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被實驗者“別想那頭白熊”,結果呢?所有人腦海中都第一時間出現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熊。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父母不停地嘮叨,結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被實驗者“別想那頭白熊”,結果呢?所有人腦海中都第一時間出現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熊。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父母不停地嘮叨,結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幾乎沒有人能淡然面對父母的嘮叨,很多人因此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與父母進行溝通。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裡面的小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認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被實驗者“別想那頭白熊”,結果呢?所有人腦海中都第一時間出現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熊。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父母不停地嘮叨,結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幾乎沒有人能淡然面對父母的嘮叨,很多人因此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與父母進行溝通。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裡面的小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認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嘮叨除了讓孩子失去溝通能力,還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暴躁易怒。

美國神經科學家們曾做過一次實驗,他們讓32個平均年齡只有14歲的孩子聽兩段不到一分鐘的錄音,錄音內容為父母平時對他們的批評,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

掃描結果顯示,在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面前,孩子們大腦中負責負面情緒的區域變得特別活躍,而控制情緒的那部分區域的活性卻減弱了!

被嘮叨的孩子,心中會不可抑制地產生憤怒、委屈等情緒,卻無法控制這些情緒,慢慢的,就會演變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被實驗者“別想那頭白熊”,結果呢?所有人腦海中都第一時間出現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熊。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父母不停地嘮叨,結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幾乎沒有人能淡然面對父母的嘮叨,很多人因此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與父母進行溝通。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裡面的小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認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嘮叨除了讓孩子失去溝通能力,還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暴躁易怒。

美國神經科學家們曾做過一次實驗,他們讓32個平均年齡只有14歲的孩子聽兩段不到一分鐘的錄音,錄音內容為父母平時對他們的批評,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

掃描結果顯示,在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面前,孩子們大腦中負責負面情緒的區域變得特別活躍,而控制情緒的那部分區域的活性卻減弱了!

被嘮叨的孩子,心中會不可抑制地產生憤怒、委屈等情緒,卻無法控制這些情緒,慢慢的,就會演變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離家出走、抑鬱自殘等新聞屢見不鮮,暴躁易怒更成了嘮叨環境長大孩子的標配性格,甚至因父母嘮叨弒父殺母的案例也常見諸報端。

父母的每一句嘮叨,都在把孩子推向覆滅的深淵。不嘮叨,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修養。

三、停止嘮叨,其實很簡單

嘮叨並不會讓孩子做得更好,那孩子做得不夠好時,該如何處理呢?

No.1 父母少說多做,孩子更容易從善如流

蘇格拉底說:“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兩隻眼睛,一隻嘴巴,就是要人們多聽多看少說話。”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兩歲半的邁克爾到了超市就忍不住發脾氣,但媽媽從沒有讓他閉嘴,不許發脾氣,而是在他發脾氣的時候抱起他,帶回車裡。

等邁克爾平靜下來,媽媽再帶他回到超市,如果邁克爾繼續發脾氣,媽媽就再次把他帶回車裡。

第一天,他們總共返回車裡三次。過了幾天,他們又去超市,這次只回去了一次。

再後來,只要媽媽帶著邁克爾朝著車的方向走,他就會停止發脾氣。

邁克爾的媽媽不停地嘮叨著讓他閉嘴,結果肯定不盡如人意,她的行動卻讓邁克爾get到了媽媽的決心。

面對孩子,行動比嘮叨一千遍都要管用。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被實驗者“別想那頭白熊”,結果呢?所有人腦海中都第一時間出現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熊。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父母不停地嘮叨,結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幾乎沒有人能淡然面對父母的嘮叨,很多人因此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與父母進行溝通。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裡面的小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認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嘮叨除了讓孩子失去溝通能力,還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暴躁易怒。

美國神經科學家們曾做過一次實驗,他們讓32個平均年齡只有14歲的孩子聽兩段不到一分鐘的錄音,錄音內容為父母平時對他們的批評,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

掃描結果顯示,在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面前,孩子們大腦中負責負面情緒的區域變得特別活躍,而控制情緒的那部分區域的活性卻減弱了!

被嘮叨的孩子,心中會不可抑制地產生憤怒、委屈等情緒,卻無法控制這些情緒,慢慢的,就會演變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離家出走、抑鬱自殘等新聞屢見不鮮,暴躁易怒更成了嘮叨環境長大孩子的標配性格,甚至因父母嘮叨弒父殺母的案例也常見諸報端。

父母的每一句嘮叨,都在把孩子推向覆滅的深淵。不嘮叨,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修養。

三、停止嘮叨,其實很簡單

嘮叨並不會讓孩子做得更好,那孩子做得不夠好時,該如何處理呢?

No.1 父母少說多做,孩子更容易從善如流

蘇格拉底說:“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兩隻眼睛,一隻嘴巴,就是要人們多聽多看少說話。”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兩歲半的邁克爾到了超市就忍不住發脾氣,但媽媽從沒有讓他閉嘴,不許發脾氣,而是在他發脾氣的時候抱起他,帶回車裡。

等邁克爾平靜下來,媽媽再帶他回到超市,如果邁克爾繼續發脾氣,媽媽就再次把他帶回車裡。

第一天,他們總共返回車裡三次。過了幾天,他們又去超市,這次只回去了一次。

再後來,只要媽媽帶著邁克爾朝著車的方向走,他就會停止發脾氣。

邁克爾的媽媽不停地嘮叨著讓他閉嘴,結果肯定不盡如人意,她的行動卻讓邁克爾get到了媽媽的決心。

面對孩子,行動比嘮叨一千遍都要管用。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No.2摒棄無效的嘮叨,尋找更適合的有效溝通方式

當原有的溝通方式失去作用後,應該適時轉換方法,而不是期望用一遍又一遍地嘮叨逼迫孩子就範。

十年前就火遍大江南北的點讀機女孩高君雨,今年以超過本科線113分的成績入讀中國傳媒大學。

她的母親坦言,高君雨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初二的時候出現了叛逆期,母女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但高媽媽沒有試圖用語言與高君雨溝通,而是獨創了“筆記本交流法”,用紙筆交流代替嘮叨,去除了語言中可能存在的情緒和語氣,幫孩子平穩度過了叛逆期。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被實驗者“別想那頭白熊”,結果呢?所有人腦海中都第一時間出現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熊。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父母不停地嘮叨,結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幾乎沒有人能淡然面對父母的嘮叨,很多人因此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與父母進行溝通。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裡面的小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認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嘮叨除了讓孩子失去溝通能力,還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暴躁易怒。

美國神經科學家們曾做過一次實驗,他們讓32個平均年齡只有14歲的孩子聽兩段不到一分鐘的錄音,錄音內容為父母平時對他們的批評,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

掃描結果顯示,在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面前,孩子們大腦中負責負面情緒的區域變得特別活躍,而控制情緒的那部分區域的活性卻減弱了!

被嘮叨的孩子,心中會不可抑制地產生憤怒、委屈等情緒,卻無法控制這些情緒,慢慢的,就會演變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離家出走、抑鬱自殘等新聞屢見不鮮,暴躁易怒更成了嘮叨環境長大孩子的標配性格,甚至因父母嘮叨弒父殺母的案例也常見諸報端。

父母的每一句嘮叨,都在把孩子推向覆滅的深淵。不嘮叨,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修養。

三、停止嘮叨,其實很簡單

嘮叨並不會讓孩子做得更好,那孩子做得不夠好時,該如何處理呢?

No.1 父母少說多做,孩子更容易從善如流

蘇格拉底說:“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兩隻眼睛,一隻嘴巴,就是要人們多聽多看少說話。”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兩歲半的邁克爾到了超市就忍不住發脾氣,但媽媽從沒有讓他閉嘴,不許發脾氣,而是在他發脾氣的時候抱起他,帶回車裡。

等邁克爾平靜下來,媽媽再帶他回到超市,如果邁克爾繼續發脾氣,媽媽就再次把他帶回車裡。

第一天,他們總共返回車裡三次。過了幾天,他們又去超市,這次只回去了一次。

再後來,只要媽媽帶著邁克爾朝著車的方向走,他就會停止發脾氣。

邁克爾的媽媽不停地嘮叨著讓他閉嘴,結果肯定不盡如人意,她的行動卻讓邁克爾get到了媽媽的決心。

面對孩子,行動比嘮叨一千遍都要管用。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No.2摒棄無效的嘮叨,尋找更適合的有效溝通方式

當原有的溝通方式失去作用後,應該適時轉換方法,而不是期望用一遍又一遍地嘮叨逼迫孩子就範。

十年前就火遍大江南北的點讀機女孩高君雨,今年以超過本科線113分的成績入讀中國傳媒大學。

她的母親坦言,高君雨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初二的時候出現了叛逆期,母女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但高媽媽沒有試圖用語言與高君雨溝通,而是獨創了“筆記本交流法”,用紙筆交流代替嘮叨,去除了語言中可能存在的情緒和語氣,幫孩子平穩度過了叛逆期。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因為嘮叨通常都會帶有一些負面情緒,指責、不信任等等,這些只會讓孩子更加厭煩和叛逆,這個時候不妨轉換下思路,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

No.3有時候明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對,也要放手讓他去試試

有時候,父母可能已經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說服孩子聽自己的,他們仍然堅持己見,大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勁頭。這個時候就別再做“割草機父母”了,不妨給孩子一個機會,在安全範圍內,讓他自己去嘗試。

"

文:小河仙兒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泰國公益廣告《一盤特殊的蛋炒飯》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離家出走,無處可去,飢腸轆轆之時,路邊賣炒飯的阿姨喊住了她,並給她做了一碗蛋炒飯。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為什麼對她這麼好,阿姨的回答讓她潸然淚下。

原來,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媽媽所託。女孩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種種,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媽媽才是那個對自己最好的人,最終含淚打通了媽媽的電話。

媽媽無疑是深愛著女兒的,她無怨無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女兒離家出走後,媽媽更是到處尋找,拜託每一個可能遇到女兒的人善待她。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有一個這麼愛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家出走呢?

女孩回憶當時的場景,她與朋友見面,媽媽卻不停地給她打電話,催她回家。一氣之下,女孩沒有聽完就掛掉電話,但仍努力早點趕回家,面對的卻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為什麼掛我電話?”“這都幾點了?”“我很著急啊!”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這樣的嘮叨顯然並不是第一次,就連素不相識的賣炒飯阿姨都知道媽媽“她總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讓我們不爽”。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即使那麼用力地深愛著孩子又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被“嘮叨”打敗了!

對父母而言,嘮叨本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到了孩子這裡,卻變成了實打實的傷害。

一、愛嘮叨,並不是因為愛

做父母的總是患得患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自覺地就開啟了嘮叨模式。

孫儷為了讓兩個孩子去洗手,喊了他們“八百遍”,結果孩子不會所動,本想算了,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又怕孩子吃進病菌生病,於是耐著心又喊了“八百遍”。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孫儷不厭其煩地督促孩子去洗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飯前洗手”這件小事。

而我們嘮叨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相信孩子,在這件事上,就連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都曾犯過錯。

怕女兒圓圓太計較分數,每次考完試,尹建莉從不問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問她“錯在什麼地方,現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為此很得意,認為這句話幫女兒養成了踏實的學習習慣,因此,這句話伴隨著圓圓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試。

所以當圓圓直言“最煩你這句話了,以後不要再說了!”時,尹建莉又吃驚又委屈,一時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嘮叨這一句話,根源就在於她不相信女兒的自我認識能力,擔心沒了自己的提醒,女兒就會跑偏。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因為過度的擔心,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的控制。”

物極必反,適度的提醒會給孩子指明方向,嘮叨卻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覺得被控制,想要去逃離,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們想要的作用。

二、嘮叨是詛咒,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1歲,孩子掙脫媽媽的手想自己走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摔!”

10歲,孩子想自己做頓飯,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會受傷!”

20歲,孩子想出去闖一闖,媽媽在一旁嘮叨:“不行,你吃不了那個苦!”

當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向前的時候,媽媽又在一邊嘮叨:“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殊不知,正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嘴裡那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被實驗者“別想那頭白熊”,結果呢?所有人腦海中都第一時間出現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熊。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父母不停地嘮叨,結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了他們最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幾乎沒有人能淡然面對父母的嘮叨,很多人因此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與父母進行溝通。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裡面的小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認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嘮叨除了讓孩子失去溝通能力,還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暴躁易怒。

美國神經科學家們曾做過一次實驗,他們讓32個平均年齡只有14歲的孩子聽兩段不到一分鐘的錄音,錄音內容為父母平時對他們的批評,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

掃描結果顯示,在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面前,孩子們大腦中負責負面情緒的區域變得特別活躍,而控制情緒的那部分區域的活性卻減弱了!

被嘮叨的孩子,心中會不可抑制地產生憤怒、委屈等情緒,卻無法控制這些情緒,慢慢的,就會演變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離家出走、抑鬱自殘等新聞屢見不鮮,暴躁易怒更成了嘮叨環境長大孩子的標配性格,甚至因父母嘮叨弒父殺母的案例也常見諸報端。

父母的每一句嘮叨,都在把孩子推向覆滅的深淵。不嘮叨,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修養。

三、停止嘮叨,其實很簡單

嘮叨並不會讓孩子做得更好,那孩子做得不夠好時,該如何處理呢?

No.1 父母少說多做,孩子更容易從善如流

蘇格拉底說:“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兩隻眼睛,一隻嘴巴,就是要人們多聽多看少說話。”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兩歲半的邁克爾到了超市就忍不住發脾氣,但媽媽從沒有讓他閉嘴,不許發脾氣,而是在他發脾氣的時候抱起他,帶回車裡。

等邁克爾平靜下來,媽媽再帶他回到超市,如果邁克爾繼續發脾氣,媽媽就再次把他帶回車裡。

第一天,他們總共返回車裡三次。過了幾天,他們又去超市,這次只回去了一次。

再後來,只要媽媽帶著邁克爾朝著車的方向走,他就會停止發脾氣。

邁克爾的媽媽不停地嘮叨著讓他閉嘴,結果肯定不盡如人意,她的行動卻讓邁克爾get到了媽媽的決心。

面對孩子,行動比嘮叨一千遍都要管用。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No.2摒棄無效的嘮叨,尋找更適合的有效溝通方式

當原有的溝通方式失去作用後,應該適時轉換方法,而不是期望用一遍又一遍地嘮叨逼迫孩子就範。

十年前就火遍大江南北的點讀機女孩高君雨,今年以超過本科線113分的成績入讀中國傳媒大學。

她的母親坦言,高君雨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初二的時候出現了叛逆期,母女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但高媽媽沒有試圖用語言與高君雨溝通,而是獨創了“筆記本交流法”,用紙筆交流代替嘮叨,去除了語言中可能存在的情緒和語氣,幫孩子平穩度過了叛逆期。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因為嘮叨通常都會帶有一些負面情緒,指責、不信任等等,這些只會讓孩子更加厭煩和叛逆,這個時候不妨轉換下思路,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

No.3有時候明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對,也要放手讓他去試試

有時候,父母可能已經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說服孩子聽自己的,他們仍然堅持己見,大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勁頭。這個時候就別再做“割草機父母”了,不妨給孩子一個機會,在安全範圍內,讓他自己去嘗試。

閉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你在“礙”孩子

原本不愛言辭的我,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成功變身為“話嘮媽媽”,幾乎從頭嘮叨到尾,但卻只有反效果。

孩子的注意力全放在對抗我的嘮叨上,根本沒心思安心做作業,除了嫌我煩還是嫌我煩,母子關係一度跌到冰點。

越是嘮叨,孩子越反感,對學習也更加牴觸,對我也越依賴,因為他知道,反正媽媽會“提醒他”。

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慢慢閉上嘴巴,卻驚喜地發現,孩子開始主動做作業了,也不再丟三落四,成績開始逐漸上升,心情也越來越好了。

孫瑞雪在《愛和自由》這本書裡提倡:“把感受還給孩子,孩子自己感受之後,會成為其成長的寶貴經驗,比父母磨破嘴皮子管用得多!”

停止嘮叨,是父母的修行,開口說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調整,慢慢成長。

停止嘮叨,也是提高親子陪伴質量的關鍵。父母不嘮叨,用愛打開孩子的心門,用尊重和讚賞引導孩子成長,孩子更快樂,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