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農村大哥純手工技藝百年傳承,賣450元一把,老黃牛讓我們懷念
攝影的故事影像的視覺
1/18 現在我遠離了家鄉,懷念家鄉的牛。牛和我們關係由來已久,牛會竭盡全力的保護自己的幼崽不受到傷害,母親說,它們分別的時候母牛會叫整整兩到三天,這就是母子分離。現在農村老家養牛的越來越少了,但我經常想起自己家那頭大黃牛,老實、聽話、有力氣。最後牛老了,賣了1萬塊錢,供我妹妹上了大學。
2/18 牛是農民勞作夥伴,它吃苦,耐勞,奉獻,默默無聞,老黃牛,有著樸實無華的外表,它謙遜和低調,一心耕作,心不傍鶩,在中華民族具有深遠的內涵。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n
3/18 山東惠民縣李莊鎮,54歲農村大哥郭振珉家裡還有著傳承下來的百年皮鞭作坊,70道工序制一根鞭子。郭大哥的這個手藝是父親傳承給他的,他和妻子已經從事了35年。
4/18 郭大哥在自己家的客廳裡割牛皮,面前的木頭架子是郭大哥工作時要用到的工具。郭大哥說,我高中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學習手藝,一直堅守著這門手藝,村裡人別的沒有做這個的了。郭大哥的曾祖父郭玉坤年輕時為了養家餬口,學習了車馬挽具製作手藝,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這個手藝一代接一代傳了下來,祖父郭孝師、父親郭興昌都是當地有名的車馬挽具手藝人。
5/18 牛馬乃至羊群,都成了稀罕事物,鞭子,好多年都沒見過了。
6/18 健身鞭子,兩天才能做一個,大哥賣450元一把,為一丈長(一丈=十尺=一百寸(一寸=0.033米,一尺=0.333米,一丈=3.33米)。大哥說,這成本貴,所以賣的價格高,其實利潤並不多,就是賺個功夫錢和辛苦錢,做一根鞭子要經過七十多道手序,例如去毛、削皮、抻皮、上油、加溫、割條、編打。
7/18 牛皮馬紮,這也是大哥自己做的,木料為棗木。腿交叉作為支架,可合攏,便於攜帶。 \馬紮\俗名稱板凳、杌扎,是老手藝。馬紮是一種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作為支架,上面繃帆布或麻繩等,可以合攏,便於攜帶。 \馬紮\俗名撐板凳、杌扎,東周--春秋時期發源於2600年前發源於齊國故都,以其工藝獨特、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攜帶方便。
8/18 製作工具,數百年純手工的技藝傳承至今。皮鞭製作是車馬挽具產業的代表。
9/18 牛皮大鼓和牛皮鞭做法不同,是用最好的一級頭層水牛皮和當地黃牛皮做的。
10/18 農村大集上做生意的老人,今年82歲,老人的名字叫平安。大爺說:“有些東西我賣不出去,但就怕村民來買,其實一件物品也賺不了幾毛錢,我怕他們買不到。”
11/18 小物件叫牛鼻環,大爺賣2元一個。也叫牛鼻桊(音眷),《說文》桊:“牛鼻上的環”,也稱牛鼻拘,《廣韻》:“牛拘也”,為服牛具,是人馴服牛的標誌。穿鼻環時,招呼幾個人把小牛壓在牆角處,一個人抱緊牛脖子,往上抬,牛就沒有力氣反抗,然後用手摸牛鼻子,兩個鼻孔中間那地方有個很溥的地方(軟骨),用木楔子或釘子猛一捅,然後迅速將事先準備好的牛鼻環套上。
12/18 牛鼻環,有兩種,這種牛鼻環,2元一個,純銅的貴一些,5元一個。牛耕時代,牛很犟,農民在實踐生活中得出了經驗,知道了牛鼻中隔薄而布有神經,牽住並刺激牛的鼻中隔可使牛感覺到痛而乖乖地聽話,農民就用一個金屬環穿過鼻中隔並套上繩子就可以牽著犟牛走。牛鼻環又叫牛鼻圈,最早是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古代勞動人民為了防止牛拉犁累時,發脾氣誤傷人而設計出來的,體現了農民的智慧。
13/18 老人樸實,勤勤懇懇一輩子,這麼大年紀了,還在勞動。
14/18 農村很多老物件和牛有關,牛角可以賣到1200元一個,牛角不僅僅作為擺件,牛角可以起到清涼、解毒的作用。
15/18 原來門前擺放的牛石雕。
16/18 很多名言、書法也和牛有關。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7/18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牛,牛肉還是我們餐桌上的美食。庖丁解牛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農村大集上小夥是專門從事解牛,十分熟練,一頭牛可以賺到70元。小夥說:“這頭牛有500斤,出肉有170斤,肉賣26元一斤,一個小時完成,一天解牛4、5頭,我這手藝是祖傳。”
18/18 牛不張揚,不表白,不自誇,更不浮躁,也不滿足,勤勤懇懇、奮進不輟的老黃牛讓我們懷念,黃牛、奶牛、水牛、犛牛,有人的地方就有牛,耕田、運輸、擠奶,任勞任怨,肉、角、骨、皮、毛、糞,都有用途。懷念老家的牛,牛是一種精神,它在我的心中,肅然起敬!#今日頭條攝影大賽##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
2019-04-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