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傷害叫“別人家的孩子”

不完美媽媽 大學 游泳 哈佛大學 汪強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2019-03-23

“你看看人家樓上的汪強這次又考了一百分,你再看看你的,說出來我都替你丟人,你還好意思讓我帶你去遊樂園?嗯?”剛進入樓梯口就聽見隔壁李姐又在教訓她9歲的兒子剛剛。

此情此景,我已經習以為常了,搬到這裡半年多了,早就聽膩了。

但是對於剛剛的遭遇,我卻是感同身受。記得從孩童時期到我考上大學,我就一直是那個被籠罩在別人家孩子優秀光環下的差等生。

可以說我是頂著父母和長輩的諷刺長大的。

有一種中國式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

記得有一期《少年說》裡,有個小女孩質問自己的母親:“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

有一種傷害叫“別人家的孩子”

媽媽:我覺得你的性格需要打擊,不然你會飄。

有一種傷害叫“別人家的孩子”

媽媽: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你。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要推你一把。

有一種傷害叫“別人家的孩子”

這位媽媽甚至對女兒說,你這麼差,學霸怎麼會和你做朋友的。

在媽媽眼裡,女兒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說,看到這一幕,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弱小無助的孩子,拼命喊著求媽媽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請媽媽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優點,可媽媽卻選擇視而不見!

我認為現在總把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較,是我們在教育上最大的失敗,也是最大的教育事故。不一定所有的成長都是故事,有的時候是事故。

有一種傷害叫“別人家的孩子”

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家的孩子,有用嗎?

我相信,中國大部分父母之所以選擇這樣做的初衷,完全是為了孩子好;企圖用這種言語比較來刺激、鞭策孩子,從而讓孩子產生一種危機感。

危機感是有了,但結果呢?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對您進行一次靈魂拷問“您看看別人家的爸爸今年又賺了多少多少錢?”、“您看看別人家的媽媽又帶他去哪個國家遊玩了”......再看看您,您就不能向人家學習?

如果聽到這種話,您是有一種種危機感、還是挫敗感?從此便會發憤圖強?痛改前非?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概念很大一部分都來源於外界,比如父母的批評和誇獎,長期在這種危機感的陰影下生活,時間久了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或者缺乏自信的自我評價,我就是比別人差。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們,他們擁有了一定的自我認知,對於這種貶多過褒的負面評價,他們一定會產生牴觸心理的。在這種牴觸的自我保護下,在父母看來可能就是不聽話,叛逆。

在《性格與教育:致正在長大的父母》一書中,張春梅教授曾提到:“其實人與人之間本沒有優劣,只是不同而已。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父母要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家孩子客觀地看待,保持對孩子樸實的興趣。”

有一種傷害叫“別人家的孩子”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承認孩子的差異性.

張春梅教授在書中也說了一個小故事:“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學游泳,媽媽認為女兒總是不好好學,因為別人都在水面上練習泳姿,而她的女兒卻總在水下面貓著。媽媽很氣憤地批評女兒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做,而一位站在泳池邊的潛水教練卻驚喜地告訴媽媽,她的女兒有練習潛水的潛質,因為憋氣的時間很長。”

一個孩子的某個行為這樣看是缺點,反過來看卻是孩子的特殊性。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就像我們成人都有獨特的生存之道。有的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是很合群,但也會發現孩子能夠用自己的方式收穫朋友;有的孩子對外界表現得很謹慎,但他的畫作裡卻充滿了對生活的微妙感知。孩子的每個所謂缺點的背後都具有另一種潛質,就看作為孩子父母的我們,是選擇看到,還是選擇被“大眾標準”屏蔽眼睛。

有一種傷害叫“別人家的孩子”

其次,要充分地觀察孩子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特別享受?

比如玩什麼的時候特別投入。同樣玩樂高的孩子,有的孩子喜歡自由創意隨意搭建;有的就喜歡場景搭建,有人物有故事;有的喜歡和小朋友一起角色扮演;有的則喜歡研究一個具體搭建的方法,能鑽進去琢磨。孩子對其中的哪方面很享受?是注重技術性,還是情感性?通過這些觀察,我們會發現每個孩子的專注點是不同的。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發現可以用9大智能去看待孩子,即語言、邏輯數理、視覺空間、音樂節奏、身體運動、人際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觀察、靈性思考。

但是,這世界上看待孩子的角度又怎麼能用9大智能來概括呢?我們只是藉助於此,看到我們忽略的方面而已,其實還有更多值得探索的方面。孩子的多樣性和可能性,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師能夠決定的。要充分看到孩子的各種可能,審慎對待,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獨特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