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前幾天,去朋友家作客。剛進家門,臥室裡就來了罵聲。

“你知道爸爸掙錢有多不容易嗎?你就這麼搞破壞!”

“養你那麼累,就不能聽話點,讓我省點心嗎?”

還沒來得及招呼我,朋友就快步走去看發生了什麼情況。

原來,孩子用彩色筆把新買的空調毯亂畫一通,牆壁上也有不少他的“傑作”,可見不是初犯。

不一會兒,朋友就把低著頭的孩子領到了客廳,孩子媽拿著空調毯跟在後面,邊走邊說:

“你看看,這就是你兒子做的好事,你就得好好教育教育他。”

為了安撫孩子媽,朋友連連點頭,表示一定好好跟孩子講講道理。在一旁的小傢伙有點被嚇到了,一直低著頭,等待著爸爸的處置。

不過朋友似乎並不著急第一時間給孩子“上課”,只是讓他坐在一旁,然後轉過頭有些尷尬地跟我說:

“道理講了不下一百次了,可這熊孩子就是不改,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一時之間我也想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只回了一句:“別嚇著孩子,毯子洗一下就好了。”

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道理講了一百遍,可孩子卻是越來越不聽話?這跟孩子的大腦發育有關。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全腦教養法》一書中提到,人的大腦分為下層大腦和上層大腦。

控制人的本能的下層大腦,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十分發達,所以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哭鬧發脾氣。

但擁有高級分析思維,幫助我們進行決策、平衡情緒的上層大腦,要到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才開始發育,直到二十幾歲才會完全發育成熟。這意味著當我們想通過“講道理”教導一個幾歲的孩子正確的行為時,由於沒有上層大腦的作用,孩子缺乏自我理解能力,對道理很難有深刻的體會。

對年齡越小的孩子,講道理就會顯得越無用。

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那既然不能講道理,或者說講道理的作用微乎其微,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呢?

(1)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前段時間,孫儷就曾因為她的“育兒觀”再度登上熱搜。

她在微博中寫到: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的時候,他需要的只是你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說……

這樣的道理,孫儷也不是一當媽就馬上知道,而是在帶娃這7年的時間裡一點點練出來的。

當孩子做錯事,我們在處理事情之前,要先處理好情緒。一是家長的情緒,保持好情緒的平靜剋制,才能客觀看待孩子所做的事情;二是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的孩子,才能認真聽你把話說完。

等到雙方安靜下來,可以進行溝通的時候,儘量把自己放低到孩子的理解力,指出孩子的錯誤,解釋不讓他做這件事情的原因。過程中要注意語氣和表情,要讓孩子充分意識到你是認真的,但你仍然愛他。

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2)直接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孩子聽不進去大人所講道理,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根本聽不懂。比如一個還沒有機會掙錢的孩子,你跟他強調多少次掙錢不容易,他都是很難理解的。

在孩子聽不懂道理的時候,就不要一直給他講道理,直接告訴他該怎麼做就好了。之前在網上看到英國小學生的行為規範,簡單明瞭,可操作性強,孩子一看就知道該怎麼做。

為什麼不能跟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對於孩子而言,看得懂、做得到的道理,才叫道理。

(3)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講道理,是從成人的角度強加給孩子的,孩子沒有親身體驗過,無法和實際生活或導致的結果聯繫上,他們就會認為家長的“講道理”實際上是一種空洞的說教和強迫式的壓制,從而會產生反感和抵制情緒。

想讓孩子懂得道理,就應該給他們一些試錯的機會,比如空調毯被畫花了,那就讓孩子一直用這條畫花了的毯子,或者讓他自己動手把毯子洗乾淨。

只有當孩子有了豐富的試錯體驗和學習生活經驗後,他們才有可能更深刻地明白各種“道理”,從而建立共情的心理去體會父母講道理的好意。

(4)用身體語言跟孩子溝通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面實驗。

雖然這是一個證明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的實驗,但實驗也側面闡釋了,在跟孩子的溝通中,身體語言比講道理更加合適。

實驗中,媽媽的面部表情充分引導著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其實在跟孩子溝通時,善加利用眼神、語氣、動作等身體語言,可以很好調整孩子的神經反應機制,讓他們更願意放鬆自己的戒備,袒露自己的內心,有了這樣的基礎,溝通才有實效。

身體語言並不是只有在要講道理的時候才能用,而是應該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量使用。

當孩子自覺完成作業時,摸摸他的頭,捏捏臉,豎個大拇指;當他面對挑戰有些畏縮時,看著他,微笑著點點頭,鼓勵他勇於嘗試;當他因為情緒失控正要搗蛋時,緊緊地抱住他……

身體言語是沒有時效性的,沒有辦法一下子就能夠讓孩子變得聽話,但卻是有實效性的,只要有十足的耐心和長久的堅持,一個“熊孩子”也可以變成小暖男。

功夫媽咪說:

教育從來不是一個講道理的過程,而是一個讓孩子體會的過程,孩子只有看見了,體會了,理解了,才能內化成為他自己的道理。

在孩子的人生初期,他們最重要的學習對象就是父母,父母的以身作則、親身示範,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想要孩子懂得道理,家長就應該嘴上少說大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那孩子自然明白道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