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風景名勝:祁門縣擁有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牯牛降歷溪風景區、七彩玉谷、馮家頂、降上、倫坑、鬆潭、倒湖十八灣等旅遊景點。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碧潭湧翠、水光瀲灩,清澈澄淨的水波猶如一塊綠寶石,周邊松濤滾滾、竹海幽幽,山勢巍峨,水天一色,是不可多得的森林氧吧,也是夏季人們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倒湖,是一顆位於祁門蘆溪鄉的水岸明珠,碧波盪漾,宛如翡翠,倒湖十八灣景觀帶,沿著閶江和歷水兩岸在蘆溪鄉優美綿延,倒湖站是皖贛線安徽境內的最後一站,這裡還保留著直達屯溪的綠皮火車。七彩玉谷位於仙寓山腰,全長4000餘米,在彩色玉谷中,兩旁石頭色彩以棕紅、純白為主色調,間以青、藍、黑、灰等多種顏色,這條河谷美就美在河床上,整個河床像一條玉帶,河床上天然形成各種五彩斑斕,千姿百態的玉石。馮家頂、倫坑、降上、蘆溪、鬆潭都是小橋流水人家、白牆黛瓦馬頭牆的千年古村,這裡古色古香,富有荷塘楊柳般的江南水韻,徽州水鄉的自然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風景名勝:祁門縣擁有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牯牛降歷溪風景區、七彩玉谷、馮家頂、降上、倫坑、鬆潭、倒湖十八灣等旅遊景點。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碧潭湧翠、水光瀲灩,清澈澄淨的水波猶如一塊綠寶石,周邊松濤滾滾、竹海幽幽,山勢巍峨,水天一色,是不可多得的森林氧吧,也是夏季人們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倒湖,是一顆位於祁門蘆溪鄉的水岸明珠,碧波盪漾,宛如翡翠,倒湖十八灣景觀帶,沿著閶江和歷水兩岸在蘆溪鄉優美綿延,倒湖站是皖贛線安徽境內的最後一站,這裡還保留著直達屯溪的綠皮火車。七彩玉谷位於仙寓山腰,全長4000餘米,在彩色玉谷中,兩旁石頭色彩以棕紅、純白為主色調,間以青、藍、黑、灰等多種顏色,這條河谷美就美在河床上,整個河床像一條玉帶,河床上天然形成各種五彩斑斕,千姿百態的玉石。馮家頂、倫坑、降上、蘆溪、鬆潭都是小橋流水人家、白牆黛瓦馬頭牆的千年古村,這裡古色古香,富有荷塘楊柳般的江南水韻,徽州水鄉的自然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風景名勝:祁門縣擁有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牯牛降歷溪風景區、七彩玉谷、馮家頂、降上、倫坑、鬆潭、倒湖十八灣等旅遊景點。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碧潭湧翠、水光瀲灩,清澈澄淨的水波猶如一塊綠寶石,周邊松濤滾滾、竹海幽幽,山勢巍峨,水天一色,是不可多得的森林氧吧,也是夏季人們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倒湖,是一顆位於祁門蘆溪鄉的水岸明珠,碧波盪漾,宛如翡翠,倒湖十八灣景觀帶,沿著閶江和歷水兩岸在蘆溪鄉優美綿延,倒湖站是皖贛線安徽境內的最後一站,這裡還保留著直達屯溪的綠皮火車。七彩玉谷位於仙寓山腰,全長4000餘米,在彩色玉谷中,兩旁石頭色彩以棕紅、純白為主色調,間以青、藍、黑、灰等多種顏色,這條河谷美就美在河床上,整個河床像一條玉帶,河床上天然形成各種五彩斑斕,千姿百態的玉石。馮家頂、倫坑、降上、蘆溪、鬆潭都是小橋流水人家、白牆黛瓦馬頭牆的千年古村,這裡古色古香,富有荷塘楊柳般的江南水韻,徽州水鄉的自然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風景名勝:祁門縣擁有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牯牛降歷溪風景區、七彩玉谷、馮家頂、降上、倫坑、鬆潭、倒湖十八灣等旅遊景點。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碧潭湧翠、水光瀲灩,清澈澄淨的水波猶如一塊綠寶石,周邊松濤滾滾、竹海幽幽,山勢巍峨,水天一色,是不可多得的森林氧吧,也是夏季人們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倒湖,是一顆位於祁門蘆溪鄉的水岸明珠,碧波盪漾,宛如翡翠,倒湖十八灣景觀帶,沿著閶江和歷水兩岸在蘆溪鄉優美綿延,倒湖站是皖贛線安徽境內的最後一站,這裡還保留著直達屯溪的綠皮火車。七彩玉谷位於仙寓山腰,全長4000餘米,在彩色玉谷中,兩旁石頭色彩以棕紅、純白為主色調,間以青、藍、黑、灰等多種顏色,這條河谷美就美在河床上,整個河床像一條玉帶,河床上天然形成各種五彩斑斕,千姿百態的玉石。馮家頂、倫坑、降上、蘆溪、鬆潭都是小橋流水人家、白牆黛瓦馬頭牆的千年古村,這裡古色古香,富有荷塘楊柳般的江南水韻,徽州水鄉的自然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北界石臺縣,東鄰黟縣,西接東至縣,南與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毗鄰。祁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是昌江河的發源地,昌江河是流經安徽祁門、江西景德鎮的一條河流,最終在鄱陽縣注入鄱陽湖。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祁門大地還誕生了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新安醫學奠基人汪機、明代醫學家徐春甫、清代著名鹽商馬曰琯 、明代戲曲學家鄭之珍、南宋詩人方岳等歷史名人。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一部分:祁門原為歙州黟縣和饒州浮樑二縣地,建縣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赤山鎮和浮樑縣一部設置祁門縣。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唐,建縣後屬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屬徽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為路,屬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屬興安府。明太祖吳元年(1364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屬徽州府。清代因之。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直屬省轄。民國三年(1914年),本縣屬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由省直轄。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歷史沿革第二部分:民國二十年(1931年)施行首席縣長制,徽州首席縣長駐歙縣,兼管祁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本縣屬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皖南行署,本縣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26日祁門解放,5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1月徽州專區撤銷,本縣改屬蕪湖專區。1961年4月重設徽州專區,本縣復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本縣屬徽州地區。1988年元月,徽州地區撤銷,新置黃山市,隸屬黃山市。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風景名勝:祁門縣擁有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牯牛降歷溪風景區、七彩玉谷、馮家頂、降上、倫坑、鬆潭、倒湖十八灣等旅遊景點。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碧潭湧翠、水光瀲灩,清澈澄淨的水波猶如一塊綠寶石,周邊松濤滾滾、竹海幽幽,山勢巍峨,水天一色,是不可多得的森林氧吧,也是夏季人們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倒湖,是一顆位於祁門蘆溪鄉的水岸明珠,碧波盪漾,宛如翡翠,倒湖十八灣景觀帶,沿著閶江和歷水兩岸在蘆溪鄉優美綿延,倒湖站是皖贛線安徽境內的最後一站,這裡還保留著直達屯溪的綠皮火車。七彩玉谷位於仙寓山腰,全長4000餘米,在彩色玉谷中,兩旁石頭色彩以棕紅、純白為主色調,間以青、藍、黑、灰等多種顏色,這條河谷美就美在河床上,整個河床像一條玉帶,河床上天然形成各種五彩斑斕,千姿百態的玉石。馮家頂、倫坑、降上、蘆溪、鬆潭都是小橋流水人家、白牆黛瓦馬頭牆的千年古村,這裡古色古香,富有荷塘楊柳般的江南水韻,徽州水鄉的自然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安徽一個縣,總面積達2257平方千米 ,是紅茶之鄉。

初門縣擁有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與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是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皖江城市帶的帶動下,祁門縣大力發展旅遊業,發展成果日新月異。祁門縣的縣域經濟正在迅猛發展,各項經濟指標正在穩步增長,相信祁門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祁門加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