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

1 ,現代育兒生活中兩代人的代溝

你出去一趟,回來時發現婆婆把孩子的尿不溼給脫了,孩子光著屁股,在大庭廣眾之下東奔西跑。因為她覺得尿不溼捂著屁股,孩子太熱了,怕孩子不舒服!

然後你無奈地把孩子抱回家,默默地給他穿上紙尿褲。

孩子在一大群說著普通話的朋友中間,突然蹦出一串爺爺奶奶那個小地方的方言來,你心裡又氣又恨,覺得孩子跟著他們就絕對沒有什麼出息。人家隔壁鄰居家的孩子上的是有英語母語外教的幼兒園,會唱很多英文兒歌。

然後你唉聲嘆氣!算了,還是不讓他們接近孩子比較好!

學校門口看著老師帶著一班小朋友出來,你發現唯獨你家的孩子穿著土氣的衣服,樣式老舊,顏色不搭,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就因為你今天早上就信任了你婆婆一回,讓她在你出去辦事的時候,給孩子穿衣服並送她去學校。

育兒專家都說了,孩子要給他們打扮得時髦好看一點才會自信。

以後還是我來給他穿衣服好了!

一件件小事上的不同態度和觀念,慢慢摧毀了年輕父母對孩子爺爺奶奶的信任。

"

1 ,現代育兒生活中兩代人的代溝

你出去一趟,回來時發現婆婆把孩子的尿不溼給脫了,孩子光著屁股,在大庭廣眾之下東奔西跑。因為她覺得尿不溼捂著屁股,孩子太熱了,怕孩子不舒服!

然後你無奈地把孩子抱回家,默默地給他穿上紙尿褲。

孩子在一大群說著普通話的朋友中間,突然蹦出一串爺爺奶奶那個小地方的方言來,你心裡又氣又恨,覺得孩子跟著他們就絕對沒有什麼出息。人家隔壁鄰居家的孩子上的是有英語母語外教的幼兒園,會唱很多英文兒歌。

然後你唉聲嘆氣!算了,還是不讓他們接近孩子比較好!

學校門口看著老師帶著一班小朋友出來,你發現唯獨你家的孩子穿著土氣的衣服,樣式老舊,顏色不搭,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就因為你今天早上就信任了你婆婆一回,讓她在你出去辦事的時候,給孩子穿衣服並送她去學校。

育兒專家都說了,孩子要給他們打扮得時髦好看一點才會自信。

以後還是我來給他穿衣服好了!

一件件小事上的不同態度和觀念,慢慢摧毀了年輕父母對孩子爺爺奶奶的信任。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很多任務,我們一天12個小時排得滿滿的

2,所以孩子生活中的人物主次順序是這樣的

睡覺時間(12小時)——學校老師(8小時)——興趣班教練(2小時)——父母(1.5小時)——爺爺奶奶(30分鐘或是每隔數天數月見一次面)

也許,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自己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我把家裡大頭的錢都花在孩子的教育費和營養費上面了。

3,但是,那些都只是曾經迷惑了我們雙眼的花拳繡腿

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我發現,什麼尿不溼呀!衣服呀!語言呀!通通都只能算是花拳繡腿。尿不溼不是問題,衣服也不是決定因素,方言也不是問題。你會發現,你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精神層面上所需要的強大支持,讓他們能夠構建一個強大的包容的靈魂,才算是擁有一個可以兼容很多好軟件的主機,

那些個在我們前面幾十年就用了尿不溼的國家的孩子,長大後是否都變成了天才,或者說非常有益於健康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人家也照樣生老病死!所以我覺得整天揪著尿不溼之爭不放,那就是矯情了!

很多人說,孩子要穿得好看才自信,那麼我也不敢苟同。自信之後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嗎,我們不是沒有見過不少人從自信到虛榮到自負最後又像一顆流星一樣墮落了。孩子的路漫長著呢!他們的人生是光靠幾套衣服就可以自信的人生嗎?

說了大眾說的語言就代表什麼了嗎?咱們偉大的鄧小平同志一生說的都是四川腔,他的四川腔調阻礙他偉大了嗎?沒有.

明智和愚蠢之間的區別,不會因為用什麼語或什麼腔調說出來而改變性質,有的人就算學了十幾個國家的語言,也只能把一句蠢話用十幾種語言說出來而已,蠢話還是蠢話!

如果把一個人比作一臺大家都熟悉的電腦,那麼我們的精神境界/可塑性/包容性/堅毅的性格才是電腦的CPU, 而那一系列的花拳繡腿,只是千萬個由待我們選擇安裝的軟件。如果你的CPU不夠大,兼容不了那些軟件,或者下載之後也運用不好,照樣白搭!

所以,你看我們給孩子提供的並不是我們擁有的全部最好資源。

"

1 ,現代育兒生活中兩代人的代溝

你出去一趟,回來時發現婆婆把孩子的尿不溼給脫了,孩子光著屁股,在大庭廣眾之下東奔西跑。因為她覺得尿不溼捂著屁股,孩子太熱了,怕孩子不舒服!

然後你無奈地把孩子抱回家,默默地給他穿上紙尿褲。

孩子在一大群說著普通話的朋友中間,突然蹦出一串爺爺奶奶那個小地方的方言來,你心裡又氣又恨,覺得孩子跟著他們就絕對沒有什麼出息。人家隔壁鄰居家的孩子上的是有英語母語外教的幼兒園,會唱很多英文兒歌。

然後你唉聲嘆氣!算了,還是不讓他們接近孩子比較好!

學校門口看著老師帶著一班小朋友出來,你發現唯獨你家的孩子穿著土氣的衣服,樣式老舊,顏色不搭,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就因為你今天早上就信任了你婆婆一回,讓她在你出去辦事的時候,給孩子穿衣服並送她去學校。

育兒專家都說了,孩子要給他們打扮得時髦好看一點才會自信。

以後還是我來給他穿衣服好了!

一件件小事上的不同態度和觀念,慢慢摧毀了年輕父母對孩子爺爺奶奶的信任。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很多任務,我們一天12個小時排得滿滿的

2,所以孩子生活中的人物主次順序是這樣的

睡覺時間(12小時)——學校老師(8小時)——興趣班教練(2小時)——父母(1.5小時)——爺爺奶奶(30分鐘或是每隔數天數月見一次面)

也許,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自己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我把家裡大頭的錢都花在孩子的教育費和營養費上面了。

3,但是,那些都只是曾經迷惑了我們雙眼的花拳繡腿

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我發現,什麼尿不溼呀!衣服呀!語言呀!通通都只能算是花拳繡腿。尿不溼不是問題,衣服也不是決定因素,方言也不是問題。你會發現,你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精神層面上所需要的強大支持,讓他們能夠構建一個強大的包容的靈魂,才算是擁有一個可以兼容很多好軟件的主機,

那些個在我們前面幾十年就用了尿不溼的國家的孩子,長大後是否都變成了天才,或者說非常有益於健康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人家也照樣生老病死!所以我覺得整天揪著尿不溼之爭不放,那就是矯情了!

很多人說,孩子要穿得好看才自信,那麼我也不敢苟同。自信之後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嗎,我們不是沒有見過不少人從自信到虛榮到自負最後又像一顆流星一樣墮落了。孩子的路漫長著呢!他們的人生是光靠幾套衣服就可以自信的人生嗎?

說了大眾說的語言就代表什麼了嗎?咱們偉大的鄧小平同志一生說的都是四川腔,他的四川腔調阻礙他偉大了嗎?沒有.

明智和愚蠢之間的區別,不會因為用什麼語或什麼腔調說出來而改變性質,有的人就算學了十幾個國家的語言,也只能把一句蠢話用十幾種語言說出來而已,蠢話還是蠢話!

如果把一個人比作一臺大家都熟悉的電腦,那麼我們的精神境界/可塑性/包容性/堅毅的性格才是電腦的CPU, 而那一系列的花拳繡腿,只是千萬個由待我們選擇安裝的軟件。如果你的CPU不夠大,兼容不了那些軟件,或者下載之後也運用不好,照樣白搭!

所以,你看我們給孩子提供的並不是我們擁有的全部最好資源。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如果孩子們有個很會幻想的爺爺,就讓他們跟著他癲狂

4,想想,一個如此溫馨的爺孫相處場景,哪個孩子不值得擁有?

祖父在黃昏散步的時候常常帶他一塊去,孩子拉著老人的手在旁邊急急忙忙地搬著小步。他們走著鄉下的路,穿過鋤鬆的田,聞到又香又濃的味道。蟋蟀叫著,很大的烏鴉斜蹲在路上遠遠地望著他們,他們一走近,就笨重地飛走了。

祖父咳了幾聲,克里斯朵夫很明白這個意思。老人很想講故事,但要孩子向他請求,克里斯朵夫立刻湊上去,他們倆很投機,老人非常喜歡孫子,有一個願意聽他說話的人使他更快樂。他喜歡講他自己從前的事,或是古今偉人的歷史、、、、、、

他講著古羅馬執政雷古魯斯,公元前的日耳曼族首領阿米奴思,也講到德國大將呂佐夫的輕騎兵——詩人克爾那,和那個想刺死拿破崙皇帝的施塔普斯。

這段話摘自羅曼,羅蘭的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讀一下,克里斯朵夫從他祖父那裡得到精神上的愉悅,也是在他祖父講述各種故事或歷史人物的中過程開始萌發一個小孩最初的批判性思維,沒有他跟祖父的這些時光是不可能獲得的。看著看著,我笑了,好爺爺和好孩子之間不就該如此麼!

作者生活的年代背景雖然久遠,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副非常美妙的爺孫相處的畫面。這樣的場景,無論放到哪個年代的孩童身上,都會是一種妙不可言的體驗,而且也是獨一無二的。

"

1 ,現代育兒生活中兩代人的代溝

你出去一趟,回來時發現婆婆把孩子的尿不溼給脫了,孩子光著屁股,在大庭廣眾之下東奔西跑。因為她覺得尿不溼捂著屁股,孩子太熱了,怕孩子不舒服!

然後你無奈地把孩子抱回家,默默地給他穿上紙尿褲。

孩子在一大群說著普通話的朋友中間,突然蹦出一串爺爺奶奶那個小地方的方言來,你心裡又氣又恨,覺得孩子跟著他們就絕對沒有什麼出息。人家隔壁鄰居家的孩子上的是有英語母語外教的幼兒園,會唱很多英文兒歌。

然後你唉聲嘆氣!算了,還是不讓他們接近孩子比較好!

學校門口看著老師帶著一班小朋友出來,你發現唯獨你家的孩子穿著土氣的衣服,樣式老舊,顏色不搭,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就因為你今天早上就信任了你婆婆一回,讓她在你出去辦事的時候,給孩子穿衣服並送她去學校。

育兒專家都說了,孩子要給他們打扮得時髦好看一點才會自信。

以後還是我來給他穿衣服好了!

一件件小事上的不同態度和觀念,慢慢摧毀了年輕父母對孩子爺爺奶奶的信任。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很多任務,我們一天12個小時排得滿滿的

2,所以孩子生活中的人物主次順序是這樣的

睡覺時間(12小時)——學校老師(8小時)——興趣班教練(2小時)——父母(1.5小時)——爺爺奶奶(30分鐘或是每隔數天數月見一次面)

也許,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自己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我把家裡大頭的錢都花在孩子的教育費和營養費上面了。

3,但是,那些都只是曾經迷惑了我們雙眼的花拳繡腿

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我發現,什麼尿不溼呀!衣服呀!語言呀!通通都只能算是花拳繡腿。尿不溼不是問題,衣服也不是決定因素,方言也不是問題。你會發現,你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精神層面上所需要的強大支持,讓他們能夠構建一個強大的包容的靈魂,才算是擁有一個可以兼容很多好軟件的主機,

那些個在我們前面幾十年就用了尿不溼的國家的孩子,長大後是否都變成了天才,或者說非常有益於健康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人家也照樣生老病死!所以我覺得整天揪著尿不溼之爭不放,那就是矯情了!

很多人說,孩子要穿得好看才自信,那麼我也不敢苟同。自信之後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嗎,我們不是沒有見過不少人從自信到虛榮到自負最後又像一顆流星一樣墮落了。孩子的路漫長著呢!他們的人生是光靠幾套衣服就可以自信的人生嗎?

說了大眾說的語言就代表什麼了嗎?咱們偉大的鄧小平同志一生說的都是四川腔,他的四川腔調阻礙他偉大了嗎?沒有.

明智和愚蠢之間的區別,不會因為用什麼語或什麼腔調說出來而改變性質,有的人就算學了十幾個國家的語言,也只能把一句蠢話用十幾種語言說出來而已,蠢話還是蠢話!

如果把一個人比作一臺大家都熟悉的電腦,那麼我們的精神境界/可塑性/包容性/堅毅的性格才是電腦的CPU, 而那一系列的花拳繡腿,只是千萬個由待我們選擇安裝的軟件。如果你的CPU不夠大,兼容不了那些軟件,或者下載之後也運用不好,照樣白搭!

所以,你看我們給孩子提供的並不是我們擁有的全部最好資源。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如果孩子們有個很會幻想的爺爺,就讓他們跟著他癲狂

4,想想,一個如此溫馨的爺孫相處場景,哪個孩子不值得擁有?

祖父在黃昏散步的時候常常帶他一塊去,孩子拉著老人的手在旁邊急急忙忙地搬著小步。他們走著鄉下的路,穿過鋤鬆的田,聞到又香又濃的味道。蟋蟀叫著,很大的烏鴉斜蹲在路上遠遠地望著他們,他們一走近,就笨重地飛走了。

祖父咳了幾聲,克里斯朵夫很明白這個意思。老人很想講故事,但要孩子向他請求,克里斯朵夫立刻湊上去,他們倆很投機,老人非常喜歡孫子,有一個願意聽他說話的人使他更快樂。他喜歡講他自己從前的事,或是古今偉人的歷史、、、、、、

他講著古羅馬執政雷古魯斯,公元前的日耳曼族首領阿米奴思,也講到德國大將呂佐夫的輕騎兵——詩人克爾那,和那個想刺死拿破崙皇帝的施塔普斯。

這段話摘自羅曼,羅蘭的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讀一下,克里斯朵夫從他祖父那裡得到精神上的愉悅,也是在他祖父講述各種故事或歷史人物的中過程開始萌發一個小孩最初的批判性思維,沒有他跟祖父的這些時光是不可能獲得的。看著看著,我笑了,好爺爺和好孩子之間不就該如此麼!

作者生活的年代背景雖然久遠,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副非常美妙的爺孫相處的畫面。這樣的場景,無論放到哪個年代的孩童身上,都會是一種妙不可言的體驗,而且也是獨一無二的。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如果孩子有個會種菜的爺爺或奶奶,就大膽讓他或她跟他們玩泥土吧

5,那是一座被嚴重低估的寶藏

其實孩子能從爺爺奶奶那裡得到的精神財富不可估量!

也許,在你眼中的父親,可能只是個可以在麥地裡用鐮刀龍飛鳳舞的割麥能手,但是別忘了,也許他認識的青蛙的種類和青蛙的生活習性,比拍動物觀察頻道的中年導演還要多,或許他曾經挑著一擔八十公斤的木柴,在密林之中逃離一隻飢餓的花斑虎,他可能會教給自己心愛的孫子如何在緊要的關頭保持冷靜的頭腦,並很好地發掘出自己平時都沒有發現的潛能。

也許,他只是個默默無聞從教幾十年的園丁,但是,也許他觀察孩子們的心理變化時,可能比那些年輕的兒童心理學家還要敏感準確。

也許,他在你眼裡就是個默默無聞的退伍老軍人,但他那老年軀體裡流淌著的熱血,比三四十歲的你我還要洶湧澎湃,他的記憶裡有一個驚心動魄的時代,一場讓人永遠也忘不了的戰役,一個值得讓人崇拜的英雄人物。

也許,他只是個從來沒有被任何一個外人認識或記住的修車工人,但是,他可能知道一把十字螺絲刀的一百種用法、、、、、、

"

1 ,現代育兒生活中兩代人的代溝

你出去一趟,回來時發現婆婆把孩子的尿不溼給脫了,孩子光著屁股,在大庭廣眾之下東奔西跑。因為她覺得尿不溼捂著屁股,孩子太熱了,怕孩子不舒服!

然後你無奈地把孩子抱回家,默默地給他穿上紙尿褲。

孩子在一大群說著普通話的朋友中間,突然蹦出一串爺爺奶奶那個小地方的方言來,你心裡又氣又恨,覺得孩子跟著他們就絕對沒有什麼出息。人家隔壁鄰居家的孩子上的是有英語母語外教的幼兒園,會唱很多英文兒歌。

然後你唉聲嘆氣!算了,還是不讓他們接近孩子比較好!

學校門口看著老師帶著一班小朋友出來,你發現唯獨你家的孩子穿著土氣的衣服,樣式老舊,顏色不搭,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就因為你今天早上就信任了你婆婆一回,讓她在你出去辦事的時候,給孩子穿衣服並送她去學校。

育兒專家都說了,孩子要給他們打扮得時髦好看一點才會自信。

以後還是我來給他穿衣服好了!

一件件小事上的不同態度和觀念,慢慢摧毀了年輕父母對孩子爺爺奶奶的信任。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很多任務,我們一天12個小時排得滿滿的

2,所以孩子生活中的人物主次順序是這樣的

睡覺時間(12小時)——學校老師(8小時)——興趣班教練(2小時)——父母(1.5小時)——爺爺奶奶(30分鐘或是每隔數天數月見一次面)

也許,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自己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我把家裡大頭的錢都花在孩子的教育費和營養費上面了。

3,但是,那些都只是曾經迷惑了我們雙眼的花拳繡腿

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我發現,什麼尿不溼呀!衣服呀!語言呀!通通都只能算是花拳繡腿。尿不溼不是問題,衣服也不是決定因素,方言也不是問題。你會發現,你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精神層面上所需要的強大支持,讓他們能夠構建一個強大的包容的靈魂,才算是擁有一個可以兼容很多好軟件的主機,

那些個在我們前面幾十年就用了尿不溼的國家的孩子,長大後是否都變成了天才,或者說非常有益於健康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人家也照樣生老病死!所以我覺得整天揪著尿不溼之爭不放,那就是矯情了!

很多人說,孩子要穿得好看才自信,那麼我也不敢苟同。自信之後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嗎,我們不是沒有見過不少人從自信到虛榮到自負最後又像一顆流星一樣墮落了。孩子的路漫長著呢!他們的人生是光靠幾套衣服就可以自信的人生嗎?

說了大眾說的語言就代表什麼了嗎?咱們偉大的鄧小平同志一生說的都是四川腔,他的四川腔調阻礙他偉大了嗎?沒有.

明智和愚蠢之間的區別,不會因為用什麼語或什麼腔調說出來而改變性質,有的人就算學了十幾個國家的語言,也只能把一句蠢話用十幾種語言說出來而已,蠢話還是蠢話!

如果把一個人比作一臺大家都熟悉的電腦,那麼我們的精神境界/可塑性/包容性/堅毅的性格才是電腦的CPU, 而那一系列的花拳繡腿,只是千萬個由待我們選擇安裝的軟件。如果你的CPU不夠大,兼容不了那些軟件,或者下載之後也運用不好,照樣白搭!

所以,你看我們給孩子提供的並不是我們擁有的全部最好資源。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如果孩子們有個很會幻想的爺爺,就讓他們跟著他癲狂

4,想想,一個如此溫馨的爺孫相處場景,哪個孩子不值得擁有?

祖父在黃昏散步的時候常常帶他一塊去,孩子拉著老人的手在旁邊急急忙忙地搬著小步。他們走著鄉下的路,穿過鋤鬆的田,聞到又香又濃的味道。蟋蟀叫著,很大的烏鴉斜蹲在路上遠遠地望著他們,他們一走近,就笨重地飛走了。

祖父咳了幾聲,克里斯朵夫很明白這個意思。老人很想講故事,但要孩子向他請求,克里斯朵夫立刻湊上去,他們倆很投機,老人非常喜歡孫子,有一個願意聽他說話的人使他更快樂。他喜歡講他自己從前的事,或是古今偉人的歷史、、、、、、

他講著古羅馬執政雷古魯斯,公元前的日耳曼族首領阿米奴思,也講到德國大將呂佐夫的輕騎兵——詩人克爾那,和那個想刺死拿破崙皇帝的施塔普斯。

這段話摘自羅曼,羅蘭的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讀一下,克里斯朵夫從他祖父那裡得到精神上的愉悅,也是在他祖父講述各種故事或歷史人物的中過程開始萌發一個小孩最初的批判性思維,沒有他跟祖父的這些時光是不可能獲得的。看著看著,我笑了,好爺爺和好孩子之間不就該如此麼!

作者生活的年代背景雖然久遠,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副非常美妙的爺孫相處的畫面。這樣的場景,無論放到哪個年代的孩童身上,都會是一種妙不可言的體驗,而且也是獨一無二的。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如果孩子有個會種菜的爺爺或奶奶,就大膽讓他或她跟他們玩泥土吧

5,那是一座被嚴重低估的寶藏

其實孩子能從爺爺奶奶那裡得到的精神財富不可估量!

也許,在你眼中的父親,可能只是個可以在麥地裡用鐮刀龍飛鳳舞的割麥能手,但是別忘了,也許他認識的青蛙的種類和青蛙的生活習性,比拍動物觀察頻道的中年導演還要多,或許他曾經挑著一擔八十公斤的木柴,在密林之中逃離一隻飢餓的花斑虎,他可能會教給自己心愛的孫子如何在緊要的關頭保持冷靜的頭腦,並很好地發掘出自己平時都沒有發現的潛能。

也許,他只是個默默無聞從教幾十年的園丁,但是,也許他觀察孩子們的心理變化時,可能比那些年輕的兒童心理學家還要敏感準確。

也許,他在你眼裡就是個默默無聞的退伍老軍人,但他那老年軀體裡流淌著的熱血,比三四十歲的你我還要洶湧澎湃,他的記憶裡有一個驚心動魄的時代,一場讓人永遠也忘不了的戰役,一個值得讓人崇拜的英雄人物。

也許,他只是個從來沒有被任何一個外人認識或記住的修車工人,但是,他可能知道一把十字螺絲刀的一百種用法、、、、、、

這個年頭,誰還稀罕那些可以聽爺爺“吹牛”的孩子?

如果爺爺實在沒有力氣陪我玩,那我就安靜地陪你走一小段路


6,為父母可以參與到我們孩子的教育生活中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

除了留守兒童和像我這樣的異鄉客的孩子以外,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可能在只靠父母或只靠爺爺奶奶的影響下長大。

而且這樣的撫養教育模式其實對孩子是很有意義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老人的長處,巧妙地揚長避短。

如果孩子有個很喜歡講故事也很會講故事的爺爺,那麼留出一點時間來,借一下你的孩子,讓他們聽聽那個很想講故事的爺爺。

如果孩子有一個很會游泳的奶奶,而你自己又有些怕水,那麼去游泳的時候帶上奶奶,因為你的害怕會傳遞給孩子,而會游泳的奶奶就不會。

如果爺爺實在沒有精力跟孩子講故事或各種瞎折騰,那麼就讓他們牽著爺爺奶奶的手走上一小段路。

如果爺爺奶奶的愛好和專長是廣場舞,那麼就讓孩子盡情地個爺爺奶奶共舞好了!哪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歡迎留言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