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總理第五次“如約相見”:簽署多份文件,彰顯互惠關係

中美關係 美國 南海 外交政策 環球網 2017-04-01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鮑捷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24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堪培拉議會大廈舉行中澳總理年度會晤,雙方就兩國關係發展深入探討,並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這是自2013年中澳兩國確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以來,雙方總理的第五次“如約相見”。會後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了中澳兩國多份合作文件的簽署,內容涉及中澳自貿協定、經貿投資、檢驗檢疫、氣候變化、農業、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

《澳大利亞人報》24日報道稱,此次會晤雙方達成的一系列經貿成果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是價值60億美元的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布拉地區的開發合同——包括礦山開採、鐵路修建以及鐵礦石出口設施的開發等、在能源和創新領域設立部長級對話機制,以及開始對《中澳自貿協定》中的服務和投資章節進行審定等。

此外,多家媒體聚焦中澳簽訂的關於牛肉出口的協議。澳大利亞SBS新聞網報道稱,特恩布爾表示,澳是中國長期可靠的合作伙伴,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中澳“可靠的、寶貴的和可信賴的”夥伴關係可以進一步深化。他透露,中國同意撤銷目前只允許11家澳出口商向中國出口冷凍牛肉的限制,對所有澳牛肉出口商開放市場。特恩布爾強調,新協議令澳成為唯一一個在中國牛肉市場享受全面准入的國家,這將帶動澳大利亞牛肉出口的實質性增長。

24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到達訪澳的第二站悉尼,與澳總理特恩布爾共同出席第二屆中澳省州負責人論壇、中澳工商界首席執行官圓桌會等活動並致辭。在出席中澳經貿合作論壇時,李克強發表主旨演講指出,中澳貿易繁榮是自由貿易所帶來的福祉,兩國將不斷開闢新領域,“希望兩國經貿關係像會場內的鮮花一樣越開越旺,碩果越來越大”。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24日稱,對《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簽署15個月之後中國領導人的首次到訪,澳大利亞人非常歡迎。李克強總理對澳為期4天的訪問將會給世界上最讓人矚目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帶來更多協議。澳大利亞的礦產幫助中國實現工業化的同時也使其成為經合組織中唯一對中國保持貿易順差的國家。

李克強在與特恩布爾會晤時表示,中澳都是本地區重要國家,應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與協調,為推動亞太地區熱點問題和平解決,以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從來無意將南海軍事化”,“澳大利亞新聞網”24日報道稱,在與特恩布爾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大國不能欺負小國,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是所有亞太國家的責任。李克強說,中國在(南海)島嶼與島礁上的設施主要是供民用,即使有一定數量的防禦設備或設施,也是為了維護航行自由。

特恩布爾在回答記者關於澳大利亞外交政策及澳美、澳中關係提問時表示,澳方無需在“堅定盟友”美國與“好朋友”中國之間選邊站。他說:“中美關係對世界穩定、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我們與這兩個國家保持著非常牢固但從歷史角度來看又非常不同的關係,這起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所以我們並不面臨這樣的選擇,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極世界,每個國家都應為保障世界穩定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澳大利亞人報》稱,在南海問題上,特恩布爾的表態更為外交化,他強調“相互尊重”,並表示是澳大利亞不是南海爭議的當事國。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4日稱,李克強與特恩布爾一同出席聯合記者會時說,中澳合作對其他國家和地區有益,並且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美聯社分析稱,這顯然是針對美國說的。華盛頓質疑迅速發展的澳中商業關係,包括澳大利亞決定讓中企租借達爾文港的決定。

“德國之聲”24日報道稱,在澳美關係飄忽不定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滑向中國。澳大利亞是全球與中國正式建立總理級對話的幾個國家之一。澳中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勞倫森表示,所謂“澳大利亞在中美之間走鋼絲”的說法有點誇張了,現實情況是澳大利亞會根據自己的利益得失作出評估,“澳大利亞將繼續奉行實用主義策略,處理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