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解讀:為什麼你總會愛上不愛自己的人?

壁花少年 語文 文章 情感 KnowYourself 2017-07-30

我聽過太多在我看來關係太過不平等的愛情故事。作為旁觀者的我,每每看到其中一方對另一方卑躬屈膝低聲下氣,總會為他/她感到不值。可是主人公往往一邊流著淚一邊死守著這樣一段傷痕累累的關係不肯放手,甚至有人總是選擇待在這樣的對象身邊。這讓我常常感到困惑,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執拗地陷自己於這樣痛苦的循環裡?

今天,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我們總是愛上不愛自己的人?

心理學解讀:為什麼你總會愛上不愛自己的人?

為什麼他們會追逐不愛自己的人?

1、 “我把我對愛情的預期打折,就可以不被拋棄了吧?”

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有出色的外形,獨特的人格魅力,看起來樂觀積極,光芒四射。然而每每到了戀愛的時候,他們卻卑微到塵埃裡,藏起自己的稜角,裝成沒頭沒腦的傻姑娘/小夥,無條件地迎合對方,並裝成毫不在意的樣子。

這樣的表現通常與低自尊有密切的聯繫,這些人通常會在潛意識裡將自己的價值看得很低,認定“我不值得好的愛情”(即使他們自己意識不到)。於是,他們像促銷商品一樣打折自己對愛情的期望,試圖用降低標準的方式來維持一段關係。而恰恰是對自己價值和標準的無底線降低,讓他們一次次受到傷害,一次次把自己看得更低,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我想證明看起來不愛我的人,其實也可能是真愛我的。

我們身邊也許有人一直糾纏在一段糟糕的關係裡——他們的伴侶對他們若即若離,沒有任何明確的愛的表示,甚至嘲諷、欺騙他們,而他們卻總是記得對方對他們的那“一點點”好,仍然保持和對方的戀愛關係,似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這些人身上往往有被愛、被接納的強烈慾望,他們在童年時期很可能經歷過“不被愛”的創傷,因此在成年之後,他們會拼命地想要證明“那些看起來不愛我的人,其實是愛我的”。

比如,一個遭遇父親情感忽視的小女孩,成年之後可能會發現自己總是和不愛她的男人談戀愛,並努力想要爭取對方的愛。她想要證明那些看起來不愛她的男人其實是愛她的,這樣她就可以說服內心深處那個不被愛的小女孩:“我的父親只是看起來不愛我,但他其實也是愛我的”。

心理學解讀:為什麼你總會愛上不愛自己的人?

要學會愛對的人,是一個艱難反覆的過程。

我們中的太多人都被“無法愛對的人”困擾,有時候,我們由於某種原因,不敢直面自己的需求、不敢對愛的人表露心意、不得不在一段錯誤的關係裡痛苦掙扎……有時候,我們期待著一件“從天而降”的好事,能夠徹底改變我們的人生。

但現實中,改變從來都不會如此簡單。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反反覆覆地、同自己身上那些黑暗力量的拉鋸,才能往前走一點點,同時在剛走出來的一段時間裡,時刻還要警惕著再被那種力量拖回到過去中。

在電影《壁花少年》中,查理曾問他最喜歡的語文老師,為什麼好的人總是遇上錯的人?”。語文老師告訴他,因為我們只接受那些我們認為自己配得上的愛。”能終結這些痛苦循環的力量從來不在他人身上,不在偶然之中,而在我們的內心世界。

心理學解讀:為什麼你總會愛上不愛自己的人?

記得要反覆對自己說,你值得一顆最真的心,任何除此以外的所謂的愛你都不要,因為你就是這樣的值得。

愛上對的人是什麼感覺?在評論區留言給我們吧!

收藏文章?不如順便關注我們——頭條號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與心理分析,人際交往與戀愛技巧,都在這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