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宰相不下野,也許就沒有兩次大戰

在風雲激盪的19世紀,全世界的封建政權中,最著名的改革政治家莫過於所謂的“三大宰相”,即俾斯麥、伊藤博文和李鴻章。但遺憾的是,這三位的改革嚴格意義上來說都失敗了,俾斯麥用他的“鐵血政策”造就出了一個刻板、僵化,且崇尚武力的德意志,隨後就連續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伊藤博文差不多也一樣,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中成功實現工業化,但留下了軍國主義這個罪惡的種子,以至於讓他越來越走向極端,不僅給東亞各國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日本自身的毀滅更加嚴重。至於李鴻章,素來以“裱糊匠”自居,到最後其實連外表都糊弄不下去,甲午一敗就是五十年的沉淪。諷刺的是,正是他的這種失敗,某種意義上講才沒有讓中國走向極端,以至萬劫不復。

在這三個人裡面,爭議性和影響力最大的就是俾斯麥,很多人都說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究其根源罪魁禍首之一就是他,那麼是否如此呢?雖然俾斯麥一直以“鐵血宰相”著稱,但實際上,他並不鐵血,更非狂人,而是一個極為善於運用外交手段的老狐狸,戰爭對他而言,頂多算是外交博弈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日本那樣,靠戰爭推動國家前進。按照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很多人以為俾斯麥是一隻刺蝟,實際上確實一隻不折不扣的老狐狸。從他在歐洲下的幾部好棋,就能一目瞭然。

先來說說德國統一之前是個什麼狀況,由於三十年戰爭的影響,德國這塊只有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就比四川省大一點,竟然分裂出了大大小小一千八百多個獨立領地或者半獨立領地。最小的領地也就是一個村的規模,但是卻相當自負,抱著自己的貴族頭銜洋洋得意。最要命的是,德國處在丹麥、法國、奧地利等幾大強國的包圍之中,都把勢力深入到境內的小國裡。直到其中一個叫普魯士的崛起,尤其是在普魯士的宰相俾斯麥的努力下,才得到統一。雖然說統一的地方如此的龐大複雜,但在過程中實際上只爆發了三場戰爭,也就是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

先來說說普丹戰爭,丹麥是德國一個強大的鄰居,如果德國要統一,丹麥就是第一個絆腳石。俾斯麥想對丹麥開戰,但是又不能引起列強的反對,更不想擔上“侵略”的罪名。於是他就想了個陰招,就是拉奧地利下水,他忽悠奧地利一起攻打丹麥,約定事成之後好處兩家分。於是乎沒出息的丹麥國王就進了套了,戰爭結束之後,奧地利距離丹麥太遠了,壓根就夠不著。結果就是戰爭勝利的成果幾乎全讓普魯士給佔了,奧地利不但得了個空頭支票,還把戰爭的鍋給背上了。

那奧地利自然不跟善罷甘休,一定要找俾斯麥討個說法,這正好給了俾斯麥對付奧地利的機會。於是乎同樣的招數又來了,俾斯麥再次忽悠法國、俄國、意大利這三個包圍著奧地利的國家,說咱們攻打奧地利吧,你看你們都跟它接壤,打贏之後肯定能分上好處。在土地的誘惑之下,這三個國家果然就範,表示不反對。結果俾斯麥又強拉著意大利共同向奧地利開戰,結果狠狠的宰了奧地利一頓,把它在德意志地區的控制權給奪了過來。最精彩的還在後面,就在把奧地利打得哭爹喊孃的時候,俾斯麥突然停戰,竟然和奧地利講和了。所謂見好就收,不把事情做絕,這樣一方面可以留著奧地利的力量,來對付東邊更強大的俄國,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法國在奧地利奪取過多的利益,變得更難對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俾斯麥的核心理念,就是不能有穩定的朋友,也不能有穩定的敵人,這樣他就可以盡情的施展外交手段了。

奧地利戰敗之後,德意志統一唯一的障礙就只剩下法國了,跟丹麥和奧地利不同的是,法國是一個老牌強國,當年拿破崙橫掃歐洲的遺蹟,猶在眼前。但是俾斯麥看出了一個絕佳的歷史機遇,那就是法國現任的皇帝拿破崙三世,根本就沒有他大伯的天才實力,而且也看出了英國不願意看到法國太強的私心。於是乎俾斯麥就制定了詳細、高明的策略,先是在西班牙王位問題上作出妥協,製造出法國盛氣凌人的現象,從而讓英國和其他列強產生忌憚。

緊接著就是在法國的國慶日當天,發表了一篇極具侮辱刺激的電報,目的就是逼拿破崙三世在國慶的時候下不了臺,不得不開戰。果然,電報一經發表,正在進行國慶活動的法國民眾瞬間暴怒,拿破崙三世不得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向普魯士開戰。果然表面強大無比的法軍根本不是普魯士的對手,還沒交火就已經露出敗相,到最後著名的色當戰役,法軍全軍覆沒,皇帝拿破崙三世也被活捉,第二帝國也隨之瓦解。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德國統一和崛起的步伐了,1871年1月18日,俾斯麥陪同著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宣告德意志第二帝國正式成立。

你是不是以為從此之後的德國,就開始看誰不忿上去就揍的日子了嗎?恰恰相反,在之後將近20年的時間裡,新成立的德國幾乎就沒有進行過什麼戰爭,而且實力一路扶搖直上,因為俾斯麥認為,德國統一的目的已經達到,往後的時間裡,只需要玩一些合縱連橫的把戲,不但成本低,而且效果極好。我們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能夠爆發,是基於幾個複雜的國家對立,也就是法德、俄奧、英德三大矛盾。這些矛盾看似相當複雜,其實背後幾乎都有俾斯麥動過的手腳。

怎麼回事呢?德國統一之後,俾斯麥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歐洲戰略,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德國的崛起。按照遠交近攻的戰略,首先是法國,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離自己這麼近的法國一定要讓他死透,無法翻身。所以俾斯麥要求了50億法郎的鉅額賠款,以及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兩塊資源豐富的礦區。但是沒想到法國的經濟實力太過強大,沒過多久就還清了這比堪稱天文數字的賠款,於是俾斯麥就想其他辦法來孤立法國。而俄國是俾斯麥很想拉攏的國家,但是由於之前的國際環境,拉攏俄國就等於和歐洲各國過不去。於是俾斯麥就找了奧地利這個中間人,利用兩者之間的矛盾,組成了三國同盟,共同來孤立法國。

俾斯麥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幾乎永遠處於“中間人”的位置,利用別人的矛盾,來製造爭端,然後自己再漁翁得利。比如奧斯曼帝國和俄國因為巴爾幹半島曾經連續爆發了十次俄土戰爭,俾斯麥就在中間,誰對他有利他就幫誰,結果成功拉到了奧斯曼帝國這個小兄弟。跟俄國鬧翻之後,又利用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把奧匈帝國也拉了過來。他的這種手段在英法之間表現的尤為突出,他想對付英國時,就跑去跟法國人合謀串通,想對付法國時,就到英國談一些陳年舊事。到最後周邊的幾個大國被他搞得疲憊不堪,戰火連天,反倒是德國一直相安無事,國內快速發展。

但是這種局面只維持到了1880年,威廉一世去世後,他的孫子威廉二世繼位。這個年僅29歲的新皇帝,可沒有他爺爺那麼好的脾氣,不但政治經驗匱乏,還魯莽衝動、好大喜功。他對俾斯麥的那一套縱橫理論相當不屑,他認為朋友就是朋友,敵人就是敵人,為什麼要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呢?就比如說對待英國的態度,俾斯麥認為對英國只能結交和利用,儘量不要開戰,而威廉二世則認為德國想要崛起,就一定要跟世界最強的國家死磕到底,把它打下了,自己不就是最強了嗎?所以他上臺之後沒過兩年就把年邁的俾斯麥趕下臺,自己親自實現理想抱負。從此之後那個善於斡旋、遊刃有餘的德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僵化、刻板的戰爭機器。

而俾斯麥在下臺之前,完全沒有處理好自己種下的三個定時炸彈,就是君主主義、容克主義和軍國主義。失去了優秀外交家的帶領,這些軍事貴族們很容易就成了火藥桶,一點就炸。就在1890年俾斯麥剛剛辭職下野的時候,德國很快就形成了強烈的沙文主義,軍費支出開始激增。第二年著名的“施裡芬計劃”就誕生了,與此同時,規模龐大的軍備競賽也隨之展開,歐洲尤其是德國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路上越走越近。而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遺留的歷史問題無法解決。

按照這個邏輯,如果德國沒有放棄俾斯麥路線的話,兩次世界大戰,是很有可能不會發生的。當然歷史不容假設。

鐵血宰相不下野,也許就沒有兩次大戰

鐵血宰相不下野,也許就沒有兩次大戰

鐵血宰相不下野,也許就沒有兩次大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