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養路人 見證安徽首條鐵路時代變遷

花園式的廠區、賓館式的宿舍、現代化的辦公室……初夏時節,89歲的鐵路退休養路工劉長水,在兒子劉明如和孫子劉辰的攙扶下,走進煥然一新的安徽淮南鐵路九龍崗維修工區。老人興奮地說:“淮南鐵路因煤而建,歷經80多個春秋。沒想到這半個多世紀,這條鐵路大變樣。”

淮南鐵路是安徽首條鐵路線,新中國成立後,它的發展駛入快車道,現已成為華東鐵路第二通道的咽喉要道,成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一條民生路、幸福路。

第一代劉長水:上道不離“三件寶”

1936年1月,淮南鐵路建成通車。1938年7月,這條鐵路線被日軍侵佔,成為掠奪中國財富的工具。離九龍崗工區不遠,至今還留有日本侵華時遺留的碉堡。

戰爭年代,父母去世早,劉長水吃“百家飯”長大成人。1958年6月的一天,親戚告訴他附近的津浦鐵路招工,他便報名參加。

“那時乾的就是體力活,鋪設鋼軌、枕木,肩挑、背扛、手抬。”劉長水記憶猶新,那時起早貪黑輪班幹,有時工期緊了,飯直接送到工地上,只能在四面漏風的工棚裡休息,吃山芋幹、豇豆和綠豆等。

1961年,劉長水又輾轉調入合肥工務段淮南鐵路九龍崗工區,從事線路養護維修工作,一干就是28年。

說起淮南鐵路,劉長水有道不完的辛酸:“日本侵略者被趕走後,破舊的淮南線通達長江北岸巢湖裕溪口,這條斷頭線設備落後、質量差、事故多發,蒸汽機車時速只有30公里左右。”

那個年代,工作環境艱苦,幹活離不開洋鎬、叉子、耙子“三件寶”。“列車在線路上長年奔馳,沉積的煤屑與粉塵土粒經雨水混合後就和鋼軌下面的石砟黏結成塊,必須用鐵洋鎬和鐵耙子來鬆一鬆,過濾掉泥土,然後再回填恢復原樣。” 據劉長水回憶,那時線路作業上下道全靠帶班的哨子,就像軍營裡的號聲。

“鐵路工務現場是重體力活,一天下來腰痠背痛。一個月的收入只有4元左右。”劉長水說,那時候年輕,幹勁兒足,一心想把日本人掠奪財富的侵略線,早日變成新中國煤炭物資輸送線。

第二代劉明如:使用檢查儀如虎添翼

1989年,劉長水退休。劉明如接過父親手裡的接力棒,又回到父親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淮南工務段淮南鐵路九龍崗工區。

劉明如參加工作時,火車時速只有四五十公里。他最為自豪的事情是,30年鐵路生涯多次親歷鐵路提速,在崗位上沒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

淮南鐵路以運輸煤炭的載重貨車為主,對線路質量的影響大。上世紀90年代初期,淮南鐵路迎來擴能改造,大規模更換水泥枕,12.5米短軌換成25米長軌,普通木枕道岔換成新型提速道岔。那時候生產任務重,施工一天接著一天。

劉明如干的活兒就是“砸洋鎬”,靠人工搗實線路,讓火車平穩、安全通過。當時,兩個人1對鎬,一天要對45根枕木周邊的石砟進行搗固作業,一天下來要砸鎬4320餘次;任務緊時一天要完成70根枕木的搗固,砸鎬6720多次,需用10個小時左右。現在改用內燃威克搗固機,4個人用兩個小時就能搗固45根水泥枕。

時代在變遷,鐵路在發展。新中國成立70年來,淮南線由一條破舊的木枕單線,變成雙線、電氣化繁忙運輸線;牽引動力由以前的蒸汽機車,升級為內燃機車、電力機車;養護維修方式由以前的慢手工作業,轉向快捷高效的機械、儀表化模式,降低了勞動強度。

以前,測量線路採用木質老道尺,誤差大。一把道尺,每檢查1公里線路,要花45分鐘,每走3步就要彎腰測量1次,全程需要彎腰400多次。劉明如說:“線路用上軌道檢查儀後,只需要15分鐘左右就能完成1公里線路的檢查。”

第三代劉辰:擁抱“人工智能+機械作業”新時代

也許是命運的巧合,2012年5月,23歲的退伍軍人劉辰從蚌埠鐵路職培基地畢業,被分配至淮南鐵路九龍崗線路工區,他也選擇了工務線路工這個職業。

“我喜歡這個職業,更能鍛鍊自己。”這個陽光的“鐵三代”,身上散發著新時代鐵路人的朝氣。

鐵路發展步入“人工智能+機械作業”時代,劉辰坐在辦公室電腦前,雙手飛快地敲打著鍵盤,每天在電腦裡上報作業計劃,分析數據。火車只要在鐵路上跑過,現場的軌道數據就自動檢測生成了。只要在電腦上打開軟件,就能看到精確到0.1毫米的鋼軌幾何尺寸。

如今,鐵路線鋪設重型鋼軌,主要幹線成為無縫線路,科學養路進入機械化新時代。同工區一牆之隔的鐵路線上,大型機械正往前行進作業。劉辰的目光投向施工地點:“這是搗固穩定道床一體化的大機搗固機械,一輛大機作業兩公里線路相當於過去的200個人工勞力。”

現在,劉辰已不再像以前的養路工那樣“賣勞力”了,而是在修練“繡花”真功夫。挖掘機、搗固車、清篩車、鋼軌打磨車、軌道整形車相繼出現,鐵路養護可以藉助的專業機械力量越來越多。

“上世紀80年代,鐵路一線養路工小夥兒找對象可難了,如今吃香了。”劉辰話語中帶著自信,“工務人的工作環境比過去幹淨、輕鬆,生產效率倍增,收入也提高了,年輕小夥兒終於挺直了腰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