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反思過,為什麼孩子會對遊戲上癮?

多少人反思過,為什麼孩子會對遊戲上癮?

多少人反思過,為什麼孩子會對遊戲上癮?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列為一種疾病。“遊戲障礙”被定義為:一種行為模式,其特徵是對遊戲失去控制力,對遊戲的重視程度高於其他活動,以至於遊戲優先於其他興趣和日常活動。該決議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世衛組織的決議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在全球互聯網加速移動化的時代,遊戲正在成為人們最重要的網絡生活內容之一。

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首次接觸網絡遊戲的年齡呈日益低齡化趨勢,其中6—14歲是青少年接觸網絡遊戲的重要時期。截至2015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絡遊戲用戶規模達1.91億,佔青少年網民的66.5%,較網絡遊戲在全部網民中的使用率高9.6%。可見,遊戲在青少年群體滲透更深。

“遊戲成癮”是不是一種疾病?究竟該怎樣治療?對此,各方看法不盡相同。

有的媽媽一說起遊戲,就恨得咬牙切齒

受訪者:龍也

職業:兒童作家、編劇

我兒子9歲,喜歡玩手機,各種遊戲下載來玩,先是寶寶巴士、跑酷、賽車、打怪獸之類小遊戲,都是遊戲網站中不用註冊便可下載的,我兒子都嘗試過。

我兒子有一個習慣,嘗試過的遊戲玩了就刪了,再下載另一個,還因玩遊戲扣了我不少話費,最後他喜歡上王者榮耀,喜歡到不想上學,就想躺床上,天天打王者榮耀。

有幾天,我老公剛好休息,我和老公商量,讓兒子別去上學了,就在家玩兩天王者榮耀。

老公也同意了,兒子整整玩了兩天,每天我下班回來。他說:“媽媽我今天好開心啊,爸爸陪我玩王者榮耀,還給我買冰激凌。”

第三天,孩子主動去上學了,但遊戲沒卸載,每天放學後,他仍要玩一會兒,直到玩累了,才去寫作業。有一天,我發現他把王者榮耀卸載了,我就又給他下載了,還經常拉著他玩。我問:“你最近怎麼不打王者榮耀啦?”兒子說:“不好玩,沒意思。”

直到今天,王者榮耀我也沒刪,我和老公都不愛玩遊戲,也不干涉孩子。潛移默化,孩子如今也不玩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和我們一樣。我周圍也有這樣的媽媽: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上,一看見孩子玩遊戲,就大聲呵斥,結果孩子更喜歡玩遊戲了。有一位媽媽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玩半小時遊戲,可孩子經常一玩就忘了時間,每次超時都要被媽媽罵,有一次媽媽把手機都給摔爛了,可孩子照樣戒不了。這位媽媽一說起遊戲,就恨得咬牙切齒,好像兒子吸毒了一樣。

我還見過不少自己玩遊戲,卻想讓孩子戒掉遊戲的父母。這怎麼可能?如今玩遊戲的機會比從前多了,各種手機、電腦屏幕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一些家長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就將手機放到蹣跚學步的幼兒手裡。他們吃飯時,睡覺時,甚至上廁所時,都要拿著手機。孩子從小看自己的父母天天離不開屏幕,很可能就會認為,生活就是這樣的,今後更有可能遊戲上癮。

現在,還有各種所謂的網癮戒治中心。這需要家長仔細甄別,小心上當。不久前,有媒體就揭露出某網癮戒治中心主任楊永信限制網癮青少年人身自由,用“電休克療法”對孩子進行電擊的事情。這麼戒網癮,給孩子身心帶來的創傷太大了,還不如不戒。

對於電子遊戲,我想說兩句公道話

受訪者:曲虹潭

職業:遊戲行業從業者

作為遊戲行業從業人員,我想說兩句公道話,電子遊戲對社會發展也有積極意義。

首先,適度遊戲益腦,而且對治療疾病有幫助。

其次,電子競技已是國家承認的體育運動。

我覺得不要妖魔化遊戲。遊戲當然也有好有壞。優秀的遊戲同樣可以稱之為藝術。把遊戲當做藝術品去做的團隊,才可能做出優秀的作品。

我國遊戲行業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手遊,已走向世界,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但“3A”單機大作,國外研發更領先,值得我們學習。一款遊戲作品能否成功,不僅靠人才,還靠很多,比如資金的支持,宣傳的配合,運氣也很重要。現在遊戲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要做出爆款不容易。

我從6歲就開始玩任天堂的遊戲,但學習一直很自覺,成績也比較好。確實,有些孩子因為玩遊戲,耽誤了學習。家長應該和他多溝通,可以引導孩子玩一些類似《繪真·妙筆千山》的遊戲,既能感受到遊戲的樂趣,也能體會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總之,孩子還是要以學業為重。

多瞭解孩子,不要急著下結論

受訪者: 薛曉

職業: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過去,心理學一般主張,儘量不把“遊戲成癮”疾病化。因為這樣有可能擴大化,不利於治療。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遊戲成癮”的表現跟毒癮、賭癮的表現完全一樣。既然毒癮、賭癮被確認為疾病,為什麼“遊戲成癮”就不是一種病呢?所以我挺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決定。

不過,不要把“遊戲成癮”的定義擴大化,弄得草木皆兵。世界衛生組織的甄別標準十分嚴格。比如要導致在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的損害,並通常明顯持續了至少12個月。

另外,青少年“遊戲成癮”往往是因為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如他在現實生活中有清晰目標和計劃,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很難“遊戲成癮”。 

對於擔心遊戲成癮的家長,我建議要儘可能去了解孩子,不要盲目地先下判斷和結論。

侄子玩手機,玩到父母都離婚了

受訪者:張姐

職業:內蒙古包頭人

我有個侄子,他叫我姑姑。他4歲開始玩手機,一直玩到現在,讀初中了。

我哥哥很能幹,每年不少掙錢,家庭條件很好。但平時在外打工,我嫂子在家裡也不管孩子。後來,我哥和我嫂子離婚了,小孩就判給了我哥。我哥也沒空管,我就管起我侄子了。

我曾問過他:“為什麼非得玩遊戲?”他說:“玩遊戲感到快樂,對別的事情根本提不起興趣。”

一次,侄子又從早玩到晚上12點不睡覺,我氣得不行,要沒收他的手機,他說:“你管我呢?”

我上前就打他了。他都1.8米的大高個兒了,我都不好意思打他。打到後來,我就哭了。他成績已是全年級最後一名了,其實他腦子很聰明的。

我說:“你玩手機,玩到你爸媽都離婚了。你還玩,就別認我這個姑姑了。”

第二天,我侄子來找我,他向我道歉,說以後再也不玩了,手機也交給他爸了。現在,侄子的成績又上來了。

多少人反思過,為什麼孩子會對遊戲上癮

受訪者:陳正

職業:上班族、一個遊戲上癮者

我從初中開始玩電子遊戲,一直到大學,都是重度上癮狀態。

玩電子遊戲,給我非常舒服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開心。人主動去做的事,一定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玩遊戲也一樣。

現在很多娛樂項目都有目的性,玩電子遊戲則不是。 如果所有的玩耍都被功利地利用,變成一項任務時,其實也就沒有意思了。我挺能理解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因為這成為他們“純玩耍”的最後一塊淨土了。

成年人高高在上地指責孩子沉迷於遊戲,有多少人反思過,他們為什麼會對遊戲上癮?

如今很多成年人也很喜歡玩遊戲,時時刻刻工作,沒有一點娛樂來調劑生活,那麼這個人遲早會崩潰。但問題是,他們如果是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玩遊戲,心情就會很複雜,覺得耽誤了學習。

從小到大,我一直記得,我一個同學上網吧打遊戲被父母發現後,被一頓亂揍的場景。

我以前有個同學,是被其他老師、同學最看不起的那種。現在,他已經成為電競高手,前不久,他組織起一支戰隊,參加比賽拿了第一名。時代還是進步了。成為一個遊戲達人同樣意味著能得到相應的工作。

文/彭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