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成為“股神”靠的只是這五個字:“戴維斯雙擊”

巴菲特 投資 基金 茅臺 零點財經網 2017-05-10

巴菲特成為“股神”靠的只是這五個字:“戴維斯雙擊”

業餘投資者很少有知道戴維斯雙擊,“戴維斯雙擊”是指在低市盈率買入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後,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獲取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戴維斯雙擊”。

名詞解釋:市盈率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每股收益指每股盈利,每股普通股獲攤分之盈利。)

這個遊戲玩的最好的是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檔芒格,遊戲很“簡單”,只要學兩門課 :

1、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何找到利潤增長的好公司(跟利潤有關)。

2、如何給企業估值,也就是買入的價格(跟市盈率有關)。

巴菲特成為“股神”靠的只是這五個字:“戴維斯雙擊”

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何找到利潤增長的好公司呢?

如果股票要上漲,就要公司的淨利潤大幅增長。因為市盈率會在一個區間波動,是有天花板的。如果是好公司,利潤會一直增長、增長、再增長,是沒有天花板的。從長期來說,投資最重要的事兒就是找到淨利潤大幅增長的公司。

淨利潤增長來源無外乎3種情形:收入增長、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

(1)營收持續增長,對應於提價、擴量;

(2)毛利率提升,意味著龍頭地位的鞏固,競爭力強;

(3)費用率降低,表明公司管理的好。

這三項只要有一項能夠提升,就可能增加利潤。但最好是三項一起,才是穩定、良性的增加公司利潤。我們要找的就是那些營收連年增長,毛利率提升或穩定,能壓縮成本或穩定的公司。

找到了這樣的公司還要考察下面一個重要的因素:巴菲特經常唸叨的“企業的護城河”。雖然公司利潤增長很快。但要看公司盈利能不能持續,是否容易受到攻擊,也就是看企業的門檻夠不夠高。巴菲特最看重的就是企業的護城河,這是衡量一個公司是好公司的重要因素。

舉例說明一些公司的護城河:比如有品牌,有定價權的茅臺,如果我給1000億讓你去打敗茅臺。我相信你是做不到的。類似的有云南白藥啊,東阿阿膠,涪陵榨菜等等。比如靠規模成本控制的福耀玻璃,海螺水泥,雖然公司沒有什麼強大的品牌技術,但公司能做到成本最低、規模最大, 這也是一種強大的護城河。

巴菲特成為“股神”靠的只是這五個字:“戴維斯雙擊”

如何給企業估值,也就是找到好的買入價格呢?

找到利潤增長有護城河的好公司,你也不一定能夠賺錢(短期內)。還要考慮買入的價格,”再優秀的公司,如果買入成本過高,也難免要忍受長時間的去泡沫過程。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買好的不如買得好”,這說明了價格的重要性。價格好的公司必然會有合適的企業估值,也就是市盈率。

根據公式:股價=利潤X市盈率。我們買的市盈率越低,回報越高,買的市盈率越高,回報越低,我們來股市都是想賺錢的,不是來虧錢的。因為利潤增長屬於未來的預測,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為了保護自己,並增加我們贏的概率。我們就要在市盈率低的時候買。

巴菲特告訴我們:第一,不要虧損;第二,不要虧損;第三,不要忘了前兩條。為了說明我們這個道理,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給它起了個名字“安全邊際”:安全邊際總是取決於你付出的價格,他在某個時候價格會很大,在其他一些時候價格會很小,在價格更高時他便不復存在。傳奇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說:“如果關於市盈率你只記得一條,那麼就是永遠不買市盈率過高的股票”。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低市盈率買,給自己留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股市偶爾會在瘋狂和絕望之間擺動,比如在極端情況下發生經濟危機或者公司出現黑天鵝這種低估的機會。這種機會很少,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大師們就是靠這種耐心的等待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巴菲特成為“股神”靠的只是這五個字:“戴維斯雙擊”

看一下大師是怎麼做的。

芒格說: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賺大錢的祕訣並不在於頻繁的買進賣出,而在於耐心的等待。

巴菲特說:當機會來時,天上掉金子時要拿桶去接而不是湯勺,但如果你知道機會來了卻沒有資本去買,你就會錯失良機。所以巴菲特總是留有大把資金等待機會。

我們要做的就是既要買好的,又要買的好,也就是戴維斯“雙擊”。等待“好的時機”以“好的價格”買入“好的股票”,實現完美一擊,然後耐心持有,坐等上市公司和“市場先生”的雙重饋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