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條鐵路可謂命運多舛。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新鄉接軌的遊家墳支線被拆除,保留了新鄉至李封礦區的一段線路,改稱為新焦支線。1949年5月新鄉解放後,新焦支線迅速搶修通車,1953年後又對線路、車站進行了改造和擴建。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條鐵路可謂命運多舛。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新鄉接軌的遊家墳支線被拆除,保留了新鄉至李封礦區的一段線路,改稱為新焦支線。1949年5月新鄉解放後,新焦支線迅速搶修通車,1953年後又對線路、車站進行了改造和擴建。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大召營道口工區的一位老職工回憶說, 1983年入路時,新焦線還是單線,用的是木枕、P43軌,列車最高運行時速是45千米,線路一天的通過能力最多是45趟列車,每列車最多拉2000噸。而到第二次大提速時,新焦線已全線完成P60軌超長無縫線路改造,列車時速提升到120千米,線路通過能力也是成倍增長。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條鐵路可謂命運多舛。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新鄉接軌的遊家墳支線被拆除,保留了新鄉至李封礦區的一段線路,改稱為新焦支線。1949年5月新鄉解放後,新焦支線迅速搶修通車,1953年後又對線路、車站進行了改造和擴建。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大召營道口工區的一位老職工回憶說, 1983年入路時,新焦線還是單線,用的是木枕、P43軌,列車最高運行時速是45千米,線路一天的通過能力最多是45趟列車,每列車最多拉2000噸。而到第二次大提速時,新焦線已全線完成P60軌超長無縫線路改造,列車時速提升到120千米,線路通過能力也是成倍增長。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百年老橋

如果說這棵百年楓楊是新焦鐵路發展的見證者,那麼離此不遠的一座百年老橋更像是一個記錄者。這座老橋距鋼軌面有3米多高,橋上的“1903”字樣清晰可見,自此向上,一層層的沙土變化,如樹的年輪記錄了新焦鐵路的歷史變遷,記錄了列車時速、密度、載重的變化,記錄了工務職工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

不忘初心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條鐵路可謂命運多舛。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新鄉接軌的遊家墳支線被拆除,保留了新鄉至李封礦區的一段線路,改稱為新焦支線。1949年5月新鄉解放後,新焦支線迅速搶修通車,1953年後又對線路、車站進行了改造和擴建。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大召營道口工區的一位老職工回憶說, 1983年入路時,新焦線還是單線,用的是木枕、P43軌,列車最高運行時速是45千米,線路一天的通過能力最多是45趟列車,每列車最多拉2000噸。而到第二次大提速時,新焦線已全線完成P60軌超長無縫線路改造,列車時速提升到120千米,線路通過能力也是成倍增長。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百年老橋

如果說這棵百年楓楊是新焦鐵路發展的見證者,那麼離此不遠的一座百年老橋更像是一個記錄者。這座老橋距鋼軌面有3米多高,橋上的“1903”字樣清晰可見,自此向上,一層層的沙土變化,如樹的年輪記錄了新焦鐵路的歷史變遷,記錄了列車時速、密度、載重的變化,記錄了工務職工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

不忘初心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近年來,新焦鐵路的維修、養護、升級從未間斷過。該段幹部職工身穿“黃馬甲”,不忘初心、風雨無阻、晝夜奮戰,猶如那棵百年楓楊,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守護著這裡的安全。

牢記使命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條鐵路可謂命運多舛。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新鄉接軌的遊家墳支線被拆除,保留了新鄉至李封礦區的一段線路,改稱為新焦支線。1949年5月新鄉解放後,新焦支線迅速搶修通車,1953年後又對線路、車站進行了改造和擴建。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大召營道口工區的一位老職工回憶說, 1983年入路時,新焦線還是單線,用的是木枕、P43軌,列車最高運行時速是45千米,線路一天的通過能力最多是45趟列車,每列車最多拉2000噸。而到第二次大提速時,新焦線已全線完成P60軌超長無縫線路改造,列車時速提升到120千米,線路通過能力也是成倍增長。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百年老橋

如果說這棵百年楓楊是新焦鐵路發展的見證者,那麼離此不遠的一座百年老橋更像是一個記錄者。這座老橋距鋼軌面有3米多高,橋上的“1903”字樣清晰可見,自此向上,一層層的沙土變化,如樹的年輪記錄了新焦鐵路的歷史變遷,記錄了列車時速、密度、載重的變化,記錄了工務職工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

不忘初心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近年來,新焦鐵路的維修、養護、升級從未間斷過。該段幹部職工身穿“黃馬甲”,不忘初心、風雨無阻、晝夜奮戰,猶如那棵百年楓楊,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守護著這裡的安全。

牢記使命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條鐵路可謂命運多舛。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新鄉接軌的遊家墳支線被拆除,保留了新鄉至李封礦區的一段線路,改稱為新焦支線。1949年5月新鄉解放後,新焦支線迅速搶修通車,1953年後又對線路、車站進行了改造和擴建。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大召營道口工區的一位老職工回憶說, 1983年入路時,新焦線還是單線,用的是木枕、P43軌,列車最高運行時速是45千米,線路一天的通過能力最多是45趟列車,每列車最多拉2000噸。而到第二次大提速時,新焦線已全線完成P60軌超長無縫線路改造,列車時速提升到120千米,線路通過能力也是成倍增長。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百年老橋

如果說這棵百年楓楊是新焦鐵路發展的見證者,那麼離此不遠的一座百年老橋更像是一個記錄者。這座老橋距鋼軌面有3米多高,橋上的“1903”字樣清晰可見,自此向上,一層層的沙土變化,如樹的年輪記錄了新焦鐵路的歷史變遷,記錄了列車時速、密度、載重的變化,記錄了工務職工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

不忘初心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近年來,新焦鐵路的維修、養護、升級從未間斷過。該段幹部職工身穿“黃馬甲”,不忘初心、風雨無阻、晝夜奮戰,猶如那棵百年楓楊,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守護著這裡的安全。

牢記使命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

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在新焦鐵路新鄉橋工段大召營道口工區內,有一棵百年楓楊老樹,它經歷了這裡的風吹日晒,見證了新焦鐵路的時代變遷。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總是默默地佇立在鐵路旁,為工區的職工帶來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著一段鐵路的發展歷史。

據工區工長侯長髮介紹說,新焦鐵路的前身是始建於1902年的道清鐵路,這棵楓楊樹就是第一批道清鐵路工人種下的。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焦作市中站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藏有大量的優質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元代大儒許衡早在700多年前就稱這裡為“臥牛之地,日進斗金”。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1902年7月,在焦作從事煤礦開採業務的英福公司為掠奪煤炭資源開工修築道口(今安陽市滑縣道口鎮)至焦作礦區的鐵路——道清鐵路,這棵百年老樹自那時起便陪伴在它腳下的鐵路身邊。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條鐵路可謂命運多舛。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新鄉接軌的遊家墳支線被拆除,保留了新鄉至李封礦區的一段線路,改稱為新焦支線。1949年5月新鄉解放後,新焦支線迅速搶修通車,1953年後又對線路、車站進行了改造和擴建。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大召營道口工區的一位老職工回憶說, 1983年入路時,新焦線還是單線,用的是木枕、P43軌,列車最高運行時速是45千米,線路一天的通過能力最多是45趟列車,每列車最多拉2000噸。而到第二次大提速時,新焦線已全線完成P60軌超長無縫線路改造,列車時速提升到120千米,線路通過能力也是成倍增長。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百年老橋

如果說這棵百年楓楊是新焦鐵路發展的見證者,那麼離此不遠的一座百年老橋更像是一個記錄者。這座老橋距鋼軌面有3米多高,橋上的“1903”字樣清晰可見,自此向上,一層層的沙土變化,如樹的年輪記錄了新焦鐵路的歷史變遷,記錄了列車時速、密度、載重的變化,記錄了工務職工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

不忘初心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近年來,新焦鐵路的維修、養護、升級從未間斷過。該段幹部職工身穿“黃馬甲”,不忘初心、風雨無阻、晝夜奮戰,猶如那棵百年楓楊,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守護著這裡的安全。

牢記使命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70年70人(事)】百年老樹見證新焦鐵路發展

時光流逝,大召營道口工區內的楓楊老樹仍在。正如這棵百年老樹風雨無阻的陪伴在新焦鐵路身邊一樣,候長髮他們也繼承了老樹精神,無論是冰雪交加還是烈日當空,始終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在大召營道口,為百年煤運線——新焦鐵路的安全暢通,為過往人民群眾的通行安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素材來源】新鄉橋工段融媒體工作室

【編輯】彭曉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