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若雷霆|澳洲十年六換總理?中澳關係面臨新考驗

齊魯晚報記者 趙恩霆

5月18日,也就是今天,澳大利亞將舉行聯邦大選,選舉產生新一屆議會。這次大選將決定澳大利亞是否會十年來第六次更換總理。此前,由於總理“走馬燈”式換人,澳大利亞已被冠以“太平洋政變之都”的名號。

工黨是澳大利亞兩大傳統政黨之一,另一個是自由黨,該國曆史上大多數時間都是由這兩黨輪流執政。2007年12月,工黨重新崛起,能講一口流利漢語的陸克文上臺,但他也就執政了兩年半,在2010年6月遭到副手吉拉德的黨內“逼宮”而下臺,吉拉德順勢上位成為澳大利亞史上首位女總理。

有趣的是,2013年6月,吉拉德也遭遇黨內“逼宮”,並在黨首競爭中輸給陸克文,後者重回總理寶座。然而,陸克文隨後便創下澳洲政壇新紀錄。由於在同年9月的聯邦大選中敗北,重新上臺不足3個月的他又下臺,成為澳洲史上最“短命”總理。

此後工黨陷入蟄伏,自由黨東山再起。三年前差點擊敗吉拉德的工黨領導人阿博特,2013年9月如願出任總理。可是,自由黨也患上了與工黨一樣的“逼宮病”,2015年9月阿博特被黨內同僚特恩布爾趕下臺,後者出任總理至2018年8月,隨即重蹈阿博特的覆轍,在黨內“逼宮”中落敗,這才有了現任總理莫里森。

眼花繚亂的換人背後,暴露出的是澳大利亞政治規則的短板。所謂聯邦大選,實際是聯邦議會選舉。根據規定,獲得眾議院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擁有組閣權,該黨黨首出任總理。澳大利亞大選實際上是選民選舉議員,而非選民直選總理。而且,鑑於眾議院每3年換屆,意味著總理的每個任期只有3年。即便如此,自陸克文2007年首次上臺至今,沒有一位總理幹滿一個完整任期,這意味著政府政策的連續性很難保證。

而且,自2007年陸克文上臺以來,澳大利亞只有一次是因為大選而更換總理,其餘更迭都是因為執政黨黨內“逼宮”。根據規則,黨內議員可以挑戰黨首地位,進而促成總理換人。而且,發起挑戰的門檻也很低,只需一名黨內議員提出不信任動議,並得到第二名黨內議員支持,即可付諸黨內議員投票表決,不信任動議獲半數支持,原黨首即下臺,新黨首同樣只需獲得過半數黨內議員支持即可上任並繼任總理。

兩黨交替執政,加之總理頻繁換人,導致澳大利亞的對外政策出現左右搖擺,特別是在對華關係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陸克文、吉拉德兩位工黨總理任內,中澳關係總體上較為平穩,自由黨總理阿博特上臺後延續了這一趨勢,但自特恩布爾上臺後至今,中澳關係幾經波折。

尤其是近年來,澳大利亞一些保守派政客和媒體不斷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論”,妄言“中國通過投資和留學生干涉澳大利亞內政”,針對中國企業投資設置諸多障礙限制。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後拋出的“印太戰略”,讓澳大利亞看到了提振全球影響、重塑美國戰略支點地位的機會,進一步鼓吹中國安全威脅,對中國在南太平洋島國的投資“潑汙水”……

澳大利亞政府的一系列行徑,直接導致中澳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以至於特恩布爾繼2016年4月訪華後,直到2018年8月下臺也未能實現再次訪華,同一時期的外長畢曉普也被“晾了”兩年多,直到卸任。

現任總理莫里森同樣值得警惕,他在特恩布爾政府內任職時期就曾多次妄言中國,並參與制定限制中國投資、留學和房產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大選前夕,莫里森13日談及澳外交問題時表示,美國是朋友,中國是客戶,稱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但實際上近些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在選邊站,試圖通過妖魔化中國來討好美國,獲得美國更多的戰略資源投放。同時,因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又想從中澳貿易關係中繼續獲益。

事實證明,這種“牆頭草”作風損失的是澳大利亞自身的利益,無助於中澳關係穩定發展。正如選前民調領先的工黨領導人肖滕反駁莫里森上述言論所說的,想成為總理的人必須更加成熟,而不是簡單地向世界上的大國說“我們只是把你們看作客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