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話?

每個朝代都有其官話,那麼唐朝時期的官話是什麼呢?
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話?
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話?
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話?
10 個回答
老狗是途
2017-05-18

唐朝在西安為都,生話習俗,使用語言都以關中話為普通標準話,再則,西周,秦朝都是在此,關中語言之無例外地被遺傳下來,中華人類文明文化始發於黃河中流,是啟源之地,是源頭,後來各種原因的南或西部東北人群遷移,同時將中部以唐朝為標誰的話語隨之擴散,豫西南,晉南,關中,甘南,甘東部,以及寧夏河套,語言相通,基夲相同,這些都是黃河中部語言文化的一致性和通用性,所以唐朝的標準普通語言文化,源遠流長,有明顯的軍事,政治,文化,經濟,人文標。解放後實行的普通活,是以晉南嵇山,萬榮話音為基礎發展而來,這些地方臨黃河同關中相望相通,保留著唐的語音。所以黃河中流是唐的語言使用地區,也是標準國家語音,官語言流行的時代。秦漢唐是中華文化,人文習俗發源地,中華文化由此而發生,發展,遺傳下來的,歷史悠久,燦爛輝煌。

历史研习社
2017-05-17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面臨著通話問題,因為國土太過遼闊,不同地方方言截然不同,互相不能通話。所以先不得不感嘆書同文太偉大了,它維繫了中華文明共同的文化傳承。

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話?

今天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推廣普通話,其實中國曆朝歷代都有普通話,被稱為“雅言”、“官話”,唐朝也不例外。那麼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呢?根據今日的經驗,我們肯定會猜到唐朝的普通話肯定也是以首都及首都附近的方言為基礎的,所以那肯定就是長安話了!
然而,如果你抱著這樣的念頭,穿越回唐朝,一張嘴就是一口標準的長安話,還以為自己一定能拿到普通話一級乙等,那唐朝人只會覺得:這什麼亂七八糟的口音,這麼土。

唐朝的普通話,居然是遊離於當時所有方言之外的。那它究竟是什麼話,又是怎麼莫名其妙突然生出來的?

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話?

這事還得往前推幾百年,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北方士族蜂擁南遷,雖然人不多,但他們在東晉南朝一直保持著優勢文化地位。當時南方地區非漢族群極多,即使是吳語,在他們聽起來也是蠻夷鳥語。這些人一直堅持在江南講東漢以來的洛陽話,也就是“洛下音”,在他們看來,這才是最動聽最正統的“雅言”,當然,它肯定摻雜了吳語的影響。而北方洛陽地區的洛陽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胡語的影響。
隋朝建國後,以陸爽為首,一批大學者討論究竟以何為正音,最後討論的結果是以東晉南朝士人講的“洛下音”為基礎,融合五胡十六國北朝洛陽這一地區的語音,以此作為“雅言”,最後根據討論結果整理出一本書,就叫《切韻》。
唐朝的普通話是什麼話?
《切韻》出現後,社會影響力極大,官方也以此定為標準音,因此《切韻》所定的“洛下音”這就是唐朝的普通話。甚至唐以後各朝也以此為正韻。所以說,它是學者們建構出的語音,和大唐國內任何一個地方的方言都不相近。
當然,如今天一般,唐朝人即使會講普通話,也會帶著各自地方的口音。更別說,唐朝普通話主要服務於社會中上層,廣大平民百姓能不能講還另說呢。所以說能講官話的河南人杜甫避難到千里之外的成都,那些南村群童搶他屋上三重茅的時候,他哪怕不是“脣焦口燥”,能呼得了,南村群童也未必聽得懂他在吼什麼。
只爱潘多拉
2017-05-20

謝謝邀請,關於唐代普通話(官話)的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但要把這個答案說清楚,我是沒有信心的,努力一試吧。我的答案是唐代沒有普通話和官話,普通話和官話也不是一個東西。為什麼呢?首先,普通話不等於官話,普通話是近代概念,指的是近代以來由政府主導的、語言學工作者們設計的漢語共同語,它不是一種現成的口語(它是設計出來的),而官話是一種現成的口語(一定時期內人們日常生活的使用中約定俗成的),官話實際上也是一種方言(比如我自己平時說的四川話,就是西南官話)。普通話要求準確、系統,而官話則只要能溝通就行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漢語對普通話的需求是一個近代的產物,一方面社會發展促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口頭信息交流擴大,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一方面是西方“民族主義”的影響,使得“漢語“必須要有一個“共同語”成為需求(這成為一個“民族”的必要條件,甚至直到今天西方還有一些人認為漢語的方言就是不同的語言,從而消解掉漢族的整體性)。換句話說,這種需求是近代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沒有經歷過這種歷史過程的,就不會有這種需求,比如藏語,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所謂的藏語的普通話,而是三大方言(拉薩方言、安多方言和康方言)並駕齊驅,這就意味著唐代不但沒有普通話的概念,也不會有普通話的需求,所以唐代的普通話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問題。
其次,題主也提到了官話,古代雖然沒有普通話,但“通語”性質的官話的歷史卻是很悠久的,因為口語交流在任何時代都需要,但只有到了近代“口語”的地位才變得重要,在古代“口語”沒有今天那麼重要,漢語的共同性不是以“口語”來體現,因為在一個沒有現代通訊技術和發達、頻繁的交通網絡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不存在像今天這樣的大量而且長時間的口頭交流,口語表達在那樣的情況下本身就不具備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能力,在中國古代,漢語的共同性不需要以口語來體現,而是以“文言”來實現的,漢語有著非常穩定的“書面語”表達形式——文言文,文言文在歷史上有著穩定的基本詞彙和語法結構,它的存在決定了漢語書面語在追求同一性上的成就,這樣也就意味著漢語口語的共同語只不是一個補充品,不是那麼重要。所以漢語口語的共同語——官話的產生和發展的需求就不是那麼迫切,現有的史料顯示,有關古代的官話的明確記錄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文獻出處在《朝鮮王朝實錄》中),那麼可以推論元代是“官話”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而到了明代中後期,官話已經相當發達,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到中國時就發現,中國各省的口語各不相同,但卻有一種整個帝國通用的口語,稱為官話(文獻出處見《利瑪竇中國札記》)。目前的史料沒有辦法證明唐代存在著一種跟明清時代的“官話”同性質的口語共通語,實際上如果不是現代社會發達的通訊技術和發達的交通網絡使得不同方言的人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口頭交流,從而使得方言成為一個比較明顯的口頭交流的障礙的話,不同方言之間的交流障礙就不會那麼頻繁,這種障礙對人們來說也就沒有那麼明顯,所造成的交流上的困難完全可以用書面語來解決。換句話說,像唐代解決各種方言之間通話的問題並不迫切,反倒是標準書面語的需求還迫切些,因此音韻學上的經典《切韻》,《唐韻》都是這一時期產生的。
最後,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由於漢語書面語的發達,同時就造成漢語口語資料的匱乏,像唐代這樣較早的時代,我們現在根本都不知道人們的口語是什麼樣子的。現在的史料留給我們的都是漢語書面語的語音材料而已。中國古代歷代都有官方欽定的“韻書”,就是所謂的雅言,比如隋代有《切韻》,唐代有《唐韻》,宋代有《廣韻》,明代有《洪武正韻》,但這些韻書記錄的漢字讀音並不是那個時代的口語,更不是普通話或官話,只是為了文人們寫作詩文定立一個標準罷了,不要把這些韻書理解為“普通話”或官話,因為這些韻書不是漢語口語的記錄,而是對漢語書面語的整理。所以既使唐代存在著一種官話,那麼想要知道這種官話是怎麼樣的,除了穿越回去,沒有其它的辦法,換句話說這個問題在理論上和技術上都是不可解的。
回到三国娶貂婵
2017-05-17

唐朝的長安人的口音和今天的西安話是一樣的嗎?

曾經有朋友問到我這個問題,我一時沒時思想準備,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唐代的長安是全球的中心,萬邦來朝,長安話無疑是官方語言,如果唐代有《新聞聯播》,那裡面的主持人一定是說著長安官話的,當唐明皇,武媚娘,長孫無忌,狄仁傑,李白,張九齡,白居易這些達官顯貴,社會名流都說著長安話的時候,這種上流社會所說的語言就是最時髦的“普通話”了,那當時的普通話是什麼口音呢?因為沒有錄音設備,也沒有影視作品流傳下來,更沒有各種APP,所以無法親耳聆聽當時的人的聲音。

帶著這些問題,我翻閱典籍,遍訪高人,經過幾年的潛心研究,得出了唐朝的普通話就是今天的西安話的結論。

論據一:白居易《琵琶行》

這篇文章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文,熟悉文章的人都知道作者和寫作背景,講述了作者本人遭貶滴居潯陽(今江西九江),在夜色中把酒言歡送友人的場景,忽然聽到不遠處的船上有管絃之音,再細聽,明顯與當地人彈奏的曲子不同,這種弦律只有在京城長安才能聽到,莫非船上的人是從京城而來?如果是在這裡偶遇千里之外京城的故人那就太有意思了,帶著這種念頭,作者移舟聞聲而去,於是琵琶女出現了,一交流果然有京城居住史。

當問及琵琶女當年在京城任哪裡,幹什麼?詩裡寫道:“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這裡提到了京城的一個地名-蛤蟆陵。這地方是哪?其實就是“下馬陵”,這地方位於南城,為紀念漢人董仲舒(就是向皇帝建議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那個人),死後葬在這裡,為歷代官府所推崇,到這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又名下馬陵,從漢至唐歷經七、八百年。

但下馬陵為什麼被白居易寫成蛤蟆陵呢?這就跟長安話有關係了。

會說西安話的人都知道,在西安話的發音裡,下馬會被讀成“ha(四聲)馬”,董仲舒的陵墓經過數百年的興替,下馬陵被當地人念成“ha馬陵”是在正常不過了,被白居易寫成“蛤蟆陵”也就能理解了。

白居易的一句詩,還原了唐長安話的聲音。

論據二:日語有500多個詞根源於西安話。

比如,日語把“是不是”念成“dei si ga”,西安話念成“dei si”或“dei si dei”。除此之外,在日語中有很多的這樣佐證。

為什麼會出現邊種現象呢?這就要提到唐代的中日交流了。

瞭解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對比他強的國家特別尊重與推崇,對不如他們的國家就十分的鄙視,這如同當今時代他們對待美國和中國一樣,美國經濟世界笫一,即便曾經給他們扔過原子彈,今天日本人對美國人仍畢恭畢敬的,日本侵略中國,中國雖然勝了,當沒他們富強時,他從骨子裡仍就瞧不起你。唐朝時的中國就如同美國在當今世界,長安就像今天的紐約一樣,日本人派了好多“遣唐使”,來長安學習各種經驗,包括政治制度,經濟建設,文化典籍,甚至文字語言。日語中的片假名保留了大量漢字和部首就是證明。

今天韓國,越南等去中國化, 消除漢字,結果年輕人連本國曆史典籍都看不懂,想想都可笑。據說朴正熙時代,政府通過《去漢字立法》,簽名同意的政要們竟都是漢字,想想都是醉了[偷笑]。扯遠了,回到本話題。

日本人不但把最先進的漢字帶回本國,也把當時世界最時髦的長安話帶了回去,沒成想,這成了驗證唐朝“普通話”發聲的有力佐證。

(未完,時間原因,改天再和大家聊論據三,四...)

ly61122727721
2017-05-17

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般大的朝代,是以首都當地話為官話。唐朝時建都西安和洛陽,應以當時的當地話為通用的語言。而唐朝後的五代十國,將中原人口屠殺了大多數。有資料稱,為逃避戰亂,人口有向東南沿海遷徙的習慣。廣東福建臺灣的客家話和潮州話接近古音。所以唐朝的官話應該還在現在的客家話和潮州話裡有所保留。

彼得潘21180078
2017-05-17

洛陽讀書音,沒錯,就是太學生讀書的調調。小時候看電視,偶爾看到戲劇頻道,瞅上兩眼,把“淚”念成luei,把“西”念成si當時聽著挺彆扭,後來當我知道豫劇保留古漢語的發音的時候我是多麼希望學校能講講戲曲呀!有本叫做《切韻》的書就是給古文注音用的,用反切法,就是用上一個字的韻腳連著下一個字的韻母,不過實際操作效果不太好。畢竟年代就遠了嘛

心痛2008
2017-05-17

以隋代陸法言編寫的南朝江左吳音之金陵音的《切韻》音系歸併方式為科舉考試之分韻標準,以唐代關中秦音之長安音的《韻英》《韻詮》《考聲切韻》音系為實際語音交流標準並且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以首都長安話作為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此外,江南開始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蘇州話也成為一種通行語。

唐玄宗在安史之亂前下令舉國通用《韻英》音系,但因為安史之亂最終幻滅,切韻地位逐日抬高,直至宋代,《廣韻》的誕生,進一步奠定了吳音《切韻》反切的最終地位,唐代以後,長安式微,秦音最終沒落,其後代關隴方言仍保留《集韻》記載的很多關中音反切語音,與唐代長安音一脈相承。

吳頔73950222
2017-05-17

唐朝的國語就是閩南語,有記載。日本就是學唐朝的,可以去翻下日語的讀數學的發音和閩南語很像。還有日語歌跟閩南歌也有共通點。還有唐詩如果用閩南語讀起來會更有押韻。可以考究不要噴我

燕山逸士
2017-05-17

普通話,在古代,謂之“雅言”。《論語·述而第七》:“予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說的就是孔夫子在誦瀆《詩經》、《尚書》以及參加禮儀活動時,所用的就是當時的普通話——古洛陽語(又作洛語),畢竟當時的都城在今日的洛陽,故以此地語音為標準音。秦代雅言不可考,而兩漢仍用洛語。西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永嘉之亂,晉人南遷,都建康,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承襲。隋朝統一全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與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唐則承隋制,語音相同。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南宋,劉淵又據《廣韻》著《平水韻》。元朝法定蒙古語為國語,後又以元大都的漢語語音為標準音,稱“天下通語”。明朝,太祖及建文時期,都南京,故用南京官話。成祖遷都北京,然南京移民佔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而有明一代,通用南京官話,北京官話用者甚少。滿清,早期沿用南京官話。雍正八年,設正音館,推廣北京官話。而北京官話,乃元朝舊北京話與南京官話相融,又雜入一些滿語而成。清中後期,北京官話終於取代南京官話而盛行。(引自百度百科,有刪減)

2375999
2017-05-17

說說個人看法,華夏一家,地不分南北,請勿對號入座

關於中國古代歷史變遷,相信能上頭條的人,基本有所瞭解,戰國以前,由於鐵器還沒有得到普遍使用,而南方多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平原沼澤,且交通工具又十分落後,儘管戰國打了幾百年的戰爭,肯定會有大量的難民,但是都無法向南方轉移人口,戰爭又主要是爭奪土地和人口,所以在北方範圍,戰爭 和平 統一 分裂,一直反覆循環播放,也正因為漢人向南沒退路,向北苦寒之地不適合農耕,北方胡人數量少,即使再勇猛,也無法佔領漢人賴以生存的地盤。 這之前的歷史可以說是漢人幾家兄弟爭家產鬧騰,少有外人的事。

漢以後,經過較長和平時期,人口快速增長,生產工具的突破,生產力也快速發展,南方的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流域憑藉優越的氣候條件在經濟上取得相當大的成就,使得分封的諸王慢慢囤積了實力,但是在文化 和人口上相對於北方仍處於絕對弱勢,直至漢末,三國長期戰亂,人口開始有規模的遷移,南方政權興起,與北方分庭抗禮,南方雖落敗,但是這個曾經的不

毛之地開始比較全面的走向世人面前,

到魏晉統一王朝時期被重視起來,得到快速

發展,最終各藩王羽翼漸豐進而挑戰皇權,

使國家內亂,大傷元氣

北方胡人在特定的機緣下,終於入主中原,而漢人也因為有了更好的退路而開始南下(而且是自此以後被虐就南下)

這是個重大的歷史關鍵節點,關於漢人血統論的所有弱智爭論,都繞不開這個節點,南方論的最強論據無非是衣冠南渡,和之前的南征秦軍後裔,而持北方論的在心理上不太樂意這段歷史,這裡就來說說,整個南北朝三百多年裡,整個北方集體淪為胡人之地,而胡人因為文化上和人口上的極大弱勢而對漢人的恐懼和身體及戰爭技能上明顯優勢對漢人的蔑視,對統治區漢人的統治手段如何滅絕人性都是符合規律的,這麼說來,原北方漢人南遷的是什麼人為主?

1 皇室,貴族中的絕大多數 2地主 豪門的大多數3 知識分子中等階級大多數 4 普通人群靠南的多數(中途死亡部分),靠北的少數(中途死亡大部分)

再看沒有走的會是什麼人群?

1 皇族 貴族的少部分 2 地主 豪門的一部分 3 知識分子一部分4想走走不掉的多數屁民

那留下來的後果,會是什麼樣的?

1 被殺,2 淪為奴隸 3 淪為傀儡(一般人沒資格)4 淪為走狗和第一批漢奸

還有,哦差點忘了,5隱居(少數,對歷史和血統起不了多大作用,陶淵明發現的那種)

這個問題就來了,就事論事,沒有地域歧視,如果刺激了某些地域的同胞們,實屬無意,說的有道理還希望能正視,說的沒道理,希望繼續討論。

這裡說說典型的陝西關中吧,想必大家都知道有個現象,現在很多陝西人優越感非常強烈,無非源於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隋唐就不說了,說起,秦漢也是以老秦人自居。

就當我沒文化吧,我就想問,秦漢時候的長安人,跟現在關中人有多少關係?幾經長期多次大戰亂時代(尤其五胡亂華三百餘年)他們的祖先都穩如泰山的守在關中?前文所說,他們是留下來的漢人後裔? 而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極小,胡人後期因為政權沒落到失敗後,而習慣了農耕生活,把這裡當成家鄉,漢化的可能性極大,從其後的隋唐貴族門閥的血統可以看出,已經是胡人血統佔多了,然後他們融入了漢文化,也已成為了漢人了

所以網上各種無聊的漢人血統論可以休矣!漢人本就不能以血統論,如果論血統,那要追溯到何時?炎黃?秦漢?

如果以晉都南遷,第一次大規模民族融合為分界,確實之後北方人的胡人血統較多了,而南方人也免不了融入蠻夷血統,所以都已經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了,誰能嫌棄誰呢?

北方人,陝西人也不用動不動就提你們了不起的秦皇漢武祖先了,又不是你們專屬的,是南方漢人的祖先倒假不了,但當年被秦皇漢武殺得屁滾尿流的胡人是你們祖先的可能性比較大!

聲明,最不喜歡地域歧視,受不了以中原人自居那些人,看看歷史還會不會帶有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看南方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