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10 個回答
坚果旅行
2019-01-16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淘汰落後的組裝工廠,轉型升級高新制造業。所以,沒有核心技術的低端外資工廠會持續倒閉,轉型研發中心才是蘇州的未來。

蘇州下轄的崑山,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產地,世界上每兩個鼠標就有一個產自崑山。但是,蘇州主動把沒有核心技術的組裝工廠轉移給內陸的重慶,當然也是因為蘇州的土地和工資成本逐漸升高。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這是未來相當一段時期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低端工廠會關門,沒有核心技術的藍領將會面臨失業的風險。生物製藥和納米技術是蘇州主要發展的方向,未來蘇州需要更多的高層次人才,蘇州“工業”園區將會成為蘇州“技術”園區,高新制造業將會佔據99%以上的市場。

蘇州經過這些年的資本和技術積累,以及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勢,已經站在了工業和製造業產業鏈的上游,已經具備了在綠水青山條件下獲取金山銀山的條件。所以,關閉落後工廠以及升級研發中心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藍領失業和引進高層次人才更是絕對的大趨勢。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過去相當一段時期,各種跨國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工廠設在蘇州是普遍情況。現在,蘇州終於“熬”出了頭,蘋果、微軟、三星、華為相繼在蘇州設立了和北京、上海、深圳同級別的總部級研發中心,蘇州的低端組裝工廠也相繼遷往內陸省份。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以前的蘇州,說白了是給外資打工,賺點辛苦錢。而未來的蘇州,已經不需要遍地工廠,所以繼續靠辛苦賺錢在蘇州越來越難,外來務工人員會大批離開蘇州,同時蘇州也會不遺餘力地高薪酬引進高層次人才。整個蘇州的人口結構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這也是蘇州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

城市规划修炼之路
2019-01-03

個人認為,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要考慮3個方面。

1.用地的發展方向,也就是空間拓展方向。

下圖是蘇州202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圖。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可以看到,由於蘇州西側的山地較多,基本不可能向西發展。而南側吳江區已經佔據了大量的建設用地,同時南側的景區和生態敏感區較多,高強度的開發對南側地區的發展不利,因此擺在蘇州面前的選擇有兩條路:向北或者向東。

實際上,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這兩個方向也是最佳選擇。

為什麼呢?因為城市之所有比鄉村發展速度快,主要是集聚效應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同樣,城市與城市之間也需要相互集聚,形成城市群,這種效應並不是人為的,而是市場自發形成的。在這種趨勢下,蘇州的各類資源必將上海、無錫兩大城市佈局,未來的蘇州高鐵新城和工業園區也必將綻放光彩!


2.產業發展方向

瞭解蘇州的人都知道,蘇州的經濟有很大程度上都依託於蘇州工業園區,而蘇州工業園區則靠的是各種零部件加工廠。這些工廠每年都能獲得全世界的大量訂單,為蘇州貢獻了非常豐厚的財政收入。儘管最近幾年裡,蘇州靠著這些工廠一直髮展速度平穩上升,但由於這些產業技術含量並不高,未來的天花板觸手可及。

同時,回頭看看杭州這兩年的發展,靠著阿里巴巴的快速崛起,人家早就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一路小跑的進入了互聯網時代。

因此蘇州的產業轉型也迫在眉睫。

那麼,該怎麼轉呢?

(1)以生物醫藥為主的納米科技園

事實上,納米科技園所處的位置恰好在獨墅湖高教區附近,這為其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創造了絕佳的條件。畢竟這裡有很多名牌大學的研究所,產學研一體化將對其研發起到非常強大的助推作用。

(2)高新區和工業園區的製造業轉型,邁向先進製造業

這兩大產業園區未來的方向,將是向著引進國際大牌廠商,製造一些高溢價的產品,同時靠著互聯網、智能製造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產業由低端向高端跨越。這裡我就不細展開了。

3.城市總體發展願景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上面我從空間拓展方向和產業發展方向簡單闡述了一下,但大家不要忘了,在歷史上,蘇州可是號稱人間天堂的啊。所以,未來的蘇州,旅遊城市、生態城市、宜居城市這些定位絕對不會是口號,城區的各項基礎設施一定會做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完善,也許蘇州在經濟上沒辦法做到全國數一數二,但它的綜合品質一定在全國名列前茅!!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祀神如神在
2019-03-03

首先,向北發展是明確的,看看現在哪個區限購最嚴格就知道了,高鐵新城應該是未來10年的北部發展中心。

其次,園區已經可以自動造血了,後續新政策肯定繼續傾斜,新政策的試驗田,會不停的更新換代。

然後,西北部就要看蘇州能不能拿下蘇州國際機場了,如果拿下,就沒西北部啥事情了。如果拿不下,肯定要掉頭搞好碩放機場,西北部的相城,新區地界,都會更進一步。且城北路擴建修通,加上兩頭延伸,整個那一線從最東園區崑山交界到新區,應該都會受益。

主城區就不說了,坐在中央,地鐵,運河什麼都繞不過。什麼好處都能分一點。

南部就沒啥說的了,吳江太新可以說就是吳江新城。要相信吳江的實力。吳中太新這邊也會慢慢趕上,不過吳中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估計一時半會都趕不上吳江太新。

東南部就看G60走廊給不給力了,但這畢竟涉及兩省一市的事情,有的扯皮的。

至於南部其他地方,南部水鄉線不是白叫的,基本農田還是要保留的。

所以綜合起來,不考慮新機場情況下,我覺得高鐵是最有潛力的。其次城北路且兩頭延伸從市區地圖最西到最東覆蓋三老城區那一帶。然後就太新。其它就要看國家政策了。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Lahti
2019-01-29

可以很明確的回答,這些已經蘇州都有了,你的目標太小了:

1.蘇州有一直有自己的機場叫 蘇南碩放機場!位於無錫和蘇州交界的機場叫蘇南碩放機場,蘇州一直都是有機場的,蘇南碩放機場距離蘇州中心40km,虹橋機場距離蘇州市區90km!

蘇州一直在喊著一個機場,卻不如儘快把蘇南碩放機場流量做上去,而不是捨近求遠,爬去100km外的上海!這是長三角的心理鄙視鏈在作怪!

2.蘇州基本實現了全片城市化,下一步是要工業園升級,騰籠換鳥,形成多中心的高科技產業化;

3.蘇州已經和上海,杭州是城市群了,城市群不是同城化;類似於美國的五大湖區的城市群一樣,長三角已經基本實現,只是需要進一步優化;至於城市群內部是否會形成類似於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同城化方式,我認為不會,因為長三角上海一家獨大,不會和其它進行同城化鏈接,上海只會增加他的虹吸和聚合作用!進一步鞏固其老大地位!

蘇州的夢想其實並應該是以上這樣的,蘇州應該想辦法讓自己成為一個小而美的國際化城市,讓通過上海窗口來的人都要來蘇州一趟!這個命題就大了,需要重新定位和拆解!

好好1个
2019-02-03

蘇州的未來與蘇州定位、蘇州歷史發展趨勢與蘇州人文化傳承密切相關。

1,從趨勢看,蘇州人口淨流入是個不爭事實,這在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今天這是蘇州發展最大的資本。蘇州的區位優勢明顯,地處浙北滬蘇南中國核心經濟圈的中心,工業實力消費實力超群,立足蘇州現有發展特點,廣攬天下人才,在可見的將來蘇州依然是中國經濟重要發動機之一。蘇州要敞開大門,歡迎海內外人士來安家創業。

2,蘇州與上海毗鄰而居,但定位不同,上海的未來是服務業不是工業,上海是要素服務如金融創新資本投資技術研發,海內外文化交融點。蘇州不一樣,是海內外製造業中心,是新技術新發明新消費模式的快速轉化中心,不僅要面對國內市場,而且擁有龐大的國際市場。這就決定蘇州會擁有若干個工業區,會擁有很多研發機構學校或轉化中心,蘇州所有規劃都要以此為中心來設計,圍繞他們來設計城市衣食住行學習與娛樂。肯定是多中心城市發展體系,只有側重點的不同,絕不走攤大餅發展模式。按照市場供應鏈最低成本配置。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搞好交通規劃,佈局好各工業區貨物原物料來去路徑佈局好居民出行方便,做好各個居民區生活配套設施教育娛樂外出的規劃,重點搞好基礎教育,服務好產業資本技術團隊的落地生產。

具體落實到行動上,一要建立新機場,不是原先蘇南機場擴建,就要在吳江建立,不考慮常熟,小家氣。2,建設好各個工業區,區域中心交通網絡,蘇州大市同城化,建好若干個交通樞紐如機場高鐵旅遊購物各分中心等30分鐘,大市1小時圈,提升蘇州凝聚力,方便出行。3,大力發展蘇州高校和職業教育。4,工業區一條龍專業化,各有地方特色,搞好周邊商業配套,合理佈局,各工業區居住配套區中間用綠化農田隔開,既保留髮展後勁,又打造一個適合宜居的環境。

3,弘揚文化傳承,大力發展吳文化,工匠精神,長期以來,蘇州絲綢,營造,手工藝,書畫在國內都是一絕,在新時代不能丟,更要弘揚其背後聰明勁吃苦精神,弘揚注重教育敢為人先精益求精不屈不撓的人文精神草根精神,這是蘇州富甲一方保持不敗的根本。

具體1,搞好居住環境,採取措施禁止各種汙染蔓延,蘇州優於深圳就是地廣,潛力也在這裡,搞好蘇州水鄉水汙染治理,有機垃圾要變廢為寶,發酵肥料化。2,建立各種傳統特色及現代文化培訓基地,培養人才。3,弘揚並保護草根精神。崑山自辦工業園,常熟服裝,張家港精神,吳江民營企業都是草根文化的體現,未來蘇州發展依然還是靠全體蘇州人自己,在可見將來不管蘇州怎麼發展,每年蘇州貢獻給國家的稅費不會減少只會增加,對國家的貢獻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第四地位不會變,蘇州戰略產業也只能靠蘇州人自己去培育。4,一定要抵住賣地財政的誘惑,高地價必然導致高房價,高房價必然導致工商成本生活成本大幅攀升,從而喪失現有一切,蘇州不可能象上海那樣天然有總部經濟的資格,深圳由於土地資源匱乏,土地昂貴,最終只能發展成為總部經濟研發經濟要素經濟,蘇州不一樣,能切實承載工業落地。5,親商,這是蘇州過去經濟成功的一大保證,全國比蘇州大比蘇州基礎好的市多得很,為什麼只有蘇州脫穎而出,現在全國都有這種傾向:不怎麼親商了。不管以什麼由頭,都是極其危險的,自斷前程,不要相信高技術工業,一般工業,只有工業品適銷不適銷,市場介入門檻高不高,今天所謂高技術說不定明天就被淘汰了,與此相反鼓勵企業精益生產,擁有自己優勢的產品。

青山绿水映晴空
2019-12-04

城市定位和發展方向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所以我只能從我在蘇州怎麼多年的一個普通市民觀感的角度說一下。

其實蘇州早就意識到經濟模式過於依賴賣地皮,開工廠,從前的蘇州可以說世界好多電子產品,幾乎都會買到是蘇州組裝的,可是到了近幾年,很多工廠,如日立、三星、希捷等等大工廠陸續關門或是遷走, 蘇州現在正處於轉型期。

以前有人說蘇州市是1.5線城市,中央以把蘇州定位特大型城市,GDP也緊跟北上廣深後面,所以基礎生活很優渥。另外,緊靠上海,周邊環境有點像京津翼,動車也就半個小時的距離,生活成本比上海低的多,所以現在住在蘇州在上海上班的已經很多了,潛力巨大。

所以未來定位肯定是一線城市,發展方向也會是往文化、科技、互聯網、服務行業等會成為主導。還有蘇州的旅遊資源也是得天獨厚的。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點贊,謝謝!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最底层的观察员
2019-12-04

我想回答的蘇州發展方向問題,不僅僅是蘇州一地的情況。而是蘇州更能代表長三角大部分以工業生產總值為主要經濟發展方向的地區。作為外向型經濟的引導者,蘇州在各領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同時也儲備了大批人材。經濟實力比較強勁。我想蘇州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輸出技術創造財富。幫助兄弟城市在創新和轉型方面起到推動作用。這樣既提升自身的科技發展,帶動周邊中小企業從量到質的改變。從賺差價式的經營特點,轉變為智造型的創新企業。從環保方面來說,更能在不破壞現有的生態的情況下,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當然作為我的眼階比較有侷限性,說出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既然邀請我回答,按照發展方向鄧首長早就明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前傳統制造業面臨壓力很大。科技創新迫在眉捷。提點想法,目的也是希望國之強大。謝謝!

江苏小星星
2019-02-16

我覺得還不如說未來的城市發展的方向在哪裡?

因為所有的城市的主題產業相差並不是太大。只是在細化上有所區分。有的城市做輕工業、有的重工業、還有的做能源性的。這些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每個支柱產業都有他的壽命和侷限性。現在大多數的城市把目光盯在這些大企業大產業上。卻忽略了基本的民生類。沒有這些小微底層務工人員和小商小販的話。這個城市就會很快失去真正的活力。那些靠著幾個支柱產業行成的暫時繁榮,一單這個行業落寞或者被顛覆的話這個城市會極速衰敗或者直接消失。只有小的市場小的企業小的個體繁榮才能更好的反哺大型的企業。森林裡最多樣性的就是大樹下面的世界。

蘇州的問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上讓自己更豐滿更有魅力!要大力發展創新的大企業也要大力維護小商小販等底層人的生活與經商環境。

冬季冬眠
2019-01-19

因為保護太湖的需要,蘇州灣是個錯誤的發展方向,那裡的開發會受到環境承載能力的限制,所以只能往宜居和休閒旅遊方向走,不適合產業的發展。吳江再往南是嘉興,蘇州不應該投入太多在這個方向上,讓其自由發展即可。高新區往西是太湖和山,空間有限,發展也是受限的。至於向東,雖然園區是蘇州最有經濟活力的區域,但是崑山是經濟最強縣,受上海輻射,其自身主動對接上海的意願又很強烈,蘇州目前階段很難將崑山撤縣設區,所以為將來長遠考慮的話,蘇州接下來應該主動調整政策,以高鐵新城為中心,向北發展,最好把市政府遷往相城,儘量爭取蘇州機場落地常熟,用5年的時間把常熟撤縣設區,只要常熟變成蘇州轄區,崑山和太倉設區就只是時間問題,常熟的地理位置對蘇州太重要了,其通江達海,南北方向通蘇嘉高鐵和東西向南沿江高鐵的交匯處,如果爭取到蘇州國際機場落地,可以與相城區共同發展成為整個華東的物流中心,如果蘇州國際機場最終泡湯,也可以積極與無錫合作,爭取蘇南國際機場二期,把軍用機場與民用機場分離,共同打造成江蘇最大的國際機場,同時蘇州無錫進行全方位的融合,基礎設施全面對接,打通斷頭路,建設機場軌道交通,甚至可以在無錫碩放和蘇州漕湖之間統一規劃,共同建設產業園區,為將來蘇州無錫同城化打下基礎,一旦條件成熟,如果蘇州無錫強強合併,成立一個新的東吳市,完全可以引領江蘇的經濟建設到達一個新的高度

吴门方公子
2019-01-21

未來發展的重點區域應該有蘇州灣太湖新城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