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傳國術:淺談傳武實質

搏擊 動物 傳統武術 2017-03-27

“返璞歸真”

傳統拳發展到如今,表現的形式越來越多,喜歡的人群也非常廣泛,離拳的核心技術也越來越遠,很多時候被人冠以“操”,這樣的訓練對身體究竟有多大的改變就很難說了。

練拳,為健身,強身,為繼承,作為傳承,需要有核心技術做支撐,就如同唱歌,需要知道用“氣”用“丹田”,知道如何使聲音更靚麗,在學唱歌之初。不會一上來就學唱歌,而是練“音”,不斷重複幾個“音符”,將唱功放在第一位,有了紮實的基礎,唱哪首歌都好聽!練拳也是一樣,“筋骨、關節、內臟”構成傳武的基本功,把開關節盤好了,功底也就有了,後面練什麼拳,其實都不是問題。很多事物發展的規律都是一樣的,往往看上去最簡單的,卻是最重要的,化煩為簡,返璞歸真是傳統拳生生不息的必要條件!

典傳國術:淺談傳武實質

“避繁從簡”

拳論多複雜,加上經絡學說,五行八卦,使拳論變得深奧難懂,無從下手,只能根據字面意思加以理解,偏差程度較高,所以想出功夫就變得難上加難。但凡功夫,都必須遵循人體規律,特別是“虎豹”之類,是我們參考的對象,避繁就簡,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傳武起初的根本目的就為了打戰,克敵制勝,手握重兵長器,長時間作戰使其捉摸出“筋骨”之道,以及騎馬打仗,重在“夾提”,可使“人馬合一”,勇不可當。拳可以無招,但必須有“勢”,“筋骨,關節,內臟”便是結晶,得其精髓,功夫成矣。

道家文化的介入,拳論變得豐富,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知百家文化,才可知其大概,博大精深,但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緊湊,沒有大把的時間來研究學習,簡單才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世人感嘆不能如古人練出“驚天動地”的功夫,其實除了時間,最關鍵的還是要“從簡”,人生短暫,當我們滿腹經綸之時,人亦老矣,不如尋“筋骨”之道,仿動物之勇猛,三年可成!

“練拳練的“返先天””

練拳練的“返先天”,迴歸最“原始”動物運動的狀態。從外形來看,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直立行走,動物多以爬行為主。虎豹之類的動物在運動時,膝蓋的部位是保持好固定的彎曲度,依靠“胯與脊”的擰轉、屈伸,做到如“弓”般的崩彈運動的。因為直立,在重力因素下,脊柱被壓彎呈“s”形,以適應支撐人體的需要,所以就有了“三椎”,與動物的“弧”形脊柱相比,失去了原有的以“胯和脊柱”為主宰的運動模式,關節運動變得“四分五裂”,各自為政了,從運動能力的角度來講,是一種“退步”。

古人創拳,非常明確這一點,所以就有了“象形拳”,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領頂勁、尾閭前收……”一系列的要求,其實也就是重新將人體的“脊柱跟胯”拉成弧形,跟動物一樣使用整體發勁。知道這一點,拳也就變得容易,以“胯、脊”為主,以四肢為輔,分關節盤練,個個擊破,而後再整合,則傳武的練拳之路變得簡單,老虎之絕技,無非“一撲、一掃、一剪”而縱橫“天下”,關鍵是其自身的硬件夠強。

典傳國術:淺談傳武實質

“避免表演化”

中國傳統武術,不追求高飄帥,不是競賽,不需要奧運精神,傳統武術有我們中華文化幾千年自身發展的規律。 傳武使我們的頭腦得到應變能力的訓練,簡便易行、能夠輕鬆提升人的精神和身體素質,防衛健身,精進卓越,快樂通融。

傳統武術沒有禁忌規則,只有道德約束。

傳統武術練的是力、氣、意、精、神。 淺至深、由外而內、由粗及精、由形到神,的過程。 講究的是個人實戰、技巧和力量的發揮。傳統武術以戰勝敵人、保存自己為最終目的;以武德修養為最高境界。

傳統拳跟現代搏擊有個最大的差別,傳統有套路,現代搏擊沒有,但練習套路已經成為了主流,好像不玩套路,你就沒有練過拳似的!“三回九轉是一式”,說明了拳招再多,到最後起決定性作用的,就那麼幾下基本功。既然如此,又何必讓自己兜個大圈圈呢!

典傳國術:淺談傳武實質

典傳國術2017春季面授集訓精彩片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