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的向海龍,對百度到底有何影響?

今天,百度公佈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未經審計的第一季度財報。與前兩天阿里和騰訊的財報相比,百度該季度運營虧損9.36億元,也是其自2005年上市以來的首個季度虧損。

與此同時一則重要人事變動消息傳出,百度高級副總裁、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辭職。再結合李彥宏今日發佈的內部信中,“作為領軍人物,說‘我們盡力了’沒有用,要確保在必須贏的戰場上取得勝利”的言論,也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向海龍是何許人】

對於普通網友來說,提到百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彥宏,稍微瞭解一些的可能會知道陸奇。而關於向海龍,曾有傳言稱其十分神祕,甚至百度識圖都不一定能把他的照片認出來,於是我們也試驗了一下。


離開的向海龍,對百度到底有何影響?


等下,放錯照片了。


離開的向海龍,對百度到底有何影響?


但其實,向海龍並沒有那麼神祕。據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向海龍創建上海企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百度競價排名上海總代,經過幾年的發展,逐漸成為百度渠道體系中最有實力的代理商。2005年,百度收購上海企浪,向海龍與團隊正式加入百度;2007年,向海龍出任百度銷售副總裁,負責公司競價排名業務的全國銷售管理工作;2011年,向海龍調任百度公司商業運營體系副總裁;2017年百度成立“百度搜索公司”,向海龍出任新公司總裁。

不難看出,向海龍在2011年之前一直都是銷售方面職位,因此有觀點認為,百度搜索業務現如今“銷售導向”的風氣多少與他有關。也正是從2005年開始百度進入發展高速期,五年時間總營收實現了近25倍的增長,其中廣告收入的佔比遠超其他業務。按照《愛範兒》在相關內容中的表述來看,“就職百度 14 年的時間裡,向海龍已經牢牢掌控了百度商業變現體系的重要資源”。


離開的向海龍,對百度到底有何影響?


也正因如此,向海龍的離職才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不是你不好,只是我們不合適】

雖然看上去百度財報虧損、向海龍離職,以及李彥宏某句指向意味不明的話之間,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電視劇裡上演的“員工業績不佳,老闆憤而開除”的戲碼,但現實裡高層人員的離職往往其實並沒有那麼戲劇性。向海龍的離開,與其說是“業務能力”不行,更像是在百度新的戰略路線中難以發揮特長。


離開的向海龍,對百度到底有何影響?


向海龍的特長是銷售,在競價排名業務上更是有著豐厚的工作經驗。但從2017年開始,百度網絡營銷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不斷下滑,今年2月百度公開的2018年Q4財報中顯示,網絡營銷營收達到212億元(約合30.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佔到總營收的比重為77.9%,這一佔比首次低於80%。不出意外的話,百度今後也將逐漸改變收入單一的現狀,將廣告收入佔比持續壓縮。

也正是因為這一數據變化,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互聯網線上營銷”這塊天花板即將成為百度的過去,並已經找到了新的增長點。而這個增長點,就是百度曾經錯過的移動以及AI方面。而現在向海龍的離職,正在被外界判斷成百度發展自我革新的標誌性事件。

【深化改革決心,百度迎來轉彎最驚險的一刻?】

但百度必須承認一個現實,這些年的發展狀況並沒有BAT中的其他兩家那麼驚豔。

2017年,陸奇曾向資本市場講出了百度擺脫對搜索流量單一依賴的另一種可行路徑,即ALL in AI,而市場對此也反應熱切,在2018年Q1財報中透露,公司淨利潤高達67億元,同比增長277%。CFO餘正鈞解讀稱,百度加倍投資AI等業務,為股東創造顯著長期的回報。但是隨著陸奇離開百度,外界質疑其改革決定的聲音也越來越嘈雜。

聯繫這一背景來看,百度此次在人事上的變動,或許也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其發展方向變革的決心。


離開的向海龍,對百度到底有何影響?


而變革的具體方向,就體現在李彥宏今日發佈的內部信中。據悉,百度決定將搜索公司戰略轉型為移動生態事業群組,並進一步強化、放大已經形成的一超多強的產品矩陣優勢,在搜索、信息流雙引擎驅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為生態思維,通過社區化運營、垂類內容深耕、新交互形式提升用戶時長和黏性。在活躍用戶量和有效時長增長的基礎上,實現收入結構的多元化和商業模式的健康良性升級。

在AI業務上,百度也承諾會深入理解各行業的發展模式,抓住產業智能化的機遇,進一步拓寬相關業務領域和商業模式,加快業務發展。為了更加堅定地投入組織能力建設,百度還決定在內部推動幹部年輕化進程,讓更為年輕的沈抖接任移動生態事業群組高級副總裁職位。而從業務到人事的變動,無一不體現出百度變革的決心。


離開的向海龍,對百度到底有何影響?


正如李彥宏所說,“2019年是富有挑戰的一年,但機會也巨大”。財報上顯示的虧損或許是挑戰,但如果百度能順利度過這個陣痛期,按照目前市場對於AI技術極為看好的風向,依舊還很有希望能打出一場翻身仗,迎來更為光明的未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