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不完美媽媽 文章 玩具 荷葉媽咪 2019-08-17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對各種物品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加上本身模仿能力又強,在平時,就總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離譜又驚險的舉動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小男孩在看到媽媽滴眼藥水後,就找了個和眼藥水瓶子很像的502膠水,有模有樣的也往自己的眼睛裡滴。幸虧被媽媽發現得及時,趕緊抱著孩子到衛生間,用清水沖洗孩子的眼睛。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對各種物品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加上本身模仿能力又強,在平時,就總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離譜又驚險的舉動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小男孩在看到媽媽滴眼藥水後,就找了個和眼藥水瓶子很像的502膠水,有模有樣的也往自己的眼睛裡滴。幸虧被媽媽發現得及時,趕緊抱著孩子到衛生間,用清水沖洗孩子的眼睛。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隨後,這位媽媽立即找出香皂,繼續用香皂和水沖洗孩子的眼睛。直到孩子眼睛裡的灼燒感沒那麼強烈之後,這位媽媽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孩子的眼睛進行了沖洗,將粘附在眼球上的膠水清除出來,最後又給孩子做了更深入的處理。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對各種物品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加上本身模仿能力又強,在平時,就總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離譜又驚險的舉動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小男孩在看到媽媽滴眼藥水後,就找了個和眼藥水瓶子很像的502膠水,有模有樣的也往自己的眼睛裡滴。幸虧被媽媽發現得及時,趕緊抱著孩子到衛生間,用清水沖洗孩子的眼睛。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隨後,這位媽媽立即找出香皂,繼續用香皂和水沖洗孩子的眼睛。直到孩子眼睛裡的灼燒感沒那麼強烈之後,這位媽媽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孩子的眼睛進行了沖洗,將粘附在眼球上的膠水清除出來,最後又給孩子做了更深入的處理。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幸好這位媽媽機智勇敢,緊急措施也做得很到位,這才讓孩子轉危為安。對於這位媽媽發的做。醫生也是表示非常敬佩的。在生活當中,熊孩子們的一些熊舉動可是層出不窮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去應對呢?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對各種物品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加上本身模仿能力又強,在平時,就總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離譜又驚險的舉動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小男孩在看到媽媽滴眼藥水後,就找了個和眼藥水瓶子很像的502膠水,有模有樣的也往自己的眼睛裡滴。幸虧被媽媽發現得及時,趕緊抱著孩子到衛生間,用清水沖洗孩子的眼睛。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隨後,這位媽媽立即找出香皂,繼續用香皂和水沖洗孩子的眼睛。直到孩子眼睛裡的灼燒感沒那麼強烈之後,這位媽媽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孩子的眼睛進行了沖洗,將粘附在眼球上的膠水清除出來,最後又給孩子做了更深入的處理。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幸好這位媽媽機智勇敢,緊急措施也做得很到位,這才讓孩子轉危為安。對於這位媽媽發的做。醫生也是表示非常敬佩的。在生活當中,熊孩子們的一些熊舉動可是層出不窮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去應對呢?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上,父母該怎麼做?

1.給孩子一些限制

當孩子逐漸長大後,對身邊的很多東西一定都充滿了好奇,總是忍不住伸手去碰一碰。例如說,通常孩子在1歲時,就已經表現出明顯想獨立吃飯的跡象了,以前都會直接張嘴讓大人喂,現在很可能會直接伸手要搶勺子自己吃飯。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換一個塑料勺子,讓他們自己吃。在鼓勵他們自己吃飯的可同時,也要防止他們不能含著勺子到處跑,這麼做是特別危險的。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對各種物品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加上本身模仿能力又強,在平時,就總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離譜又驚險的舉動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小男孩在看到媽媽滴眼藥水後,就找了個和眼藥水瓶子很像的502膠水,有模有樣的也往自己的眼睛裡滴。幸虧被媽媽發現得及時,趕緊抱著孩子到衛生間,用清水沖洗孩子的眼睛。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隨後,這位媽媽立即找出香皂,繼續用香皂和水沖洗孩子的眼睛。直到孩子眼睛裡的灼燒感沒那麼強烈之後,這位媽媽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孩子的眼睛進行了沖洗,將粘附在眼球上的膠水清除出來,最後又給孩子做了更深入的處理。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幸好這位媽媽機智勇敢,緊急措施也做得很到位,這才讓孩子轉危為安。對於這位媽媽發的做。醫生也是表示非常敬佩的。在生活當中,熊孩子們的一些熊舉動可是層出不窮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去應對呢?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上,父母該怎麼做?

1.給孩子一些限制

當孩子逐漸長大後,對身邊的很多東西一定都充滿了好奇,總是忍不住伸手去碰一碰。例如說,通常孩子在1歲時,就已經表現出明顯想獨立吃飯的跡象了,以前都會直接張嘴讓大人喂,現在很可能會直接伸手要搶勺子自己吃飯。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換一個塑料勺子,讓他們自己吃。在鼓勵他們自己吃飯的可同時,也要防止他們不能含著勺子到處跑,這麼做是特別危險的。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2.用一些安全的替代品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而且也分不清究竟哪些東西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有時候,家長越是禁止不讓孩子觸碰的東西,結果往往是,不僅沒有讓孩子學會該掌握的知識和技巧,反而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反而會做出更危險的舉動來。

這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安全的東西來代替危險品。例如說,孩子看到家長拿著鐵錘敲東西,或許也會嚷嚷著要玩。家長只需要用一個塑料的玩具錘子給孩子,並且順便告訴他們,這個錘子的用處是什麼就可以了。這樣做,孩子既能學會基本的技巧,同時也能玩得很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對各種物品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加上本身模仿能力又強,在平時,就總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離譜又驚險的舉動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小男孩在看到媽媽滴眼藥水後,就找了個和眼藥水瓶子很像的502膠水,有模有樣的也往自己的眼睛裡滴。幸虧被媽媽發現得及時,趕緊抱著孩子到衛生間,用清水沖洗孩子的眼睛。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隨後,這位媽媽立即找出香皂,繼續用香皂和水沖洗孩子的眼睛。直到孩子眼睛裡的灼燒感沒那麼強烈之後,這位媽媽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孩子的眼睛進行了沖洗,將粘附在眼球上的膠水清除出來,最後又給孩子做了更深入的處理。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幸好這位媽媽機智勇敢,緊急措施也做得很到位,這才讓孩子轉危為安。對於這位媽媽發的做。醫生也是表示非常敬佩的。在生活當中,熊孩子們的一些熊舉動可是層出不窮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去應對呢?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上,父母該怎麼做?

1.給孩子一些限制

當孩子逐漸長大後,對身邊的很多東西一定都充滿了好奇,總是忍不住伸手去碰一碰。例如說,通常孩子在1歲時,就已經表現出明顯想獨立吃飯的跡象了,以前都會直接張嘴讓大人喂,現在很可能會直接伸手要搶勺子自己吃飯。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換一個塑料勺子,讓他們自己吃。在鼓勵他們自己吃飯的可同時,也要防止他們不能含著勺子到處跑,這麼做是特別危險的。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2.用一些安全的替代品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而且也分不清究竟哪些東西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有時候,家長越是禁止不讓孩子觸碰的東西,結果往往是,不僅沒有讓孩子學會該掌握的知識和技巧,反而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反而會做出更危險的舉動來。

這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安全的東西來代替危險品。例如說,孩子看到家長拿著鐵錘敲東西,或許也會嚷嚷著要玩。家長只需要用一個塑料的玩具錘子給孩子,並且順便告訴他們,這個錘子的用處是什麼就可以了。這樣做,孩子既能學會基本的技巧,同時也能玩得很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3.危險品收起來,安全隱患要提前教育好孩子

類似於插座等危險的物品,相信很多孩子都會特別好奇。如果父母總是禁止他們去觸碰,這反而會更加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提前教育孩子,對孩子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在平常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導孩子如何去正確使用插座,同時也要告誡他們,伸手去碰是特別危險的,在教導孩子的時候可以多用一些比喻和誇張的手法,讓年幼的孩子更好理解。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孩子對各種物品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加上本身模仿能力又強,在平時,就總是能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離譜又驚險的舉動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小男孩在看到媽媽滴眼藥水後,就找了個和眼藥水瓶子很像的502膠水,有模有樣的也往自己的眼睛裡滴。幸虧被媽媽發現得及時,趕緊抱著孩子到衛生間,用清水沖洗孩子的眼睛。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隨後,這位媽媽立即找出香皂,繼續用香皂和水沖洗孩子的眼睛。直到孩子眼睛裡的灼燒感沒那麼強烈之後,這位媽媽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孩子的眼睛進行了沖洗,將粘附在眼球上的膠水清除出來,最後又給孩子做了更深入的處理。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幸好這位媽媽機智勇敢,緊急措施也做得很到位,這才讓孩子轉危為安。對於這位媽媽發的做。醫生也是表示非常敬佩的。在生活當中,熊孩子們的一些熊舉動可是層出不窮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去應對呢?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上,父母該怎麼做?

1.給孩子一些限制

當孩子逐漸長大後,對身邊的很多東西一定都充滿了好奇,總是忍不住伸手去碰一碰。例如說,通常孩子在1歲時,就已經表現出明顯想獨立吃飯的跡象了,以前都會直接張嘴讓大人喂,現在很可能會直接伸手要搶勺子自己吃飯。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換一個塑料勺子,讓他們自己吃。在鼓勵他們自己吃飯的可同時,也要防止他們不能含著勺子到處跑,這麼做是特別危險的。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2.用一些安全的替代品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而且也分不清究竟哪些東西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有時候,家長越是禁止不讓孩子觸碰的東西,結果往往是,不僅沒有讓孩子學會該掌握的知識和技巧,反而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反而會做出更危險的舉動來。

這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安全的東西來代替危險品。例如說,孩子看到家長拿著鐵錘敲東西,或許也會嚷嚷著要玩。家長只需要用一個塑料的玩具錘子給孩子,並且順便告訴他們,這個錘子的用處是什麼就可以了。這樣做,孩子既能學會基本的技巧,同時也能玩得很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3.危險品收起來,安全隱患要提前教育好孩子

類似於插座等危險的物品,相信很多孩子都會特別好奇。如果父母總是禁止他們去觸碰,這反而會更加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提前教育孩子,對孩子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在平常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導孩子如何去正確使用插座,同時也要告誡他們,伸手去碰是特別危險的,在教導孩子的時候可以多用一些比喻和誇張的手法,讓年幼的孩子更好理解。

3歲孩子誤把502膠水當滴眼液,多虧媽媽急中生智,保住了眼睛

​另外,像502膠水、殺蟲劑、蚊香液等等比較危險的物品,最好還是收到孩子看不見的地方,比如孩子無法打開的櫃子,或者夠不著的高處,畢竟孩子還小,有時候不一定能理解家長說的話和事情的嚴重性。

給孩子儘早普及一些安全知識,是父母的責任。在平常的時候,建議父母可不要忽略這一方面,為了讓孩子更直觀的接受這些知識,家長在教育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藉助一些圖片以及視頻來講解,相信孩子一定能接受得更快的。

今日互動話題:在平時,各位家長是否也會注重對孩子安全知識的教育呢?都有哪些更好的方法讓他們接受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荷葉媽咪,家有兩寶,大寶5歲,小寶3歲。一人帶兩娃的艱辛讓我更懂得如何照顧寶寶。

荷葉媽咪專注育兒知識分享,為寶爸寶媽排憂解難。歡迎各位與我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小問題小確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