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方:我發幣不是為了圈錢,是想做事

  • 來源:區塊鏈藍海(qukuailian-lh) 作者:淘氣包
項目方:我發幣不是為了圈錢,是想做事



天價的比特幣,有投資價值嗎?

聽說2018年關注比特幣的,虧的秋褲都沒有穿的。

緊接著,大家又開始關心2019年關注比特幣的人,過的怎麼樣了?

反彈、高峰,頗有意思。從下跌6000美元,逆襲到9700美元,再來一波下跌,又漲到7600美元,一般人的小心臟估計都受不了這個幅度。

雖然暴漲暴跌從未停止過,但賺錢的人是真的賺錢。

不過,投資界大佬是不認可它的價值。股神巴菲特就曾說過,如果一種投資是建立在你希望明天一早起床,有人會以更高的價格來接盤,大多都不會有好結局。

所以,真的很想知道,比特幣到底沒有投資價值,為什麼有這麼高的漲幅?

如今,以投資換取更多回報的社會想象來看,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聽到投資數字資產非常值錢,忍不住還是心癢癢。

那時候,身邊的人都說:“它值錢!”也不知道到底值錢在哪?直到後來,它的價格最高點達到了2萬美元,才信以為真。

有趣的是,沒有人知道“比特幣”的真實面貌,就連它的貨幣雛形,都是被人們豐富想象力所構造出來的。

也難怪投資界的大佬都不看好它的價值!對於“朝錢看”的老百姓來說,先不談價值,只要有漲,就有希望!

1、 話題:無知者無畏

有人說,比特幣是泡沫,這種說法,並沒有錯。這種虛擬化的數字資產,在沒有任何監管的市場下,呈現出野蠻生長的狀態。

貨幣,本身是具有價值的,這個被認可的價值是有條件的,比如得到了監管,或者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而我們熟知的比特幣大多數都藏匿在暗無天日的黑市上,因此,它的匿名優勢為暗網交易構建了平臺。

當然,也有人說,比特幣不是泡沫!事實上,這兩種說法都不為過,在跨境支付領域,它的商用價值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對於那些無知者無畏的投資者來說,比特幣是不是泡沫一點也不重要。他們多半隻關心,比特幣漲不漲,該不該投資?

比特幣的發展,近10餘年了,這中間有很多投資者,大到知名人士,小到普通老百姓,甚至有很多把這個投資市場,當成一種“豪賭“。

真正對它進行過研究的人就知道,比特幣的不穩定因素太多太多,有道行的人,不會傻到一把梭哈。

可是,投資數字資產的大多數人,都是無知的。但凡談點更深入的技術原理,就一問三不知,簡直是佛系玩家,抱團取暖。

在比特幣發展後,所衍生出的千百種數字資產,已經帶來了一些經濟泡沫。而這些無知的投資者,也迅速捲入一場場維權風波。

在“財富自由“的誘惑下,都早已忘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2、 話題:吃瓜群眾的迷茫

每次聽到“發幣“兩個字,簡直就是一場全民運動,玩家們都樂不思蜀。要是遇上有錢的項目方,趕緊”提幣換真金白銀“,不知不覺,多了一堆吃瓜群眾。

殊不知,一堆小夥伴就是陷入“發幣圈套“之中。

就說一開始的“發幣“,全都是為了挖礦。恆定數量2100萬的比特幣,挖到就是賺到,不知不覺就形成了行業內的洗腦聖旨。

緊接著,高能源消耗的“挖礦“玩不下去了。”發幣“又多了一種新模式,簡稱為”Token“,圍繞這個概念所製造的話題,與社區生態緊密相關。

圈內還經常會引發一些“共識大戰“,兩敗俱傷後,誕生了分叉幣。

太佩服玩家們的想象力了,動不動就能製造出新的概念。光是一個“發幣“的意義,就從最早的挖礦即收益,不斷演變著。

包括現在,不僅僅是出現了分叉幣,各種數字資產的形式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有傳銷色彩的就被定義為是傳銷幣,空談項目的就被定義為空氣幣,模仿比特幣的被定義為山寨幣……

總結下來,可謂是幣幣精彩!

可怕的是,很多”發幣”的項目方完全不講什麼江湖道義,明明都是出來混的,卻偏偏拿著錢就跑路了,幣幣精彩變成了幣幣要命!

這可是禍害了不少吃瓜群眾。我們經常聽的那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太少,用在此處,還真是恰到好處。

都說“能賺錢“,結果,沒幾個靠譜的。

3、 話題:真相背後是騙局?

這一番探討下來,似乎“發幣”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再說“比特幣”,連投資界大佬都不看好,究竟是從哪裡來的高漲幅?

我們可以對比一些市場投資來看待這個問題。比如說鑽石的投資,在外人眼裡,撲朔迷離,在投資界,對它的價值問題,也是各有說辭。

有的認為,隨便投資一塊鑽石都能賺,有的卻認為,鑽石的收益到底怎麼樣,是一個未知的市場。

對於比特幣來說,它的高漲幅是來自於市場上各種不同的因素。

就拿最早期的發幣挖礦來講,挖礦即收益,迅速帶動了一波數字資產的創業者,那麼多追捧者,你說漲不漲?

只不過,後來高能源的消耗導致最後礦業的蕭條,一些礦場老闆在荒郊野嶺,做礦場生意,生活條件太艱苦,原本的火爆逐漸成了邊緣化的行業。

炒作之下,“Token”的概念又火了,結果也是理想過於豐滿,現實過於骨幹。不少數字資產也跟著“蹭蹭蹭”的往上漲,好景不長,玩久了概念沒意思。

事實上,這些都屬於推動數字資產增長的一個因素。

包括髮展到現在的各種數字資產,都和比特幣一樣,有的漲幅很高,跌的很快,有的穩定漲幅等等,你想摸透這其中的規則,是有點困難的。

也正因為關於它的“價值”始終沒有定論,加上不少數字資產的創始人,都喜歡上演拿錢跑路的戲碼,就更別什麼投資價值。

包括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在創造這本世紀啟示錄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該技術的衍生品會如此野蠻暴力的劍指橫財。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大多數數字資產的價值不再是追求技術的革新和瓶頸的突破,更加在乎短期的利潤和暴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