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不完美媽媽 服裝 戀愛 大學 鄉村夜話 2019-06-29

我們總希望孩子乖巧懂事,不許打人,不許說髒話。待人要有禮貌,不要和人發生衝突等等。可是從小特別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以後卻過得讓人心疼。

聽友@小尹 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從小到大都很聽話懂事,為了考出村努力學習,我放棄玩耍時間,每天都看書複習到很晚。大學畢業後我想考研,然後去大城市打拼,但父母卻說女孩子念那麼多書沒用,在家當個公務員待遇也不差,離家近就行,然後再找個好人家相夫教子,踏踏實實過日子就行。現在的我過得普普通通,混得不好也不差,沒有實現夢想,也沒能成為過去渴望成為的人。


你周圍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我們看到的確是心酸的答案:

@子豪:要麼非常好,要麼一塌糊塗

對現實不甘,對未來害怕,對過去後悔,對,這就是我。

@烏龜玉米:討厭這樣的自己

常常迷失自己,放棄了很多很喜歡的東西,沒有主見。不會拒絕別人,討厭社交,最好什麼事情都有人安排好,可這樣子一點也不開心,明明內心有很多想法啊,讓自己活得太累了。

@我有一杯酒:循規蹈矩,沒有刺激,也沒有平淡

我們好像看起來什麼都很好,但好像又什麼都不好,最平凡的大概就是我們這些最聽話的人吧。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想有出息,其實你不需要特別乖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心理諮詢師 武海

世界上最聽你的話的會是誰?是電視機。你可以用遙控器,隨時選擇想看的節目,隨時可以調整聲音,還可以開關機。

當遙控器沒電了、機頂盒欠費了、電視機出現問題等等,你不能控制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如果換到和孩子打交道,ta不聽,你會埋怨、責備、發怒甚至不理不睬。我們會經常對著孩子說:“因為我怕你走偏了、走錯了。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我是對的啦!”

授之以漁,而無需授之以魚。把方法教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體驗,最後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未來。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我們為啥要聽話?

1、借鑑前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些古訓都是告訴我們老輩子人知道很多經驗教訓,我們聽聽可以避免我們未來犯同樣的錯誤。

2、和諧關係:聽話可以讓關係相對和諧,避免馬上爆發的衝突。在人際關係中,如果聽話,一般對方就會偃旗息鼓,不再繼續指責批評和爭論了。很多孩子是因為懼怕家長老師的責備和批評,表現出聽話的樣子。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我們為啥不聽話?

1、自己的發展需要:一代人總要發現新的,屬於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2、對未完成事件的渴望。一種做法滿足不了所有人,萬千世界,奼紫嫣紅,追求不同是對更美好事物的一種渴望和嚮往。如果有心願不能滿足,就會不甘心,總會找個機會去滿足。

3、理想和現實的衝突:如果面臨的和自己理想的出現巨大的差異,更加積極的做法是改變一下自己。這時候,表現出的或許就是不聽話啦。

4、叛逆心理:很多人在自己的叛逆期沒有順利度過,總在和養育者的對抗中生活,即便是對的,也要挑戰一下,來證明自己的成熟和獨立。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不怎麼聽話的孩子相比較於聽話的孩子,有幾大優點:

勇氣:不按照父母給的貌似確定的道路走。接受各種不確定性,敢於去探索,這是很難得的勇氣。

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聽話的孩子會更加獨立。總是唯命是從的孩子就會更加依賴父母的決定。“媽寶男”就是這樣的例子。

責任: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做決定的過程中,更加果敢堅定,也會考慮到怎麼做才能更好。

求異思維:聽話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懷疑前人與傳統的求異思維,只會在前人已經建好的道路上走,而不善於開闢新路。

社交能力:不聽話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見解,希望結交更多的朋友,願意為朋友提供看法和意見,也就更容易引起周圍人的喜愛。如果是男孩,那麼日後的戀愛婚姻生活也需要有主見、有擔當的能力。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怎麼能讓孩子既“聽話”,又不壓抑自己?

1、好好聽孩子說的內容和邏輯。帶著同理心,仔細關注他們的感受和情緒,起碼能讓聽者感到舒服。

2、暫時放下自己的身段,不對孩子的說法和看法做出道德、邏輯甚至倫理的評判和指責。從中找到他們的邏輯點,可以和對方相同,也可以表達不同的看法。

3、不要隨隨便便就拿自己和身邊的人說事兒。自己的經歷特別是榜樣們的經歷不能完全等同別人的,生搬硬套,總會讓聽者難以接受。

4、不要隨隨便便就承諾未來一定會如何。過於武斷的判斷未來,也會引起聽者的牴觸情緒。

5、對於對方的情緒和感受不要隨隨便便、太過固執的斷定。

6、幽默感是共同最好的潤滑劑。適度的調侃和自嘲,暴露自己和對方類似的短板都會讓對方跟你更接近,更容易聽你繼續說下去。


夜話有話說: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與其拿關愛當作要求孩子聽話的藉口,讓他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還不如好好解決問題,允許他去做選擇,只要在一旁適時的引導孩子找到解決方式就好。

就像衣服髒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不要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拿“聽話”來破壞孩子充滿樂趣的嘗試。

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怎麼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