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安徽省多地打造良好就業創業環境

就業一直是關乎生計的民生大事。隨著大學擴招及經濟發展,“畢業即失業”年年登上“微博熱搜”,“就業難”成為社會共識。安徽省“逆流而上”,去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0.5萬人,創歷史新高;城鎮登記失業率達2.83%。全省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就業局勢穩中有進。

安徽省的良好就業創業環境是如何打造而成的?合肥、阜陽等市,金寨、屯溪等縣(區)的先進工作做法給出了答案。

戰略重視 財政支持力度大

安徽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會同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積極就業政策體系,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著力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2018年度,繼2016年度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後,安徽省再次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給予傾斜和支持5億多元。大力的財政支持為安徽省實行各項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奠定基礎。

穩抓經濟 以創業促就業

經濟發展是根本,也是基礎。全省各市深諳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就業的道理,通過不斷髮展經濟,解決就業問題,提供就業崗位。

去年,合肥市出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30條政策,投入100億元資金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京東方10.5代線、晶合12吋晶圓、通威2.3GW高效晶硅電池……隨著大批招商項目的投產,勞動崗位隨之而來。

創新創業也是發展經濟、帶動就業的一大途徑。去年,黃山市屯溪區實施“創業屯溪”計劃,以一區之力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986萬元,帶動百餘人就業,51人成功創業。

打造品牌 聚焦重點人群

2018年10月,在淮北市濉溪縣劉橋鎮王堰村,省就業扶貧行動日主會場活動貧困勞動者專場招聘會舉行。30家招聘企業進場,提供崗位3000多個;800餘名農民工和貧困戶參會,120人達成就業意向。為促進貧困勞動者脫貧,一場以“就業脫貧、增收致富”為主題的就業脫貧服務月活動在全省範圍內轟轟烈烈地展開。

促進貧困戶脫貧遠不是安徽省招聘會唯一的特色主題。安徽省常態化推進“2+N”招聘活動,打造“週三招工”“週六招才”招聘趕集日,並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援助月”等N項特色活動。2018年,全省範圍內開展了9462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738萬個。女性、殘疾人、貧困戶、退伍軍人……專場招聘會聚焦於職場上的弱勢群體。

赴外省務工人員也是開展就業工作的重點關注人群。作為勞務輸出大市,阜陽市已連續12年開展“接您回家”活動。2018年,5萬餘名返鄉人員留在阜陽老家創業就業。

提供多項配套政策

為了促就業,全省各地人社、財政部門提供了多項配套政策,實行了多項相應措施。

2018年11月,“就有未來”全省高校就業指導專題講座活動在安徽建築大學舉辦。100餘所高校、10萬多名學生通過網絡直播接受就業專家的指導。

自2017年起,安徽省便公開招募首批省級“啟明星”就業指導專家團。自成立後,“啟明星”們走進高校開展了61場次的就業指導活動。16000多名學生接受了就業形勢、職業規劃、求職面試等方面的指導。除了就業指導,安徽省還為高校畢業生髮放求職創業補貼。去年,2.86萬名安徽高校畢業生獲得求職創業補貼2863萬元。

除了資金補貼、就業指導培訓,在促進就業工作上,各地皆有特色做法,六安市金寨縣開發出村級公益崗,兜底就業保障。貧困勞動者實現家門口就近就業。該縣新增耕地維護員、油茶管護員、農村公路養護員、紅色遺址管護園等村級公益勞務崗位12546個,實現全縣貧困戶“戶有一崗”。

下一步,安徽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將穩中求進,樹立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總目標;確保城鎮新增就業63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保持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記者 徐慧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