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女數學考了零分,卻被破格錄取進了北京大學'

"

乍一提起張充和,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提起沈從文,大家肯定都知道,沈從文就是張充和的三姐夫。

張充和的曾祖父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是著名淮軍主將、兩廣總督張樹聲,她的父親也是蘇州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武齡。但是,張充和可不是靠著這些名人生活的,而是被稱為民國最後一個才女,旅居國外但一生都在推廣國學,是近代著名的書法家、崑曲家,在哈佛、耶魯等幾十所著名大學教授國學,為傳播中國文化奉獻了一生。

"

乍一提起張充和,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提起沈從文,大家肯定都知道,沈從文就是張充和的三姐夫。

張充和的曾祖父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是著名淮軍主將、兩廣總督張樹聲,她的父親也是蘇州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武齡。但是,張充和可不是靠著這些名人生活的,而是被稱為民國最後一個才女,旅居國外但一生都在推廣國學,是近代著名的書法家、崑曲家,在哈佛、耶魯等幾十所著名大學教授國學,為傳播中國文化奉獻了一生。

這個美女數學考了零分,卻被破格錄取進了北京大學

1933年,張充和到北京參加三姐張兆和與沈從文的婚禮,從此便住在了三姐家。張充和平時沒什麼事做,正好沈從文在北京大學教書,於是,張充和便到北大去旁聽,而這一聽便不可收拾,一堅持就是一年。

沈從文見張充和的確是一個國學天才,便和張兆和商量,讓她報考北大中文系。當時,考北大需要考四門:國文、數學、歷史、英語,可是,張充和從小到大隻學國學,從來沒有學過幾何、代數,所以,考試結束後,張充和數學考了零分。

當時北大有規定,不能有一科掛零分,這是基本條件。

張充和雖然數學是零分,但國文卻考了滿文,尤其是她的作文《我的中學生活》,得到了閱卷老師的首肯,認為這篇文章神采飛揚,是國文之典範,很快就在北大中文系傳閱。北大中文系便專門找到數學閱卷老師,讓他重新“看”一下,是不是有答對的沒仔細看,不可能一分沒得。

"

乍一提起張充和,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提起沈從文,大家肯定都知道,沈從文就是張充和的三姐夫。

張充和的曾祖父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是著名淮軍主將、兩廣總督張樹聲,她的父親也是蘇州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武齡。但是,張充和可不是靠著這些名人生活的,而是被稱為民國最後一個才女,旅居國外但一生都在推廣國學,是近代著名的書法家、崑曲家,在哈佛、耶魯等幾十所著名大學教授國學,為傳播中國文化奉獻了一生。

這個美女數學考了零分,卻被破格錄取進了北京大學

1933年,張充和到北京參加三姐張兆和與沈從文的婚禮,從此便住在了三姐家。張充和平時沒什麼事做,正好沈從文在北京大學教書,於是,張充和便到北大去旁聽,而這一聽便不可收拾,一堅持就是一年。

沈從文見張充和的確是一個國學天才,便和張兆和商量,讓她報考北大中文系。當時,考北大需要考四門:國文、數學、歷史、英語,可是,張充和從小到大隻學國學,從來沒有學過幾何、代數,所以,考試結束後,張充和數學考了零分。

當時北大有規定,不能有一科掛零分,這是基本條件。

張充和雖然數學是零分,但國文卻考了滿文,尤其是她的作文《我的中學生活》,得到了閱卷老師的首肯,認為這篇文章神采飛揚,是國文之典範,很快就在北大中文系傳閱。北大中文系便專門找到數學閱卷老師,讓他重新“看”一下,是不是有答對的沒仔細看,不可能一分沒得。

這個美女數學考了零分,卻被破格錄取進了北京大學

當時,胡適也和這位閱卷老師打了招呼,可是,閱卷老師很不開通,重新看過後,仍然是零分,根本不通融。

胡適急了,直接找到了校務委員會,磨破了嘴皮子,最終破格錄取了張充和。

後來,張充和在《中央日報》副刊當編輯,在她的主持下,副刊的受歡迎率節節攀升,有一段時間甚至超過了新聞版,張充和的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有趣的是,張充和端莊秀雅,才華橫溢,可到了35歲才結婚。當然,她不是沒有人追求,而是追求的人太多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文學評論家、翻譯家、詩人卞之琳,苦苦追了她10年,但最終也沒能抱得美人歸。

張充和35歲那年,經沈從文介紹,嫁給了外國人傅漢思,這是一位痴迷中國文化的美國學者,二人很快墜入了情網,不久後,張充和隨傅漢思去了美國定居。

"

乍一提起張充和,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提起沈從文,大家肯定都知道,沈從文就是張充和的三姐夫。

張充和的曾祖父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是著名淮軍主將、兩廣總督張樹聲,她的父親也是蘇州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武齡。但是,張充和可不是靠著這些名人生活的,而是被稱為民國最後一個才女,旅居國外但一生都在推廣國學,是近代著名的書法家、崑曲家,在哈佛、耶魯等幾十所著名大學教授國學,為傳播中國文化奉獻了一生。

這個美女數學考了零分,卻被破格錄取進了北京大學

1933年,張充和到北京參加三姐張兆和與沈從文的婚禮,從此便住在了三姐家。張充和平時沒什麼事做,正好沈從文在北京大學教書,於是,張充和便到北大去旁聽,而這一聽便不可收拾,一堅持就是一年。

沈從文見張充和的確是一個國學天才,便和張兆和商量,讓她報考北大中文系。當時,考北大需要考四門:國文、數學、歷史、英語,可是,張充和從小到大隻學國學,從來沒有學過幾何、代數,所以,考試結束後,張充和數學考了零分。

當時北大有規定,不能有一科掛零分,這是基本條件。

張充和雖然數學是零分,但國文卻考了滿文,尤其是她的作文《我的中學生活》,得到了閱卷老師的首肯,認為這篇文章神采飛揚,是國文之典範,很快就在北大中文系傳閱。北大中文系便專門找到數學閱卷老師,讓他重新“看”一下,是不是有答對的沒仔細看,不可能一分沒得。

這個美女數學考了零分,卻被破格錄取進了北京大學

當時,胡適也和這位閱卷老師打了招呼,可是,閱卷老師很不開通,重新看過後,仍然是零分,根本不通融。

胡適急了,直接找到了校務委員會,磨破了嘴皮子,最終破格錄取了張充和。

後來,張充和在《中央日報》副刊當編輯,在她的主持下,副刊的受歡迎率節節攀升,有一段時間甚至超過了新聞版,張充和的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有趣的是,張充和端莊秀雅,才華橫溢,可到了35歲才結婚。當然,她不是沒有人追求,而是追求的人太多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文學評論家、翻譯家、詩人卞之琳,苦苦追了她10年,但最終也沒能抱得美人歸。

張充和35歲那年,經沈從文介紹,嫁給了外國人傅漢思,這是一位痴迷中國文化的美國學者,二人很快墜入了情網,不久後,張充和隨傅漢思去了美國定居。

這個美女數學考了零分,卻被破格錄取進了北京大學

初到美國時,二人生活有些拮据,因為傅漢思的文憑不夠,不能進名牌大學教書,這時,張充和便在美國找了一家圖書館的工作,同時變賣了自己的一些藏品,湊足了傅漢思讀博士的學費。

後來,傅漢思讀完了博士,才在哈佛大學穩定下來,教授中國文化,而張充和已在圖書館工作了整整8年。後來,張充和也憑著過硬的國學功底,被破格招進哈佛大學,同傅漢思一起教授中國文化。

張充和晚年時有些孤獨,三個姐姐相繼先她去世,丈夫也先她而去,為了解除憂愁,她回到了祖國,在蘇州、北京等地辦畫展,辦中美藝術文化交流會。

2015年6月18日,張充和以101歲的高齡離開了人世,結束了她充滿傳奇的一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