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時:消除機制壁壘 科創驅動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時:消除機制壁壘 科創驅動發展

從區域合作層面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備受矚目,相關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無規矩不成方圓,破除區域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瓶頸和制約,已成為區域發展的關鍵所在。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以及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則是區域融合發展的亮點,也是三地發展的新機遇。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香港、澳門相關政府部門瞭解到,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三地制度差異問題正在研討中,而各地為迎接發展機遇也在相關領域開始發力。

為形成要素流動的良好環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對記者表示,三地對彼此制度要深入瞭解,而推動區域生產要素自由流通則需要頂層設計,使得粵港澳三地可以緊密溝通。

//

破除機制障礙是關鍵

//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單獨的關稅區以及三種貨幣,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特點,也是推進三地融合的關鍵所在。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在“一國兩制”下,粵港澳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屬於不同關稅區域,市場互聯互通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生產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

在相關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羅文稱“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的差異是優勢也是挑戰”,香港、澳門擁有成熟的發達市場經濟體,而廣東省則是內地經濟總量最大省份,是改革開放先行區,推進區域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粵港澳三地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通,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鍾韻分析:“不同類型的要素,它在流動過程當中所面臨的阻礙是不一樣的,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過程當中,要素要實現高效自由流動,我覺得第一方面是要做到逐個問題去解決,逐項要素去推進。”

同時,鍾韻指出,要善用例如自貿區這樣的試點平臺,充分去進行制度創新,而且及時地將這些試點平臺進行制度創新後的有效經驗,向外推廣複製。

另一方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告訴記者,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要素自由流通,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但不通又不行,三地流通的程度是多少,這需要三地進行研究,“推動區域生產要素自由流通首先需要一個機制,即頂層設計,使三地可以緊密溝通,而且三地對彼此制度的瞭解也是同樣重要。”

聶德權指出,相比其他一些區域,“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優勢,在香港則體現在國際聯繫、專業服務、法律制度、保護知識產權制度等方面。聶德權稱:“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各地都強調了發展重點,第一是市場化,第二是國際化,第三是法制化,這三個方面都是香港比較有經驗的方面。”

此外,聶德權表示,推動區域建設,香港除了依靠市場力量,也需要政府做好多方面的工作角色,包括服務提供者、監管者、促成者、推廣者。在聶德權看來,內地政府在規劃、推動產業發展方面,因為體制不一樣,功能與角色應該比特區政府更強。

//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

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心之一。

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的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規劃已明確表態,將支持粵港澳加強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及人文交流。與此同時,也將簽署實施支持香港、澳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安排,建立長效協調機制,推動落實重點任務。

對於區域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聯繫,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員葉桂平對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是我國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發達經濟區域,處於“一帶一路”樞紐,交通便利。

除了順應國際社會日益緊密的發展形勢外,粵港澳三地在產業、、服務、資本等方面亦具備優勢。葉桂平稱,廣東科技創新活躍,先進製造業基礎雄厚,產業鏈完善,上下游配套齊全,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貿易的大省,“另外,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體系和航運系統,商業網絡遍佈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是‘一帶一路’重要的資本市場,而澳門擁有葡語國家的經貿服務平臺和大量資本。”

三地攜手開拓國際市場方面,澳門被寄予了重託。澳門與葡語國家的聯繫優勢,可為內地和香港企業與葡語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產業及區域合作、人文及科技交流等活動提供金融、法律、信息等專業服務。

“澳門能夠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上起到它的作用,澳門不僅是參與人,而且還是聯絡人。”澳門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對記者表示,澳門是中西交流最早接觸的地方,而且是深度交流,從來沒有一個地方像澳門這樣與西方在民間、文化、商貿等方面如此深入接觸,從而形成了一個非常特殊的資本。

米健認為,澳門這麼小的地區,社會聯繫如此廣泛確實很難得,澳門可以利用這種條件在 “一帶一路”建設上發揮自身的作用,“澳門在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扮演了重要角色,新的時代又把它推到了歷史前沿。”

//

科創產業驅動區域發展

//

除了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定位的主要內容。按照規劃,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鍾韻認為,一個區域的科技創新能力,不僅會影響到這個區域未來的經濟發展態勢,也會影響到這個區域未來在全球城市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將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戰略定位,與建設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定位密切相關。”

引人關注的是,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將是其中的重點。

戴德樑行向記者提供的相關報告顯示,高新技術產業在深圳起步較早,目前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深圳經濟的中堅力量,2017年全市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 9183.55 億元,增長 13.6%,佔 GDP 比重達到 40.9%。另一方面,作為廣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廣州紮實的產業基礎及豐富的科研人才資源為城市發展提供強大的內驅力。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尤其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可以為香港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在走訪中,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示,香港正全力推進建設國際科技創新平臺,與深圳攜手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地標式基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推動科研資金資源人才流通,以共同投資方式吸引更多研發資源投入,以及透過推動“再工業化”,培育新興產業。

具有特定領域科研基礎的澳門亦蓄勢待發。據米健介紹,目前澳門有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澳門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和平臺。而為了有效地推進科技創新方面的工作,政府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下,設立“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專責組”,以統籌和協調相關領域的工作。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時:消除機制壁壘 科創驅動發展
  • 關店、裁員、鉅額索賠 擴張陣痛中的氪空間擬轉型輕資產破局

  • 粵港澳大灣區成“一帶一路”引擎 澳門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澳門將扮演重要角色

  • 二線快遞頭部玩家德邦快遞業績“變臉”

  • 東方航空向波音公司停飛提出索賠 波音迴應:受停飛影響 將重新發布2019年財務指導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