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

“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1933年,學界知名的《東方雜誌》曾向全國讀者徵集答案。

今天(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3000多名本科新生迎來開學典禮,北大校長郝平在“開學第一課”上,也向全體新生留下這道思考題。

他勉勵大家用行動去書寫答案,送上四句話:志存高遠,報效祖國;鍥而不捨,厚積薄發;腳踏實地,知行合一;紮根中國,放眼世界。

"

“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1933年,學界知名的《東方雜誌》曾向全國讀者徵集答案。

今天(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3000多名本科新生迎來開學典禮,北大校長郝平在“開學第一課”上,也向全體新生留下這道思考題。

他勉勵大家用行動去書寫答案,送上四句話:志存高遠,報效祖國;鍥而不捨,厚積薄發;腳踏實地,知行合一;紮根中國,放眼世界。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今天上午,北大本科生開學典禮在邱德拔體育館內隆重舉行,3000多名新生一同佩戴上北京大學校徽,正式開啟他們的北大時光。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和北京大學教職工合唱團傾情演出的《紅旗頌》和《燕園情》,拉開了本科新生開學典禮的序幕。

"

“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1933年,學界知名的《東方雜誌》曾向全國讀者徵集答案。

今天(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3000多名本科新生迎來開學典禮,北大校長郝平在“開學第一課”上,也向全體新生留下這道思考題。

他勉勵大家用行動去書寫答案,送上四句話:志存高遠,報效祖國;鍥而不捨,厚積薄發;腳踏實地,知行合一;紮根中國,放眼世界。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今天上午,北大本科生開學典禮在邱德拔體育館內隆重舉行,3000多名新生一同佩戴上北京大學校徽,正式開啟他們的北大時光。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和北京大學教職工合唱團傾情演出的《紅旗頌》和《燕園情》,拉開了本科新生開學典禮的序幕。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隨後,北京大學學生民樂團的二胡齊奏《戰馬奔騰》,激昂豪邁之聲響徹邱德拔,這是北大青年們赤誠的報國之心;來自北京大學魔術協會的辛冠傑帶來魔術表演《一生燕緣》,用魔術的形式展示了北京大學的歷史傳承;北京大學學生合唱團的學生代表帶來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做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道出初心和使命。

"

“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1933年,學界知名的《東方雜誌》曾向全國讀者徵集答案。

今天(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3000多名本科新生迎來開學典禮,北大校長郝平在“開學第一課”上,也向全體新生留下這道思考題。

他勉勵大家用行動去書寫答案,送上四句話:志存高遠,報效祖國;鍥而不捨,厚積薄發;腳踏實地,知行合一;紮根中國,放眼世界。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今天上午,北大本科生開學典禮在邱德拔體育館內隆重舉行,3000多名新生一同佩戴上北京大學校徽,正式開啟他們的北大時光。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和北京大學教職工合唱團傾情演出的《紅旗頌》和《燕園情》,拉開了本科新生開學典禮的序幕。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隨後,北京大學學生民樂團的二胡齊奏《戰馬奔騰》,激昂豪邁之聲響徹邱德拔,這是北大青年們赤誠的報國之心;來自北京大學魔術協會的辛冠傑帶來魔術表演《一生燕緣》,用魔術的形式展示了北京大學的歷史傳承;北京大學學生合唱團的學生代表帶來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做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道出初心和使命。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今天是大家值得銘記一生的重要日子,我們相聚在美麗的燕園。這是人生的轉折點,更是追求夢想的新起點。”北大校長郝平開學第一講的主題是《涵育家國情懷 投身偉大時代》,他說,“從走進北大校門的這一刻起,你們的人生就與祖國的命運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他與新生們一道回憶燕園的奮進歷史:121年前,北大誕生於民族危難之際;100年前,北大成為五四運動的策源地;80年前的昆明,西南聯大師生堅持為國家守護學術的火種;40餘年前,北大校友胡福明參與起草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深刻影響了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去年,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11位北大教師、校友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前不久公佈的36位“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中,也有6位北大教師、校友……

在郝平看來,回顧這一幕幕光輝的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繼往開來,“如果說前人鑄就的北大傳統是一條大河,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繼續匯聚點滴力量,融入時代主流。”

他向大家提出了四點希望:

第一,志存高遠,報效祖國,有了為國求學的志向,有了報國奉獻的理想,人生的境界和價值將會完全不同;

第二,鍥而不捨,厚積薄發,希望大家摒棄浮躁,久久為功,在尋求真理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第三,腳踏實地,知行合一,既要有“書卷氣”,又要有“泥土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堅定理想,磨練意志,增長才幹;

第四,紮根中國,放眼世界,要立身中國、融通世界,敢於懷有世界級的夢想,解決世界級的難題。

1933年,《東方雜誌》曾向全國徵集答案:“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當時有很多人寫下了自己的願景,如今,很多想法已經實現。

"

“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1933年,學界知名的《東方雜誌》曾向全國讀者徵集答案。

今天(9月6日)上午,北京大學3000多名本科新生迎來開學典禮,北大校長郝平在“開學第一課”上,也向全體新生留下這道思考題。

他勉勵大家用行動去書寫答案,送上四句話:志存高遠,報效祖國;鍥而不捨,厚積薄發;腳踏實地,知行合一;紮根中國,放眼世界。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今天上午,北大本科生開學典禮在邱德拔體育館內隆重舉行,3000多名新生一同佩戴上北京大學校徽,正式開啟他們的北大時光。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和北京大學教職工合唱團傾情演出的《紅旗頌》和《燕園情》,拉開了本科新生開學典禮的序幕。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隨後,北京大學學生民樂團的二胡齊奏《戰馬奔騰》,激昂豪邁之聲響徹邱德拔,這是北大青年們赤誠的報國之心;來自北京大學魔術協會的辛冠傑帶來魔術表演《一生燕緣》,用魔術的形式展示了北京大學的歷史傳承;北京大學學生合唱團的學生代表帶來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做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道出初心和使命。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今天是大家值得銘記一生的重要日子,我們相聚在美麗的燕園。這是人生的轉折點,更是追求夢想的新起點。”北大校長郝平開學第一講的主題是《涵育家國情懷 投身偉大時代》,他說,“從走進北大校門的這一刻起,你們的人生就與祖國的命運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他與新生們一道回憶燕園的奮進歷史:121年前,北大誕生於民族危難之際;100年前,北大成為五四運動的策源地;80年前的昆明,西南聯大師生堅持為國家守護學術的火種;40餘年前,北大校友胡福明參與起草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深刻影響了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去年,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11位北大教師、校友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前不久公佈的36位“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中,也有6位北大教師、校友……

在郝平看來,回顧這一幕幕光輝的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繼往開來,“如果說前人鑄就的北大傳統是一條大河,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繼續匯聚點滴力量,融入時代主流。”

他向大家提出了四點希望:

第一,志存高遠,報效祖國,有了為國求學的志向,有了報國奉獻的理想,人生的境界和價值將會完全不同;

第二,鍥而不捨,厚積薄發,希望大家摒棄浮躁,久久為功,在尋求真理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第三,腳踏實地,知行合一,既要有“書卷氣”,又要有“泥土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堅定理想,磨練意志,增長才幹;

第四,紮根中國,放眼世界,要立身中國、融通世界,敢於懷有世界級的夢想,解決世界級的難題。

1933年,《東方雜誌》曾向全國徵集答案:“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當時有很多人寫下了自己的願景,如今,很多想法已經實現。

三千新生開啟燕園時光,北大校長當場出了道題

郝平也給同學們留下一道思考題,“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他繼而鼓勵大家,“所有答案都必須靠你們自己的行動去書寫,希望大家珍惜在北大的時光,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北大校長郝平講話全文

——涵育家國情懷 投身偉大時代

同學們:

今天是大家值得銘記一生的重要日子,我們相聚在美麗的燕園。這是人生的轉折點,更是追求夢想的新起點。首先,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各位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祝賀!

中文系的謝冕先生曾說過:“一旦佩戴上了北大校徽,每個人頓時便有被選擇的莊嚴感,因為這是一塊聖地,百餘年來中國社會的痛苦和追求,都在這裡得到集聚和呈現。”從走進北大校門的這一刻起,你們的人生就與祖國的命運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121年前,北大誕生於民族危難之際。從建校第一天起,北大就被賦予了救亡圖存、興學圖強的使命,承載著推動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100年前,北大成為五四運動的策源地,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五四精神已經深深融入北大的歷史血脈,“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成為北大始終堅守的光榮傳統。

80年前的昆明,西南聯大師生堅持“剛毅堅卓”的精神,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勠力同心、共克時艱,以浩然正氣,為國家守護學術的火種。

40餘年前,在當代中國命運轉折的關鍵時刻,北大校友胡福明參與起草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深刻影響了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

去年,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的100人當中,就有11位北大教師、校友。前不久公佈的36位“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中,也有6位北大教師、校友。這麼多老師和校友獲得如此崇高的榮譽,我們為他們由衷感到自豪。

同學們: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我們在這裡回顧這一幕幕光輝的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繼往開來。如果說前人鑄就的北大傳統是一條大河,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繼續匯聚點滴力量,融入時代主流。

當前,我們國家進入了新時代。你們是幸運的,而你們身上的擔子又必然是沉甸甸的。2014年和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北大考察並與師生座談,對青年提出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和“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要求,這是新時代對大家的新期望。

同學們,你們即將開始大學生活,為擔當民族復興的大任積蓄力量。在這裡,我向大家提出四點希望。

第一,志存高遠,報效祖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是大家難得的人生際遇。有了為國求學的志向,有了報國奉獻的理想,人生的境界和價值將會完全不同。

西南聯大時期,著名物理學家、北大前校長周培源先生冒著空襲的危險,每天前往聯大校園為學生上課。當時,他放下研究了十幾年的相對論,毅然轉向了應用價值較大的湍流理論。多年以後,有人詢問他這次學術轉向的緣故,他說:“當時我認為相對論不能直接為抗戰服務。作為一個科學家,大敵當前,必須以科學挽救祖國,所以我選擇了流體力學。”

在同學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中,有一封樊錦詩校友寫給大家的信。在信中,她寫道:“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願”。就是懷著這樣一種信念,畢業後,她毅然前往大西北的戈壁沙漠,為守護敦煌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成為“敦煌的女兒”。

前輩們為祖國和人民所做出的貢獻,與他們在青年時期就樹立的報國之志有著密切的關係。希望同學們以他們為楷模,在新時代寫下精彩的答卷。

第二,鍥而不捨,厚積薄發。

同學們步入北大,首要任務是學習。青年時期的學識基礎會影響你們的一生。同學們成長在網絡時代,和世界的交互更加便利,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更加便捷。但不能滿足於網絡中的碎片化信息,不能止步於“快餐式”的學習,要紮實系統地學理論、讀經典,讓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加全面、更加牢固。

1955年,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在北大畢業後留校工作。此後,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青燈黃卷、默默無聞地在經濟系資料室作編譯工作,僅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翻譯了200多萬字的經濟史著作。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底蘊積澱,改革開放之後,他才能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一系列新理論、新思想,直接影響了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

同學們,學習如登山,“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希望同學們摒棄浮躁,久久為功,在尋求真理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第三,腳踏實地,知行合一。

學習不僅是讀“有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注重人生經驗與社會閱歷的積累。在“讀萬卷書”的同時,更要“行萬里路”。

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北大教授費孝通先生,長期深入中國農村,開展細緻入微的田野調查,完成了《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等著作。他曾對學生說:“去看,去聽,去了解。沉下去,成為農民;走出來,再成為研究者。”直到90歲高齡,他每年仍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奔走於中國大地。這種紮根中國大地做研究的精神,始終值得我們學習。

今年是北大研究生支教團成立20週年。20年來,幾百位北大畢業生選擇到最艱苦的西部邊遠地區支教,他們既是去當老師,也是去當學生,通過支教,他們更懂得了“什麼是中國”。這個暑假,四百多個學生實踐團分赴祖國各地,到廣闊天地感受時代發展的脈搏,把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統一了起來。

同學們,希望你們既要有“書卷氣”,又要有“泥土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堅定理想,磨練意志,增長才幹。

第四,紮根中國,放眼世界。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面臨嚴峻挑戰。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正確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促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是我們每個青年學生都要認真思考的時代命題。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需要高揚和踐行“互學互鑑”的新文明觀,樹立中國情懷,拓展世界視野。

上個世紀60年代,在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屠呦呦校友從中醫藥典籍中獲得啟發,彙集了640多種治療瘧疾的中藥方,最終成功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她在為全球抗擊瘧疾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也將中醫和中華文明帶向世界。獲得諾貝爾獎後,她仍然沒有停止科學探索的腳步,帶領團隊繼續攻關“青蒿素抗藥性”的世界難題。

著名經濟學教授林毅夫先生是改革開放後第一位留學歸國的經濟學博士。他植根於中國實踐,創立了新結構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他曾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也是世界銀行第一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首席經濟學家。他還積極推動中非合作新模式,幫助有關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為解決世界經濟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就,充分體現了北大人的中國情懷和世界視野。我們正處在一箇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的時代,希望你們堅持文化自信,拓展國際視野。

同學們:

1933年,當時在學界較有影響的《東方雜誌》,曾向全國讀者徵集如下問題的答案:“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當時有很多人寫下了自己的願景,如今,很多人的想法已經實現。

今天,在你們的開學典禮上,我們仍然要向大家提出這個問題——“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所有答案都必須靠你們自己的行動去書寫。希望大家珍惜在北大的時光,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衷心祝福你們!謝謝!

圖片來源:北大官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