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供佛,發願誦咒的功德

阿彌陀佛 佛教 雞湯 文化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 2017-10-05

「散華,散佈鮮花,以供養佛也。《會疏》雲:散花者,花開清淨。妙色妙香,散諸佛剎。若有花開,諸佛來坐。是故下界中以花為淨土。見色聞香,諸鬼神等嫌之,猶如糞穢色香」。這括號有說明,「謂諸鬼神以花之色香,同於糞便,故嫌之」。這一段告訴我們香花能夠供佛、供天,天人他們見色聞香,佛,供佛,這個地方有花、有香,佛會光臨,天神也會光臨。

以花供佛,發願誦咒的功德

鬼神見到這個好香、香花,他就遠離,各人業報差別不同,他沒有這個福分,花色花香他的感觸跟糞便相同,他不喜歡。可是天神他喜歡。這些我們明白了,燃香一定要燃好香,這是對佛菩薩、對神明的恭敬。如果這個不好的香、很難聞的香,鬼神喜歡,佛菩薩不喜歡。我們常常供好花、好香,我們就知道,冤親債主這些鬼神他遠離你,諸佛菩薩、諸天善神他來接近你,他會到這邊來坐坐。

「《陀羅尼集經》曰:若四部眾」,這個四部,出家男眾女眾、在家男眾女眾,這叫四部眾,「以眾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咒者,得十種功德」。誦咒,我們要知道,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咒語,全是梵文,沒有一箇中國字,所以唸佛也是誦咒。或者是也有人喜歡念往生咒,往生咒第一句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這部經上說以花供佛,發願持名唸咒得十種功德,這下面說出來了。

「一者,自發善心」。自己發善心。這個善心,求生淨土之心,這個心是無上圓滿菩提心。我念佛、供佛不為別的,就為往生極樂世界。第二個「令他發善心」。別人看我發心,他也跟著發心。「三者,諸天歡喜」。人不知道,天神知道。

這二十八層天,除了無想天之外,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層天,這些天人皆大歡喜。為什麼?天人的果報是什麼?上品十善再加上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這天人,天人看到人也發善心,歡喜!跟我們一樣,我們看到善法就歡喜,看到善人一定歡喜,天人亦如是。

以花供佛,發願誦咒的功德

不喜歡看到人作惡,人有惡念、有惡行,天人距離他就遠了,鬼跟他們就接近了。第四,「自身端正,六根具足,無有損壞」。這句說的是身心健康。自身端正,六根裡頭講到意,意是心,身心健康快樂。「五者,死生寶池」。這是講臨終之後你到哪裡去,你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去,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第六,「生生世世生於中國及貴姓中。生值佛聞法,不生邊地及下姓中」。來生,來生如果想投胎,佛知道你生生世世會生於中國。這個中國是佛經上說的,不是我們現在的中國。這中國是什麼意思?這個地區有高等文化落實在這個地區,這叫中國。

文化水平高,這裡頭有佛法、有聖賢教學,人民覺悟不迷惑,覺悟就快樂,迷則有苦,覺就有樂,所以這個地區的人離苦得樂,這叫中國。中也是不偏不邪的意思,這個地方人沒有偏見、沒有邪見,所以叫中國。生在這個地區,能夠接受聖賢教育,能夠學習大乘佛法,這個標準叫中國。

以花供佛,發願誦咒的功德

及貴姓中,他在這個地方投胎,一定是生在貴族家庭。為什麼?善與善感應,惡與惡感應。凡夫投胎全由功德在做主宰,善惡報應絲毫不爽。不但生中國及貴族,而且生值佛世,他出生的時候佛在這個世間講經教學,這個緣不可思議,他能夠見佛,能夠聞法。

值就是遇到,生在佛在世的這個年代,見過佛,聽佛講經教學,不生邊地。邊地就是文化落後的地方,沒有聖賢教誨的地方稱為邊地。下姓中,印度古時候種族階級很嚴格,不平等。婆羅門、剎帝利是貴族,婆羅門有智慧,多半從事於宗教教學,剎帝利是貴族,是統治階級的,所以他們是貴姓。下姓這是平民。這以供養鮮花這個功德,會幫助你生在貴族,不是生在平民家庭。

「七者,成轉輪王,王四天下」。這講你有幸見佛聞法,依教修行,以你的慈悲心、愛心愛護一切眾生,護持正法,你發這個願心,你就成為轉輪聖王。王四天下,這個王是統治,統治四天下的是金輪聖王,輪王裡面地位最高的。

「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為什麼佛在經上常常強調男身?女身比男身要苦,我們細心去觀察就知道。所以菩薩示現成道一定示現男身,比丘尼、優婆夷、在家出家女眾,她們修行證果的時候都現男身。第九,「得生彌陀佛國,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鞞跋致」。

這是遇到唸佛法門,有緣遇到淨宗法門,遇到淨宗法門一定得三寶善神的加持,讓你有緣見到淨宗經典,遇到修淨土的這些善知識,你跟他們往來,你也就會修這個法門。修這個法門,你這一生決定成就,也就是說你決定得生淨土。生到淨土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決定成阿鞞跋致。

以花供佛,發願誦咒的功德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講阿惟越致,阿鞞跋致是《彌陀經》上說的,一樣的,翻譯的時候用的字不相同。第十,「成阿耨菩提。坐於七寶師子座上,放大光明。與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也」。這是究竟圓滿的成就,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真的把你妄想分別執著這些煩惱統統斷乾淨了,煩惱斷盡你就成無上菩提,這個時候坐七寶師子座上,這是說佛說法的寶座。

放大光明,這個大光明就是對一切眾生說一切法門,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成無上道。你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等同無異。散花,供養香花得十種利益。十種利益有淺深高下的差別,這種差別全在用心不同,你用的是什麼心,如果用的是真誠恭敬心,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

所以佛在經上常常教我們,我們要記住,「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這句話重要。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誠心,對自己的利益,就像這經上所說的,將來成佛跟阿彌陀佛一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