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清華、北大畢業生不願去上海?

上海搶人放出大招:清華、北大可直接落戶;為何清華、北大畢業生不願去上海?
10 個回答
教育练真堂
2019-07-22

好比狄更斯筆下《雙城記》裡的倫敦和巴黎,上演了東成西就般的浮世繪傳奇;北京和上海,北帝南魔,一起撐起中國的大腦和心臟,成為中國都市的TOP2,就像問題中的TOP2——清華和北大一樣。

只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們,似乎對於上海的魔力,視若未見,熟視無睹,令上海尷尬,令我們好奇:為什麼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就不拿上海當盤菜呢?

好比狄更斯筆下《雙城記》裡的倫敦和巴黎,上演了東成西就般的浮世繪傳奇;北京和上海,北帝南魔,一起撐起中國的大腦和心臟,成為中國都市的TOP2,就像問題中的TOP2——清華和北大一樣。

只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們,似乎對於上海的魔力,視若未見,熟視無睹,令上海尷尬,令我們好奇:為什麼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就不拿上海當盤菜呢?

第一、數據很扎心,清華北大生就是不愛來上海

作為中國高校的東成西就,在圓明園遺址上誕生的清華北大,是中國高校的雙子星。從人才爭奪戰來說,這兩個高校的畢業生,是最搶手的,基本在校招階段,就已經被鯨吞蠶食殆盡,只是在數據的對比中,上海搶來這些精英種子的數量,意外低到尷尬的程度。

以2017年兩大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清華僅有4.1%的本科畢業生南下上海,同期畢業生中,廣東佔到35.4%,浙江佔近8%;留到北京佔到一半。再看北大,選擇上海工作的畢業生僅佔2.77%,共67人,留在北京的有1000名,佔到40%。

好比狄更斯筆下《雙城記》裡的倫敦和巴黎,上演了東成西就般的浮世繪傳奇;北京和上海,北帝南魔,一起撐起中國的大腦和心臟,成為中國都市的TOP2,就像問題中的TOP2——清華和北大一樣。

只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們,似乎對於上海的魔力,視若未見,熟視無睹,令上海尷尬,令我們好奇:為什麼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就不拿上海當盤菜呢?

第一、數據很扎心,清華北大生就是不愛來上海

作為中國高校的東成西就,在圓明園遺址上誕生的清華北大,是中國高校的雙子星。從人才爭奪戰來說,這兩個高校的畢業生,是最搶手的,基本在校招階段,就已經被鯨吞蠶食殆盡,只是在數據的對比中,上海搶來這些精英種子的數量,意外低到尷尬的程度。

以2017年兩大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清華僅有4.1%的本科畢業生南下上海,同期畢業生中,廣東佔到35.4%,浙江佔近8%;留到北京佔到一半。再看北大,選擇上海工作的畢業生僅佔2.77%,共67人,留在北京的有1000名,佔到40%。

第二、難道是上海不需要清北的畢業生嗎?

看到這樣一個尷尬的數字,我們也會迷惑,上海以堂堂魔都之尊,為什麼在清北學子的身上,就施展不出自己的魅力呢?難道是復交兩大高校的畢業生,就已經填充這個空白了,已經不需要清北學子的加盟了嗎?

非也。上海對清北的畢業生的需求,已經可以用飢渴來形容,要不然,也不會在去年8月份,冒著被指責學歷歧視的罵名,推出“清北本科畢業生可以落戶上海”的政策,為吸引清北學子大開綠燈了。

好比狄更斯筆下《雙城記》裡的倫敦和巴黎,上演了東成西就般的浮世繪傳奇;北京和上海,北帝南魔,一起撐起中國的大腦和心臟,成為中國都市的TOP2,就像問題中的TOP2——清華和北大一樣。

只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們,似乎對於上海的魔力,視若未見,熟視無睹,令上海尷尬,令我們好奇:為什麼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就不拿上海當盤菜呢?

第一、數據很扎心,清華北大生就是不愛來上海

作為中國高校的東成西就,在圓明園遺址上誕生的清華北大,是中國高校的雙子星。從人才爭奪戰來說,這兩個高校的畢業生,是最搶手的,基本在校招階段,就已經被鯨吞蠶食殆盡,只是在數據的對比中,上海搶來這些精英種子的數量,意外低到尷尬的程度。

以2017年兩大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清華僅有4.1%的本科畢業生南下上海,同期畢業生中,廣東佔到35.4%,浙江佔近8%;留到北京佔到一半。再看北大,選擇上海工作的畢業生僅佔2.77%,共67人,留在北京的有1000名,佔到40%。

第二、難道是上海不需要清北的畢業生嗎?

看到這樣一個尷尬的數字,我們也會迷惑,上海以堂堂魔都之尊,為什麼在清北學子的身上,就施展不出自己的魅力呢?難道是復交兩大高校的畢業生,就已經填充這個空白了,已經不需要清北學子的加盟了嗎?

非也。上海對清北的畢業生的需求,已經可以用飢渴來形容,要不然,也不會在去年8月份,冒著被指責學歷歧視的罵名,推出“清北本科畢業生可以落戶上海”的政策,為吸引清北學子大開綠燈了。

第三、在這場門當戶對的就業對手戲,為何妾有情,郎無意呢?

為什麼上海,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就吸引不來更多的清北生呢?這樣的問題,我們也在想。相比於北京這座千年帝都的深厚底蘊和巨大的政治文化優勢,自然是上海這座城市新貴所比不了的。以清北學子的能力,還有他們買不起的房和落不了的戶嗎?

第四、那上海究竟差在哪個環節呢?原因是缺少華為和阿里這樣的龍頭企業

在上述的數據對比中,我們發現,上海不僅落後於北京,還落後於深圳和杭州。如果深究下去,看畢業生的入職行業和公司,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2017年的數據統計中,共204位清北學子去華為工作,其餘錄取清北學子人數最多的私企,分別是是騰訊、網易、廣州博冠信息科技、阿里巴巴。上海的互聯網巨頭,只有一個橫空出世的拼多多。

好比狄更斯筆下《雙城記》裡的倫敦和巴黎,上演了東成西就般的浮世繪傳奇;北京和上海,北帝南魔,一起撐起中國的大腦和心臟,成為中國都市的TOP2,就像問題中的TOP2——清華和北大一樣。

只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們,似乎對於上海的魔力,視若未見,熟視無睹,令上海尷尬,令我們好奇:為什麼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就不拿上海當盤菜呢?

第一、數據很扎心,清華北大生就是不愛來上海

作為中國高校的東成西就,在圓明園遺址上誕生的清華北大,是中國高校的雙子星。從人才爭奪戰來說,這兩個高校的畢業生,是最搶手的,基本在校招階段,就已經被鯨吞蠶食殆盡,只是在數據的對比中,上海搶來這些精英種子的數量,意外低到尷尬的程度。

以2017年兩大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清華僅有4.1%的本科畢業生南下上海,同期畢業生中,廣東佔到35.4%,浙江佔近8%;留到北京佔到一半。再看北大,選擇上海工作的畢業生僅佔2.77%,共67人,留在北京的有1000名,佔到40%。

第二、難道是上海不需要清北的畢業生嗎?

看到這樣一個尷尬的數字,我們也會迷惑,上海以堂堂魔都之尊,為什麼在清北學子的身上,就施展不出自己的魅力呢?難道是復交兩大高校的畢業生,就已經填充這個空白了,已經不需要清北學子的加盟了嗎?

非也。上海對清北的畢業生的需求,已經可以用飢渴來形容,要不然,也不會在去年8月份,冒著被指責學歷歧視的罵名,推出“清北本科畢業生可以落戶上海”的政策,為吸引清北學子大開綠燈了。

第三、在這場門當戶對的就業對手戲,為何妾有情,郎無意呢?

為什麼上海,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就吸引不來更多的清北生呢?這樣的問題,我們也在想。相比於北京這座千年帝都的深厚底蘊和巨大的政治文化優勢,自然是上海這座城市新貴所比不了的。以清北學子的能力,還有他們買不起的房和落不了的戶嗎?

第四、那上海究竟差在哪個環節呢?原因是缺少華為和阿里這樣的龍頭企業

在上述的數據對比中,我們發現,上海不僅落後於北京,還落後於深圳和杭州。如果深究下去,看畢業生的入職行業和公司,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2017年的數據統計中,共204位清北學子去華為工作,其餘錄取清北學子人數最多的私企,分別是是騰訊、網易、廣州博冠信息科技、阿里巴巴。上海的互聯網巨頭,只有一個橫空出世的拼多多。

結束語:在數據統計中,清北的畢業生就業的三大行業,分別是金融業、互聯網+、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在這三點上,也是上海最需要優質人才的地方,以便實現產業的更新換代,只是缺乏這三個行業的龍頭企業,無疑成了一個標的性的硬傷。於是,在有限的清北畢業生外流時,他們也只是上海的匆匆過客,沒有多少眷戀。

财经作家邱恒明
2019-08-14

不是說有些清華、北大畢業生不願意去,而是說絕大多數的這些畢業生不願意去上海。和上海人不願意去北方求學類似的道理,也和深圳大學的畢業生不願意到北京就職類似的道理。

從一個層面說,就因為北大清華的人不願意去上海,所以上海才敢放出大招,這兩所畢業的學生可直接落戶上海。不然,幾千幾萬的人都去上海了,誰能承接得了,這是經過評估了的。當然,這類政策有好處,那些因各種原因,就選擇上海的清華北大應屆畢業學子,順理就得到了入場券,上海戶口了。

要知道,一線大城市的戶口還是越來越難得到了,和16年前我畢業時的預測完全相反,那時我想,誰還為戶口操心呀,等我們的孩子上學,考大學了,代表最嚴厲的地域界限的戶口制度早取消了,看來我太過樂觀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的城市,整體思維意識不同。看上去,城市與城市之間是互通的,你可以去北京工作,也可以去上海,去深圳,但不同氛圍長出來的人,思維意識就有極大的不同,真要去不同的地方,就要準備好好適應一番。

比如,上海生活過得就很精緻,深圳就很務實,用實力說話,北京吹牛的多,動不動就國家大事、天下大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類似的氛圍。

不過,現在好了,這些一線城市的房子都高到天上了,我們始終飄在城市的外圍,想融入也融入不了呀。

之前,遇到一些上海人,大學同學也有上海、江蘇的,都願意回到上海回到老家工作,他們認為北京不好,不管是吵囔囔的,還是環境汙染嚴重,還是覺得北漂無根,總之,各有各的適應法則。

至於題中所說北大清華人不願去上海,這些畢業生們之前7成的人都去國外深造了,南北雙方差異又大,最要命的是,上海居然沒有什麼知名的大企業呢,尤其是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杭州的吸引力可能都超過上海了。

上海要多放大招,關鍵是要多引進優秀公司,跨國公司,如果這些全球知名的企業落戶上海了,不愁招攬不了優秀的應屆畢業生。

学习源动力
2019-08-15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也是各個企業、各個地方積極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就業數據上來看,兩校的就業學生更偏愛與留在北京工作。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58人(不包含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碩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搜(19.6%);其中定向和委培生438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2%。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也是各個企業、各個地方積極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就業數據上來看,兩校的就業學生更偏愛與留在北京工作。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58人(不包含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碩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搜(19.6%);其中定向和委培生438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2%。

仔細分析這張數據,會有很多重要的結論。

①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深造比率高達45.5%,本科和博士生的深造比率比較高。

②畢業生每年有接近17%的學生選擇出國深造,主要是以本科生為主。

③本科生普遍選擇深造,僅有16.4的學生選擇了就業;碩士生就業想法強烈,高達89.8%的學生選擇就業。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也是各個企業、各個地方積極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就業數據上來看,兩校的就業學生更偏愛與留在北京工作。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58人(不包含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碩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搜(19.6%);其中定向和委培生438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2%。

仔細分析這張數據,會有很多重要的結論。

①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深造比率高達45.5%,本科和博士生的深造比率比較高。

②畢業生每年有接近17%的學生選擇出國深造,主要是以本科生為主。

③本科生普遍選擇深造,僅有16.4的學生選擇了就業;碩士生就業想法強烈,高達89.8%的學生選擇就業。

從上圖可以看到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就業地域,本科生基本每年選擇就業的只有不到500人,不做分析。主要看碩士生和博士生,兩者中有超過40%的人選擇留在北京工作,選擇去上海工作的10%左右。除了北京,上海是吸引清華畢業生的第二城市。

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北京大學全校畢業生(含醫學部)共9469人,北京大學校本部畢業生7462人,本科畢業生2645人(35.45%)、碩士畢業生3604人(48.30%)、博士畢業生1213人(16.26%)。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也是各個企業、各個地方積極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就業數據上來看,兩校的就業學生更偏愛與留在北京工作。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58人(不包含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碩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搜(19.6%);其中定向和委培生438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2%。

仔細分析這張數據,會有很多重要的結論。

①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深造比率高達45.5%,本科和博士生的深造比率比較高。

②畢業生每年有接近17%的學生選擇出國深造,主要是以本科生為主。

③本科生普遍選擇深造,僅有16.4的學生選擇了就業;碩士生就業想法強烈,高達89.8%的學生選擇就業。

從上圖可以看到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就業地域,本科生基本每年選擇就業的只有不到500人,不做分析。主要看碩士生和博士生,兩者中有超過40%的人選擇留在北京工作,選擇去上海工作的10%左右。除了北京,上海是吸引清華畢業生的第二城市。

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北京大學全校畢業生(含醫學部)共9469人,北京大學校本部畢業生7462人,本科畢業生2645人(35.45%)、碩士畢業生3604人(48.30%)、博士畢業生1213人(16.26%)。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也是各個企業、各個地方積極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就業數據上來看,兩校的就業學生更偏愛與留在北京工作。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58人(不包含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碩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搜(19.6%);其中定向和委培生438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2%。

仔細分析這張數據,會有很多重要的結論。

①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深造比率高達45.5%,本科和博士生的深造比率比較高。

②畢業生每年有接近17%的學生選擇出國深造,主要是以本科生為主。

③本科生普遍選擇深造,僅有16.4的學生選擇了就業;碩士生就業想法強烈,高達89.8%的學生選擇就業。

從上圖可以看到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就業地域,本科生基本每年選擇就業的只有不到500人,不做分析。主要看碩士生和博士生,兩者中有超過40%的人選擇留在北京工作,選擇去上海工作的10%左右。除了北京,上海是吸引清華畢業生的第二城市。

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北京大學全校畢業生(含醫學部)共9469人,北京大學校本部畢業生7462人,本科畢業生2645人(35.45%)、碩士畢業生3604人(48.30%)、博士畢業生1213人(16.26%)。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也是各個企業、各個地方積極引進人才的重點對象,但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生就業數據上來看,兩校的就業學生更偏愛與留在北京工作。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58人(不包含國際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碩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搜(19.6%);其中定向和委培生438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2%。

仔細分析這張數據,會有很多重要的結論。

①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深造比率高達45.5%,本科和博士生的深造比率比較高。

②畢業生每年有接近17%的學生選擇出國深造,主要是以本科生為主。

③本科生普遍選擇深造,僅有16.4的學生選擇了就業;碩士生就業想法強烈,高達89.8%的學生選擇就業。

從上圖可以看到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就業地域,本科生基本每年選擇就業的只有不到500人,不做分析。主要看碩士生和博士生,兩者中有超過40%的人選擇留在北京工作,選擇去上海工作的10%左右。除了北京,上海是吸引清華畢業生的第二城市。

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年,北京大學全校畢業生(含醫學部)共9469人,北京大學校本部畢業生7462人,本科畢業生2645人(35.45%)、碩士畢業生3604人(48.30%)、博士畢業生1213人(16.26%)。



北大的情況和清華的比較類似,也是本科生以深造為主,主要的就業學生以碩士生和博士生為主,他們中選擇留在北京的居多,然後是廣東,選擇去上海市工作僅僅2.77%。

那麼清北畢業生選擇北京,而不去上海呢?

①兩所城市經濟規模非常接近,在北京的發展機會不比在上海的少。

②北京獨特的資源優勢: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③據最新消息,世界500強企業,北京全球最多,三分之二的世界500強國外企業在北京投資或者設立分支機構,而且北京集中了全國最多的央企總部,央企的福利待遇如何想必大家都知道。

④作為清華北大畢業生,在北京工作一來比較熟悉這個呆了很多年的城市,二來自己的人脈都在這裡,有導師、有同學,相互推薦介紹。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顯的分析,有其他的想法的朋友歡迎補充。

牛熊交易室
2019-09-01

其實大部分清華、北大畢業生都不願去上海。

我們可以通過數據看見,根據《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2017年北大就業畢業生中,選擇在上海發展的只有67人。而選擇北京的畢業生達一千餘人,選擇杭州、廣州發展的逾百人,就連成都也迎來了79名北大畢業生。

而清華大學,也只有4.1%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去往上海,雖然比北大稍多,但是總體來看還是很少畢業生選擇上海。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上海最近關於清華、北大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直接落戶的新聞。

牛熊交易室認為,一方面北京上海兩個城市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而相對來說,北京他們已經一定程度上習慣了生活方式以及節奏,而且北京更多優質資源,相對來說,北大清華的畢業生自然更希望留在北京。

另一方面,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是清華就業最多的行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則是北大就業最多的行業,上海的資源機會並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同時,還有一方面原因或許是人文環境等等,上海生活比較精緻,生活工作或許不太受到畢業生的青睞,就像許多上海人不願意去異鄉發展,也有少部分上海人不十分願意接受外來人。

应届生求职网
2019-08-24

職前菌記得有個段子,北京人稱北京以外的叫地方,沒毛病;香港人稱香港以北的叫內地,也沒毛病;而上海人稱上海以外的地方叫農村……不是說所有的上海人都有歧視,至少從這個落戶政策上來說,還是有歧視的嫌疑的。

客觀的說,職前菌覺得各地政府對自己的人才、人力、人口政策有所選擇,這本身不存在問題。但是上海指定某個高校可以走綠色通道,這種赤裸裸的人才爭奪方式是不妥的。

當然了,一方面是上海對北大清華拋出的優惠條件,另一方面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不願意去上海的尷尬情況。

上海最出名的是金融業,北大清華畢業生就業排名靠前是金融業,信息技術和公共管理三大類,金融業對於上海來說還比較符合,不過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甚至成都都是上海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信息技術方面上海並不佔優勢,阿里網易在杭州,騰訊華為在深圳,京東在北京。至於公共管理類,哪裡也比不上北京天子腳下好啊。

進而北大清華的畢業生會覺得,儘管上海金融業發展很好,但是也並非不可替代,其他專業上海優勢不大,相反,融入上海的成本高,選擇其他城市,包容性會好很多。

既然清華北大的天之驕子們有更多的選擇,為什麼非要選擇上海呢?而且清華北大的本科畢業生很多人會選擇出國深造,所以市場的人才供給情況更加嚴峻。


更多有趣、好玩、求職乾貨,敬請關注【51職前】微信公眾號~

高效率大概率小成本
2019-08-30

上海的勞動力各級市場本來就是開放的,很多職場的外來人員比例已經超過了七成,並不存在任何學歷門檻和限制,幾乎完全是市場化的。

此次對北大清華畢業生給予額外權益類待遇,確實顯示了決策層堅定不移的改革決心和上海海納百川求賢若渴的海闊天空,那麼,你是不是來飛呢?當然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

適合的才會是最好的,有前途的才會是有魅力的,大學畢業本身是一個人生重大選擇窗口期,充滿了無限機會更意味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上海的戶籍或許只是一根稻草或麥穗,能不能在大家內心搖擺的天平上起多少作用,確實只有自己最清楚明白了…

或許大家也有各種與上海的來往經歷,那時在大學讀書時,無論本地和非本地,不論戶籍性質,戶籍都是遷到學校集體戶口的,而到畢業時卻往往成為自己選擇取向的最大砝碼。再往後看,去哪裡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居留權和穩定的工作機會。

雖然世界各地都有各種鼓勵人才落地政策,對於個人來說,往往也是能選的選擇會太多眼花繚亂,機會不多的往往卻是最佳人選。

有句話“人挪活,樹挪死”。確實,樹有自己的價值和方式;那麼,人如果不動呢?就會成才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拘泥於戶籍的框框,格局小了點,上海的機會是足夠的,先要適應一下…


上海的勞動力各級市場本來就是開放的,很多職場的外來人員比例已經超過了七成,並不存在任何學歷門檻和限制,幾乎完全是市場化的。

此次對北大清華畢業生給予額外權益類待遇,確實顯示了決策層堅定不移的改革決心和上海海納百川求賢若渴的海闊天空,那麼,你是不是來飛呢?當然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

適合的才會是最好的,有前途的才會是有魅力的,大學畢業本身是一個人生重大選擇窗口期,充滿了無限機會更意味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上海的戶籍或許只是一根稻草或麥穗,能不能在大家內心搖擺的天平上起多少作用,確實只有自己最清楚明白了…

或許大家也有各種與上海的來往經歷,那時在大學讀書時,無論本地和非本地,不論戶籍性質,戶籍都是遷到學校集體戶口的,而到畢業時卻往往成為自己選擇取向的最大砝碼。再往後看,去哪裡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居留權和穩定的工作機會。

雖然世界各地都有各種鼓勵人才落地政策,對於個人來說,往往也是能選的選擇會太多眼花繚亂,機會不多的往往卻是最佳人選。

有句話“人挪活,樹挪死”。確實,樹有自己的價值和方式;那麼,人如果不動呢?就會成才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拘泥於戶籍的框框,格局小了點,上海的機會是足夠的,先要適應一下…



上海的勞動力各級市場本來就是開放的,很多職場的外來人員比例已經超過了七成,並不存在任何學歷門檻和限制,幾乎完全是市場化的。

此次對北大清華畢業生給予額外權益類待遇,確實顯示了決策層堅定不移的改革決心和上海海納百川求賢若渴的海闊天空,那麼,你是不是來飛呢?當然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

適合的才會是最好的,有前途的才會是有魅力的,大學畢業本身是一個人生重大選擇窗口期,充滿了無限機會更意味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上海的戶籍或許只是一根稻草或麥穗,能不能在大家內心搖擺的天平上起多少作用,確實只有自己最清楚明白了…

或許大家也有各種與上海的來往經歷,那時在大學讀書時,無論本地和非本地,不論戶籍性質,戶籍都是遷到學校集體戶口的,而到畢業時卻往往成為自己選擇取向的最大砝碼。再往後看,去哪裡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居留權和穩定的工作機會。

雖然世界各地都有各種鼓勵人才落地政策,對於個人來說,往往也是能選的選擇會太多眼花繚亂,機會不多的往往卻是最佳人選。

有句話“人挪活,樹挪死”。確實,樹有自己的價值和方式;那麼,人如果不動呢?就會成才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拘泥於戶籍的框框,格局小了點,上海的機會是足夠的,先要適應一下…



as6543212345
2019-11-12

來上海打拼的一般都是外地三流甚至是不入流大學的畢業生,這些人智商情商一般都很低,長期被老家的高才生鄙視,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廢材,趕來上海撈金,想不到上海門檻很低,這些人留在上海後自我感覺飆升,當上海感覺這批廢材來上海後並沒有給上海帶來實質性的進步,只帶來房價物價上漲並深深感覺上當後,決定引進真正高智商高情商的北大清華本科生時,人家一臉不屑,人感覺和那些三四流學校出來的共事是一種恥辱,所以鮮見北大清華原裝學生來滬就業,也所以在那些三四流大學畢業生主導下上海也將淪落為三四流城市

恭喜中国
2019-09-21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一句話:上海市全國頂尖級專家學者最多的一個城市,擁有成熟的世界一流學術體系,如長滿沖天大樹的茂密森林,縱然是清華北大畢業的天之驕子,初入社會時如小荷才露尖尖角,立刻要面對頂尖高手薈萃強手如林的職場未來,必須考慮未來巨大的競爭壓力,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因此,如何選擇也就不言而喻了。

小U的流浪生活
2019-01-22

其實這不是某一個因素決定的,更多的是人文環境,資源優勢等綜合體來決定的,上海的流動性大於北京,寬容性也高於北京,作為一個大學生,別說北清,復交財了,即使你是哈佛,斯坦福,劍橋畢業生都會受到流動性的衝擊,加上中國市場的一些非正規性,比如企業存活率低,無品牌建設的完善體系等,失敗者回流率非常之高,所以利用大學資源,本地的熟知程度,自然更容易留在當地

滬江大学
2019-12-27

你也可以這樣說。為什麼復旦,交大的畢業生不願意去北京工作,是不是北京失去了足夠的吸引力!我覺得有些問題不必用什麼幾千字查數據來告訴你,只要反問你自己一遍,你就能知道答案的!


你也可以這樣說。為什麼復旦,交大的畢業生不願意去北京工作,是不是北京失去了足夠的吸引力!我覺得有些問題不必用什麼幾千字查數據來告訴你,只要反問你自己一遍,你就能知道答案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