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多動症?

8 個回答
木林谈心理
2019-06-29

你來問這個問題,多半是家裡或者身邊有小孩子患有了多動症的表現。所以自己也疑惑到底是好動,還是多動症這個病。下面兩點來講一講。


01、【多動症醫學解釋】

多動症是兒童期表現出來的注意力缺陷與年齡心理不相符的行為。醫學上成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心理上面的障礙。孩子的行為常伴有注意力低、過度活動、沒有自我約束力等。換成我們俗話中的就是覺得孩子“屁股下面摸了油”,一會兒都消停不了。

造成這個現象的出現原因不能唯一確定,可能是家族遺傳史,也可能是母體在受孕時遭受了意外衝撞、孩子神經發生病變或者頭部衝撞、也可能是家庭環境帶來的認知。具體要依據孩子出生前後成長記錄來分析。

什麼是多動症?

02、【你家孩子真的多動症嗎】

雖然原因不能確定,但是很多時候現象貌似可以確定,那就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三心二意的,三分鐘熱度。一會兒玩一個東西,永遠沒有安靜等。這些現象就會讓家長覺得孩子是得了“多動症”。那麼到底孩子是喜歡好動,還是真的出現了多動症。其實,有個最根本的行為判定標準。那就是多動症的孩子,不管做什麼,都喜歡多動。這個包括孩子吃飯、玩遊戲、看動畫片、和小朋友交流等。所有的時刻都表現出來多動,那麼就是得了多動症。而如果有一項或者幾項不會多動,而是安靜的在那邊專注的做著,那就不是多動症。

什麼是多動症?

03、【如何面對孩子多動的現象】

面對這個問題,家長首先要做到從心底裡不抗拒、不嫌棄孩子的多動。同時,下面兩個方面參考:

A/更多的陪伴孩子,這樣孩子慢慢就會養成三分鐘或者更久的持續度

B/培養孩子能靜下來的興趣,比如圍棋、畫畫、寫字等能力

什麼是多動症?


孩子多動不管什麼原因,都需要父母再投入多一點的陪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討論、點贊。喜歡我回答的朋友,歡迎點擊關注。我是木林,喜歡心理學。經常會寫關於個人心理自我成長分析的文章,與大家一起探討。願我們都能有一顆從容的心,面對未來的生活。

开明怙恃
2019-06-29

多動症,簡稱ADHD,即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另外,香港稱之為“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臺灣則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而在日本則被稱為“注意欠陷多動性障礙”。

多動症,是一種兒童成長時期最常被診斷、且具有損害性的,以及最有爭議的兒童臨床綜合症。

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

一、注意力分散型:

1、容易分心,錯過細節,忘事;

2、很難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3、僅幾分鐘後就開始對任務感到厭煩,除非是他們特別感興趣的事;

4、很難集中注意力在學習新的事情上;

5、完成作業有困難,常常丟三落四(比如鉛筆,玩具,尺子,作業。。。。。。)

二、多動、衝動型:

1、在座位上煩躁不安,不斷扭動身體;

2、說話中間沒有停頓;

3、到處衝撞、觸摸在視力範圍內的任何事物或東西;

4、在吃飯、學習、聽故事時,很難坐下來;

5、不停的運動;

6、完成安靜的任務或活動時很困難。

三、綜合性:

既有注意分散的症狀,又有多動、衝動症狀。

 

建 議——

多動症兒童因為其多動、衝動以及注意力缺乏

的特點,在日常學習環境中,更容易產生干擾

班級以及課堂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會對老師

講課有影響,同時也容易影響其他孩子的正常

學習,對孩子本身學習、成長也有很大的影

響。

建議家長儘早帶孩子就診,不要耽誤。

解忧心理铺
2019-06-29

多動症,學名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

部分患兒成年後仍有症狀,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我曾經就為好幾個成人做治療。
什麼是多動症?

治療上、根據患者及其家庭的特點制定綜合性干預方案,下面幾點供參考:

1.心理治療主要有行為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兩種方式。認知行為治療比較有效。具體需要心理專家針對個案情況,採取治療方案。基本上心理治療是很有效的治療。

關注案主的內在的需要。她的多動,也許正在表達什麼呢?

2.藥物治療藥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成績、短期內改善患者與家庭成員的關係

3.行為管理和教育

4.針對父母的教育和訓練適合於伴有品行障礙或其他心理問題、父母不同意接受藥物治療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恰當的患者。
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應該儘快治療。

因為如果任由其發展,很可能會帶來很多問題,不光孩子學習不好在學校易被歧視,父母之間也容易因為孩子的問題而發生矛盾,影響婚姻穩定,甚至導致離婚。這種孩子如果處理不當,長大後出現社會適應障礙,甚至犯罪的發生率都顯著升高。希望家長真的能夠重視這個問題,讓問題孩子早日不再是父母心中永遠的痛,再次成為父母的驕傲。

如果是成人,也應該早點治療。

郭晓奕青少年家庭治疗
2019-06-29

兒童多動綜合症,簡稱多動症。是一組由生物、社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注意不集中、活動過度和衝動為特徵的臨床綜合症。多在3歲左右起病,到7-10歲才被診斷,是兒童青少年的常見病。

主要表現為注意障礙、多動不寧;還有易激惹、好衝動表現。其常見的伴發心理障礙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及某些情緒障礙。

多動症是學齡期兒童的常見病之一,患病率為3%~7%。1983~2011年,我國兒童總髮病率為5.7%,其中男童發病率為7.5%,女童發病率為3.4%。

多動症不僅僅是兒童才會得的病,高達65%的兒童症狀將持續到成年期。從這個意義上講,多動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需要堅持規律、長期的治療。

延寿生态农业
2019-06-29

你好,多動症分兩種,一種是我們普遍認知的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症。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5%~10% 之間,國內調查在 10% 以上,男孩多於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機率較高,大約在 6%以上。還有一種就是很多人都不太瞭解的成年人多動症。根據很多學者的隨訪觀察和前瞻性研究,發現多動症並不是兒童專有的疾病。兒童患了多動症若不及時治療 ,可持續到青壯年階段 ,只不過症狀表現有所不同而已 ,人們稱之為“成年輕微腦功能障礙 (簡稱AMBD)” ,即成人多動症。成人多動症臨床表現多以急躁、易發脾氣、焦慮、抑鬱等為特點。這個疾病是美國醫生阿諾德在1972年首先報道的 ,以後類似的報道相繼增多,為此美國曾召開過AMBD專題討論會。

什麼是多動症?

不想说GG
2019-06-28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在我國稱為“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
什麼是多動症?

具體的臨床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1.注意缺陷

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注意集中困難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是本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注意維持困難,經常有意迴避或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做事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習用具,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甚至忘記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
什麼是多動症?

2.活動過多

表現為患者經常顯得不安寧,手足小動作多,不能安靜坐著,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靜的場合擅自離開座位,到處亂跑或攀爬。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遊戲,一天忙個不停。
什麼是多動症?

3.行為衝動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表現衝動,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為此常與同伴發生打鬥或糾紛,造成不良後果。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 注意缺陷、活動過多和行為衝動是ADHD的核心症狀,具有診斷價值。
什麼是多動症?

4.學習困難

因為注意障礙和多動影響了患者在課堂上的聽課效果、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致使學業成績差,常低於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
什麼是多動症?

5.神經系統發育異常

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繫鞋帶和扣鈕釦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6.品行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罵、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範及社會準則的行為,如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王金云医生
2019-06-29

就是不專心,這個可以培養專注力,

孤o影
2019-06-29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轉移。活動力度過大坐不住。經常有小動作。容易衝動自控能力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