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霸凌,家長何不”反應過度“?

校園霸凌的新聞令人揪心,輕則讓孩子厭學,重則影響人生軌跡,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都有先例。作為母親,如何及早識別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霸凌行為?如何教給孩子方法,避免成為被霸凌者或霸凌他人的人?

本期女報看點,我們與心理專家和專業律師一起,探討校園霸凌問題。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何不”反應過度“?

新聞背景

A.4分鐘被扇36個耳光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何不”反應過度“?

近日,澎湃新聞報道了河北保定兩名初中女生在校外被兩名疑似學生的女子霸凌、抽打36耳光的事件。兩名被打女生的母親稱此事對孩子造成極大傷害,“孩子都快瘋了”、“夢裡喊‘別打我’”。

家長還表示和打人者家長以及學校溝通無果,學校更在意誰把視頻發到網上,當地派出所已介入調查。

B.《我不是神女》的絕地反擊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何不”反應過度“?

最近,《和陌生人說話》訪談節目採訪了曾經承受校園霸凌的“神女”,王晶晶從高中起被校園霸凌,謠言稱她收入上億,小學整容,被同校男子騙私密照散佈網絡,多次自殺未遂被笑稱手段老套。

10年後,她絕地反擊,把曾是溫嶺中學貼吧管理員的蔣某告上了法庭。2018年,溫嶺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蔣某被判處拘役3個月。

數據說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何不”反應過度“?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調查協會針對校園霸凌設計了調查問卷,在3萬6千多名受訪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絕大部分霸凌者也都被別人欺負過。

校園霸凌會對被霸凌者的學業產生嚴重影響,38.2%的受訪者觀察到被霸凌者徹底放棄學業,30%的受訪者觀察到被霸凌者轉學到其他學校,24.6%的受訪者觀察到被霸凌者短期不來上學。

一半的受訪者將“法規制度的不完善”視作霸凌出現的根本原因,20歲以下的人群更傾向於將霸凌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歸責於家長教育的問題,而30歲以上的人群更傾向於歸責於法規制度與學校引導的缺陷。

哪些孩子容易“被霸凌”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何不”反應過度“?

被採訪者:

科科 90後

唸書的時候,好像每個班都有一兩個同學被全班孤立或者排斥吧。我們以前初中時有個同學,老喜歡扯自己頭髮,扯得頭髮都禿了一塊,大家覺得他好像腦袋有問題,就都不跟他玩。那種性格很怪的,穿得髒兮兮的,就很容易成為全班同學欺負的對象。

小編說:我們都聽過“吃飯睡覺打豆豆”的冷笑話,可誰也不想成為被打的那個“豆豆”。狼群中有頭狼,相應的就會有尾狼。好的團隊,要儘可能地保證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安全位置。

大瑤子 80後

小學四五年級時“霸凌”過一個男孩子。因為第一次欺負他時,他完全沒有反抗。因為我們幾個成績好,老師完全沒有想到是我們在“霸凌”他。直到有一次我們在他的帕子上寫滿侮辱的話,導致他“哇”地哭出來,回家休息了好幾天,才意識到我們做得過分了。後來再遇到他時,我沒能鼓起勇氣說那句“對不起”。

小編說:孩子們可能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形成霸凌他人的小團體,而有的孩子,也可能因為莫名一個小事,就成了被霸凌對象。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何不”反應過度“?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越早干預越好

吳波 心理專家

心理學博士,就職於西南大學心理學部

歷任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重慶市勞教局、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特聘研究員及督導專家

主要研究興趣:婚姻與家庭研究、女性心理研究、青少年研究

新女報:家長如何及時發現?何時介入干預合適?

吳波:一觀察。是否有傷,行動困難?情緒有沒有問題?二詢問。12歲以下的孩子比較容易問出來,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定了,這就提示我們,要建立起比較開放的溝通關係,否則等真有事,孩子很難把父母當作第一求助人。家長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每天問問孩子的情況,今天還開心嗎?這是非常有用的。

介入的時間越早越好。越是早發現早處理,越不容易出現很大的問題。同時,父母以穩定的情緒處理這個事情:怎麼處理信息,怎麼核對信息,怎麼跟老師溝通,怎麼跟對方家長溝通。最好把電話放出來,讓孩子學習父母在遇到問題時是怎麼解決的。

新女報: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時,家長一定不能說的話,和一定要做的事是什麼?

吳波:我們容易第一時間自我檢討,“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或者恨鐵不成鋼,“你怎麼這麼慫”;要不就是“你對著他鼻樑打回去”,這個操作可能性為零,你孩子能打回去就不會被欺負了,沒什麼操作性也沒什麼營養,相反會讓孩子有特別大的壓力。孩子會想,下次我再告訴你自己被欺負,你可能還會罵我,那我乾脆不說了,最後只會導致小孩躲在那裡自己默默承受。

一定要去共情,“他這樣對你你該多生氣啊!”“他怎麼能這樣跟別人說你呢!”這樣孩子才願意跟你說更多。父母如果能夠說一句,“你是我的孩子,我無論如何都會保護你,我不會讓你受任何委屈。”對於孩子來說會是莫大的安慰。

“這是他的錯,你不需要忍受,那麼我們現在可以來做點什麼。”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新女報: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避免校園霸凌?

吳波:1.早發現,多觀察多瞭解。

2.平時要有一個好的親子關係,這對很多心理問題有保護作用。孩子信任你,才會告訴你現在這個情況糟糕到什麼程度,他自己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

3.注意對孩子社交技能的培養。被霸凌的高危因素是性格孤僻脾氣古怪,而不是家境貧困。父母在朋友聚會中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自己是怎麼處理人際關係的。

4.多和老師溝通,多參與家校合作。和老師說說自己孩子的情況,也多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多加關注,也會盡早發現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司法介入也是合理手段

夏天,律師

重慶學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重慶市青年商會會員

新女報:什麼情況下,哪種程度的傷害,被校園霸凌的孩子和家長可以要求法律的介入,尋求司法幫助?

夏天:任何情況下的任何程度的傷害,都可以尋求法律的幫助。只是根據傷害程度的不同,法律的介入程度不同,包括賠禮道歉、賠償物質與精神損失,傷害情況嚴重的施害人甚至可能構成刑事責任。

新女報:面對校園霸凌,我們需要注意的“防衛過當”和“正當防衛”的界限在哪裡?

夏天:“正當防衛”是對不法侵害的一種正當對抗性反應,一定要注意兩個關鍵點:第一,不法侵害是正在發生的,如果不法侵害已經停止或者結束了,則不構成正當防衛;第二,防衛行為是恰當的,即應當與遭受到或可能遭受到的不法侵害的暴力程度相匹配,而不能過分超過,否則可能構成防衛過當。

新女報:如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家長可以採取的司法步驟是怎樣的?

夏天:如果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根據霸凌程度的不同,家長應當選擇合理的應對措施。如果霸凌情節比較輕微,則可以向學校反映情況尋求幫助;如果霸凌情節嚴重,已經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甚至刑法,則家長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可以向法院起訴施暴者,如果學校在此過程中有放任、疏忽等過失,還可以一併起訴學校。遇到此類事情,建議及時向專業律師諮詢,選擇正確可行的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像傅首爾一樣做個快樂婦女,笑聲震天,活出自我!

敗家姑娘喜歡的奢侈品降價了!我們卻希望它漲回去

秦嵐全面回春,豐盈的事業才是女人紅顏不老的特效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