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比特幣 金融 區塊鏈 技術 設計 Odaily星球日報 2019-08-14
"

作者 | Mohamed Fouda

來源 | Medium

譯者 | chuan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說起DeFi(去中心化金融)想到的只有以太坊,畢竟絕大多數DeFi產品都是基於以太坊搭建的。

這雖是事實,但區塊鏈世界裡,最去中心化、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資產是比特幣,以上特性使比特幣在DeFi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因為比特幣代碼層面的固有特性,直接改造比特幣是不現實的,那比特幣就沒有實現DeFi的可能性了嗎?

支付也是金融的一部分,比特幣擁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市場,其實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DeFi產品,事實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USDT主要也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發行的。

但在支付之外,DeFi還有借貸、交易、衍生品以及穩定幣,比特幣除在支付、穩定幣領域佔據主要市場外,在借貸、交易、衍生品方面還能有哪些空間呢?本文針對比特幣DeFi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探索比特幣在DeF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正在做有可能實現的案例。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直是許多加密投資者和愛好者談論的熱門。 DeFi希望實現這樣的願景:當中介機構的作用縮小或完全不存在時,若干種重要的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理論上來講,它還使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因為它超越了地理邊界或司法管轄等人為的障礙。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

作者 | Mohamed Fouda

來源 | Medium

譯者 | chuan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說起DeFi(去中心化金融)想到的只有以太坊,畢竟絕大多數DeFi產品都是基於以太坊搭建的。

這雖是事實,但區塊鏈世界裡,最去中心化、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資產是比特幣,以上特性使比特幣在DeFi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因為比特幣代碼層面的固有特性,直接改造比特幣是不現實的,那比特幣就沒有實現DeFi的可能性了嗎?

支付也是金融的一部分,比特幣擁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市場,其實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DeFi產品,事實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USDT主要也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發行的。

但在支付之外,DeFi還有借貸、交易、衍生品以及穩定幣,比特幣除在支付、穩定幣領域佔據主要市場外,在借貸、交易、衍生品方面還能有哪些空間呢?本文針對比特幣DeFi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探索比特幣在DeF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正在做有可能實現的案例。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直是許多加密投資者和愛好者談論的熱門。 DeFi希望實現這樣的願景:當中介機構的作用縮小或完全不存在時,若干種重要的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理論上來講,它還使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因為它超越了地理邊界或司法管轄等人為的障礙。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DeFi的勢頭在迅速增長

不過,比特幣仍然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最被人熟知的、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在撰寫本文時市值超過60%)。這顯然使比特幣成為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強勁對手。可是,這僅僅是顯而易見的優勢,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實現。

比特幣信仰者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保持比特幣的可靠性hardness,並且不願意以任何理由從根本上改變其貨幣政策。儘管存在像RSK這樣的側鏈解決方案,但是智能合約功能不可能被加到比特幣協議中來實現DeFi產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DeFi永遠不會實現。

許多個人和團隊正努力使用其目前的設計將比特幣應用於從中心化的到幾乎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中。

本文將討論比特幣DeFi如何成為可能。解釋不同的技術方法,並結合這些方法所針對的不同用例。

首先,DeFi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金融或DeFi是所有金融服務的總稱,這些服務可以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執行,或者控制金融產品的機制是分佈在不同的實體之間。

DeFi產品包括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衍生品或者去中心化穩定幣發行。

許多人認為去中心化支付本身就是DeFi產品。我碰巧同意這個論點。在這方面,BTC是支付使用最多的加密貨幣。

像BTCPay Server這樣的服務商甚至允許商家在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下直接接收比特幣。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比特幣如何將其Defi的足跡擴展到去中心化支付之外。

比特幣中心化金融產品概述

在深入瞭解比特幣DeFi的道路之前,我們先從目前使用比特幣的一些“中心化的”金融服務開始。一旦DeFi可以在比特幣上有效執行,這些服務將成為去中心化的主要目標。

比特幣貸款

在比特幣上創建的最受歡迎的金融服務之一是貸款。我們可以將這方面的公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可以讓投資者借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或做市的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公司是Genesis Capital。

據報道,Genesis Capital在2018年處理了1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貸款,這些貸款中約有75%來自BTC。

另一部分是提供BTC抵押貸款的公司,比如BlockFi和Unchained Capital。為了防止抵押品價值波動,這些公司只發行超額抵押貸款,貸款與價值(LVT)比率在20%到50%之間。

保證金貸款

保證金貸款是用於槓桿交易的抵押貸款的特例。在這種情況下,借入的資金不允許離開貸款平臺。相反,如果交易虧損等於或低於抵押品價值,則保證金就被清算來將資金返還給貸方。

BitMex,Kraken,Bitfinex和Poloniex這些交易所都是保證金交易方面的主要參與者。

穩定幣

對那些希望從波動中獲利但交易不活躍時保持穩定價值的交易者而言,能夠以較低的手續費輕鬆完成轉賬的穩定幣特別受到他們的關注。 Tether(USDT)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早穩定幣之一。

它完全建立在使用OmniLayer協議的比特幣上。 OmniLayer允許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操作碼來實現資產的創建和轉移。

USDT被創建為一種穩定幣來與美元錨定,希望實現當相應的美元存入Tether公司時USDT代幣才發行,當USDT代幣被兌換回美元時USDT代幣才會被銷燬。

儘管Tether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交易,但它在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中心化的:儲備和控制。 Tether公司持有並控制其銀行帳戶中發行的USDT代幣對應的USD儲備,這些儲備經常使其處於法律監管中。

"

作者 | Mohamed Fouda

來源 | Medium

譯者 | chuan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說起DeFi(去中心化金融)想到的只有以太坊,畢竟絕大多數DeFi產品都是基於以太坊搭建的。

這雖是事實,但區塊鏈世界裡,最去中心化、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資產是比特幣,以上特性使比特幣在DeFi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因為比特幣代碼層面的固有特性,直接改造比特幣是不現實的,那比特幣就沒有實現DeFi的可能性了嗎?

支付也是金融的一部分,比特幣擁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市場,其實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DeFi產品,事實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USDT主要也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發行的。

但在支付之外,DeFi還有借貸、交易、衍生品以及穩定幣,比特幣除在支付、穩定幣領域佔據主要市場外,在借貸、交易、衍生品方面還能有哪些空間呢?本文針對比特幣DeFi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探索比特幣在DeF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正在做有可能實現的案例。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直是許多加密投資者和愛好者談論的熱門。 DeFi希望實現這樣的願景:當中介機構的作用縮小或完全不存在時,若干種重要的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理論上來講,它還使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因為它超越了地理邊界或司法管轄等人為的障礙。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DeFi的勢頭在迅速增長

不過,比特幣仍然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最被人熟知的、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在撰寫本文時市值超過60%)。這顯然使比特幣成為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強勁對手。可是,這僅僅是顯而易見的優勢,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實現。

比特幣信仰者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保持比特幣的可靠性hardness,並且不願意以任何理由從根本上改變其貨幣政策。儘管存在像RSK這樣的側鏈解決方案,但是智能合約功能不可能被加到比特幣協議中來實現DeFi產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DeFi永遠不會實現。

許多個人和團隊正努力使用其目前的設計將比特幣應用於從中心化的到幾乎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中。

本文將討論比特幣DeFi如何成為可能。解釋不同的技術方法,並結合這些方法所針對的不同用例。

首先,DeFi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金融或DeFi是所有金融服務的總稱,這些服務可以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執行,或者控制金融產品的機制是分佈在不同的實體之間。

DeFi產品包括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衍生品或者去中心化穩定幣發行。

許多人認為去中心化支付本身就是DeFi產品。我碰巧同意這個論點。在這方面,BTC是支付使用最多的加密貨幣。

像BTCPay Server這樣的服務商甚至允許商家在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下直接接收比特幣。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比特幣如何將其Defi的足跡擴展到去中心化支付之外。

比特幣中心化金融產品概述

在深入瞭解比特幣DeFi的道路之前,我們先從目前使用比特幣的一些“中心化的”金融服務開始。一旦DeFi可以在比特幣上有效執行,這些服務將成為去中心化的主要目標。

比特幣貸款

在比特幣上創建的最受歡迎的金融服務之一是貸款。我們可以將這方面的公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可以讓投資者借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或做市的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公司是Genesis Capital。

據報道,Genesis Capital在2018年處理了1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貸款,這些貸款中約有75%來自BTC。

另一部分是提供BTC抵押貸款的公司,比如BlockFi和Unchained Capital。為了防止抵押品價值波動,這些公司只發行超額抵押貸款,貸款與價值(LVT)比率在20%到50%之間。

保證金貸款

保證金貸款是用於槓桿交易的抵押貸款的特例。在這種情況下,借入的資金不允許離開貸款平臺。相反,如果交易虧損等於或低於抵押品價值,則保證金就被清算來將資金返還給貸方。

BitMex,Kraken,Bitfinex和Poloniex這些交易所都是保證金交易方面的主要參與者。

穩定幣

對那些希望從波動中獲利但交易不活躍時保持穩定價值的交易者而言,能夠以較低的手續費輕鬆完成轉賬的穩定幣特別受到他們的關注。 Tether(USDT)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早穩定幣之一。

它完全建立在使用OmniLayer協議的比特幣上。 OmniLayer允許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操作碼來實現資產的創建和轉移。

USDT被創建為一種穩定幣來與美元錨定,希望實現當相應的美元存入Tether公司時USDT代幣才發行,當USDT代幣被兌換回美元時USDT代幣才會被銷燬。

儘管Tether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交易,但它在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中心化的:儲備和控制。 Tether公司持有並控制其銀行帳戶中發行的USDT代幣對應的USD儲備,這些儲備經常使其處於法律監管中。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最近,Tether開始通過在像以太坊和EOS這樣的區塊鏈上發行USDT來減少對比特幣網絡的依賴,這減少了比特幣區塊鏈中的交易活動。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金融

"

作者 | Mohamed Fouda

來源 | Medium

譯者 | chuan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說起DeFi(去中心化金融)想到的只有以太坊,畢竟絕大多數DeFi產品都是基於以太坊搭建的。

這雖是事實,但區塊鏈世界裡,最去中心化、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資產是比特幣,以上特性使比特幣在DeFi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因為比特幣代碼層面的固有特性,直接改造比特幣是不現實的,那比特幣就沒有實現DeFi的可能性了嗎?

支付也是金融的一部分,比特幣擁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市場,其實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DeFi產品,事實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USDT主要也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發行的。

但在支付之外,DeFi還有借貸、交易、衍生品以及穩定幣,比特幣除在支付、穩定幣領域佔據主要市場外,在借貸、交易、衍生品方面還能有哪些空間呢?本文針對比特幣DeFi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探索比特幣在DeF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正在做有可能實現的案例。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直是許多加密投資者和愛好者談論的熱門。 DeFi希望實現這樣的願景:當中介機構的作用縮小或完全不存在時,若干種重要的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理論上來講,它還使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因為它超越了地理邊界或司法管轄等人為的障礙。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DeFi的勢頭在迅速增長

不過,比特幣仍然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最被人熟知的、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在撰寫本文時市值超過60%)。這顯然使比特幣成為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強勁對手。可是,這僅僅是顯而易見的優勢,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實現。

比特幣信仰者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保持比特幣的可靠性hardness,並且不願意以任何理由從根本上改變其貨幣政策。儘管存在像RSK這樣的側鏈解決方案,但是智能合約功能不可能被加到比特幣協議中來實現DeFi產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DeFi永遠不會實現。

許多個人和團隊正努力使用其目前的設計將比特幣應用於從中心化的到幾乎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中。

本文將討論比特幣DeFi如何成為可能。解釋不同的技術方法,並結合這些方法所針對的不同用例。

首先,DeFi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金融或DeFi是所有金融服務的總稱,這些服務可以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執行,或者控制金融產品的機制是分佈在不同的實體之間。

DeFi產品包括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衍生品或者去中心化穩定幣發行。

許多人認為去中心化支付本身就是DeFi產品。我碰巧同意這個論點。在這方面,BTC是支付使用最多的加密貨幣。

像BTCPay Server這樣的服務商甚至允許商家在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下直接接收比特幣。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比特幣如何將其Defi的足跡擴展到去中心化支付之外。

比特幣中心化金融產品概述

在深入瞭解比特幣DeFi的道路之前,我們先從目前使用比特幣的一些“中心化的”金融服務開始。一旦DeFi可以在比特幣上有效執行,這些服務將成為去中心化的主要目標。

比特幣貸款

在比特幣上創建的最受歡迎的金融服務之一是貸款。我們可以將這方面的公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可以讓投資者借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或做市的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公司是Genesis Capital。

據報道,Genesis Capital在2018年處理了1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貸款,這些貸款中約有75%來自BTC。

另一部分是提供BTC抵押貸款的公司,比如BlockFi和Unchained Capital。為了防止抵押品價值波動,這些公司只發行超額抵押貸款,貸款與價值(LVT)比率在20%到50%之間。

保證金貸款

保證金貸款是用於槓桿交易的抵押貸款的特例。在這種情況下,借入的資金不允許離開貸款平臺。相反,如果交易虧損等於或低於抵押品價值,則保證金就被清算來將資金返還給貸方。

BitMex,Kraken,Bitfinex和Poloniex這些交易所都是保證金交易方面的主要參與者。

穩定幣

對那些希望從波動中獲利但交易不活躍時保持穩定價值的交易者而言,能夠以較低的手續費輕鬆完成轉賬的穩定幣特別受到他們的關注。 Tether(USDT)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早穩定幣之一。

它完全建立在使用OmniLayer協議的比特幣上。 OmniLayer允許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操作碼來實現資產的創建和轉移。

USDT被創建為一種穩定幣來與美元錨定,希望實現當相應的美元存入Tether公司時USDT代幣才發行,當USDT代幣被兌換回美元時USDT代幣才會被銷燬。

儘管Tether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交易,但它在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中心化的:儲備和控制。 Tether公司持有並控制其銀行帳戶中發行的USDT代幣對應的USD儲備,這些儲備經常使其處於法律監管中。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最近,Tether開始通過在像以太坊和EOS這樣的區塊鏈上發行USDT來減少對比特幣網絡的依賴,這減少了比特幣區塊鏈中的交易活動。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金融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比特幣用於DeFi的可能方法

現在我們來看看DeFi產品如何與比特幣結合使用,以及這方面的一些用例和項目。可能的用例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穩定幣和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的技術方法包括:

1. 使用比特幣當前的功能,如哈希時間鎖定合約(HTLC),來推進直接的跨鏈原子交換實現,可以使用其他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2. 聯盟側鏈技術,比如Blockstream's Liquid。這些側鏈對比特幣區塊鏈使用雙向錨定,並可以在各種金融活動中使用錨定的BTC。

3. 在其他如以太坊或Cosmos的協議中使用比特幣來與DeFi產品進行交互。

4. 在比特幣之上使用像OmniLayer或閃電網絡這樣的協議層。

這些技術在他們所提供的功能和可支持的DeFi應用範圍各不相同。此外,大多數這些技術正在進行中。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些技術以及相應的用例。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跨鏈互換

DEX的簡單前提就是在比特幣和法幣之間,或者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之間執行交易,同時保管你的代幣直到交易完成。換句話說,交易不需要將你值錢的比特幣存到中心化的交易所錢包,也不會受到交易所的安全風險的影響。

儘管這樣的交易可以使用LocalBitcoins或OpenBazaar等平臺來執行,但這些平臺僅適用於一次性的、緩慢的交易,並不適合能夠實現價格發現的快速或頻繁的交易。

對於後者,需要集中式的委託單以及快速結算交易的能力。實際上來講,建立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是DeFi面臨的最難挑戰之一。

只要你使用集中式的服務器來保管委託單,那麼你就不是去中心化的。不過,這裡我們的關注點主要是一直保管著代幣直到交易結算。

在這方面,我們相信少數公司正在開發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技術。我們覺得具有領先優勢的是Arwen和Summa。

Arwen使用無需信任的鏈上託管和跨鏈原子交換的概念,實現無託管的處理集中式的交易所委託單。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高效地處理集中式委託單的同時維持資產的託管直到交易被執行是可能的。

目前,該產品僅支持使用與比特幣相同的代碼庫的加密貨幣,如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他們正在著手實現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原子交換。 Arwen目前能在Kucoin交易所上使用。

Summa發明了無狀態SPV技術,來實現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的無需信任的金融服務。無狀態SPV考慮到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約來驗證比特幣交易,從而可能執行更大範圍使用比特幣的金融交易。

使用該技術,Summa的團隊進行了一場拍賣,使用比特幣來競價以太坊發行的的代幣。該團隊正忙著開發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交易所。

使用聯盟側鏈的比特幣DeFi

比特幣側鏈是Blockstream在2014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在不改變協議基礎層的情況下對比特幣引入新功能。之後,這一概念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側鏈這個簡單概念就是創建一個帶有少量驗證者(稱為聯盟)的單獨的鏈,並在該鏈中使用一個通過雙向錨定與BTC錨定的代幣。

這樣做的好處包括更快的交易確認或實現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功能,比如機密交易,其他資產的代幣化或智能合約。側鏈的主要缺點是需要信任少量驗證者組成的聯盟來運作側鏈並使其持續運行。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側鏈驗證者決定放棄這個側鏈,那麼使用側鏈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錨定資產將會遇到麻煩,無法兌換回BTC。

RSK是一個有名的側鏈,它致力於為比特幣提供智能合約功能。它支持Solidity智能合約,可以輕鬆地將以太網DeFi協議遷移到RSK。除了RSK之外,Blockstream在2018商業應用上推出了他們的Liquid側鏈產品。

不過,Blockstream最初的重心是圍繞資產的代幣化和更快的交易,但這個概念可能以後會被擴展來支持DeFi應用。

使用比特幣層的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產品的第三種方法是利用在比特幣之上構建的中間層,比如閃電網絡或OnmiLayer。

由於閃電網絡對比特幣的發展來說還相對較新,所以使用閃電網絡開發複雜的DeFi產品現在是一個研究課題。這方面最值得提到的是將會在後面詳細談到的Discreet Log Contracts。

另一種選擇是使用OmniLayer。這方面比較吸引人的項目是Tradelayer,它試圖在比特幣上實現去中心化的衍生品市場。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通過多籤通道擴展OmniLayer協議來實現使用比特幣或在比特幣上發行的其它代幣作為點對點衍生品交易的抵押品。

一個可能的情況是讓交易者將資金抵押給多籤地址、共同對交易和交易更新簽名來進行衍生品交易的結算。

從這個意義上講,用戶可以通過對交易一起簽名在本地使用槓桿並獲得快速執行。使用相同的方法,另一個可能的用例也許是使用比特幣作為抵押品來發行穩定幣,就像以太被用來抵押在MakerDao上發行DAI一樣。

藉助外力的比特幣DeFi

以太坊上的WBTC

將比特幣運用於DeFi中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是利用像以太坊或Cosmos這樣的網絡。由於大多數DeFi項目現在都運行在以太坊上,所以試圖找到在以太坊上使用BTC的方法看起來是合乎邏輯的。

最簡單的想法是發行BTC支持的ERC20代幣(WBTC),它可以在任意一個以太坊DEX上交易或者用於各種以太坊DeFi項目。

用來產生WBTC的BTC在安全性方面由項目託管提供方維護的多籤錢包來進行保障。截至2019年7月初,產生的不到540個WBT只是BTC流通供應量的一小部分。

"

作者 | Mohamed Fouda

來源 | Medium

譯者 | chuan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說起DeFi(去中心化金融)想到的只有以太坊,畢竟絕大多數DeFi產品都是基於以太坊搭建的。

這雖是事實,但區塊鏈世界裡,最去中心化、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資產是比特幣,以上特性使比特幣在DeFi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因為比特幣代碼層面的固有特性,直接改造比特幣是不現實的,那比特幣就沒有實現DeFi的可能性了嗎?

支付也是金融的一部分,比特幣擁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市場,其實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DeFi產品,事實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USDT主要也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發行的。

但在支付之外,DeFi還有借貸、交易、衍生品以及穩定幣,比特幣除在支付、穩定幣領域佔據主要市場外,在借貸、交易、衍生品方面還能有哪些空間呢?本文針對比特幣DeFi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探索比特幣在DeF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正在做有可能實現的案例。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直是許多加密投資者和愛好者談論的熱門。 DeFi希望實現這樣的願景:當中介機構的作用縮小或完全不存在時,若干種重要的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理論上來講,它還使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因為它超越了地理邊界或司法管轄等人為的障礙。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DeFi的勢頭在迅速增長

不過,比特幣仍然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最被人熟知的、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在撰寫本文時市值超過60%)。這顯然使比特幣成為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強勁對手。可是,這僅僅是顯而易見的優勢,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實現。

比特幣信仰者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保持比特幣的可靠性hardness,並且不願意以任何理由從根本上改變其貨幣政策。儘管存在像RSK這樣的側鏈解決方案,但是智能合約功能不可能被加到比特幣協議中來實現DeFi產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DeFi永遠不會實現。

許多個人和團隊正努力使用其目前的設計將比特幣應用於從中心化的到幾乎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中。

本文將討論比特幣DeFi如何成為可能。解釋不同的技術方法,並結合這些方法所針對的不同用例。

首先,DeFi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金融或DeFi是所有金融服務的總稱,這些服務可以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執行,或者控制金融產品的機制是分佈在不同的實體之間。

DeFi產品包括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衍生品或者去中心化穩定幣發行。

許多人認為去中心化支付本身就是DeFi產品。我碰巧同意這個論點。在這方面,BTC是支付使用最多的加密貨幣。

像BTCPay Server這樣的服務商甚至允許商家在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下直接接收比特幣。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比特幣如何將其Defi的足跡擴展到去中心化支付之外。

比特幣中心化金融產品概述

在深入瞭解比特幣DeFi的道路之前,我們先從目前使用比特幣的一些“中心化的”金融服務開始。一旦DeFi可以在比特幣上有效執行,這些服務將成為去中心化的主要目標。

比特幣貸款

在比特幣上創建的最受歡迎的金融服務之一是貸款。我們可以將這方面的公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可以讓投資者借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或做市的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公司是Genesis Capital。

據報道,Genesis Capital在2018年處理了1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貸款,這些貸款中約有75%來自BTC。

另一部分是提供BTC抵押貸款的公司,比如BlockFi和Unchained Capital。為了防止抵押品價值波動,這些公司只發行超額抵押貸款,貸款與價值(LVT)比率在20%到50%之間。

保證金貸款

保證金貸款是用於槓桿交易的抵押貸款的特例。在這種情況下,借入的資金不允許離開貸款平臺。相反,如果交易虧損等於或低於抵押品價值,則保證金就被清算來將資金返還給貸方。

BitMex,Kraken,Bitfinex和Poloniex這些交易所都是保證金交易方面的主要參與者。

穩定幣

對那些希望從波動中獲利但交易不活躍時保持穩定價值的交易者而言,能夠以較低的手續費輕鬆完成轉賬的穩定幣特別受到他們的關注。 Tether(USDT)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早穩定幣之一。

它完全建立在使用OmniLayer協議的比特幣上。 OmniLayer允許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操作碼來實現資產的創建和轉移。

USDT被創建為一種穩定幣來與美元錨定,希望實現當相應的美元存入Tether公司時USDT代幣才發行,當USDT代幣被兌換回美元時USDT代幣才會被銷燬。

儘管Tether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交易,但它在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中心化的:儲備和控制。 Tether公司持有並控制其銀行帳戶中發行的USDT代幣對應的USD儲備,這些儲備經常使其處於法律監管中。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最近,Tether開始通過在像以太坊和EOS這樣的區塊鏈上發行USDT來減少對比特幣網絡的依賴,這減少了比特幣區塊鏈中的交易活動。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金融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比特幣用於DeFi的可能方法

現在我們來看看DeFi產品如何與比特幣結合使用,以及這方面的一些用例和項目。可能的用例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穩定幣和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的技術方法包括:

1. 使用比特幣當前的功能,如哈希時間鎖定合約(HTLC),來推進直接的跨鏈原子交換實現,可以使用其他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2. 聯盟側鏈技術,比如Blockstream's Liquid。這些側鏈對比特幣區塊鏈使用雙向錨定,並可以在各種金融活動中使用錨定的BTC。

3. 在其他如以太坊或Cosmos的協議中使用比特幣來與DeFi產品進行交互。

4. 在比特幣之上使用像OmniLayer或閃電網絡這樣的協議層。

這些技術在他們所提供的功能和可支持的DeFi應用範圍各不相同。此外,大多數這些技術正在進行中。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些技術以及相應的用例。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跨鏈互換

DEX的簡單前提就是在比特幣和法幣之間,或者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之間執行交易,同時保管你的代幣直到交易完成。換句話說,交易不需要將你值錢的比特幣存到中心化的交易所錢包,也不會受到交易所的安全風險的影響。

儘管這樣的交易可以使用LocalBitcoins或OpenBazaar等平臺來執行,但這些平臺僅適用於一次性的、緩慢的交易,並不適合能夠實現價格發現的快速或頻繁的交易。

對於後者,需要集中式的委託單以及快速結算交易的能力。實際上來講,建立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是DeFi面臨的最難挑戰之一。

只要你使用集中式的服務器來保管委託單,那麼你就不是去中心化的。不過,這裡我們的關注點主要是一直保管著代幣直到交易結算。

在這方面,我們相信少數公司正在開發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技術。我們覺得具有領先優勢的是Arwen和Summa。

Arwen使用無需信任的鏈上託管和跨鏈原子交換的概念,實現無託管的處理集中式的交易所委託單。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高效地處理集中式委託單的同時維持資產的託管直到交易被執行是可能的。

目前,該產品僅支持使用與比特幣相同的代碼庫的加密貨幣,如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他們正在著手實現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原子交換。 Arwen目前能在Kucoin交易所上使用。

Summa發明了無狀態SPV技術,來實現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的無需信任的金融服務。無狀態SPV考慮到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約來驗證比特幣交易,從而可能執行更大範圍使用比特幣的金融交易。

使用該技術,Summa的團隊進行了一場拍賣,使用比特幣來競價以太坊發行的的代幣。該團隊正忙著開發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交易所。

使用聯盟側鏈的比特幣DeFi

比特幣側鏈是Blockstream在2014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在不改變協議基礎層的情況下對比特幣引入新功能。之後,這一概念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側鏈這個簡單概念就是創建一個帶有少量驗證者(稱為聯盟)的單獨的鏈,並在該鏈中使用一個通過雙向錨定與BTC錨定的代幣。

這樣做的好處包括更快的交易確認或實現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功能,比如機密交易,其他資產的代幣化或智能合約。側鏈的主要缺點是需要信任少量驗證者組成的聯盟來運作側鏈並使其持續運行。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側鏈驗證者決定放棄這個側鏈,那麼使用側鏈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錨定資產將會遇到麻煩,無法兌換回BTC。

RSK是一個有名的側鏈,它致力於為比特幣提供智能合約功能。它支持Solidity智能合約,可以輕鬆地將以太網DeFi協議遷移到RSK。除了RSK之外,Blockstream在2018商業應用上推出了他們的Liquid側鏈產品。

不過,Blockstream最初的重心是圍繞資產的代幣化和更快的交易,但這個概念可能以後會被擴展來支持DeFi應用。

使用比特幣層的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產品的第三種方法是利用在比特幣之上構建的中間層,比如閃電網絡或OnmiLayer。

由於閃電網絡對比特幣的發展來說還相對較新,所以使用閃電網絡開發複雜的DeFi產品現在是一個研究課題。這方面最值得提到的是將會在後面詳細談到的Discreet Log Contracts。

另一種選擇是使用OmniLayer。這方面比較吸引人的項目是Tradelayer,它試圖在比特幣上實現去中心化的衍生品市場。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通過多籤通道擴展OmniLayer協議來實現使用比特幣或在比特幣上發行的其它代幣作為點對點衍生品交易的抵押品。

一個可能的情況是讓交易者將資金抵押給多籤地址、共同對交易和交易更新簽名來進行衍生品交易的結算。

從這個意義上講,用戶可以通過對交易一起簽名在本地使用槓桿並獲得快速執行。使用相同的方法,另一個可能的用例也許是使用比特幣作為抵押品來發行穩定幣,就像以太被用來抵押在MakerDao上發行DAI一樣。

藉助外力的比特幣DeFi

以太坊上的WBTC

將比特幣運用於DeFi中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是利用像以太坊或Cosmos這樣的網絡。由於大多數DeFi項目現在都運行在以太坊上,所以試圖找到在以太坊上使用BTC的方法看起來是合乎邏輯的。

最簡單的想法是發行BTC支持的ERC20代幣(WBTC),它可以在任意一個以太坊DEX上交易或者用於各種以太坊DeFi項目。

用來產生WBTC的BTC在安全性方面由項目託管提供方維護的多籤錢包來進行保障。截至2019年7月初,產生的不到540個WBT只是BTC流通供應量的一小部分。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WBTC供應量不斷增加

儘管WBTC可能推動BTC在DeFi中的使用,但這有一些重大的缺點。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是交易對手風險。用來抵押WBTC的BTC是由可能受到黑客攻擊的中心化機構或組織維護的。

其次,在某種程度上引入中間方來保管資產(BTC)讓DeFi的突出優點不復存在。最後,要在DeFi中使用BTC / WBTC,用戶必須支付使用ETH來支付費用,這是許多比特幣愛好者不願意做的事情。

Cosmos Zones

跨鏈項目,如Cosmos,讓像比特幣這樣的資產出現在DeFi的舞臺上打開了新的機會。例如,Cosmos協議定義了Peg Zones,其中資產(在Cosmos上發行)能夠與像比特幣這樣的其他區塊鏈資產錨定。

在這些區域中,將可能把智能合約功能加入到被錨定的資產,並從更快的確定性(指交易的不可逆轉性)中獲益。

這種方法得到了一些像Eric Meltzer這樣的核心比特幣支持者的擁抱,原因就在於:在這種方法中,比特幣仍然保留其原生貨幣的作用來支付費用和使用peg zone。

持有比特幣的人能夠將他們錨定的比特幣抵押在該區域來處理區域中的交易並申領該區域的手續費。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比特幣將從該項新技術受益,而無需依賴不同的資產。這與WBTC形成鮮明對比,WBTC要求使用ETH來支付費用或者與DeFi協議交互。

"

作者 | Mohamed Fouda

來源 | Medium

譯者 | chuan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說起DeFi(去中心化金融)想到的只有以太坊,畢竟絕大多數DeFi產品都是基於以太坊搭建的。

這雖是事實,但區塊鏈世界裡,最去中心化、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資產是比特幣,以上特性使比特幣在DeFi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因為比特幣代碼層面的固有特性,直接改造比特幣是不現實的,那比特幣就沒有實現DeFi的可能性了嗎?

支付也是金融的一部分,比特幣擁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市場,其實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DeFi產品,事實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USDT主要也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發行的。

但在支付之外,DeFi還有借貸、交易、衍生品以及穩定幣,比特幣除在支付、穩定幣領域佔據主要市場外,在借貸、交易、衍生品方面還能有哪些空間呢?本文針對比特幣DeFi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探索比特幣在DeF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正在做有可能實現的案例。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直是許多加密投資者和愛好者談論的熱門。 DeFi希望實現這樣的願景:當中介機構的作用縮小或完全不存在時,若干種重要的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理論上來講,它還使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因為它超越了地理邊界或司法管轄等人為的障礙。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DeFi的勢頭在迅速增長

不過,比特幣仍然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最被人熟知的、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在撰寫本文時市值超過60%)。這顯然使比特幣成為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強勁對手。可是,這僅僅是顯而易見的優勢,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實現。

比特幣信仰者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保持比特幣的可靠性hardness,並且不願意以任何理由從根本上改變其貨幣政策。儘管存在像RSK這樣的側鏈解決方案,但是智能合約功能不可能被加到比特幣協議中來實現DeFi產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DeFi永遠不會實現。

許多個人和團隊正努力使用其目前的設計將比特幣應用於從中心化的到幾乎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中。

本文將討論比特幣DeFi如何成為可能。解釋不同的技術方法,並結合這些方法所針對的不同用例。

首先,DeFi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金融或DeFi是所有金融服務的總稱,這些服務可以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執行,或者控制金融產品的機制是分佈在不同的實體之間。

DeFi產品包括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衍生品或者去中心化穩定幣發行。

許多人認為去中心化支付本身就是DeFi產品。我碰巧同意這個論點。在這方面,BTC是支付使用最多的加密貨幣。

像BTCPay Server這樣的服務商甚至允許商家在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下直接接收比特幣。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比特幣如何將其Defi的足跡擴展到去中心化支付之外。

比特幣中心化金融產品概述

在深入瞭解比特幣DeFi的道路之前,我們先從目前使用比特幣的一些“中心化的”金融服務開始。一旦DeFi可以在比特幣上有效執行,這些服務將成為去中心化的主要目標。

比特幣貸款

在比特幣上創建的最受歡迎的金融服務之一是貸款。我們可以將這方面的公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可以讓投資者借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或做市的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公司是Genesis Capital。

據報道,Genesis Capital在2018年處理了1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貸款,這些貸款中約有75%來自BTC。

另一部分是提供BTC抵押貸款的公司,比如BlockFi和Unchained Capital。為了防止抵押品價值波動,這些公司只發行超額抵押貸款,貸款與價值(LVT)比率在20%到50%之間。

保證金貸款

保證金貸款是用於槓桿交易的抵押貸款的特例。在這種情況下,借入的資金不允許離開貸款平臺。相反,如果交易虧損等於或低於抵押品價值,則保證金就被清算來將資金返還給貸方。

BitMex,Kraken,Bitfinex和Poloniex這些交易所都是保證金交易方面的主要參與者。

穩定幣

對那些希望從波動中獲利但交易不活躍時保持穩定價值的交易者而言,能夠以較低的手續費輕鬆完成轉賬的穩定幣特別受到他們的關注。 Tether(USDT)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早穩定幣之一。

它完全建立在使用OmniLayer協議的比特幣上。 OmniLayer允許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操作碼來實現資產的創建和轉移。

USDT被創建為一種穩定幣來與美元錨定,希望實現當相應的美元存入Tether公司時USDT代幣才發行,當USDT代幣被兌換回美元時USDT代幣才會被銷燬。

儘管Tether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交易,但它在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中心化的:儲備和控制。 Tether公司持有並控制其銀行帳戶中發行的USDT代幣對應的USD儲備,這些儲備經常使其處於法律監管中。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最近,Tether開始通過在像以太坊和EOS這樣的區塊鏈上發行USDT來減少對比特幣網絡的依賴,這減少了比特幣區塊鏈中的交易活動。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金融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比特幣用於DeFi的可能方法

現在我們來看看DeFi產品如何與比特幣結合使用,以及這方面的一些用例和項目。可能的用例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穩定幣和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的技術方法包括:

1. 使用比特幣當前的功能,如哈希時間鎖定合約(HTLC),來推進直接的跨鏈原子交換實現,可以使用其他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2. 聯盟側鏈技術,比如Blockstream's Liquid。這些側鏈對比特幣區塊鏈使用雙向錨定,並可以在各種金融活動中使用錨定的BTC。

3. 在其他如以太坊或Cosmos的協議中使用比特幣來與DeFi產品進行交互。

4. 在比特幣之上使用像OmniLayer或閃電網絡這樣的協議層。

這些技術在他們所提供的功能和可支持的DeFi應用範圍各不相同。此外,大多數這些技術正在進行中。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些技術以及相應的用例。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跨鏈互換

DEX的簡單前提就是在比特幣和法幣之間,或者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之間執行交易,同時保管你的代幣直到交易完成。換句話說,交易不需要將你值錢的比特幣存到中心化的交易所錢包,也不會受到交易所的安全風險的影響。

儘管這樣的交易可以使用LocalBitcoins或OpenBazaar等平臺來執行,但這些平臺僅適用於一次性的、緩慢的交易,並不適合能夠實現價格發現的快速或頻繁的交易。

對於後者,需要集中式的委託單以及快速結算交易的能力。實際上來講,建立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是DeFi面臨的最難挑戰之一。

只要你使用集中式的服務器來保管委託單,那麼你就不是去中心化的。不過,這裡我們的關注點主要是一直保管著代幣直到交易結算。

在這方面,我們相信少數公司正在開發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技術。我們覺得具有領先優勢的是Arwen和Summa。

Arwen使用無需信任的鏈上託管和跨鏈原子交換的概念,實現無託管的處理集中式的交易所委託單。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高效地處理集中式委託單的同時維持資產的託管直到交易被執行是可能的。

目前,該產品僅支持使用與比特幣相同的代碼庫的加密貨幣,如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他們正在著手實現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原子交換。 Arwen目前能在Kucoin交易所上使用。

Summa發明了無狀態SPV技術,來實現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的無需信任的金融服務。無狀態SPV考慮到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約來驗證比特幣交易,從而可能執行更大範圍使用比特幣的金融交易。

使用該技術,Summa的團隊進行了一場拍賣,使用比特幣來競價以太坊發行的的代幣。該團隊正忙著開發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交易所。

使用聯盟側鏈的比特幣DeFi

比特幣側鏈是Blockstream在2014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在不改變協議基礎層的情況下對比特幣引入新功能。之後,這一概念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側鏈這個簡單概念就是創建一個帶有少量驗證者(稱為聯盟)的單獨的鏈,並在該鏈中使用一個通過雙向錨定與BTC錨定的代幣。

這樣做的好處包括更快的交易確認或實現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功能,比如機密交易,其他資產的代幣化或智能合約。側鏈的主要缺點是需要信任少量驗證者組成的聯盟來運作側鏈並使其持續運行。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側鏈驗證者決定放棄這個側鏈,那麼使用側鏈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錨定資產將會遇到麻煩,無法兌換回BTC。

RSK是一個有名的側鏈,它致力於為比特幣提供智能合約功能。它支持Solidity智能合約,可以輕鬆地將以太網DeFi協議遷移到RSK。除了RSK之外,Blockstream在2018商業應用上推出了他們的Liquid側鏈產品。

不過,Blockstream最初的重心是圍繞資產的代幣化和更快的交易,但這個概念可能以後會被擴展來支持DeFi應用。

使用比特幣層的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產品的第三種方法是利用在比特幣之上構建的中間層,比如閃電網絡或OnmiLayer。

由於閃電網絡對比特幣的發展來說還相對較新,所以使用閃電網絡開發複雜的DeFi產品現在是一個研究課題。這方面最值得提到的是將會在後面詳細談到的Discreet Log Contracts。

另一種選擇是使用OmniLayer。這方面比較吸引人的項目是Tradelayer,它試圖在比特幣上實現去中心化的衍生品市場。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通過多籤通道擴展OmniLayer協議來實現使用比特幣或在比特幣上發行的其它代幣作為點對點衍生品交易的抵押品。

一個可能的情況是讓交易者將資金抵押給多籤地址、共同對交易和交易更新簽名來進行衍生品交易的結算。

從這個意義上講,用戶可以通過對交易一起簽名在本地使用槓桿並獲得快速執行。使用相同的方法,另一個可能的用例也許是使用比特幣作為抵押品來發行穩定幣,就像以太被用來抵押在MakerDao上發行DAI一樣。

藉助外力的比特幣DeFi

以太坊上的WBTC

將比特幣運用於DeFi中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是利用像以太坊或Cosmos這樣的網絡。由於大多數DeFi項目現在都運行在以太坊上,所以試圖找到在以太坊上使用BTC的方法看起來是合乎邏輯的。

最簡單的想法是發行BTC支持的ERC20代幣(WBTC),它可以在任意一個以太坊DEX上交易或者用於各種以太坊DeFi項目。

用來產生WBTC的BTC在安全性方面由項目託管提供方維護的多籤錢包來進行保障。截至2019年7月初,產生的不到540個WBT只是BTC流通供應量的一小部分。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WBTC供應量不斷增加

儘管WBTC可能推動BTC在DeFi中的使用,但這有一些重大的缺點。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是交易對手風險。用來抵押WBTC的BTC是由可能受到黑客攻擊的中心化機構或組織維護的。

其次,在某種程度上引入中間方來保管資產(BTC)讓DeFi的突出優點不復存在。最後,要在DeFi中使用BTC / WBTC,用戶必須支付使用ETH來支付費用,這是許多比特幣愛好者不願意做的事情。

Cosmos Zones

跨鏈項目,如Cosmos,讓像比特幣這樣的資產出現在DeFi的舞臺上打開了新的機會。例如,Cosmos協議定義了Peg Zones,其中資產(在Cosmos上發行)能夠與像比特幣這樣的其他區塊鏈資產錨定。

在這些區域中,將可能把智能合約功能加入到被錨定的資產,並從更快的確定性(指交易的不可逆轉性)中獲益。

這種方法得到了一些像Eric Meltzer這樣的核心比特幣支持者的擁抱,原因就在於:在這種方法中,比特幣仍然保留其原生貨幣的作用來支付費用和使用peg zone。

持有比特幣的人能夠將他們錨定的比特幣抵押在該區域來處理區域中的交易並申領該區域的手續費。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比特幣將從該項新技術受益,而無需依賴不同的資產。這與WBTC形成鮮明對比,WBTC要求使用ETH來支付費用或者與DeFi協議交互。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Cosmos zone來實現比特幣的DeFi還在開發當中。現在還不清楚比特幣與Cosmos之間的雙向錨定如何發揮作用。 Cosmos 的鏈間通信(IBC)的實現方案還沒有最終確定。

如果雙向錨定需要託管服務,比如WBTC,或者需要一些驗證者來執行該錨定,就

像聯盟式側鏈,那麼Cosmos上的比特幣區域(Bitcoin zone)與其它的解決方法沒什麼兩樣。

除了為比特幣構建這樣系統的項目之外,我們看到對使用Cosmos將DeFi帶到其他資產的興趣大增,比如Kava Labs。如果這些做法被認為是成功的,那麼在DeFi中使用比特幣的障礙將顯著減低。

在這方面的成功是能夠吸引足夠的流動性到peg zone,並通過吸引足夠多的驗證者來維持合理的去中心化水平。

擴展比特幣DeFi能力的研究

默克爾式抽象語法樹(MAST)

比特幣目前的形式通過腳本語言實現智能合約的功能是有限的。腳本不是圖靈完備的語言,這意味著它不能用來描述一般化的程序。不過,它仍然可以用來實現一些智能合約功能。

這是通過Pay to Script Hash(P2SH)和SegWit地址做到的,其中除非滿足某些條件(通過腳本程序來定義的),否則交易(事務)不能被處理。這個方法的問題在於帶有多個條件的複雜事務太大,使得它們使用起來成本太高不便於使用。

出於這些原因,便有了在比特幣中實現默克爾式抽象語法樹(MAST)的提議。 MAST只是P2SH功能的擴展,而原本P2SH就將使利用複雜條件處理比特幣交易變得便宜和可行。

儘管MAST的明顯好處是通過節省區塊空間來改進比特幣的擴展性,但不太明顯的好處是它可以實現一些比特幣DeFi用例。

例如,如果我們假設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的價格源預言機,那麼MAST就可以實現使用BTC作為抵押品的去中心化借貸或者去中心化的穩定幣發行。

下面的圖顯示了使用MAST的去中心化貸款場景的可能的決策樹。貸款結算的各種條件可以通過代碼編寫為贖回並哈希化放到MAST地址中。

MAST地址能夠保證貸款的公平執行,以及在借款人沒有按時償還貸款或者抵押品價值低於貸款價值加上利息的情況下,保證放款人將獲得貸款抵押品。

"

作者 | Mohamed Fouda

來源 | Medium

譯者 | chuan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說起DeFi(去中心化金融)想到的只有以太坊,畢竟絕大多數DeFi產品都是基於以太坊搭建的。

這雖是事實,但區塊鏈世界裡,最去中心化、流動性最好、共識度最高的資產是比特幣,以上特性使比特幣在DeFi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因為比特幣代碼層面的固有特性,直接改造比特幣是不現實的,那比特幣就沒有實現DeFi的可能性了嗎?

支付也是金融的一部分,比特幣擁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市場,其實也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DeFi產品,事實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USDT主要也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發行的。

但在支付之外,DeFi還有借貸、交易、衍生品以及穩定幣,比特幣除在支付、穩定幣領域佔據主要市場外,在借貸、交易、衍生品方面還能有哪些空間呢?本文針對比特幣DeFi這個問題進行探索,探索比特幣在DeF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正在做有可能實現的案例。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直是許多加密投資者和愛好者談論的熱門。 DeFi希望實現這樣的願景:當中介機構的作用縮小或完全不存在時,若干種重要的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理論上來講,它還使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因為它超越了地理邊界或司法管轄等人為的障礙。

DeFi產品和協議通過允許將金融交互的規則(和結果)以代碼寫入無需許可的區塊鏈而實現。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目前的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開發的,來利用其智能合約功能。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DeFi的勢頭在迅速增長

不過,比特幣仍然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最被人熟知的、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在撰寫本文時市值超過60%)。這顯然使比特幣成為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強勁對手。可是,這僅僅是顯而易見的優勢,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實現。

比特幣信仰者希望不惜一切代價保持比特幣的可靠性hardness,並且不願意以任何理由從根本上改變其貨幣政策。儘管存在像RSK這樣的側鏈解決方案,但是智能合約功能不可能被加到比特幣協議中來實現DeFi產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DeFi永遠不會實現。

許多個人和團隊正努力使用其目前的設計將比特幣應用於從中心化的到幾乎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中。

本文將討論比特幣DeFi如何成為可能。解釋不同的技術方法,並結合這些方法所針對的不同用例。

首先,DeFi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金融或DeFi是所有金融服務的總稱,這些服務可以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執行,或者控制金融產品的機制是分佈在不同的實體之間。

DeFi產品包括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衍生品或者去中心化穩定幣發行。

許多人認為去中心化支付本身就是DeFi產品。我碰巧同意這個論點。在這方面,BTC是支付使用最多的加密貨幣。

像BTCPay Server這樣的服務商甚至允許商家在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下直接接收比特幣。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比特幣如何將其Defi的足跡擴展到去中心化支付之外。

比特幣中心化金融產品概述

在深入瞭解比特幣DeFi的道路之前,我們先從目前使用比特幣的一些“中心化的”金融服務開始。一旦DeFi可以在比特幣上有效執行,這些服務將成為去中心化的主要目標。

比特幣貸款

在比特幣上創建的最受歡迎的金融服務之一是貸款。我們可以將這方面的公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可以讓投資者借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或做市的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公司是Genesis Capital。

據報道,Genesis Capital在2018年處理了1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貸款,這些貸款中約有75%來自BTC。

另一部分是提供BTC抵押貸款的公司,比如BlockFi和Unchained Capital。為了防止抵押品價值波動,這些公司只發行超額抵押貸款,貸款與價值(LVT)比率在20%到50%之間。

保證金貸款

保證金貸款是用於槓桿交易的抵押貸款的特例。在這種情況下,借入的資金不允許離開貸款平臺。相反,如果交易虧損等於或低於抵押品價值,則保證金就被清算來將資金返還給貸方。

BitMex,Kraken,Bitfinex和Poloniex這些交易所都是保證金交易方面的主要參與者。

穩定幣

對那些希望從波動中獲利但交易不活躍時保持穩定價值的交易者而言,能夠以較低的手續費輕鬆完成轉賬的穩定幣特別受到他們的關注。 Tether(USDT)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早穩定幣之一。

它完全建立在使用OmniLayer協議的比特幣上。 OmniLayer允許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操作碼來實現資產的創建和轉移。

USDT被創建為一種穩定幣來與美元錨定,希望實現當相應的美元存入Tether公司時USDT代幣才發行,當USDT代幣被兌換回美元時USDT代幣才會被銷燬。

儘管Tether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交易,但它在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是中心化的:儲備和控制。 Tether公司持有並控制其銀行帳戶中發行的USDT代幣對應的USD儲備,這些儲備經常使其處於法律監管中。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最近,Tether開始通過在像以太坊和EOS這樣的區塊鏈上發行USDT來減少對比特幣網絡的依賴,這減少了比特幣區塊鏈中的交易活動。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金融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比特幣用於DeFi的可能方法

現在我們來看看DeFi產品如何與比特幣結合使用,以及這方面的一些用例和項目。可能的用例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去中心化貸款,去中心化穩定幣和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的技術方法包括:

1. 使用比特幣當前的功能,如哈希時間鎖定合約(HTLC),來推進直接的跨鏈原子交換實現,可以使用其他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2. 聯盟側鏈技術,比如Blockstream's Liquid。這些側鏈對比特幣區塊鏈使用雙向錨定,並可以在各種金融活動中使用錨定的BTC。

3. 在其他如以太坊或Cosmos的協議中使用比特幣來與DeFi產品進行交互。

4. 在比特幣之上使用像OmniLayer或閃電網絡這樣的協議層。

這些技術在他們所提供的功能和可支持的DeFi應用範圍各不相同。此外,大多數這些技術正在進行中。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些技術以及相應的用例。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跨鏈互換

DEX的簡單前提就是在比特幣和法幣之間,或者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之間執行交易,同時保管你的代幣直到交易完成。換句話說,交易不需要將你值錢的比特幣存到中心化的交易所錢包,也不會受到交易所的安全風險的影響。

儘管這樣的交易可以使用LocalBitcoins或OpenBazaar等平臺來執行,但這些平臺僅適用於一次性的、緩慢的交易,並不適合能夠實現價格發現的快速或頻繁的交易。

對於後者,需要集中式的委託單以及快速結算交易的能力。實際上來講,建立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是DeFi面臨的最難挑戰之一。

只要你使用集中式的服務器來保管委託單,那麼你就不是去中心化的。不過,這裡我們的關注點主要是一直保管著代幣直到交易結算。

在這方面,我們相信少數公司正在開發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技術。我們覺得具有領先優勢的是Arwen和Summa。

Arwen使用無需信任的鏈上託管和跨鏈原子交換的概念,實現無託管的處理集中式的交易所委託單。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高效地處理集中式委託單的同時維持資產的託管直到交易被執行是可能的。

目前,該產品僅支持使用與比特幣相同的代碼庫的加密貨幣,如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他們正在著手實現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原子交換。 Arwen目前能在Kucoin交易所上使用。

Summa發明了無狀態SPV技術,來實現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的無需信任的金融服務。無狀態SPV考慮到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約來驗證比特幣交易,從而可能執行更大範圍使用比特幣的金融交易。

使用該技術,Summa的團隊進行了一場拍賣,使用比特幣來競價以太坊發行的的代幣。該團隊正忙著開發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交易所。

使用聯盟側鏈的比特幣DeFi

比特幣側鏈是Blockstream在2014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在不改變協議基礎層的情況下對比特幣引入新功能。之後,這一概念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側鏈這個簡單概念就是創建一個帶有少量驗證者(稱為聯盟)的單獨的鏈,並在該鏈中使用一個通過雙向錨定與BTC錨定的代幣。

這樣做的好處包括更快的交易確認或實現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功能,比如機密交易,其他資產的代幣化或智能合約。側鏈的主要缺點是需要信任少量驗證者組成的聯盟來運作側鏈並使其持續運行。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側鏈驗證者決定放棄這個側鏈,那麼使用側鏈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錨定資產將會遇到麻煩,無法兌換回BTC。

RSK是一個有名的側鏈,它致力於為比特幣提供智能合約功能。它支持Solidity智能合約,可以輕鬆地將以太網DeFi協議遷移到RSK。除了RSK之外,Blockstream在2018商業應用上推出了他們的Liquid側鏈產品。

不過,Blockstream最初的重心是圍繞資產的代幣化和更快的交易,但這個概念可能以後會被擴展來支持DeFi應用。

使用比特幣層的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現比特幣DeFi產品的第三種方法是利用在比特幣之上構建的中間層,比如閃電網絡或OnmiLayer。

由於閃電網絡對比特幣的發展來說還相對較新,所以使用閃電網絡開發複雜的DeFi產品現在是一個研究課題。這方面最值得提到的是將會在後面詳細談到的Discreet Log Contracts。

另一種選擇是使用OmniLayer。這方面比較吸引人的項目是Tradelayer,它試圖在比特幣上實現去中心化的衍生品市場。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通過多籤通道擴展OmniLayer協議來實現使用比特幣或在比特幣上發行的其它代幣作為點對點衍生品交易的抵押品。

一個可能的情況是讓交易者將資金抵押給多籤地址、共同對交易和交易更新簽名來進行衍生品交易的結算。

從這個意義上講,用戶可以通過對交易一起簽名在本地使用槓桿並獲得快速執行。使用相同的方法,另一個可能的用例也許是使用比特幣作為抵押品來發行穩定幣,就像以太被用來抵押在MakerDao上發行DAI一樣。

藉助外力的比特幣DeFi

以太坊上的WBTC

將比特幣運用於DeFi中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是利用像以太坊或Cosmos這樣的網絡。由於大多數DeFi項目現在都運行在以太坊上,所以試圖找到在以太坊上使用BTC的方法看起來是合乎邏輯的。

最簡單的想法是發行BTC支持的ERC20代幣(WBTC),它可以在任意一個以太坊DEX上交易或者用於各種以太坊DeFi項目。

用來產生WBTC的BTC在安全性方面由項目託管提供方維護的多籤錢包來進行保障。截至2019年7月初,產生的不到540個WBT只是BTC流通供應量的一小部分。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WBTC供應量不斷增加

儘管WBTC可能推動BTC在DeFi中的使用,但這有一些重大的缺點。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是交易對手風險。用來抵押WBTC的BTC是由可能受到黑客攻擊的中心化機構或組織維護的。

其次,在某種程度上引入中間方來保管資產(BTC)讓DeFi的突出優點不復存在。最後,要在DeFi中使用BTC / WBTC,用戶必須支付使用ETH來支付費用,這是許多比特幣愛好者不願意做的事情。

Cosmos Zones

跨鏈項目,如Cosmos,讓像比特幣這樣的資產出現在DeFi的舞臺上打開了新的機會。例如,Cosmos協議定義了Peg Zones,其中資產(在Cosmos上發行)能夠與像比特幣這樣的其他區塊鏈資產錨定。

在這些區域中,將可能把智能合約功能加入到被錨定的資產,並從更快的確定性(指交易的不可逆轉性)中獲益。

這種方法得到了一些像Eric Meltzer這樣的核心比特幣支持者的擁抱,原因就在於:在這種方法中,比特幣仍然保留其原生貨幣的作用來支付費用和使用peg zone。

持有比特幣的人能夠將他們錨定的比特幣抵押在該區域來處理區域中的交易並申領該區域的手續費。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比特幣將從該項新技術受益,而無需依賴不同的資產。這與WBTC形成鮮明對比,WBTC要求使用ETH來支付費用或者與DeFi協議交互。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Cosmos zone來實現比特幣的DeFi還在開發當中。現在還不清楚比特幣與Cosmos之間的雙向錨定如何發揮作用。 Cosmos 的鏈間通信(IBC)的實現方案還沒有最終確定。

如果雙向錨定需要託管服務,比如WBTC,或者需要一些驗證者來執行該錨定,就

像聯盟式側鏈,那麼Cosmos上的比特幣區域(Bitcoin zone)與其它的解決方法沒什麼兩樣。

除了為比特幣構建這樣系統的項目之外,我們看到對使用Cosmos將DeFi帶到其他資產的興趣大增,比如Kava Labs。如果這些做法被認為是成功的,那麼在DeFi中使用比特幣的障礙將顯著減低。

在這方面的成功是能夠吸引足夠的流動性到peg zone,並通過吸引足夠多的驗證者來維持合理的去中心化水平。

擴展比特幣DeFi能力的研究

默克爾式抽象語法樹(MAST)

比特幣目前的形式通過腳本語言實現智能合約的功能是有限的。腳本不是圖靈完備的語言,這意味著它不能用來描述一般化的程序。不過,它仍然可以用來實現一些智能合約功能。

這是通過Pay to Script Hash(P2SH)和SegWit地址做到的,其中除非滿足某些條件(通過腳本程序來定義的),否則交易(事務)不能被處理。這個方法的問題在於帶有多個條件的複雜事務太大,使得它們使用起來成本太高不便於使用。

出於這些原因,便有了在比特幣中實現默克爾式抽象語法樹(MAST)的提議。 MAST只是P2SH功能的擴展,而原本P2SH就將使利用複雜條件處理比特幣交易變得便宜和可行。

儘管MAST的明顯好處是通過節省區塊空間來改進比特幣的擴展性,但不太明顯的好處是它可以實現一些比特幣DeFi用例。

例如,如果我們假設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的價格源預言機,那麼MAST就可以實現使用BTC作為抵押品的去中心化借貸或者去中心化的穩定幣發行。

下面的圖顯示了使用MAST的去中心化貸款場景的可能的決策樹。貸款結算的各種條件可以通過代碼編寫為贖回並哈希化放到MAST地址中。

MAST地址能夠保證貸款的公平執行,以及在借款人沒有按時償還貸款或者抵押品價值低於貸款價值加上利息的情況下,保證放款人將獲得貸款抵押品。

以太坊是最大的DeFi市場?也許比特幣才是

Discreet Log Contracts

擴展比特幣DeFi功能的另一個研究思路是麻省理工學院數字貨幣計劃(DCI)的Tadge Dryja提出的Discreet Log Contracts(DLCs)。

對DLC的一個簡單解釋是,它是雙方創建期貨合約的一種方式,這個合約只是對資產未來價格的賭注。

DLC要求雙方在創建合約之前選擇一個公開廣播資產價格的預言機(或多個預言機)。在合約清算時,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使用來自預言機公開的、簽名的消息來清算合約、獲得利潤。

DLC利用Schnorr簽名隱藏預言機的合約細節。這保證了預言機無法更改合約的輸出。由於DLC使用了與閃電網絡類似的技術,所以將DLC與閃電網絡進行集成還是有可能的。

結論

自2018年初以來,DeFi協議一直引起很多關注。儘管以太坊被認為是DeFi發展中具有優勢的協議,但開發人員和投資者一直在關注比特幣這個最具流動性的加密貨幣在DeFi中的巨大潛力。

這種極大的興趣促使許多開發團隊尋找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法。 儘管這會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可能所有新的智能合約平臺之間帶來更多的競爭,但這種競爭是推動發展和實現公開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這一願景所需要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