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
"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熊孩子”搞事對電梯澆水,導致電梯失靈,為此家長賠償七千元;“熊孩子”把2個滅火器,從16樓拋下,所幸無人員傷亡,全家被迫搬家;無人看管幼童離家出走;淘氣學生塗鴉汽車;豆蔻少女負氣出走……

如今,可以說很少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只願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可是,為何並沒有培養出理想中的孩子呢?

其實,再好的學校,再優越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熊孩子”搞事對電梯澆水,導致電梯失靈,為此家長賠償七千元;“熊孩子”把2個滅火器,從16樓拋下,所幸無人員傷亡,全家被迫搬家;無人看管幼童離家出走;淘氣學生塗鴉汽車;豆蔻少女負氣出走……

如今,可以說很少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只願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可是,為何並沒有培養出理想中的孩子呢?

其實,再好的學校,再優越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一.你想孩子是怎樣的人,你先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說話方式、做事方式和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

商場裡,男孩打翻碗裡的粥,雖然商場人員表示有保潔員,但孩子媽媽仍說:兒子犯的錯,得自己承擔打掃責任。

小男孩小心打掃完扔到垃圾桶裡,並沒有怨言。

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地鐵站裡,男孩憋不住尿在地上,爺爺趕緊拿拖把處理。家長的身體力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天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早在2000多年前的人們,就很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孔子從小在母親和外公教育薰陶下,六七歲為兒嬉戲時,就知道“陳俎豆,設禮容”,“十五而志於學“,從幼年便養成了困知勉行,不恥下問,謙恭知禮,處世深沉的好品行。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聞熟能祥,說的就是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學到好的習慣。《弟子規》

常言道“三歲看老”,兒時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終身。我國古代就很重視孩子教育,《弟子規》對孩子進行了明確的行為規範,是一部很好的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學。

"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熊孩子”搞事對電梯澆水,導致電梯失靈,為此家長賠償七千元;“熊孩子”把2個滅火器,從16樓拋下,所幸無人員傷亡,全家被迫搬家;無人看管幼童離家出走;淘氣學生塗鴉汽車;豆蔻少女負氣出走……

如今,可以說很少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只願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可是,為何並沒有培養出理想中的孩子呢?

其實,再好的學校,再優越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一.你想孩子是怎樣的人,你先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說話方式、做事方式和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

商場裡,男孩打翻碗裡的粥,雖然商場人員表示有保潔員,但孩子媽媽仍說:兒子犯的錯,得自己承擔打掃責任。

小男孩小心打掃完扔到垃圾桶裡,並沒有怨言。

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地鐵站裡,男孩憋不住尿在地上,爺爺趕緊拿拖把處理。家長的身體力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天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早在2000多年前的人們,就很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孔子從小在母親和外公教育薰陶下,六七歲為兒嬉戲時,就知道“陳俎豆,設禮容”,“十五而志於學“,從幼年便養成了困知勉行,不恥下問,謙恭知禮,處世深沉的好品行。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聞熟能祥,說的就是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學到好的習慣。《弟子規》

常言道“三歲看老”,兒時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終身。我國古代就很重視孩子教育,《弟子規》對孩子進行了明確的行為規範,是一部很好的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學。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二.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

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立下規則、規矩,讓孩子有一個對認知的底層邏輯,也就是行為底線。

古文觀止裡有一則故事“鄭伯克段於鄢”,故事講述的是鄭伯當上了君主,卻不管教弟弟,放縱弟弟為非作歹,最終弟弟走上反叛道路,被鄭伯殺害。

明明是弟弟有錯,起兵謀反,結果人們卻批評鄭伯的不對,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因為“禮”的道德底線。鄭伯作為哥哥,應起到教育、管理弟弟的責任,放縱弟弟做錯事,就失去了“禮”。

“禮”在當時貴族中,是一種做人的底線,不管你坐在什麼位置,都必須要遵守,沒客觀原因可講,如果誰違背了就會遭到人們的譴責。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人工智能產生恐懼心理,人工智能最後會不會取代人類“反客為主”呢?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有一條“底層命令”,說白了就是“死命令”,不管人工智能多麼強大,這個命令是必須執行的,不用問為什麼: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予的任何命令;3.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

在這三條定律的基礎上,建立起人工智能的行為規範,以確保人類的安全。

孩子的行為規範也是一樣,必須從小樹立“底層認知邏輯”,做人的準則,任何破壞這種準則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不對的。

比如說:亂摔東西就不對。不管孩子摔的是媽媽的東西,還是他自己的東西,甚至是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就是錯誤的,沒道理可講,是行為準則。讓孩子從小就在內心裡明白這些準則,產生敬畏心理,孩子胡攪蠻纏也不行。

可以說,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得為孩子建立規則的父母。

"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熊孩子”搞事對電梯澆水,導致電梯失靈,為此家長賠償七千元;“熊孩子”把2個滅火器,從16樓拋下,所幸無人員傷亡,全家被迫搬家;無人看管幼童離家出走;淘氣學生塗鴉汽車;豆蔻少女負氣出走……

如今,可以說很少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只願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可是,為何並沒有培養出理想中的孩子呢?

其實,再好的學校,再優越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一.你想孩子是怎樣的人,你先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說話方式、做事方式和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

商場裡,男孩打翻碗裡的粥,雖然商場人員表示有保潔員,但孩子媽媽仍說:兒子犯的錯,得自己承擔打掃責任。

小男孩小心打掃完扔到垃圾桶裡,並沒有怨言。

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地鐵站裡,男孩憋不住尿在地上,爺爺趕緊拿拖把處理。家長的身體力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天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早在2000多年前的人們,就很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孔子從小在母親和外公教育薰陶下,六七歲為兒嬉戲時,就知道“陳俎豆,設禮容”,“十五而志於學“,從幼年便養成了困知勉行,不恥下問,謙恭知禮,處世深沉的好品行。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聞熟能祥,說的就是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學到好的習慣。《弟子規》

常言道“三歲看老”,兒時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終身。我國古代就很重視孩子教育,《弟子規》對孩子進行了明確的行為規範,是一部很好的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學。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二.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

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立下規則、規矩,讓孩子有一個對認知的底層邏輯,也就是行為底線。

古文觀止裡有一則故事“鄭伯克段於鄢”,故事講述的是鄭伯當上了君主,卻不管教弟弟,放縱弟弟為非作歹,最終弟弟走上反叛道路,被鄭伯殺害。

明明是弟弟有錯,起兵謀反,結果人們卻批評鄭伯的不對,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因為“禮”的道德底線。鄭伯作為哥哥,應起到教育、管理弟弟的責任,放縱弟弟做錯事,就失去了“禮”。

“禮”在當時貴族中,是一種做人的底線,不管你坐在什麼位置,都必須要遵守,沒客觀原因可講,如果誰違背了就會遭到人們的譴責。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人工智能產生恐懼心理,人工智能最後會不會取代人類“反客為主”呢?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有一條“底層命令”,說白了就是“死命令”,不管人工智能多麼強大,這個命令是必須執行的,不用問為什麼: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予的任何命令;3.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

在這三條定律的基礎上,建立起人工智能的行為規範,以確保人類的安全。

孩子的行為規範也是一樣,必須從小樹立“底層認知邏輯”,做人的準則,任何破壞這種準則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不對的。

比如說:亂摔東西就不對。不管孩子摔的是媽媽的東西,還是他自己的東西,甚至是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就是錯誤的,沒道理可講,是行為準則。讓孩子從小就在內心裡明白這些準則,產生敬畏心理,孩子胡攪蠻纏也不行。

可以說,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得為孩子建立規則的父母。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三.家長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呢?

這個問題幾乎不用討論,越早越好。孩子生下來如同白紙一張,你想他成為什麼樣子的孩子,先給他立下做人的規矩。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對父母行為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先要具備規則意識,這樣才能在教育孩子、給孩子立規矩時有用。

其實,孩子從出生起,規矩就已經開始。不管是哺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規定孩子的一日三餐,就是一種規矩。

孩子能好好坐在椅子上時,就要求他坐在餐桌上,同家人一起吃飯。這也是一種規矩。這樣,孩子吃飯時不會到處跑來跑去。

一歲多的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意識,這時給孩子建立規則,是最好的時機。規矩秩序的建立,對孩子的性格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他會在反覆試探中,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這時父母給孩子立下規矩,很容易形成習慣,從內心認同這些規矩。

孩子小不懂,但教是作為父母的責任。我們可以用後果來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守規矩。

不好好吃飯就得捱餓。家長最怕孩子捱餓了,其實餓一頓也沒什麼大不了,而且可以給孩子提供水果之類的點心,但要記住規則,不要提供他想要的甜食、餅乾,一定要等到正餐時間來了再給他吃。

"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熊孩子”搞事對電梯澆水,導致電梯失靈,為此家長賠償七千元;“熊孩子”把2個滅火器,從16樓拋下,所幸無人員傷亡,全家被迫搬家;無人看管幼童離家出走;淘氣學生塗鴉汽車;豆蔻少女負氣出走……

如今,可以說很少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只願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可是,為何並沒有培養出理想中的孩子呢?

其實,再好的學校,再優越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一.你想孩子是怎樣的人,你先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說話方式、做事方式和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

商場裡,男孩打翻碗裡的粥,雖然商場人員表示有保潔員,但孩子媽媽仍說:兒子犯的錯,得自己承擔打掃責任。

小男孩小心打掃完扔到垃圾桶裡,並沒有怨言。

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地鐵站裡,男孩憋不住尿在地上,爺爺趕緊拿拖把處理。家長的身體力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天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早在2000多年前的人們,就很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孔子從小在母親和外公教育薰陶下,六七歲為兒嬉戲時,就知道“陳俎豆,設禮容”,“十五而志於學“,從幼年便養成了困知勉行,不恥下問,謙恭知禮,處世深沉的好品行。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聞熟能祥,說的就是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學到好的習慣。《弟子規》

常言道“三歲看老”,兒時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終身。我國古代就很重視孩子教育,《弟子規》對孩子進行了明確的行為規範,是一部很好的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學。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二.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

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立下規則、規矩,讓孩子有一個對認知的底層邏輯,也就是行為底線。

古文觀止裡有一則故事“鄭伯克段於鄢”,故事講述的是鄭伯當上了君主,卻不管教弟弟,放縱弟弟為非作歹,最終弟弟走上反叛道路,被鄭伯殺害。

明明是弟弟有錯,起兵謀反,結果人們卻批評鄭伯的不對,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因為“禮”的道德底線。鄭伯作為哥哥,應起到教育、管理弟弟的責任,放縱弟弟做錯事,就失去了“禮”。

“禮”在當時貴族中,是一種做人的底線,不管你坐在什麼位置,都必須要遵守,沒客觀原因可講,如果誰違背了就會遭到人們的譴責。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人工智能產生恐懼心理,人工智能最後會不會取代人類“反客為主”呢?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有一條“底層命令”,說白了就是“死命令”,不管人工智能多麼強大,這個命令是必須執行的,不用問為什麼: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予的任何命令;3.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

在這三條定律的基礎上,建立起人工智能的行為規範,以確保人類的安全。

孩子的行為規範也是一樣,必須從小樹立“底層認知邏輯”,做人的準則,任何破壞這種準則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不對的。

比如說:亂摔東西就不對。不管孩子摔的是媽媽的東西,還是他自己的東西,甚至是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就是錯誤的,沒道理可講,是行為準則。讓孩子從小就在內心裡明白這些準則,產生敬畏心理,孩子胡攪蠻纏也不行。

可以說,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得為孩子建立規則的父母。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三.家長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呢?

這個問題幾乎不用討論,越早越好。孩子生下來如同白紙一張,你想他成為什麼樣子的孩子,先給他立下做人的規矩。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對父母行為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先要具備規則意識,這樣才能在教育孩子、給孩子立規矩時有用。

其實,孩子從出生起,規矩就已經開始。不管是哺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規定孩子的一日三餐,就是一種規矩。

孩子能好好坐在椅子上時,就要求他坐在餐桌上,同家人一起吃飯。這也是一種規矩。這樣,孩子吃飯時不會到處跑來跑去。

一歲多的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意識,這時給孩子建立規則,是最好的時機。規矩秩序的建立,對孩子的性格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他會在反覆試探中,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這時父母給孩子立下規矩,很容易形成習慣,從內心認同這些規矩。

孩子小不懂,但教是作為父母的責任。我們可以用後果來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守規矩。

不好好吃飯就得捱餓。家長最怕孩子捱餓了,其實餓一頓也沒什麼大不了,而且可以給孩子提供水果之類的點心,但要記住規則,不要提供他想要的甜食、餅乾,一定要等到正餐時間來了再給他吃。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四.面對家裡的“熊孩子”,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

很多家長認為,規則就是為了“告訴孩子誰是老大”“讓他為錯誤付出代價”。大部分人關注點在約束上,並沒有放在有效果的措施上 。

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錯誤的,那麼他們就不能從其行為後果中吸取教訓。規則和結果對孩子來說,都必須是明確的。

1. 冷靜對待孩子的錯誤,正確引導

著名科學家斯蒂文·格倫回憶自己兩歲時發生的一件小事。有一天,他試著從冰箱拿出一瓶牛奶,不想脫手掉到了地上,牛奶灑了一地。

媽媽看到後並沒有責備,只是說:“兒子,你這麼喜歡牛奶,要不要在牛奶河裡玩一會呢?”在格倫玩了一會兒後,媽媽和藹地說:“不管怎樣,我們得打掃乾淨。你想用海綿、抹布還是拖把來打掃呢?”

當小格倫愉快地和媽媽收拾乾淨後。媽媽拿出一個空杯,裝滿水,告訴格倫正確握瓶的方法,只要用力握住瓶嘴那裡,瓶子就不會掉下去。格倫反覆練習了幾遍,直到掌握了要點為止。

用遊戲去抵消孩子的緊張心理,又從中學會到正確的方式,還感受到責任。

教育界的“黃金法則”就是:不嬌縱,也不懲罰,最好的育兒方式就是——和善且堅定。

非打即罵,一味以結果為導向是不可取的。承擔後果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沒有你有益的引導,後果懲罰不會產生任何作用。教給孩子哪些是你能夠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

"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熊孩子”搞事對電梯澆水,導致電梯失靈,為此家長賠償七千元;“熊孩子”把2個滅火器,從16樓拋下,所幸無人員傷亡,全家被迫搬家;無人看管幼童離家出走;淘氣學生塗鴉汽車;豆蔻少女負氣出走……

如今,可以說很少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只願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可是,為何並沒有培養出理想中的孩子呢?

其實,再好的學校,再優越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一.你想孩子是怎樣的人,你先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說話方式、做事方式和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

商場裡,男孩打翻碗裡的粥,雖然商場人員表示有保潔員,但孩子媽媽仍說:兒子犯的錯,得自己承擔打掃責任。

小男孩小心打掃完扔到垃圾桶裡,並沒有怨言。

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地鐵站裡,男孩憋不住尿在地上,爺爺趕緊拿拖把處理。家長的身體力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天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早在2000多年前的人們,就很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孔子從小在母親和外公教育薰陶下,六七歲為兒嬉戲時,就知道“陳俎豆,設禮容”,“十五而志於學“,從幼年便養成了困知勉行,不恥下問,謙恭知禮,處世深沉的好品行。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聞熟能祥,說的就是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學到好的習慣。《弟子規》

常言道“三歲看老”,兒時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終身。我國古代就很重視孩子教育,《弟子規》對孩子進行了明確的行為規範,是一部很好的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學。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二.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

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立下規則、規矩,讓孩子有一個對認知的底層邏輯,也就是行為底線。

古文觀止裡有一則故事“鄭伯克段於鄢”,故事講述的是鄭伯當上了君主,卻不管教弟弟,放縱弟弟為非作歹,最終弟弟走上反叛道路,被鄭伯殺害。

明明是弟弟有錯,起兵謀反,結果人們卻批評鄭伯的不對,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因為“禮”的道德底線。鄭伯作為哥哥,應起到教育、管理弟弟的責任,放縱弟弟做錯事,就失去了“禮”。

“禮”在當時貴族中,是一種做人的底線,不管你坐在什麼位置,都必須要遵守,沒客觀原因可講,如果誰違背了就會遭到人們的譴責。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人工智能產生恐懼心理,人工智能最後會不會取代人類“反客為主”呢?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有一條“底層命令”,說白了就是“死命令”,不管人工智能多麼強大,這個命令是必須執行的,不用問為什麼: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予的任何命令;3.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

在這三條定律的基礎上,建立起人工智能的行為規範,以確保人類的安全。

孩子的行為規範也是一樣,必須從小樹立“底層認知邏輯”,做人的準則,任何破壞這種準則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不對的。

比如說:亂摔東西就不對。不管孩子摔的是媽媽的東西,還是他自己的東西,甚至是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就是錯誤的,沒道理可講,是行為準則。讓孩子從小就在內心裡明白這些準則,產生敬畏心理,孩子胡攪蠻纏也不行。

可以說,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得為孩子建立規則的父母。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三.家長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呢?

這個問題幾乎不用討論,越早越好。孩子生下來如同白紙一張,你想他成為什麼樣子的孩子,先給他立下做人的規矩。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對父母行為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先要具備規則意識,這樣才能在教育孩子、給孩子立規矩時有用。

其實,孩子從出生起,規矩就已經開始。不管是哺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規定孩子的一日三餐,就是一種規矩。

孩子能好好坐在椅子上時,就要求他坐在餐桌上,同家人一起吃飯。這也是一種規矩。這樣,孩子吃飯時不會到處跑來跑去。

一歲多的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意識,這時給孩子建立規則,是最好的時機。規矩秩序的建立,對孩子的性格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他會在反覆試探中,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這時父母給孩子立下規矩,很容易形成習慣,從內心認同這些規矩。

孩子小不懂,但教是作為父母的責任。我們可以用後果來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守規矩。

不好好吃飯就得捱餓。家長最怕孩子捱餓了,其實餓一頓也沒什麼大不了,而且可以給孩子提供水果之類的點心,但要記住規則,不要提供他想要的甜食、餅乾,一定要等到正餐時間來了再給他吃。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四.面對家裡的“熊孩子”,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

很多家長認為,規則就是為了“告訴孩子誰是老大”“讓他為錯誤付出代價”。大部分人關注點在約束上,並沒有放在有效果的措施上 。

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錯誤的,那麼他們就不能從其行為後果中吸取教訓。規則和結果對孩子來說,都必須是明確的。

1. 冷靜對待孩子的錯誤,正確引導

著名科學家斯蒂文·格倫回憶自己兩歲時發生的一件小事。有一天,他試著從冰箱拿出一瓶牛奶,不想脫手掉到了地上,牛奶灑了一地。

媽媽看到後並沒有責備,只是說:“兒子,你這麼喜歡牛奶,要不要在牛奶河裡玩一會呢?”在格倫玩了一會兒後,媽媽和藹地說:“不管怎樣,我們得打掃乾淨。你想用海綿、抹布還是拖把來打掃呢?”

當小格倫愉快地和媽媽收拾乾淨後。媽媽拿出一個空杯,裝滿水,告訴格倫正確握瓶的方法,只要用力握住瓶嘴那裡,瓶子就不會掉下去。格倫反覆練習了幾遍,直到掌握了要點為止。

用遊戲去抵消孩子的緊張心理,又從中學會到正確的方式,還感受到責任。

教育界的“黃金法則”就是:不嬌縱,也不懲罰,最好的育兒方式就是——和善且堅定。

非打即罵,一味以結果為導向是不可取的。承擔後果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沒有你有益的引導,後果懲罰不會產生任何作用。教給孩子哪些是你能夠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2. 分析孩子行為的原因,有的放矢

孩子的叛逆行為源於不成熟的思想和有限的處理能力。比如,孩子感覺受到了冷落和忽視,才會做出叛逆行為。

陽陽感覺媽媽有了工作,自己會受到冷落,故意把媽媽的資料推到地上。菜菜覺得自己不如哥哥優秀,把哥哥要參加比賽穿的運動衣藏起來。白白對媽媽拿走自己的遊戲機很生氣,試圖偷媽媽的錢。

孩子的不當行為下,蘊藏著他們強烈的情感鬥爭,但他們處理不了,所以需要父母關注。即使這種關注是消極的,總比被忽視要好得多。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去信心的孩子。他在用不當的行為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管和自己的價值。

還有,孩子的不當行為可能來源於生理問題。

8歲的小偉幾個星期特別容易發怒、固執,後來父母發現小偉發燒了,嚴重感冒,喉嚨發炎,身體好些後,叛逆行為減少了。

一味處罰,帶給孩子的是更大的傷害,理解孩子,告訴孩子你愛他,是消除孩子叛逆行為的良藥。

3.父母言行要一致

孩子看到商店的糖果並懇求媽媽買,媽媽說:不行,不要再求我,否則,你回家就不能到外面玩了。

如果孩子繼續哭鬧,媽媽就會妥協,可是,孩子仍然被允許到外面不需要。他被鼓勵著重複他的這種行為。

縱容,過份溺愛,只能培養出“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懂不懂規矩,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執行力。

孩子永遠是孩子,不可能你說一遍孩子就可以記住,教一遍孩子就能學會,要有耐心,給孩子時間去成長。

種一棵樹,最佳時間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培養一個具有健全人格能獨立面對社會的人,從現在開始!

"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熊孩子”搞事對電梯澆水,導致電梯失靈,為此家長賠償七千元;“熊孩子”把2個滅火器,從16樓拋下,所幸無人員傷亡,全家被迫搬家;無人看管幼童離家出走;淘氣學生塗鴉汽車;豆蔻少女負氣出走……

如今,可以說很少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送進早教機構,希望能贏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只願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可是,為何並沒有培養出理想中的孩子呢?

其實,再好的學校,再優越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一.你想孩子是怎樣的人,你先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說話方式、做事方式和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

商場裡,男孩打翻碗裡的粥,雖然商場人員表示有保潔員,但孩子媽媽仍說:兒子犯的錯,得自己承擔打掃責任。

小男孩小心打掃完扔到垃圾桶裡,並沒有怨言。

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地鐵站裡,男孩憋不住尿在地上,爺爺趕緊拿拖把處理。家長的身體力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天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早在2000多年前的人們,就很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孔子從小在母親和外公教育薰陶下,六七歲為兒嬉戲時,就知道“陳俎豆,設禮容”,“十五而志於學“,從幼年便養成了困知勉行,不恥下問,謙恭知禮,處世深沉的好品行。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聞熟能祥,說的就是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學到好的習慣。《弟子規》

常言道“三歲看老”,兒時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終身。我國古代就很重視孩子教育,《弟子規》對孩子進行了明確的行為規範,是一部很好的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學。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二.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

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立下規則、規矩,讓孩子有一個對認知的底層邏輯,也就是行為底線。

古文觀止裡有一則故事“鄭伯克段於鄢”,故事講述的是鄭伯當上了君主,卻不管教弟弟,放縱弟弟為非作歹,最終弟弟走上反叛道路,被鄭伯殺害。

明明是弟弟有錯,起兵謀反,結果人們卻批評鄭伯的不對,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因為“禮”的道德底線。鄭伯作為哥哥,應起到教育、管理弟弟的責任,放縱弟弟做錯事,就失去了“禮”。

“禮”在當時貴族中,是一種做人的底線,不管你坐在什麼位置,都必須要遵守,沒客觀原因可講,如果誰違背了就會遭到人們的譴責。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人工智能產生恐懼心理,人工智能最後會不會取代人類“反客為主”呢?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有一條“底層命令”,說白了就是“死命令”,不管人工智能多麼強大,這個命令是必須執行的,不用問為什麼: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予的任何命令;3.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

在這三條定律的基礎上,建立起人工智能的行為規範,以確保人類的安全。

孩子的行為規範也是一樣,必須從小樹立“底層認知邏輯”,做人的準則,任何破壞這種準則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不對的。

比如說:亂摔東西就不對。不管孩子摔的是媽媽的東西,還是他自己的東西,甚至是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就是錯誤的,沒道理可講,是行為準則。讓孩子從小就在內心裡明白這些準則,產生敬畏心理,孩子胡攪蠻纏也不行。

可以說,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得為孩子建立規則的父母。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三.家長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呢?

這個問題幾乎不用討論,越早越好。孩子生下來如同白紙一張,你想他成為什麼樣子的孩子,先給他立下做人的規矩。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對父母行為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先要具備規則意識,這樣才能在教育孩子、給孩子立規矩時有用。

其實,孩子從出生起,規矩就已經開始。不管是哺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規定孩子的一日三餐,就是一種規矩。

孩子能好好坐在椅子上時,就要求他坐在餐桌上,同家人一起吃飯。這也是一種規矩。這樣,孩子吃飯時不會到處跑來跑去。

一歲多的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意識,這時給孩子建立規則,是最好的時機。規矩秩序的建立,對孩子的性格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他會在反覆試探中,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這時父母給孩子立下規矩,很容易形成習慣,從內心認同這些規矩。

孩子小不懂,但教是作為父母的責任。我們可以用後果來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守規矩。

不好好吃飯就得捱餓。家長最怕孩子捱餓了,其實餓一頓也沒什麼大不了,而且可以給孩子提供水果之類的點心,但要記住規則,不要提供他想要的甜食、餅乾,一定要等到正餐時間來了再給他吃。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四.面對家裡的“熊孩子”,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

很多家長認為,規則就是為了“告訴孩子誰是老大”“讓他為錯誤付出代價”。大部分人關注點在約束上,並沒有放在有效果的措施上 。

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是錯誤的,那麼他們就不能從其行為後果中吸取教訓。規則和結果對孩子來說,都必須是明確的。

1. 冷靜對待孩子的錯誤,正確引導

著名科學家斯蒂文·格倫回憶自己兩歲時發生的一件小事。有一天,他試著從冰箱拿出一瓶牛奶,不想脫手掉到了地上,牛奶灑了一地。

媽媽看到後並沒有責備,只是說:“兒子,你這麼喜歡牛奶,要不要在牛奶河裡玩一會呢?”在格倫玩了一會兒後,媽媽和藹地說:“不管怎樣,我們得打掃乾淨。你想用海綿、抹布還是拖把來打掃呢?”

當小格倫愉快地和媽媽收拾乾淨後。媽媽拿出一個空杯,裝滿水,告訴格倫正確握瓶的方法,只要用力握住瓶嘴那裡,瓶子就不會掉下去。格倫反覆練習了幾遍,直到掌握了要點為止。

用遊戲去抵消孩子的緊張心理,又從中學會到正確的方式,還感受到責任。

教育界的“黃金法則”就是:不嬌縱,也不懲罰,最好的育兒方式就是——和善且堅定。

非打即罵,一味以結果為導向是不可取的。承擔後果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沒有你有益的引導,後果懲罰不會產生任何作用。教給孩子哪些是你能夠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2. 分析孩子行為的原因,有的放矢

孩子的叛逆行為源於不成熟的思想和有限的處理能力。比如,孩子感覺受到了冷落和忽視,才會做出叛逆行為。

陽陽感覺媽媽有了工作,自己會受到冷落,故意把媽媽的資料推到地上。菜菜覺得自己不如哥哥優秀,把哥哥要參加比賽穿的運動衣藏起來。白白對媽媽拿走自己的遊戲機很生氣,試圖偷媽媽的錢。

孩子的不當行為下,蘊藏著他們強烈的情感鬥爭,但他們處理不了,所以需要父母關注。即使這種關注是消極的,總比被忽視要好得多。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去信心的孩子。他在用不當的行為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管和自己的價值。

還有,孩子的不當行為可能來源於生理問題。

8歲的小偉幾個星期特別容易發怒、固執,後來父母發現小偉發燒了,嚴重感冒,喉嚨發炎,身體好些後,叛逆行為減少了。

一味處罰,帶給孩子的是更大的傷害,理解孩子,告訴孩子你愛他,是消除孩子叛逆行為的良藥。

3.父母言行要一致

孩子看到商店的糖果並懇求媽媽買,媽媽說:不行,不要再求我,否則,你回家就不能到外面玩了。

如果孩子繼續哭鬧,媽媽就會妥協,可是,孩子仍然被允許到外面不需要。他被鼓勵著重複他的這種行為。

縱容,過份溺愛,只能培養出“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懂不懂規矩,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執行力。

孩子永遠是孩子,不可能你說一遍孩子就可以記住,教一遍孩子就能學會,要有耐心,給孩子時間去成長。

種一棵樹,最佳時間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培養一個具有健全人格能獨立面對社會的人,從現在開始!

想要孩子有出息,聰明的家長從吃飯立規矩開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