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知乎大V Hannibal Lecter發表專欄,稱自己的新書《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在豆瓣遭遇大量一星差評,同時伴隨著人身攻擊和辱罵。發文後Hannibal Lecter得到知乎粉絲們的力挺。為何同一位作者在兩個平臺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待遇?豆瓣的圖書打分機制是否合理?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10 個回答
中二制杖欢乐多
2017-09-13

老實說,我一個路人也看不下去了……(9月13號突然在頭條看到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然後便弱弱地跑去看了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然後我想感嘆一句:

如果這本書能飆到9分以上,你讓那些經典名作和他們的作者情何以堪?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打一星?我不說全部,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其實是作者咎由自取,豆瓣上的作者簡介(竟然把知乎點贊數和收藏數這種東西都拿出來……估計有不少人都是因為這個打差評的,因為這實在太不要臉了),討論話題(作者自己發起了兩個,而且還是毫無意義的主題,不對,是隻有幾個字而已),還有本身的書名,讓人反感這是正常的,你真把豆瓣當成你自家的知乎了嗎?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作者本人在討論區發起對自己出的書的討論,請問你這樣的做法究竟有何居心?(PS:不是針對人,我只能說這位朋友或許壓根都不知道豆瓣的“討論話題”這個版塊究竟是拿來幹嘛的……

來看看這位大V在書頁面的作者簡介: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看得我真是實力尷尬……請你們自行感受一下這簡介究竟是有多讓人無語凝噎)

最讓我無語的其實就是作者本身的辯解,你說有人一看到你的書名就覺得是雞湯文,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這讓你很不服氣,好了,那你有沒有反過來想一下,你本人都意識到這就是雞湯型的題目,那你出書的時候怎麼不和編輯商量一下,究竟如何綜合考慮書的內容,再想一下究竟是怎樣的標題才能凸顯書的主題等問題來做出對題目的敲定呢?這明顯不就是無理取鬧嗎?

然後就書本身而言,我承認我是沒有看過,但我看了下作者在知乎上的文章,再有其中一個答案貼出了書裡某個故事的內容,說老實話,只針對其中的文字,我說不出其中有何特別吸引我的地方,寫人生感悟和社會閱歷的人一抓就一大把,你的情感,你的道理,有人肯點贊,有人肯收藏,這沒什麼問題。但是,我個人覺得出版書和將普通的文章進行篩選摘錄而整理而成的合集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在豆瓣上看過大冰的《乖,摸摸頭》《阿彌陀佛麼麼噠》以後,我告訴自己再也不會看所謂的雞湯或者雜文了,因為我突然意識到這完全意識到這就是浪費紙張和以消費讀者為目的的商業行為,這沒意義(順帶吐槽下之前所看過的《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和《最初不過你好》等等balabal一大堆類似的出版書)。(但我的意思並非是否定了隨筆和雜文類書籍的價值,最近看過的一本雜文類書籍《布拉格精神》,裡面所闡述的作者說到他童年曾在集中營度過的生活對他創作的影響,還有他對卡夫卡個人生活和文學風格的評價,剖析的層面和牽涉到的作者自身的思考方向都挺有趣的)

要是我在公眾號,你乎或者其他的平臺看到一篇文章,我會點贊,會認同它裡面所包含的某些想法,又或者我覺得它通篇都在胡扯,我不喜歡,給它點個沒有幫助,這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若將同一個作者的文章累積起來去衡量是否能夠成為一本書,它是否有這樣的資格?讀者是否會買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我個人而言,就兩點,第一點就是你的題目,第二點就是你書本的大致內容。恕我直言,我看到你的書名就不想看了……

對哦,你覺得有人會黑王小波和魯迅的雜文類書籍嗎?(這句話好像抬舉那些隨便就出書的人了……我的錯)

對哦,你覺得你是大作家嗎?你只是大V而已。

對哦,你覺得懷才不遇,被別人冷嘲熱諷是他們有眼不識泰山是嗎?

奉勸這年頭想要出書的“文豪”得掂量下自己肚子的墨水,幾斤幾兩別人一看就知道,你出的不是書,只是自我表達的慾望膨脹而已……

(PS:再強調,不是罵人,而是針對這種行為和書本身,人要有自知之明,記住這點就好)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最後貼個圖,某叔還是好好在你乎寫寫文章,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就算了,不然連你粉絲都看不過眼了……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danyboy
2017-09-13

這本書可不只是在豆瓣遭遇差評啊,在大本營知乎也受到了知乎網友們的一萬點傷害。所以,這根本不是什麼豆瓣和知乎兩個網站之間攀比逼格、文人相輕的問題,而是《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這本雞湯書的原作者,以愚蠢的營銷手段、愚蠢的撕逼方式、愚蠢的自我包裝,在一個錯誤的時間,上了一個錯誤的網站導致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本書、這個人在豆瓣和知乎均得到了差評,絕對是他咎由自取,活該!

一、知乎網友的評價

我看到原作者貼了很多豆瓣網友懟他的截圖,咱就客觀一點,看看原作者引以為傲的他擁有30萬粉絲的知乎網友們是如何嘲諷、批判、諄諄教誨他的,具體我就不貼圖了,點開下面鏈接就是,圖片豐富,證據確鑿,歡迎點擊: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 Hannibal Lecter 的書《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https://www.zhihu.com/signin?next=%2Fquestion%2F65236994

二、事情的起源:作者水軍刷分

大部分頭條網友們忙於日常的美好生活,一般不會去注意到豆瓣和知乎這些破事兒。我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供大家參考。

首先有個前提,我要說明一下,即,作者出一本書,到網站上去營銷我認為沒有任何問題。作者對自己的作品“王婆賣瓜、自誇自賣”也沒有問題,因為這至少說明你拿出來的東西是自己所認可的。但是,同樣的道理,書寫出來了,就得接受讀者和歷史的檢驗,人家給你差評,人家說你寫的差寫的水,這都是人家的權利。

事情的經過非常簡單:有一位在知乎擁有30萬粉絲的作者,把在知乎的回答攢了一本書,《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這個書名是流行語,已經爛大街了),準備把知乎的資源進行變現。就在豆瓣上找了一些營銷號刷五星,打高分,評分一度刷到9.2分。

9.2分在豆瓣的書裡是什麼概念?紅樓夢,9.5分;三國演義,9.4分;水滸傳,8.8分。

我想問問大家,一個已經發布在網站上的口水雞湯文,居然也配9.2分?這不是水軍是什麼?

【請注意:作者這個時候可沒說豆瓣不好,恰恰相反,他可是很看重豆瓣的評分的。作者在頭條的回答裡,只貼了豆瓣網友給他打1星,他敢不敢把那些請水軍刷五星的評論晒出來?敢不敢面對豆瓣網友最初的質疑?

於是,有豆瓣網友偶然發現了這一切,就開始打1星,然而這本書降到了8分,這就引起了作者的不滿。於是作者就跑到豆瓣上來在許多給他打差評的頁面上,親自下場掐架並舉報,要求豆瓣處理惡意打分的現象。

因為打1星的人越來越多,後來豆瓣官方把頁面的評分給關了。當時這本書的評分大概已經降到了6分左右。兩個小時之後,豆瓣通過程序清理了部分水軍和惡意打分的數據,頁面再次放了出來,沒想到,清理了惡意1星和水軍5星的此書評分,居然更低了,降到了5分左右。

後來,此書作者辱罵、威脅豆瓣網友的言論不斷被截圖放出來(特別是作者說給他打低分的是反D反國家分子,簡直是道德敗壞!後面我會貼上來。),這就引起了眾怒,最後,連很多吃瓜群眾紛紛上來打1星。截至9月13日中午13:00,這本書的頁面已經降到了2.5分(1650人評價)。

作者刷分的證據如下,我略作說明: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上圖:是營銷方組織為一些五星長評刷有用的證據,看時間,這是8月30號,書其實還沒有真正上市,大多數普通讀者根本看不到,就算看到了,下單,讀完,寫評,也要花時間的。所以,這些都是水軍無疑】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這張圖更有趣了:水軍準備刷四星五星和短評時,正好趕上昨天發生了作者和網友互懟的事件,這次刷分只好停止。】

我重申一下:書也是商品,營銷方為書做宣傳無可厚非。但是,營銷宣傳應該從書的內容,書的優秀之處下手,而不是粗暴的找水軍刷分。刷了就罷了,有些作者的腦殘粉還說,這些有用都是知乎的粉絲給的,真是可笑。知乎的人又不傻。果然是水軍。

三、愚蠢的作者人設:請觀賞此書的簡介

要知道,現在這種雞湯文、口水文很多,為什麼偏偏這一本得到了豆瓣網友的眷顧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二。

一個是愚蠢的作者人設:

這本書是這麼介紹作者的:

曾鍇:知乎大V@Hannibal Lecter,亦稱“拔叔” ……“拔叔” 現系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新聞系在讀博士。年少離家,造訪亞、美、歐、非四大洲,足跡遍佈數十國,上百城市。閱歷豐富而傳奇——與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西班牙前任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王妃萊蒂齊亞·奧爾蒂同為校友;先後從事過新聞通訊員、翻譯、大學教師、專欄作家等工作。在《中國教育報》、《南方教育時報》、《中國青年》、《神州學人》、《旅行家》等媒體發表散文、遊記、評論若干,作品以文筆優美,感情真摯,青春勵志,情懷動人為特色。憑“向世界描繪中國夢” 獲中國教育報刊社“教育夢·中國夢”全國徵文比賽冠軍。

我不知道頭條的讀者看到“閱歷豐富而傳奇”時,看到一長串名字時,是不是誰也想不到,最後的j結語竟然是“同為校友”?這就很搞笑了,我是不是也可以說,我和大熊貓、揚子鱷、金絲猴等世界瀕危動物都生活在中國?這種也好意思拿出來當做履歷?那我覺得咱們廣大頭條網友可比他牛多了,咱們可都和毛主席周總理同為“中國公民”啊。

有知乎網友說,“同為校友”四個字,將成為年度笑話。

另外,一個號稱如此有經歷的人,居然還會把一個從來沒有被 廣大人民群眾知曉的,莫名其妙的徵文獲獎也算在裡面。這都是中小學生才會看重的東西啊。知乎的30粉絲的明星,就靠這個麼?

也難怪他這本書如此口水,連中學生的水平都不到啊。

另一個是作者對網友的人身威脅:

如果說作者的人設只是愚蠢,那麼 ,他對網友的威脅,就不免讓人覺得這位作者的人品也有問題了。下面的圖都被轉載到了豆瓣,於是引起了豆瓣網友的眾怒。看圖:

1、把給他打低分的人扣上“反D反國家”帽子,這人心要有多壞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我覺得,所謂道德敗壞,就是給人扣大帽子,上綱上線的做法,作者這樣做可以說非常惡劣了。同時,他還威脅“綁定了手機號”,這樣的話豆瓣網友不能忍,難道知乎網友、頭條網友能忍?

2、對待善意的知乎網友,他冷嘲熱諷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大家看,這還是在知乎上,有人說他寫的流水賬,他是怎麼回覆的?“打臉了吧?”【搞笑,這要多自戀才能自以為是打臉?簡直不知道,這位作者哪裡來的優越性啊?讓頭條網友們教育一下他吧。】…

3、對不同意見的評論,則是口出惡言,說人家是“小人”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以下引用豆瓣網友的話:

該書作者在豆瓣er集體給出差評之前的9月6日,就對買過這本書、看過這本書,只不過是對書做出差評的豆瓣讀者,進行了人身攻擊:

“羨慕嫉妒恨了是吧?你羨慕嫉妒恨自己去出嘛,你在這裡雞蛋裡面挑骨頭也沒有用,這本來就是隨筆,本來就是文采,你不看,想看的人多呢。這本書我所有的錢都是拿來捐的,你就是把他黑成0分,我也無所謂。只不過你自己這張小人嘴臉,暴露在幾十萬人目光下,就像動物園看光屁股狒狒一樣。”

失敗的垃圾掀不起什麼風浪,弱者在被碾壓之前總要試圖發出幾聲慘叫,把你的賬號和你愚蠢的評論放在這裡讓我三十萬粉絲嘲笑,是我非常樂意看到的一件事。”

知乎大V,你以為你有三十萬粉絲,尾巴就能翹到天上去了???告訴你,就算是張佳瑋張公子,在豆瓣這裡,也是和所有豆瓣用戶平等交流的普通一員。你算是什麼東西!

【請注意:不管是 豆瓣,還是知乎,還是頭條,不管我們是回答問題的,還是看答案的,還是評論的,大家都是平等的一員,頭條網友請想一想,如果你給一個答主的答案點了踩,他罵你是小人,罵你的評論是愚蠢的評論,你能忍嗎?】

四、惡劣的雞湯文風和惡俗的書名

說了半天,這本書到底什麼樣的?有沒有乾貨呢?到底那些差評,是惡意的評論,還是客觀的評價呢?

先看書名: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對我國互聯網稍微有些接觸的人都知道這句話,這句話本身沒什麼不好,但是,一則說得太多了,就惡俗了;二則,這句話是作者的原創嗎?不是,你拿出來做書名,算不算抄襲?

更喜感的是,這樣的標題也太多了: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請問廣大頭條網友,看了這樣的同質化的標題?你有什麼感想?

是不是有一種:看到標題就知道書是什麼貨色的感覺?

再來看內容,作者口口聲聲說他的書寫得好。可是不是寫得好呢?昨天,也就是9月12日,有個知乎網友故意的把他的書的第一篇全部發到了知乎上,並把黑點、槽點,特別是那些很猥瑣、很直男癌的句子都勾了出來。這個網友故意說,寫得好好啊。結果,本書作者竟然沒發覺這是在黑他。

這篇文章已經被知乎刪掉了,但是網上有保存,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看,自己願不願意掏錢買這樣的東西: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10330/

五、作者還被扒出來在海外留學期間走私,向領導拍馬屁

本來不想寫這一段的,畢竟還沒有證實。但是,看到作者如此嘴臉,而且也不是孤證,所以作者看來是有可能做的出來的,所以不妨轉播一下,我不做評論,大家是非自有明鑑: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關於作者的一些傳言還有,暫時就不貼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本書、這個作者被豆瓣差評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從其在知乎同樣被差評來看,這與豆瓣、知乎等網站的風格無關,純粹是作者咎由自取。那麼,我們頭條的朋友們,願意為這樣的一個人、一本書搖旗吶喊麼?

豆浆的奶爸守则
2017-09-13

這個問題的核心,無外乎平臺、變現與網絡暴力這三點。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先說平臺,豆瓣自己不算深入瞭解,不予置評。要說的還是知乎,知乎剛出現時,真的如雨後春筍一般,既新鮮又充滿活力,本人曾經也一度痴迷於天天泡在知乎中不能自拔。對於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有著許多高質量的回答,對於自己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有著很多切實可行的經驗予以借鑑,對於需要專業性解讀的問題,有著系統教育下,專業人士的解讀,這些都是知乎能夠幾何級增長,並廣受用戶歡迎的原因!

然而呢,知乎在用戶規模激增後,在對知乎總體戰略走向上明顯出現偏差了!就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大體總結出三點:一是放開註冊機制後,直接導致大量的優質回答被稀釋,回答變得越來越水。二是對“專業”這個詞彙的理解在知乎決策層中與回答者中出現了分歧,從最後結果看,決策層是向海量用戶妥協了的!更嚴格的回答詞彙限制,更縱容低質、賣萌、毒雞湯回答的獎勵機制,直接導致知乎定位上,由原來用戶中的“專業、精準”滑向了平庸。三是知乎是一個問答社區,核心動力肯定是源源不斷的問題,及源源不斷的回答,尤其是原創回答。結果現實擺在那,大量的轉載,大量的灌水,大量的粘貼複製,生生衝跨了知乎最後的遮羞布。

最後演變成現在這樣,你說專業吧,知乎已經不那麼專業了!你說原創吧,海量水貼經不起百度一下!你說是階級產物吧,拜託,剛開始的知乎用戶有可能是處在所謂的“中產階級”圈內,但是現在,知乎的定位越來越模糊了!正是這種高不成,低不願,最終,造成現在的狀況。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知乎說完了,再看出書一事,將自己的所學所感所知,整理一番,無可厚非!為什麼那麼多人噴“變現”,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自古如此!變現是種能力,不應該在這個問題上有任何妥協,永遠活在別人的意見裡,這輩子也幹不成啥大事了!

既然作者一開始選擇了在豆瓣出書,一定是認為豆瓣能夠符合自己書籍的受眾,結果是這個平臺顯然讓你大失所望了!平臺的選擇相當於“精準投放”這個詞彙。現在不是信息匱乏的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讓自己的作品,準確投放至目標受眾的注意力內,既有理論可循,也有實際案例可查。既然這次失敗了,咱就重整旗鼓,從頭再來。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最後是說網絡暴力,噴子自互聯網誕生之日起,就存在,啥時候網絡都沒有了,也會一直存在下去,只是不叫網絡噴子了。網絡暴力靠人數、靠特殊網絡機制、靠非理性推論為方法屢屢進行惡意攻擊。就像作者經歷的,900人惡意刷票,生生將評分從8,刷到2,這種明顯的網絡暴力行為,不是作者單槍匹馬可以抵禦的,背後作為平臺運營方難辭其咎!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現在的社會節奏快,大家的心態上都有些浮躁,其實吧,只要稍微瞭解一下歷史,稍微關注下時政,你就會發現,我兔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的今天,桶站(防和諧)軒船(防和諧)歷來是我兔家視為基石存在的,前些年郭嘉只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將某平臺那些良莠不齊的網絡水軍,掃個一乾二淨。淨化了網絡環境,郭嘉對網絡暴力也歷來比較重視,只是咱們的郭情擱這擺著呢,攤子大,總要先把重點問題解決了,將相關證據予以留存,耐心等待郭嘉出重拳,下一次整治網絡暴力。

迷影映画
2017-09-13

作為吃瓜黨,適逢其會,昨天在豆瓣和知乎兩個社區看了不同的說法和論戰,簡直何其精彩。

要說明的是,這兩個社區我都有關注過,所以知乎看客和豆瓣er們互相瞧不順眼的現象,我也見過不少次。

可能很多人對整個事件來龍去脈不瞭解,作為觀戰一天的吃瓜群眾,給大家梳理一下事情的波折。


以下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1.作者寫書遭遇差評,這其實是很普遍的事情,但到底是誰先開始人生攻擊的呢?

我翻了一下答案,還看到了廖偉堂先生當年與豆瓣的瓜葛。

但問題在於——

知乎大V怎麼略去了故事的開端呢?早在知乎大V口中所說的豆瓣集體惡評之前,該大V就張口就是三十萬粉絲如何如何牛13!閉嘴此書如何偉光正,然後去攻擊了一位質疑本書內容的豆瓣用戶。

大V言論如下:

羨慕嫉妒恨了是吧?你羨慕嫉妒恨自己去出嘛,你在這裡雞蛋裡面挑骨頭也沒有用,這本來就是隨筆,本來就是文采,你不看,想看的人多呢。這本書我所有的錢都是拿來捐的,你就是把他黑成0分,我也無所謂。只不過你自己這張小人嘴臉,暴露在幾十萬人目光下,就像動物園看光屁股狒狒一樣。

截圖顯示為9月6號,當時豆瓣的用戶還沒有大規模刷一星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該書作者不忘記在後續評論中,強調自己可是有三十萬粉絲的大V呢,三十萬啊,這意思就是說:

勞資有人!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2.到底刷沒刷水軍?

知乎大V 義正言辭指出該書慘遭豆瓣用戶惡意刷一星差評。

但在隔壁社區的這個討論中,筆者見到了相反的說法。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作為沒看過書的讀者,我只能說一句,請專業一點好嗎——

自己的書寫成啥樣,作者心裡難道就沒點X數嗎?

以及,我只看了一下作者的個人簡介,恩,真的很清晰很明白,言簡意賅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我就是個知乎大V!一言不合就擺事實講道理,勞資知乎百萬贊!牛不牛?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以及,最近聽過最好笑的段子,——

老夫年少時曾和XXX同為校友……

拜託,誰關心這個啊!


3.這書到底如何?

考慮到肯定有人噴豆瓣的那群孬貨,都沒看過書,哪有資格噴?

是的,沒看過,所以只能舉例子。

來源自隔壁一個帖子,對方舉了很多,我只拿一張圖說明: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怎麼樣?

文字感不感動?動不動情?

就衝這句“我有個朋友,妹子,標準大美女,腰細、腿長,膚白……”我就深深被如此震撼的文筆折服了。

這個句式,我們當年小學學英語的時候,也這麼寫作文,大體上就是:

I have a friend,he is gay。

簡直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4.送上真誠的祝福:

願拔叔出走豆瓣,歸來仍是大V!

廖偉棠
2017-09-12

謝謝邀請回答。知乎大V漢尼拔的遭遇,令人感到荒誕,他對豆瓣的連串質問,不知豆瓣會不會迴應。但以豆瓣近年的傾向,我不能不擔心這又成了一樁沒結局的維權。

之所以說“又”,是因為在豆瓣上這種非理性的“一星”攻擊潮,已經成為風氣,只要看不慣一個作者,甚至談不上看不慣——就像網絡霸凌一樣,這種攻擊是有其病毒衍生性的,受害者越是反擊,前來圍攻的人越多,猶如一場狂歡,尤其當你是看起來比他們優越的“大V”、名人。

我為什麼這麼瞭解?因為去年我也是“一星”攻擊的受害者。去年5月,我的新詩集《春盞》出版,書還沒有上市,就在微博上引來一位曾多次攻擊我的名為“坦克手貝克特”的ID的詆譭,我與他和他的粉絲辯論了幾句,就看到他的一個粉絲明言要前往豆瓣給予差評。然後戰場果然移師豆瓣,短短兩三天,近百人的差評使書的分數跌到二點多分(現在過去一年,雖然有不少認真的讀者給予好評,也不過拉到了5.1分)。

當時我急了,和那些躲在ID背後的人辯論,要他們給出差評的理據,但大多數人毫不諱言自己沒有讀過我的書,就是喜歡給你差評怎麼著;我在討論區貼出書的內容選段,被他們用“無用”的評語功能屏蔽掉;向豆瓣投訴,沒用,直至攻擊者做出非常過分的舉措:直接修改我書的簡介頁面以黑我,我截圖向豆瓣申訴,豆瓣才做出了唯一的保護:鎖定了我的簡介頁。

幾天後,攻擊者採取了更惡劣的策略,直接造謠我的政治立場,使用小粉紅的攻擊方法對我扣帽子,欲置我於死地。不過物極必反,這些拙劣手段使不少讀者看清了此前的攻擊何為,也讓我覺得荒誕可笑,不再和他們著急。我想起多年前一位文壇前輩給我的忠告:憎恨你的人,無論你多麼努力他們仍然會針對你;愛你的人,自然會相信你和支持你。於是我放棄了辯白和對抗。

如今我以較為冷淡的態度看那些使用差評攻擊的人,不再視他們為水軍。他們只不過在需要標榜個性的年紀,需要製造一些假想敵。另外,豆瓣一直有這樣的風氣,別說我等,即使在各種經典作品頁面,也總有故意打一星的人,以顯得他們的品味卓越非凡,實際上這些人根本沒什麼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屬於另類的譁眾取寵而已。

補充聲明:我沒有看過漢尼拔的書,也不認識他,本文僅僅陳述自己的遭遇,而已。

Wideroad2014
2017-09-19

答主是純粹的吃瓜群眾。

豆瓣、知乎都不混,號都沒有開過。

中午刷頭條看到這個,進來圍觀。看每個答主回覆,咱都覺得可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來看待這個問題,也算是每個答主回答問題出發的預設立場吧,所以,對立的兩方互相無法說服對方。當然,diss那寫書的大v哥們兒佔多數,替他說話的人群佔少數。

幾乎可以說本答主立場中立吧,所以,偶來湊湊熱鬧。

之前都不知道有這個人有這本書。

沒看過不予評價這書的質量。

刷分和惡意差評這兩件事,其實都差不多,性質差不多。都很惡劣。

惡意差評就是對人不對事。惡意差評出發邏輯,就是,我看不慣你,所以我覺得你幹啥都是錯,活著就是錯,你最好被人道毀滅了最合我意。

刷分呢,就是不講誠信,用金錢交換道德評價。

這倆行為,道德水準都沒高到哪裡去。

賣書這哥們該不該營銷,賣東西應該營銷,這做買賣哪有不吆喝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嘛,但是營銷手段很重要,畢竟,賣的是書,買書人求得是雅趣,作者自己又有哪些特色能作為賣點,這應該是營銷之前仔細揣摩的。

不過,行為舉止有其背後的心理決定。

這位作者的營銷推薦,反應的背後心理實在是很有意思了。

刷分,這就是走旁門左道,如若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的人,是不會選擇這種方法,文人都有點小小的傲氣,覺得自己挺好的,肯定不屑於刷分。

剛才看見一個答主很惋惜,說這作者這麼牛逼的留學經歷,可以把書名起的更加個色一些,畢竟同時有兩個國家留學經歷的人國內不多,可是,作者偏偏起了一個如此爛大街有點惡俗的歸來仍是少年,推薦中又強調了一堆根本與自己無關的名人,跟自己是校友。還有一個沒聽過的競賽獲獎。

渴望得到權力的人,內心自卑於現實生活裡不滿足實際地位的人,才會如此強調自己是某某大v,雖然並不是現實社會中的手握重權,但是虛擬世界依然可以讓人產生得到權力這種虛假滿足感,比如號召粉絲做什麼。與此對應行為體現,就是作者自己簡介,名人校友,競賽獲獎。

(PS:答主每次看見現實中來一哥們兒簡介名人校友或者生拉硬套跟名人扯關係都覺得,替人尷尬。何必呢?)

現實的不滿足,和網絡世界的暫時滿足,讓他不願意看到在網絡世界的反對聲音。

畢竟,習慣了被誇獎,當反對出現時,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像有些現實中的小領導頭目當久了,也聽不進去批評建言,誰反對他一定是反對的人有問題!他得到的這種權力滿足感太虛薄,鏡中月水中花,易消散。正是容易消散,才會攻擊性很強,拼命挽留粉飾假象。

所以,他的現實生活中一定無法滿足他的權力慾吧,收入又或是其他讓他心理落差不小,又不敢與周圍人撕破臉皮,只能心下暗自詛咒。

看他懟人也挺有意思,不是破口大罵髒話,而是,依然堅持書面語言什麼反啥啥啥的,嘿嘿。

中年,文人,鬱郁不得志。

撲面而來。

哈哈,忙的頭昏腦漲,作答輕鬆一下。😎

大刘教育
2017-09-14

大V是什麼鬼?

大V,指的是在微博、論壇等平臺上十分活躍、又有著大群粉絲的“公眾人物”。通常把“粉絲”50萬以上的稱為網絡大V。“V”是指貴賓賬戶(VIP,全稱:Very Important Person),賬戶會在名字後面顯示一個V字符,是經過實名認證的高級賬戶,後來就成了尊稱。

大V多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和名人,所以賬號總有大批粉絲追蹤,並因此成為爆料者的求助對象。所以,“大V”在某種程度上和原來的大俠差不多。往往他們的一次轉發就會使得一條微博迅速火起來,有人說這些大V其實已經是半個媒體——他們時時引導著互聯網上的言論和話題。

豆瓣又是什麼鬼?

豆瓣(douban)是一個社區網站。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創立於2005年3月6日。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是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

《願你歷盡千帆 歸來仍是少年》

這本書收錄了留學古巴,旅居西班牙的青年媒體人、博士作家曾鍇歷經十年海外拼搏,四年創作錘鍊,所蒐集,沉澱,醞釀的三十五個關於漂泊流浪,讀書奮鬥,青春勵志,家庭親情的精彩故事,每一個都基於作者從一個出格叛逆的高中生,成長為外國名校博士曲折傳奇又無比真實的逆襲經歷,能夠給同樣少小離鄉,追求夢想,或是偶遇困境,低落難過的你帶去最真實溫暖和鼓勵。

作品一共分為六部分。
前兩部分講述了在枯燥學習生活中尋找樂趣,堅定信念的小故事,其中一些摘錄自作者發佈在知乎,引起廣泛共鳴的經典回答,能夠帶給人鼓勵和啟發。
第三部分分享了作者在遊學路上邂逅的令人印象深刻,無限憧憬的朋友、師長的傳奇經歷,令人徜徉於另一種精彩,自由的人生,感受其美好的情懷。
留學古巴
第四部分描寫了作者極其同學、朋友在惡劣環境中堅守夢想,苦中作樂的真實過往,激勵人不忘初心,勇敢向前。
第五部分用最質樸、溫情的筆觸,講述了作在時空中流浪時所經歷,錯過,懷念的珍貴親情和遺憾愛情。

第六部分,如同小溪匯入大海,所有的艱苦付出和痛苦沉潛終於雲開見月,作者化為自由的行者,漫步歐、非、美的土地,帶領讀者和粉絲一同體悟夢想、自由、青春、流浪的本意。

讀書就像品嚐美食,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豆瓣遭差評不一定代表書沒有可讀性。“沒經過調查,沒有發言權”,書的好壞只有我們讀了之後才知道,所以,你懂的!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豆子彩虹爸
2017-09-13

拔叔在知乎的文字,經常拜讀,寫得平和走心,從來沒有見過拔叔和人撕逼,這次被豆瓣的水軍黑,真是無妄之災。

我想了想,問題大概就出在了知乎大V這四個字上。文人相輕是中國的傳統,惺惺相惜算是知乎的特色。在知乎上,但凡是持續輸出乾貨的答主,互相之間是有著相當的尊重的,大部分人自重身份,對於其他同等身量的大V,即便有不同看法也不發惡言。從這個角度說,知乎大V是被保護的很好的一群人,而這種保護來自大V本身這個群體。

這次拔叔出書,算是離開了知乎這個庇護所。有些人本身就看知乎不爽,看知乎大V不爽。在知乎裡面翻不起浪來,現在逮到一個落單的,言語攻擊一番並不奇怪。沒想到知乎大V竟然敢反抗舉報,自然有人運作,動用水軍抹黑。

豆瓣官方對於這種狀況的放任,一部分原因可能也來自於平臺對平臺的敵意。這個沒有實證,不好繼續揣測。

對於拔叔,我有一點不成熟的小建議。如果想吃寫作這碗飯,就要儘快建立自己在文學圈的人際網絡。個人再強也是一個人,人脈才能給你帶來勢力,有了勢才有成功的可能。

萌兔读书
2017-09-16

我是隻是個普通工作者,愛上網,愛玩遊戲。

我逐漸的從一個只知道瞎玩遊戲的人,到知道知乎,豆瓣,簡書,邏輯思維,圓桌派,youtube等很不錯也是中國鼎鼎有名的平臺,網站,經常去看看,那些大v簽約作者或名人說的話,講解的內容。讓我學習到很多幹貨,很多好的觀點和不錯的總結,使我開闊了思路,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

總體說來,年輕人想要提高自己水平和認知,最簡單而且省錢的方法是讀本好書,但是工作很忙,什麼書是好書呢?有什麼值得看的書呢?有人推薦嗎?有,很多人真正的看過而且他們可能是很有能力的作家,博士,心理學家,他們推薦的書我就會去看。

而這些平臺,彙集了很多的專業知識分子,這是一定的。只熱愛娛樂明星的人,也會去那裡。記住,人以類聚。

知乎大v的書在豆瓣評分低怎麼看?

能怎麼看,不是正常嗎?為什麼你會感覺不正常。

很多人不是知乎大v,但大v,這不是他一個人。而是大v最主要的是在知乎粉絲多呀!

是在知乎!!!ok!

他的作品,在豆瓣評分低,說明他寫的一般呀!相對來說肯定是失敗的概率高成功的概率低呀。慢慢探索方法,提升就是了。誰不會想著第一次在簡書投稿就能上首頁。

那些說豆瓣評分有問題的人,也不想想。豆瓣不是就那幾個人,都是網上的路人,沒人會想著惡意給誰打差評,他點那一下不需要精力嗎?在頭條都知道點開率,很多文章別人都沒點開的慾望。即使有人惡意打差評,那也是讓他覺得不爽了,他才費點心裡。如果寫真的好我想好評率一定壓過那些惡意打差評的,那畢竟是少數。如果是多數那隻能說明你得罪了很多網民。那也說明你寫的真的有點差。

不要想著,我是知乎大v,粉絲多上萬,我tmd,好不容易出本書。你們豆瓣沒好評也罷竟然有大量差評。於是得出以下結論:1.有人惡意打差評,那這人有點多,僱的水軍,額,那那肯定有僱水軍的價值;我很有價值的,我很有影響力的。2.不是水軍,那一定是豆瓣有問題,豆瓣裡都是假文青,豆瓣越拉越垃圾了,什麼人都有。那,你幹嘛看重豆瓣評分呢?你自己和自己的粉絲那麼多人評個分寫個好評不很好嗎?

每一個平臺都又共性,做的不錯就能獲得讚許。每一個平臺也有差異性,重點不同,偏愛不同,方向不同。裡面的人也不是同一群人,有交集但更多的是獨特和差異。

除非是像《未來簡史》那樣的書,哪個平臺都認可!不是嗎?
知乎大V的新書在豆瓣遭遇大量差評,如何看待這件事?

十号胖狐狸
2017-09-13

心疼拔叔。

同混知乎多年,我和拔叔算不算朋友,卻也不算敵人,平心而論說幾句。

拔叔把一把不算差的牌打得一塌糊塗。

如果為了賺錢,得到和喜馬拉雅,都是變現的舞臺,把文章拆碎了發公眾號或者頭條也是一途,最不濟還可以在大本營知乎開live呢,寫書這種事情,作者能拿的版稅不過碼洋15-20%頂天,一本書能賺幾塊錢?

如果為了出名,那也別寫這麼個名字啊。

拔叔在古巴和西班牙都留過學,這份經歷想當難得,如果希望用寫書來優化自己的簡歷,那麼,《左手古巴,右手西班牙》這種書名,是遠好過《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的。豆瓣別的都缺,就是不缺文藝女青年,書好壞不論,能寫出“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這種句子的,豆瓣上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偏偏豆瓣上文藝女青年又不是很有錢,看著你寫書賺錢,人家不diss你才怪。

相反,寫《左手古巴,右手西班牙》,豆瓣還有人能diss麼?估計整個豆瓣,包括知乎,在古巴和西班牙長期生活過的人,不超過10個,人家文藝青年想diss你拔叔,也沒本錢啊。

一定程度上說,拔叔這個位置,幾乎可以壟斷全中國網絡上的關於古巴生活的文章供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位置,可惜拔叔沒利用起來。

怎麼說呢?一聲嘆息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