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江川安化的橋

安化 江川 雲南 玉溪 我在宮裡做廚師 彝族 西部移動傳媒 2019-07-15
雲南江川安化的橋

從雲南玉溪市紅塔區小石橋鄉驅車可直達江川區安化鄉。據說,從明朝嘉靖年間起,許多居住在江川、玉溪等壩區的彝族和少數漢族群眾由壩區遷入安化定居,並繁衍生息。安化鄉境內有董炳河、塔衝河等多條河流穿過,形成了當地河流溝箐縱橫交錯、阡陌丘壑雜然相陳的自然景觀和地理環境。世代生活於此的人們,為解決涉津之苦,便興建橋樑,改善出行設施。這些橋名目繁多、形式各異,不僅有木橋、石板橋,更有石拱橋等,他們以不同的形態立於山水之間,藏於繁蔭之下。行至安化,不妨來說說當地的那些橋吧!

雨後的董炳河水裹挾著泥沙從安化鄉穿過,奔向遠方。河上,一座看上去古色古香的橋成了當地老人閒暇之時相聚休閒的場所。橋為木板橋,它使用了數根結實的木料為橋樑,橋面為木板鋪墊,並建有木結構的橋亭,橋的兩側還有木柵欄。此橋名曰:幸福橋。在橋上,與老者們聊起安化的橋,當地人代應壽轉過身子,打量著記者,用地道的方言說道:“我們安化的橋很多。聽老一輩人說,古時這裡交通不便,人們出行經常要想辦法涉水過河,加之每到雨季,河水暴漲,阻斷去路,為了改善出行條件,人們便在河水湍急的地方根據需求興建橋樑。這些橋分佈在安化的各個地方,有的因年代久遠而坍塌,有的被修繕或重建。我們說不清安化從古至今到底有多少座橋,但估計也有幾十座。”

雲南江川安化的橋

幸福橋上的安化老年人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當地人習慣將幸福橋稱為大橋。在當地老者的記憶中,此橋自他們記事起就已經存在,至於它到底有多少年曆史,則很難說清。橋上的老者們相互討論著橋的年代,一番爭論之後,他們覺得這座橋至少有百餘年了。爭論中,一位老者說:“以前這座橋只有橋面,橋下便是董炳河水,1965年左右,人們在這座橋上加蓋了橋亭和護欄等,成了現在的樣子。記得以前我們放牛都要從這座橋上經過,現在回想起來,橋的寬度和長度跟以前相比基本沒有改變。”

雲南江川安化的橋

行走於安化當地,不時會看到形制不同的橋。

老者們對於橋的討論始終沒有停歇的跡象,在熱烈的談論後,他們開始細數起了安化的橋:“我們這裡有鬆園橋、倒橋、沙田大橋、雙拱橋、鎖水橋、小花橋、迎龍橋等。在這些橋中,據說倒橋是安化年代較遠的一座,它原本位於董炳河中游、中村西北面,始建於清代中期,為木橋,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這座橋的建造很簡陋,除橋墩為石砌外,僅用三根木頭作為橋樑,橋面用木板鋪就,沒有橋欄,也沒有橋亭。因年代久遠,此橋曾經多次倒塌和修繕,所以我們也就把它叫作‘倒橋’了。倒橋修修倒倒不知多少次,直到1956年左右徹底倒塌。之後,倒橋就消失在人們眼中了。”

雲南江川安化的橋

路邊不知名的橋,在周圍山水的映襯間盡顯古樸之美。

安化的橋雖自古有之,但在歲月的變遷和發展中,當地的橋其實也在發生著變化。據瞭解,在清末和民國年間,當地曾建造了鬆園橋、鎖水橋等多座石板橋和石拱橋。當新中國成立之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更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蓋了小花橋、雙拱橋等各式各樣的橋樑,主要用於人畜通行等。

記者行走於幸福橋一帶,不時會看到當地大小不一的橋樑,雖對它們瞭解不多,但在當地人的描述中,卻可以清晰地感知到這裡的橋在記錄當地風物變遷的同時,也展示著當地群眾數百年來用勞動與智慧創造的成果。

來源:玉溪日報記者 顧世丹 文/圖

江川發佈 江川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整理:西部移動傳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