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大熱,我們應該怎樣冷靜看待?

2018年年初,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加入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等,成為新課標的亮點之一。而教育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新教材將通過必修課,讓所有高中生具備基本的編程、算法的技能。再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少兒編程課外培訓日漸火爆。很多人認為,作為數字世界的通用語言,學習編程能有效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推廣編程教育是時代的趨勢,國際社會也重視少兒編程在基礎教育的發展,少兒編程也必將成為青少年培訓領域迎來繼少兒英語後的又一個爆發式增長風口。諸多跡象表明,少兒編程有這個趨勢,背後是資本和培訓機構的故意為之。因為在國家出重拳為學生減負後,培訓機構需要新的增長點,於是不約而同地選擇少兒編程,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概念,對少兒編程進行炒作。

所以我們要學會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少兒編程火爆背後的實際因素以及他是否真的能給孩子們帶來成長。尤其是要避免少兒編程成為類似於奧數培訓一樣的功利怪圈。

編程是人類的第三種語言

公開信息顯示,世界上使用人群最大的兩種語言——漢語和英語的使用人數都超過10億人。另據調查機構Gartner數據,全世界正在使用的個人電腦總數在2008年就已經超過了10億臺,而且這個數字正在以每年約12%的速度增長,預計將在2014年翻番,達到20億臺。這個數字並不包含後來因移動互聯網快速爆發帶來的移動終端數。也就是說,學會編程,就獲得了與數十億臺PC/移動終端對話的能力。

"新陳代謝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未來總是由今天的少年兒童開創的。”30多年前,“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的佈局,為中國趕上信息時代奠定了人才基礎;而今,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我們理應未雨綢繆。

編程語言不是重點?

編程語言不是重點,但教導孩子如何利用編程去解決問題才是重點。理解如何一步一步地建立算法,從而搞定作業,再想出最佳的思路來編寫代碼,這可能才是最困難的部分。

學習相當少量的關鍵詞和特定編程語言的簡單語法很簡單——比學習一門真正的口語語言要容易得多!相比而言,為了獨立完成編程,必須瞭解編程中變量、列表、條件、循環,還有函數中的基本概念,然後才能知道何時,何地,如何使用它們將算法轉換為代碼。從業者更應該在從以上的這些概念上入手,才能真正的讓少兒編程培訓這一行業進入良性的循環。

冷靜看待少兒編程熱

少兒編程培訓行業在成長,但還不成熟。統一的行業標準、權威的評價體系尚未形成,工具不達標、師資不到位的機構不時被曝光。與此同時,“不懂編程就是數字時代的文盲”“不會寫代碼就喪失了生存能力”等誇大其詞的噱頭,有虛假宣傳之嫌。重利益輕教育,註定無法滿足學生、家長的期待。

任何校外培訓都應基於發展孩子的興趣與能力,而不是人為製造一種所謂的剛需。當一項培訓被包裝為所有學生都必須選擇的培訓時,肯定會出問題。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著,都要儘可能的冷靜看待這個火爆的行業。一旦市場急功近利,就必然會引得監管的關注。

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應該有監管。近年來,教育部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讓教育環境更加清朗。針對上述新現象,有關部門進一步靠前監管、為編程培訓來一次“編程”。教育主管部門對少兒編程學習的準確定位,也會引導家長、社會公眾正確對待,不盲目輕信培訓機構的宣傳,以此遏制資本對少兒編程的過度炒作,讓少兒編程真正迴歸本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