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不完美媽媽 交通 普家安全 2019-05-24

前幾天,海南瓊中某高速路上發生了驚險的一幕:一名6歲男童扒開行駛的汽車門,從車上摔下,造成手肘、肚皮、膝蓋等多處擦傷,而男童的父親在繼續行駛20公里後,才發現坐在後排的兒子不見了……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事後,據男孩的父親講,當時沒留意後車門兒童鎖沒關,這才導致了意外的發生。

值得慶幸的是,男孩經過醫生的救治,身體已無大礙。

不過,來自深圳的一歲半男孩多多,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4月3日下午,多多的父親在倒車出門的時候,不慎將多多捲入車底,導致孩子不幸身亡。

多多父親說,他每次開車外出時,多多都會跟在他後面,然後他會將孩子抱回屋裡。

這次,他將多多抱回屋裡後,過了一分多鐘才開車,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內,孩子竟又跑到了車後邊的“盲區”……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實際上,每年因為車輛導致的兒童意外傷害事件非常多,孩子們輕則致傷致殘,重則死亡,對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所以,我們平時在開車時,一定要熟記以下安全常識,規範駕駛,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提醒一:不讓孩子自己開車門

孩子下車時自己開車門,不僅可能因為車門回彈夾到手,還有可能因為看不清開門側的路況發生意外。因此,家長們開車時要記得打開兒童鎖,上下車時最好親自下車給孩子開、關車門。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二:不要抱著孩子乘車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小,抱著坐車更安全,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由於孩子比較矮,抱坐時頭部一般位於大人的胸部,如果發生猛烈碰撞,大人的胸部會自然向下壓,猛烈壓下孩子的頭頸,對孩子造成極大的損傷。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三:給孩子使用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能有效避免孩子受傷。急剎車時,安全座椅能有效阻止孩子身體加速前衝,避免連續碰撞;車輛後側發生碰撞時,它能承託孩子的軀幹和頭部,避免其頭頸部損傷;安全座椅的側翼還能阻止孩子睡覺時歪斜,避免因車輛顛簸等造成傷害。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四:不讓孩子坐在副駕駛上

抱著孩子坐副駕駛或讓孩子直接坐副駕駛都是錯誤的。由於孩子比較矮,一旦發生意外,安全帶可能勒到孩子的脖子,彈出的安全氣囊會直接崩到孩子的頭部,對其造成傷害。因此,1.4米以下的孩子不要坐副駕駛, 1.2米以下的孩子要使用安全座椅。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五:不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

上個月,益陽一父親在駕車時接了個電話,隨後將4歲女兒遺忘車中十小時,導致孩子窒息身亡。當外界氣溫為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裡的溫度就能升至65℃,在這樣的環境裡半小時足以致命。所以,千萬不要將孩子一個人留在車裡!!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六:不要讓孩子將頭探出車窗

去年十月,江西13歲男孩打開天窗坐在車頂,行駛中撞上了限高杆,不幸當場死亡。孩子將頭探出車窗或天窗,不僅可能被刮傷,一旦緊急剎車,還有可能因為站不穩摔倒傷及脖子或肋骨,甚至被直接甩出窗外,萬一引擎熄火後天窗自動關閉,孩子的頭部也有可能被夾傷。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七:不要讓孩子在車內嬉戲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孩子會隨著車子的運動前後左右搖晃,如果孩子專注於玩耍,會忽略自我保護,稍不注意就容易撞到車內硬物。另外,如果開車的大人和孩子一起嬉鬧,還有可能因為忽略了駕駛環境,釀成交通事故。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八:不要讓孩子在車內吃東西

很多孩子喜歡在行駛的車裡喝水、吃東西,這種做法非常危險。由於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難免會發生顛簸或急剎車,如果孩子此時在吃喝,很有可能被噎到或嗆到,另外,萬一孩子手中有筷子或竹籤等尖利物,還有可能被扎到。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九:不要在車內堆砌裝飾品

擺件、掛件類裝飾,一旦急剎車可能影響司機視野甚至飛出傷人;香水類擺件、打火機、瓶裝碳酸飲料等易燃易爆物,放在前擋風玻璃處,高溫天氣極易發生爆炸;方向盤套則有可能發生打滑,導致車輛失控。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提醒十:開車時注意觀察周邊環境

低於80釐米的兒童位於汽車前方,或低於110釐米位於汽車後方盲區時,司機是很難發現的,很多碾軋事故由此發生。所以,給車輛安裝360°全景攝像頭和盲區預警系統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上車前先繞車觀察一圈,人多路段減速慢行,也是很好的習慣。

6歲男孩高速上扒開車門摔下,請熟記這些行車安全常識

小編提醒各位家長朋友,您也可以教孩子一些乘車常識,比如不可以隨便玩方向盤,萬一被困車內,要通過鳴笛、燈光及拍打車窗等方式自救,幫助孩子避免意外傷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