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

在最新熱播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春風中學學霸喬英子,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父母希望她留在北京上大學,甚至母親已經給英子四處打聽清華和北航的招生要求。

但是喬英子不顧父母反對,原本要上交的清華大學冬令營申請表,學校替換成南京大學後並通過錄取,母親發現後對英子進行呵斥。

受不了媽媽控制慾的英子終於爆發了,她在父母的追趕下,選擇要去跳海。

"

在最新熱播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春風中學學霸喬英子,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父母希望她留在北京上大學,甚至母親已經給英子四處打聽清華和北航的招生要求。

但是喬英子不顧父母反對,原本要上交的清華大學冬令營申請表,學校替換成南京大學後並通過錄取,母親發現後對英子進行呵斥。

受不了媽媽控制慾的英子終於爆發了,她在父母的追趕下,選擇要去跳海。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喬英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能到一個遠離父母強烈的“關愛”的地方去學習,在父母堅決反饋的情況下,選擇用跳海去反逼自己的父母放棄對自己的約束。英子的這種行為值得每一位父母反觀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作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建議,但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道路。

從宋倩對英子的教育中,我可以看出以下2個教育錯誤示範

(一)牢籠式教育教不出好學孩子

整部劇中,大家最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英子的書桌前的透明窗。宋倩不僅控制英子的課餘時間,讓英子以學習成績為主。沒有時間去玩樂高,反對英子去天文館當解說員。

而且還在她的書桌前安裝了一個透明櫥窗,方便隨時監控英子學習。只要英子做到了”讀書---做題--考試“三點一線,每次考試都能高分回家,就是對宋倩最大的滿足。

"

在最新熱播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春風中學學霸喬英子,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父母希望她留在北京上大學,甚至母親已經給英子四處打聽清華和北航的招生要求。

但是喬英子不顧父母反對,原本要上交的清華大學冬令營申請表,學校替換成南京大學後並通過錄取,母親發現後對英子進行呵斥。

受不了媽媽控制慾的英子終於爆發了,她在父母的追趕下,選擇要去跳海。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喬英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能到一個遠離父母強烈的“關愛”的地方去學習,在父母堅決反饋的情況下,選擇用跳海去反逼自己的父母放棄對自己的約束。英子的這種行為值得每一位父母反觀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作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建議,但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道路。

從宋倩對英子的教育中,我可以看出以下2個教育錯誤示範

(一)牢籠式教育教不出好學孩子

整部劇中,大家最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英子的書桌前的透明窗。宋倩不僅控制英子的課餘時間,讓英子以學習成績為主。沒有時間去玩樂高,反對英子去天文館當解說員。

而且還在她的書桌前安裝了一個透明櫥窗,方便隨時監控英子學習。只要英子做到了”讀書---做題--考試“三點一線,每次考試都能高分回家,就是對宋倩最大的滿足。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牢籠式教育是不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雖然短期內能夠起到一定的學習提升效果,但終究弊大於利。只會消耗孩子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想法。當體驗了脫離高壓式學習的環境後,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

"

在最新熱播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春風中學學霸喬英子,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父母希望她留在北京上大學,甚至母親已經給英子四處打聽清華和北航的招生要求。

但是喬英子不顧父母反對,原本要上交的清華大學冬令營申請表,學校替換成南京大學後並通過錄取,母親發現後對英子進行呵斥。

受不了媽媽控制慾的英子終於爆發了,她在父母的追趕下,選擇要去跳海。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喬英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能到一個遠離父母強烈的“關愛”的地方去學習,在父母堅決反饋的情況下,選擇用跳海去反逼自己的父母放棄對自己的約束。英子的這種行為值得每一位父母反觀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作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建議,但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道路。

從宋倩對英子的教育中,我可以看出以下2個教育錯誤示範

(一)牢籠式教育教不出好學孩子

整部劇中,大家最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英子的書桌前的透明窗。宋倩不僅控制英子的課餘時間,讓英子以學習成績為主。沒有時間去玩樂高,反對英子去天文館當解說員。

而且還在她的書桌前安裝了一個透明櫥窗,方便隨時監控英子學習。只要英子做到了”讀書---做題--考試“三點一線,每次考試都能高分回家,就是對宋倩最大的滿足。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牢籠式教育是不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雖然短期內能夠起到一定的學習提升效果,但終究弊大於利。只會消耗孩子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想法。當體驗了脫離高壓式學習的環境後,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二)“都是為你好”實質是滿足控制慾

宋倩在劇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你好”。站在自己角度一廂情願的付出,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終究是以愛之名的控制。

英子在劇中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對於母親的緊逼也是步步忍讓,對於這種優秀的孩子,宋倩也經常是打擊式教育。只要英子考得不好,就先變相羞辱,自以為能警醒孩子主動奮發學習,但卻沒意識到自己正在一步步的打擊孩子自尊心。

"

在最新熱播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春風中學學霸喬英子,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父母希望她留在北京上大學,甚至母親已經給英子四處打聽清華和北航的招生要求。

但是喬英子不顧父母反對,原本要上交的清華大學冬令營申請表,學校替換成南京大學後並通過錄取,母親發現後對英子進行呵斥。

受不了媽媽控制慾的英子終於爆發了,她在父母的追趕下,選擇要去跳海。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喬英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能到一個遠離父母強烈的“關愛”的地方去學習,在父母堅決反饋的情況下,選擇用跳海去反逼自己的父母放棄對自己的約束。英子的這種行為值得每一位父母反觀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作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建議,但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道路。

從宋倩對英子的教育中,我可以看出以下2個教育錯誤示範

(一)牢籠式教育教不出好學孩子

整部劇中,大家最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英子的書桌前的透明窗。宋倩不僅控制英子的課餘時間,讓英子以學習成績為主。沒有時間去玩樂高,反對英子去天文館當解說員。

而且還在她的書桌前安裝了一個透明櫥窗,方便隨時監控英子學習。只要英子做到了”讀書---做題--考試“三點一線,每次考試都能高分回家,就是對宋倩最大的滿足。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牢籠式教育是不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雖然短期內能夠起到一定的學習提升效果,但終究弊大於利。只會消耗孩子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想法。當體驗了脫離高壓式學習的環境後,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二)“都是為你好”實質是滿足控制慾

宋倩在劇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你好”。站在自己角度一廂情願的付出,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終究是以愛之名的控制。

英子在劇中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對於母親的緊逼也是步步忍讓,對於這種優秀的孩子,宋倩也經常是打擊式教育。只要英子考得不好,就先變相羞辱,自以為能警醒孩子主動奮發學習,但卻沒意識到自己正在一步步的打擊孩子自尊心。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都是為你好”並不是真的為孩子好,真相是為了控制孩子所找的一個藉口罷了。在教育中生活中完全失去了自我,看似對兒女百般照顧卻把自己的慾望強加於兒女身上。

生活中只有孩子是重要的,自己已經不重要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並理解才是深刻的愛,以愛之名的傷害才最可怕。


"

在最新熱播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春風中學學霸喬英子,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父母希望她留在北京上大學,甚至母親已經給英子四處打聽清華和北航的招生要求。

但是喬英子不顧父母反對,原本要上交的清華大學冬令營申請表,學校替換成南京大學後並通過錄取,母親發現後對英子進行呵斥。

受不了媽媽控制慾的英子終於爆發了,她在父母的追趕下,選擇要去跳海。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喬英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能到一個遠離父母強烈的“關愛”的地方去學習,在父母堅決反饋的情況下,選擇用跳海去反逼自己的父母放棄對自己的約束。英子的這種行為值得每一位父母反觀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作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建議,但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道路。

從宋倩對英子的教育中,我可以看出以下2個教育錯誤示範

(一)牢籠式教育教不出好學孩子

整部劇中,大家最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英子的書桌前的透明窗。宋倩不僅控制英子的課餘時間,讓英子以學習成績為主。沒有時間去玩樂高,反對英子去天文館當解說員。

而且還在她的書桌前安裝了一個透明櫥窗,方便隨時監控英子學習。只要英子做到了”讀書---做題--考試“三點一線,每次考試都能高分回家,就是對宋倩最大的滿足。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牢籠式教育是不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雖然短期內能夠起到一定的學習提升效果,但終究弊大於利。只會消耗孩子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想法。當體驗了脫離高壓式學習的環境後,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二)“都是為你好”實質是滿足控制慾

宋倩在劇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你好”。站在自己角度一廂情願的付出,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終究是以愛之名的控制。

英子在劇中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對於母親的緊逼也是步步忍讓,對於這種優秀的孩子,宋倩也經常是打擊式教育。只要英子考得不好,就先變相羞辱,自以為能警醒孩子主動奮發學習,但卻沒意識到自己正在一步步的打擊孩子自尊心。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都是為你好”並不是真的為孩子好,真相是為了控制孩子所找的一個藉口罷了。在教育中生活中完全失去了自我,看似對兒女百般照顧卻把自己的慾望強加於兒女身上。

生活中只有孩子是重要的,自己已經不重要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並理解才是深刻的愛,以愛之名的傷害才最可怕。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孩子進入高三,我作為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是什麼呢?怎樣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呢?

(一)學會關注孩子內心感受

孩子進入高三,作為父母不要過於將自己的焦慮,通過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來進行發洩。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過度的高壓就會引發孩子厭學心理。

要學會關注孩子的感受,孩子其實會有很多事向父母述說,不僅有在學校被老師表揚,成績優異等積極的事情,還會有自己壓力大、考試成績不理想等消極的事情。

父母要學會識別,並做出正確的反饋。當孩子來跟你交流時,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識別孩子當下的感受,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識別之後就要表達出來,讓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比如:孩子跟自己說:“媽媽,我這次考差了....”,你的正確做法就是給出感受迴應:“媽媽知道你最近很努力的複習,這次考砸了肯定很難受,對吧?”而不是“這次怎麼又考差了”。

(二)不要跟別人家孩子比較

你經常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相比,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認同。

《發展心理學》裡關於認同感有過這樣的描述:“對孩子來說,如果總無法獲得明確的認同感,處於漫無目的的混亂水平,最終會使得個體變得壓抑和失去自信,也可能導致消極認同,甚至成為害群之馬、罪犯或者失敗者。

劇中童文潔就一直拿方一凡和林磊兒比較,比較之後就是一系列的爭吵,母子不和,並沒有達到想要孩子變好的效果。

(三)不要替自己孩子做選擇

讓孩子懂得選擇非常重要,不僅要在教育、陪伴上做出貢獻,還要再選擇上尊重孩子,讓孩子懂得選擇與取捨。

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例子,在教育、陪伴上沒有貢獻,不聞不問。期末成績一出來就暴跳如雷,這就是典型的追求結果,不注重教育、陪伴過程所導致的。

"

在最新熱播劇《小歡喜》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春風中學學霸喬英子,想要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父母希望她留在北京上大學,甚至母親已經給英子四處打聽清華和北航的招生要求。

但是喬英子不顧父母反對,原本要上交的清華大學冬令營申請表,學校替換成南京大學後並通過錄取,母親發現後對英子進行呵斥。

受不了媽媽控制慾的英子終於爆發了,她在父母的追趕下,選擇要去跳海。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喬英子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能到一個遠離父母強烈的“關愛”的地方去學習,在父母堅決反饋的情況下,選擇用跳海去反逼自己的父母放棄對自己的約束。英子的這種行為值得每一位父母反觀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作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建議,但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道路。

從宋倩對英子的教育中,我可以看出以下2個教育錯誤示範

(一)牢籠式教育教不出好學孩子

整部劇中,大家最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英子的書桌前的透明窗。宋倩不僅控制英子的課餘時間,讓英子以學習成績為主。沒有時間去玩樂高,反對英子去天文館當解說員。

而且還在她的書桌前安裝了一個透明櫥窗,方便隨時監控英子學習。只要英子做到了”讀書---做題--考試“三點一線,每次考試都能高分回家,就是對宋倩最大的滿足。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牢籠式教育是不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雖然短期內能夠起到一定的學習提升效果,但終究弊大於利。只會消耗孩子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想法。當體驗了脫離高壓式學習的環境後,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二)“都是為你好”實質是滿足控制慾

宋倩在劇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你好”。站在自己角度一廂情願的付出,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終究是以愛之名的控制。

英子在劇中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對於母親的緊逼也是步步忍讓,對於這種優秀的孩子,宋倩也經常是打擊式教育。只要英子考得不好,就先變相羞辱,自以為能警醒孩子主動奮發學習,但卻沒意識到自己正在一步步的打擊孩子自尊心。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都是為你好”並不是真的為孩子好,真相是為了控制孩子所找的一個藉口罷了。在教育中生活中完全失去了自我,看似對兒女百般照顧卻把自己的慾望強加於兒女身上。

生活中只有孩子是重要的,自己已經不重要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並理解才是深刻的愛,以愛之名的傷害才最可怕。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孩子進入高三,我作為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是什麼呢?怎樣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呢?

(一)學會關注孩子內心感受

孩子進入高三,作為父母不要過於將自己的焦慮,通過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來進行發洩。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過度的高壓就會引發孩子厭學心理。

要學會關注孩子的感受,孩子其實會有很多事向父母述說,不僅有在學校被老師表揚,成績優異等積極的事情,還會有自己壓力大、考試成績不理想等消極的事情。

父母要學會識別,並做出正確的反饋。當孩子來跟你交流時,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識別孩子當下的感受,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識別之後就要表達出來,讓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比如:孩子跟自己說:“媽媽,我這次考差了....”,你的正確做法就是給出感受迴應:“媽媽知道你最近很努力的複習,這次考砸了肯定很難受,對吧?”而不是“這次怎麼又考差了”。

(二)不要跟別人家孩子比較

你經常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相比,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認同。

《發展心理學》裡關於認同感有過這樣的描述:“對孩子來說,如果總無法獲得明確的認同感,處於漫無目的的混亂水平,最終會使得個體變得壓抑和失去自信,也可能導致消極認同,甚至成為害群之馬、罪犯或者失敗者。

劇中童文潔就一直拿方一凡和林磊兒比較,比較之後就是一系列的爭吵,母子不和,並沒有達到想要孩子變好的效果。

(三)不要替自己孩子做選擇

讓孩子懂得選擇非常重要,不僅要在教育、陪伴上做出貢獻,還要再選擇上尊重孩子,讓孩子懂得選擇與取捨。

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例子,在教育、陪伴上沒有貢獻,不聞不問。期末成績一出來就暴跳如雷,這就是典型的追求結果,不注重教育、陪伴過程所導致的。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想報考南京大學: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那我們如何判斷孩子的選擇是否正確?就看這個選擇能夠帶給孩子什麼?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我們要學會去判斷,給與合理化的建議,協助孩子做出正確選擇,而不是替孩子做選擇。

真正拉開學生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父母。人生路上所有的坎孩子都要自己邁過,該撞的牆一個也不會少,讓孩子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好嗎?

即使最後不好,那孩子也是努力過追求過,至少孩子未來不會後悔當初沒有去體驗。作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建議,但無權決定孩子的人生道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