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現在提倡快樂教育,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是快樂教育?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10 個回答
少爷的大后方
2019-07-14

關於“快樂教育”這個話題,在前幾年就已經被有關專業人士指出是個偽命題。

一開始,我還不信,堅信只要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慾和內驅力,一定能讓他快快樂樂學習,開開心心接受新知識。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任務的增多,學課領域的深入,越來越覺得“快樂教育是偽命題”這個觀點是真理。因為任何一個領域的學習,哪怕一開始再有興趣,再有動力,深入下去,都需要一個不斷反覆練習,不斷突破舒適區的過程,不論是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還是對課外才藝的學習。

這個過程是辛苦的,還需要一定的毅力,單單憑“興趣”是持續不了了。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4年蟬聯亞馬遜認知心理學分類榜首的《認知天性》一書中就談到,要讓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是需要不斷地挑戰大腦,越辛苦獲得的知識,越不容易忘記。


所以,想要用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方式來將某個領域學精、學深,或許少部分天賦異稟的人能做到,但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是不可能的。

不過,學習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引領方式,讓孩子的學習“辛苦而不痛苦”。而最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培養起孩子對學習的自信,讓他有信心、有能量去突破自己的學習舒適區。

那這個自信又要怎麼培養呢?美國曾有一群心理學家對“學習自信”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人們完成稍超出自己能力範疇(也就是“跳一跳能夠得到)的任務時,會信心大增,願意去迎接下一個更高難度的挑戰。但如果給對方的任務遠超出其現有能力能達到的水平時,會讓對方因為覺得”遙不可及”而徹底喪失挑戰的勇氣。

所以,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根據他現有的能力來為他設置“跳一跳能夠到的”的目標很重要,幫助他積累成功體驗,讓他擁有敢於挑戰更高難度的動力。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學習其實是“反人性”的,因為人的天性是懶惰,想要享受舒適的,但學習是一個不斷挑戰天性,打破舒適區的過程。所以,這個過程,父母的以身作則、榜樣引領,及時肯定、鼓勵,不斷根據孩子的能力校準目標、調整計劃。如此,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獲得學業的成果,感受學習的自信。

一小时家长
2019-04-03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感覺作為經歷過中國系統教育的人,坦白來說我的受教育過程,並不快樂。剛開始是父母的嚴厲,老師的督促讓我老老實實。

不敢妄動,後來是我自己真正明白了不同的選擇後的不同道路,讓我開始進行自我要求的進行學習。如果有機會,我當然會選擇,進行快樂教育。

什麼是快樂教育呢?其實無論是什麼教育,除了那些真正一點就通的天才,剩下的人無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實現自我的成功或者說是價值實現。

那麼這大量的時間就是我們最痛苦的時間,長時間的重複做一件事,學習,學習還是學習。我們是怎麼耐得住性子呢?原來是自我剋制,當然如果有選擇,感覺到不無趣,那麼自然會有不同的效果。

這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的是一點都沒有錯,如果是自己喜歡那麼真的是什麼都沒有問題。

歷史上的大科學家,或者是現在進行日復一日的科研項目的人員,他們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各種的數據運算和實驗,這真的是相當枯燥,他們為什麼能夠堅持下去?就是因為各自的興趣,內心深處的喜歡。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愉玩学社
2019-07-14

大家好,我是(愉玩學社),非常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名教育領域的創作者,我認為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壓力的增大,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開始增大,因此在我看來能夠實現教育的發展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我把該問題的相關知識與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與獲得相關的啟發!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接下來讓我來具體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真實看法!首先我認為認為現在教育還是發展很好的,而且現在很多方面都逐漸的被大家所接受,因此我認為這是現在值得肯定的地方(各種的機構),所以這裡我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顯而易見,快樂教育需要施教者與被教者共同的快樂才可以稱得上是快樂教育。不要在孩子不快樂的時候施教,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下學習會使其信心減弱。不要在自己不快樂的時候施教,努力營造快樂的氛圍,不要把不好的情緒帶給孩子,要多一點估計,少一點責罵。讓興趣為快樂求知引路,而不是一味的強迫與過度學習。快樂教育是以老師放鬆省力,孩子開心有興趣為目的,鍛鍊孩子的認知能力,培養孩子的天賦。

當然,這裡我還是希望教育做的越來越好,國家也越來越好。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以上是我多年積累的知識與個人的經驗,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教育領域知識,可以關注我,我會每天給大家更新及分享一種不一樣的新知識!

黔宝天天
2019-07-15

"快樂教育"作為一種現代的、科學的教育思想,其實質是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創設樂學的心理氛圍,煥起全體師生的求知興趣和慾望,讓他們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並獲全面和諧的發展。


快樂教育是小學從單純"應試教育"的桎桔下解脫出來,把歡樂還給孩子,使全體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個性得到發展的一種教育模式。


1快樂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的。


2快樂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


3.快樂教育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著眼點。

變"厭學"為"好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是快樂教育的一個重要標誌。在教育活動中應十分重視強調以下幾點:


(1)興趣是兒童學習知識、參加活動、接受教育、發展能力的直接動力。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體驗學習進步和成功的喜悅,進而逐步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產生學習的自覺性,即由"好學"到"樂學"再到"會學"、"創造性地學"。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於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和能動性。


(3)每個學生都蘊藏著極大的創造力。教師要在教育活動中重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逐步形成創造慾望、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就是要教會學生"學"。因此快樂教育不僅要研究快樂教育的教法,而且要研究如何使學生學會愉快地學習的方法。此外,還要研究快樂教育的"考法",使"考法"的改革,有利於教法的改革與學法的養成。


4.快樂教育重視各種教育形式的整體優化。綜合現有的經驗,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創設快樂、合作的學習環境,多彩、自主的活動環境,友愛融洽的人際環境和優美、文明的校園環境。


(2)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課程結構。


(3)建立以學校教育為主,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創造良好的育人條件。


(4)在活動時間上,形成朝氣蓬勃的早晨、輕鬆愉快的課間、歡樂活潑的中午、豐富多彩的下午、自主自動的傍晚。

王云育儿育己
2019-06-22

謝謝邀請🙏

我家有一個7歲的男孩,他和我說:“他是快樂型的孩子”,又說:“他是自信的孩子”,他還說:“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強。”

幼兒園老師和我說:“兒子是她見過的最自由、最快樂的孩子。”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孩子是我的孩子,我為他驕傲,他就是他,我愛他本來的樣子。他的本真,他的純潔,他的專注、他的思考,他的調皮,他的創造,他的智慧,他的善良,他的勇敢,他的責任擔當,這就是他的樣子,他可以快樂的做自己。

“寶寶愛媽媽,媽媽愛寶寶,我們都愛著對方。因為有愛,才喜歡聽你的話。”這些是兒子對我說的話。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守住自己的界限,更不要越界。父母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去做最好的自己。

“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兒子對我說的話,明天下午我和兒子作為組織者,帶領13組家庭去幫助爺爺奶奶摘桃子。幫助別人會讓我們的價值感提升,收穫快樂。

主動為別人付出,知道感恩,會愛別人。我家孩子是“快樂型的孩子。”下圖是兒子給爸爸媽媽、姐姐做的小糕點。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愛是一切的答案!

鲸小鱼LittleWhales
2019-07-05

作為一名深耕一線的小學教師,我想說快樂教育只能在幼兒園或者小學低段。

一、現狀分析

中國人為什麼要讀書?因為讀書才有出路。說的現實一點,讀書好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富二代官二代商二代什麼的就不要考慮了)而中國目前的現狀是什麼?好的工作崗位不夠。甚至就業壓力挺大。那麼面對中國龐大的學生人口,國家該怎麼做?顯然就是人才選拔制度。選拔人才,換一個角度說,就是要淘汰大部分普通的人。你想要不被淘汰,怎麼辦?顯然只有做的比別人多,學的比別人多才有可能脫穎而出。因此,在面臨升學這個關係一生的問題時,是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快樂教育的。

二、快樂教育的現實意義。

倡導快樂教育,其實最本質的意義還是在於,營造一種氛圍,讓校園不要只是純粹的讀、背、默寫、考試。還有更多的活動、社會實踐在等著你。在不影響教學成績的前提下,多開展一些豐富的活動,從而讓學校生活變得快樂,有期待。

但此方法不適用於小學六年級,初三和高三。

三、快樂教育的受益者。

倡導快樂教育的受益者其實是幼兒園。幼兒園升小學因為沒什麼壓力。因此幼兒園是比較配合國家號碼的0起點教育、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等等。小朋友都喜歡上幼兒園。因為幼兒園一天就上1-2節課,其他時間玩、活動、吃飯、午睡,而且沒有作業。老師很少批評你等等。到了小學,也許一二三年級,還可以快樂一下,週末作業不多,可以導出遊玩,拓展視野。但是到了高年級,肯定是越來越辛苦的。

四、我眼中的快樂教育。

1)課堂高效,課後作業精簡。

2)素質教育活動豐富。

3)師生關係和諧、學習氛圍良好。

4)考試成績優秀,人人都能升學。

什麼樣的教育是快樂教育?

第一,我認為快樂的教育最起碼不是壓力教育,比方說現在國內小學生作業壓力繁重,很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比方說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或者是一些特長班等等,這方面我也覺得是壓力教育,讓小孩子很忙,很反感做這些事情。快樂教育是讓孩子真正的喜歡上這件事情,而不是強制他做這些事情。

第二,我認為的快樂教育,應該是因人而異,比方說有的同學就喜歡安靜一點的環境,有的同學比較調皮搗蛋,喜歡熱鬧一點的環境,針對每個同學的性格不一樣,所以採取的教育的方式不一樣,在教育的時候,要求也不一樣。

第三,我認為的快樂教育應該是多多培養一些孩子喜歡的課程,比方說真正的音樂課,體育課,繪畫課,但是這些課程在小學階段基本上都是不會被重視的,其實我一直強調是勞逸結合,一直坐在那裡學習,時間久了很容易煩,偶爾放鬆一下會更好。

亲爱的周公子
2019-06-29

某天,在學校門口,和一位家長聊起。她的孩子和我家差不多,平時成績一般。不同的是,我家是自身接收能力弱,我傾盡全力地在幫助孩子。她告訴我,我不在乎孩子的成績,我就想讓他快快樂樂的。我笑著點點頭,不再多言。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成績差的時候,往往會說這樣一句話,成績無所謂,我只要他快樂。表面上看,這句話沒有毛病。細細回味,又覺得不對。刻苦努力地讓成績提高,難道就抹殺了孩子的快樂?

猶太人在一個孩子開啟讀書生涯的時候,在書的第一頁會抹上蜂蜜。孩子翻開書,低下頭,伸出舌頭慢慢地舔食那些甜甜的蜜。古老的猶太民族用這種“甜蜜”的方式,告訴他的子孫後代,書中自有美妙與芬芳。類似中國老祖宗的“書中自有黃金屋”等。學習和快樂一點也不衝突。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根據我的觀察,凡是成績差的孩子,除了個別因為自身客觀原因外,歸根結底的原因是沒有找到學習“甜如蜜”的誘惑原動力,更談不上刻苦鑽研了。偶爾孩子沒有下課,我會站在孩子的班級外,悄悄觀察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他們全神貫注地或看著老師,或看著黑板,或奮筆疾書。對知識渴求的快樂和自信洋溢在小小的臉上,讓我突然想起我曾經的求學生涯。那時上課,特別害怕下課鈴聲響起,因為鈴聲響起,老師就走了。多麼讓人留連忘返的課堂啊。

一般成績差的孩子,在課堂上找不到學習的樂趣。看起來是睜著眼睛,貌似在聽課。但是,從眼神看,不知道思想已經跑到哪個山頭做客了,雲裡霧裡。如果老師剛好再提問,孩子答不出來,小夥伴們竊竊私語或者鬨堂大笑,老師再進行嚴厲批評和處罰。如果家長不及時給孩子輔助,跟進知識點,讓孩子能夠理解跟上大部隊,孩子很有可能牴觸學習甚至厭學。在漫長的學習生涯裡,一個孩子在學習上找不到快樂,你所要他的其他快樂,又能填補多少?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當你的孩子成績差,千萬不要讓“我不在乎成績,我要他快樂”這種所謂的雞湯洗腦。對於一個學生來講,成績代表了他的很大一部分快樂。他是否在課堂上快樂,他是否在學校的生活中快樂?他是否在小夥伴們的榜樣中快樂?他是否在老師的肯定中快樂?想想那漫長的八小時,你就知道,你所謂的快樂,和他所身處的不快樂相比,是多麼微不足道。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對一個學生來講,真正的快樂是什麼?是一種求知若渴、全心付出的回報,是一種被小夥伴們仰視尊重的認同感,是一種被老師肯定的自信和榮譽。反之,你仔細去看看那些成績差的孩子,在漫長的課堂上,他們臉上深深的惶恐,害怕被老師叫起回答問題的不安,被小夥伴們說是差生的無奈自卑.......你覺得他快樂麼?醒醒吧,所謂的快樂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青颢成长
2019-06-13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作為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我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真正的快樂教育應該是引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保持求知的熱情,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那如何才能做到呢?

首先,要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慾!

人類的好奇心也是極其脆弱的。愉悅感源於解決問題的過程,在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上毫無進展是不會有愉悅感的,實際上,它還會使你感到沮喪。所以僅有好奇心並不能保證思考的進行。

孩子天生喜歡探索新事物,對周遭世界充滿好奇心,我們需要好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保持著對世界探索的慾望,引導孩子一步步尋求答案,而不是設置重重障礙使孩子逐漸放棄求知的慾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在學習上隨意給孩子加碼,用過多繁重難度大的作業磨掉孩子的學習興趣,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孩子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沒有喘息機會。不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高強度、高難度的學習,勢必讓孩子逐漸失去探索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學習成為一件苦差事,求知慾也就蕩然無存,內驅力從何而談?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還要鼓勵孩子學會堅持,並做到正確有效地練習!

學習上有興趣、熱情也是不夠的,畢竟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枯燥的練習。努力堅持練習,是最挑戰的部分。愛迪生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

很多人都知道“一萬小時定律“,即在一件事上投入的時間達到1萬小時(或10年)就會成為這件事的專家。對於堅持這件事來說,投入足夠的時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練習的方式。

心理學家 Ericsson 的研究,告訴我們要想走向卓越,需要“刻意練習”。首先,要專注於整體表現中的一個非常小的方面,設立一個改進目標。然後全神貫注地投入努力。最後,積極尋求外界的反饋,並不斷進行持續改進,直到達到目標。隨著刻意練習的增加,一種神奇的“心流(Flow)體驗”也會不斷地造訪。

心流出現在面臨高水平的挑戰而且自己認為能“應對自如”的情況下。很多音樂家、畫家、運動員都體驗過這樣的感受:“彷彿自己不存在,無需思考,只是行動。時間一晃而過,一切都那麼美好。”如果孩子能夠擁有“心流(Flow)體驗”,那學習將會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孩子能夠主動學習並且享受學習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

青梅冀忆
2019-08-10

作為經歷過中國系統教育的人,坦白來說我的受教育過程,並不快樂。剛開始是父母的嚴厲,老師的督促讓我老老實實,不敢妄動,後來是我自己真正明白了不同的選擇後的不同道路,讓我開始進行自我要求的進行學習。如果有機會,我當然會選擇,進行快樂教育。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什麼是快樂教育呢?其實無論是什麼教育,除了那些真正一點就通的天才,剩下的人無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實現自我的成功或者說是價值實現。那麼這大量的時間就是我們最痛苦的時間,長時間的重複做一件事,學習,學習還是學習。我們是怎麼耐得住性子呢?原來是自我剋制,當然如果有選擇,感覺到不無趣,那麼自然會有不同的效果。這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的是一點都沒有錯,如果是自己喜歡那麼真的是什麼都沒有問題。歷史上的大科學家,或者是現在進行日復一日的科研項目的人員,他們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各種的數據運算和實驗,這真的是相當枯燥,他們為什麼能夠堅持下去?就是因為各自的興趣,內心深處的喜歡。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如今到處都是要求給學生減負的人,但是減得了學校給孩子的負擔,卻減不了家長給的。家長要求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在孃胎裡就天天給孩子唸書講故事,稍微會說話就開始有各種補習培訓,孩子被這樣的重擔真是壓的有些難以喘息。但是這樣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出力不討好,看不到成效。其實這樣的父母更應該做的是因勢利導,而不是強勢壓迫,培養自己孩子的興趣,讓他們真的想去做一件事,而不是你逼著做一件事,這樣的差別真的是很大很大。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宋唯心
2019-01-11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陽明心學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到兒童教育:

具體的教育方法,則適宜用唱歌詠詩來誘導他們,以培養他們的意志。……大體上兒童的性情,喜歡嬉笑玩耍而害怕被約束拘禁。就像草木剛剛開始萌芽時,如果讓它們舒展通暢,就會枝葉繁茂;如果對它們阻撓摧殘,就會衰敗萎靡。……所以用唱歌詠詩來引導他們,不只是為了培養他們的意志而已,也是為了把他們想要呼喊蹦跳的情緒,發洩在唱歌詠詩中,將鬱結壓抑的感情,抒發在抑揚頓挫的音節中。

還說到如何讀書:

規勸他們讀書,不只是啟發他們的覺知,也是為了讓他們在反覆的閱讀中涵養心靈,在起伏有致的朗誦中宏揚心中的志向。

這就是心學的教育。

這也是真正儒家的教育。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用現代的話來說,王陽明的意思是,一,要讓兒童不斷地歌唱跳舞。教育的內容,放在歌曲和舞曲當中。二,要讓兒童不斷地搖擺朗讀,讓學習的內容,在朗讀當中悠揚起伏。

多麼快樂的教育和學習呀。

那麼為什麼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正確的呢?

因為,孩子的心中,自有天理在,自有良知在,只要讓他們的天理良知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孩子就能成長得最好,成為一個完人。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有的孩子之所以成長得不好,就是因為良知被遮蔽,被矇蔽。而讓良知自然呈現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快樂學習,順著天性去學習,不能有壓抑,不能有不快,不能有沮喪。就像草木生長,要讓它們自然地生長,活潑地生長,不能拿石頭壓著,不能拿剪刀亂剪。

就如王陽明說的:教導兒童,一定要讓他們的心情受到鼓舞,心中感到喜悅。這樣,他們的進步就不會停止。就像是及時的雨水與和煦的春風,灌溉養育花木,則花木就無不萌發、生長,自然而然地日日成長、月月變化。不能像冰霜一樣去催殘它們,使得它們生機蕭落,日益枯槁。

在儒家和心學看來,人人都是聖人,只要不束縛他們,不阻礙他們,不扼殺他們,讓他們像大自然當中的花草樹木一樣,在陽光雨露下自然生長,長大後,他們就是聖人。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

而要讓他們自然地成長,就在要課堂上,讓他們放聲歌唱、心情嬉戲。教育的內容,應該通過唱歌和遊戲來進行。

所以,儒家的教育,心學的教育,才是快樂的教育,才是最正確的教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