悲痛和與二叔的深厚感情。

生活處處有詩意 ——讀魯北《中年書》組詩

總覺得,魯北老師的詩歌雖然用口語寫作,文字也樸素直白,但卻非常節制。這就避免了“口語”淪落為“口水”,守住了詩歌的創作底線,提升了詩歌魅力。艾青說:“一首詩是一個心靈的雕塑。”當人到了中年,在經歷了許多事後,人的心態也再悄然發生改變,人的靈魂也得到了重塑。

很多年前,參加會議

我總是坐在最後一排

大家鼓掌的時候

我不鼓掌

儘管我在寫領導的講話稿時,做上

“讀到這裡停一停,下面可能有掌聲”的標記

那時候我固執的認為

講話稿是我寫的

我鼓掌,是為自己鼓掌呢

很多年以後,也參加會議

經常坐在中間的某一排

每當領導講得抑揚頓挫的時候

我就帶頭鼓掌,使勁鼓掌

——《鼓 掌》

古往今來,寫愛情的詩很多,可是要把愛情詩的含蓄委婉,不露痕跡並不簡單。而詩人只用了短短几行,將一首首愛情詩寫得生動傳神、意趣盎然,足見其用力。

風在敲門

我請她進來

她不進來

我不等風

只等你

——《等候》

又如:

一些雪,悄無聲息的落下來

落到屋頂上,落到樹枝上,落到地上,落到雪上

落到夜歸人的身上

推開虛掩的門

她把他身上的雪,迅速的

打掃乾淨

——《一些雪》

詩人骨子裡的浪漫,加上對生活細節的把握,使得用寥寥數語,就營造出來詩畫的效果。《一些雪》中描寫的場景,讓人聯想到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詩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那種溫馨、溫情的畫面讓人如同置身童話世界。

對於忠實於生活、忠實於生命、忠實於情感的詩人,他們關注的角度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法面面。如《說話》《清明節》《飢 餓》等小詩,就表明了他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余光中所說:“詩人內在之意訴之外在之象,讀者再根據這外在之象試圖還原為詩人當初的內在之意。”雖然《中年書》組詩中每首作品都很短小,言語直白,但要深得其味,還須靜下心來,仔細品味和咂摸。

生活處處有詩意 ——讀魯北《中年書》組詩

作者簡介

生活處處有詩意 ——讀魯北《中年書》組詩

邱青瑞,生活工作在墾利的陝西人。讀書寫作自得一份快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