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大股東把股票都質押了,套現了幾十億,任其股票下跌,是不是不看好自家公司的變相減持?股民該怎麼辦?

10 個回答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2019-05-21

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把股票都質押了,並不是套現減持,上市公司質押股票,好比是抵押貸款,只是把股票質押給證券公司,這種情況是屬於融資行為,這筆錢將來到期後需要還給證券公司的,而且上市公司質押股票給證券公司股價是要打折的,股價一旦跌破其折扣價,證券公司可以強行平倉,這種行為只能算是質押股票融資,不是套現。

套現是上市公司大股東賣出股票,如果上市公司大股東賣出自己的股票,進行大幅減持,說明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不看好自己的公司發展,通過賣出股票減持套現,當出現這種情況,股民應當賣出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減持賣出股票都需要提前幾個月進行信息披露發佈公告,當上市公司發佈了減持公告後,股民還有時間和機會逢高賣出股票。

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後股價跌,一般是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上市公司也不願意,但是市場弱勢的情況下股價下跌,上市公司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沒有辦法的,如果上市公司有實力的話,會選擇在市場企穩後自救,或者找到機構一起來穩定其股價,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後,股價大幅下跌,上市公司可能會暴倉,上市公司必須自救,能不能自救當然還要看上市公司自身的實力。

如果是上市公司質押股票,股價還下跌,對於股民來說,就需要從趨勢上判斷股價是否還會下跌,如果趨勢上判斷股價還會下跌,股民可以賣出股票止損出來。如果趨勢上股價不會下跌,並且上市公司有自救的行動,股民就可以持有股票,等上市公司自救。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西格玛的化学
2019-10-10

如果是過去股價高的時候質押的股票,加上大股東也沒有心思要將公司做大,沒有什麼鬥志,那麼這些被質押的股票,大股東可能不會在乎,因為無心經營,公司將來只能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值錢,而股票在高位質押套現了,等於大股東鎖定了不貶值,這種情況下,大股東更希望質押的股票被強平,因為強制平倉後,這些股票跟他就沒有干係,公司也跟他無關,等於徹底脫身,當然,前提是大股東幾乎全部質押所有股票。

對於這種大股東通過質押減持股票的公司,股民應該深入瞭解這家公司,確保大股東是否有心經營公司,是否能夠講公司管理好,如果看不出來一家公司大股東的態度,不要買這家公司的股票,自然避免了公司被拋棄的後果,找那些確定不會被大股東拋棄的公司來做投資目標更靠得住。

要判斷大股東的心態,需要深入瞭解,也需要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否則看不出來。

大舟财经观
2019-10-17

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押自己股票的情況是路人盡知的事情。我查看了一下上交所在今年6月份的一篇公告。

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押自己股票的情況是路人盡知的事情。我查看了一下上交所在今年6月份的一篇公告。

按照上交所的說法,上市公司質押股票情況,並不普遍,數量也不大,只是總市值的3%,總體可控狀態。

而同一個月份來自另一份調查指出的情況卻大相徑庭。

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押自己股票的情況是路人盡知的事情。我查看了一下上交所在今年6月份的一篇公告。

按照上交所的說法,上市公司質押股票情況,並不普遍,數量也不大,只是總市值的3%,總體可控狀態。

而同一個月份來自另一份調查指出的情況卻大相徑庭。

據這篇文章的說法:根據第一財經統計,A股沒有進行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佔比2.8%今年上半年滬深指數持續下探,數據顯示有40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

我的問題是你信哪個?我們要求一個公開公平的市場,公開是信息公開,而這種公開不是造謠。我不想追究這裡誰錯了。但是這文章掛在這裡,我相信會成為日後算賬的依據。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平倉風險引起市場的警惕。接近監管層的人士指出,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爆發平倉風險,極易波及上市公司,直接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和控制權的穩定性,公司股價也往往大幅下行,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總體套現的數字不是查不出,只是查不準。因為在每家上市公司的數據裡,都能查到股權質押的情況。可以自己去一家家查,去統計。我想,這也應該是一個股民的基本工作之一吧。你在這個信息不公開,不公正,不對稱的市場裡,要想賺錢,需要有更紮實的功底。

說起來上市公司在IPO的時候,1塊錢的資產,賣出了20塊錢的價格,資產被放大了20倍,它再喊缺錢,這是不太可以理解的。而缺錢的數量幾乎之大又是不可以簡單理解得了的,A股質押的總市值達到近6萬億。就上市公司需要發展而缺錢和上市公司發起人和持股人,他們看中的是20倍或者以上的增值部分之間,我寧願相信後者。

最近又一個消息證實了我的猜想。

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押自己股票的情況是路人盡知的事情。我查看了一下上交所在今年6月份的一篇公告。

按照上交所的說法,上市公司質押股票情況,並不普遍,數量也不大,只是總市值的3%,總體可控狀態。

而同一個月份來自另一份調查指出的情況卻大相徑庭。

據這篇文章的說法:根據第一財經統計,A股沒有進行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佔比2.8%今年上半年滬深指數持續下探,數據顯示有40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

我的問題是你信哪個?我們要求一個公開公平的市場,公開是信息公開,而這種公開不是造謠。我不想追究這裡誰錯了。但是這文章掛在這裡,我相信會成為日後算賬的依據。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平倉風險引起市場的警惕。接近監管層的人士指出,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爆發平倉風險,極易波及上市公司,直接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和控制權的穩定性,公司股價也往往大幅下行,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總體套現的數字不是查不出,只是查不準。因為在每家上市公司的數據裡,都能查到股權質押的情況。可以自己去一家家查,去統計。我想,這也應該是一個股民的基本工作之一吧。你在這個信息不公開,不公正,不對稱的市場裡,要想賺錢,需要有更紮實的功底。

說起來上市公司在IPO的時候,1塊錢的資產,賣出了20塊錢的價格,資產被放大了20倍,它再喊缺錢,這是不太可以理解的。而缺錢的數量幾乎之大又是不可以簡單理解得了的,A股質押的總市值達到近6萬億。就上市公司需要發展而缺錢和上市公司發起人和持股人,他們看中的是20倍或者以上的增值部分之間,我寧願相信後者。

最近又一個消息證實了我的猜想。


有386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職了。你秒懂了吧。人家跑了。不能賣的資產,人家可以抵押,抵押完了,不贖回,最終寧可不要這個位置,他們要的是什麼,錢。簡單明瞭。

至於股民怎麼辦,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堅決的答案。我這裡不用給你提示了吧。

速读财经
2019-11-24

對於這種高比例質押的大股東,我覺得有一個算一個,股民能做的事情就是趕緊跑,一分鐘都不要多停留。

原因很簡單,一個公司的大股東把股票都質押了,套現了幾十億,有且只有兩種可能性:第一,大股東上市就是為了套現的,上市完成就打算把股票賣掉自己逍遙快活去,但是限售股又不能立刻賣掉,只好把股票質押了,搞變相減持;第二,大股東是想認真經營公司的,怎奈何公司確實不景氣,現金流出了很嚴重的問題,逼得大股東只能把股票都質押了,設法融資來救場,可惜公司還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股價才會一直下跌,大股東也回天乏術。

上面這兩種情況,第一種不用多說了,這種公司應該早點從A股退出,大股東也應該被問責,因為他上市融資的目的不純,如果涉嫌欺詐上市的話,還應該讓大股東賠償受損失的股民;第二種的話,大股東倒是想把公司救活,問題是就算大股東真把公司救活了,也一定會花費很長的時間,股民沒必要一直把資金浪費在這種渺茫的希望上,還是用腳投票,配置龍頭公司熱點股票為佳。

首席投资官
2019-10-12

評論員門寧:

大股東質押,並不代表大股東不看好上市公司的發展,質押本質上還是一種借貸行為,只不過是用了自家的股票做抵押物而已。

總體而言這種行為是中性偏空的,質押的潛在用意就是換取流動性,類似民間抵押貸款,一定程度上表示大股東或企業現金流不充裕,需要通過質押股票來緩解。質押率越高,說明大股東資金鍊越緊張,越容易出風險,今年就有不少大股東質押爆倉。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當機構勾結上市公司高管大股東一起坐莊時,就會把股份抵押!目的就是一個可以讓機構放心做莊。股票都抵押啦,誰來砸盤?說白了就是大股東對機構的一種變相的承諾!

多數大股東是擔心質押爆倉的,因為這些股票是他們的主要財產,決定了對公司的控制權。當質押爆倉時,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財富,還可能是公司的控制權。

股民們該怎麼辦呢?可以研究一下大股東質押的資金用途,如果是用來支持上市公司發展,反而可以看作利好。

春意萌生
2019-11-22

可以說這是一種非常不道德行為,也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股權質押表面上看起來是冠冕堂皇的為企業解困,實際上當成一部分企業通過股市合法斂財的工具,特別是對那些經營和管理已步入膏肓的企業來說,你好好幹是死的結果,如果不好好幹,從股市裡股權質押套現部分資金幹自己想幹的事情比等死要強,只要套現了萬一破產了這個錢有企業和銀行擔著,而且誰還把他不能怎麼樣,像2018年這樣一些企業到了平倉線,反而是銀行在為企業幹壞事買單,這麼好的買賣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這個過程最受益的是企業的大股東,最倒黴的是股民,你想啊你的股權質押越接近平倉線的時候,跑路的人就越多,股價下跌的也就最厲害,今天有很多股權質押面臨風險的股票最後幾乎都是連續跌停式的向下,這個時候股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錢這樣一點點的沒了。

對股民來說,以後參與一定要看上市公司的質地,根據概率一般質地越差的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的風險就越大,未來崩潰式下跌的概率也就偏高,這個時候大家選股一定要看上市公司質量,一般藍籌股和白馬股發生這樣風險的概率相對偏低,垃圾股和題材股概率相對高一些,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去選擇。

康愉子
2019-05-21

股票質押,和商譽、減持一樣 ,是壓在A股頭上的“五指山”。

根據東方財務的最新數據,A股3000千多隻股票,有2800只股票存在股權質押,佔比高達約85%。

其中,質押比例最高的是藏格控股,質押比例高達79.19%,質押市值為高達126億元。(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股票質押,和商譽、減持一樣 ,是壓在A股頭上的“五指山”。

根據東方財務的最新數據,A股3000千多隻股票,有2800只股票存在股權質押,佔比高達約85%。

其中,質押比例最高的是藏格控股,質押比例高達79.19%,質押市值為高達126億元。(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質押市值前十分別如下,總市值高達4200億,其中,三六零高居榜首,美的集團、中國平臺、順豐控股、民生銀行等投資者耳熟能詳的的公司也赫赫在目。

股票質押,和商譽、減持一樣 ,是壓在A股頭上的“五指山”。

根據東方財務的最新數據,A股3000千多隻股票,有2800只股票存在股權質押,佔比高達約85%。

其中,質押比例最高的是藏格控股,質押比例高達79.19%,質押市值為高達126億元。(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質押市值前十分別如下,總市值高達4200億,其中,三六零高居榜首,美的集團、中國平臺、順豐控股、民生銀行等投資者耳熟能詳的的公司也赫赫在目。


股東為什麼要質押股票

股票質押的本質是一種融資方式,對股票持有者而言,所持有的股票份額是一項可以用來抵押的資產,和抵押房子、設備進行貸款,沒有本質的區別。不過,因為上市公司是公開市場定價的,有市場公允價格,在質押時,估值更簡單。

能辦理股票質押的金融機構也很多,券商、信託、商業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在受理股票質押時,同樣會對上市公司和股價進行評估。商業銀行更喜歡好公司大股東的股票質押業務,可以同步綁定公司的票據貼現、保理業務等一起做。新三版公司的股票質押,相比而言就沒那麼受銀行喜歡。


股東質押股票核心目的是為了拿到資金,只不過,這些錢可能有不同的去處:
1、用於上市公司經營。上市公司本身有投資擴張的需要,但因為各種原因,很難再通過其它途徑融資,大股東為了支持公司發展,通過股票質押融資,再投入到上市公司再生產,可以是借款的方式,也可能是增資的方式。未來,也還是用上市公司的經營所得來償還。

2、用來股東所控制的別的上市公司經營需要。在上市公司的股權架構中,很多大股東,除了擁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外,還有別的業務板塊沒有上市。這些公司若也有資金需求,且麼有更好的融資渠道,那股東就可能會質押上市公司的股票,換來資金,用於非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比如,大家熟知的樂視賈躍亭先生,就曾質押了絕大多數的樂視網股票,要投入到海外的汽車製造事業。當然,最後真實情況如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3、股東私人需求。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理由都是:用於改善生活。因為公司上市後,大股東股票有鎖定期,減持受限,如果大股東是把股票質押當做一種套現工具,那實質是在變相地減持。實際資金的去處很難說,可能是進行了新的投資,也可能是買了房產,或者資產轉移。


股票質押後的風險

股票質押時能融到的資金,是基於二級市場的價格,金融機構基於這個價格的股票市值,按照一定的比例發放貸款,一般在30%—60%左右,具體要看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和對上市公司的評估。比如,大股東將現在市值1000萬的股票,質押給銀行,他可能能貸到500萬的資金。

股票質押後,若是股價持續下跌,對金融機構來說,就是抵押的資產不值錢了。所以,金融機構會設置預警線,當股價下跌時,要求股東還款解壓股票,或者提高質押股票的份額,補足質押的資產。若是股價繼續下跌,股東又無力還錢,且也沒有能夠再質押的股票,那就會觸及平倉線,也就是說,金融機構會直接賣出股票,來降低自己的風險。


質押比例很高的公司,金融機構若是開始平倉拋售股票,一方面可能會加速股價的下跌,另一方,會影響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實際控制人易主,管理層變動,都會對上市公司未來帶來不好的影響,對小股東來說,可能就會面臨極大的風險。


比如,最近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康美藥業,大股東所持有的股票,91.91%已經質押。康美藥業在財務造假後,主動申請ST,或者也是為了緩解股票下跌速度,防止質押爆倉。即便如此,康美藥業的股價,從近期的最高點,已經跌掉將近50%,小股東早已損失慘重。

股票質押,和商譽、減持一樣 ,是壓在A股頭上的“五指山”。

根據東方財務的最新數據,A股3000千多隻股票,有2800只股票存在股權質押,佔比高達約85%。

其中,質押比例最高的是藏格控股,質押比例高達79.19%,質押市值為高達126億元。(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質押市值前十分別如下,總市值高達4200億,其中,三六零高居榜首,美的集團、中國平臺、順豐控股、民生銀行等投資者耳熟能詳的的公司也赫赫在目。


股東為什麼要質押股票

股票質押的本質是一種融資方式,對股票持有者而言,所持有的股票份額是一項可以用來抵押的資產,和抵押房子、設備進行貸款,沒有本質的區別。不過,因為上市公司是公開市場定價的,有市場公允價格,在質押時,估值更簡單。

能辦理股票質押的金融機構也很多,券商、信託、商業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在受理股票質押時,同樣會對上市公司和股價進行評估。商業銀行更喜歡好公司大股東的股票質押業務,可以同步綁定公司的票據貼現、保理業務等一起做。新三版公司的股票質押,相比而言就沒那麼受銀行喜歡。


股東質押股票核心目的是為了拿到資金,只不過,這些錢可能有不同的去處:
1、用於上市公司經營。上市公司本身有投資擴張的需要,但因為各種原因,很難再通過其它途徑融資,大股東為了支持公司發展,通過股票質押融資,再投入到上市公司再生產,可以是借款的方式,也可能是增資的方式。未來,也還是用上市公司的經營所得來償還。

2、用來股東所控制的別的上市公司經營需要。在上市公司的股權架構中,很多大股東,除了擁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外,還有別的業務板塊沒有上市。這些公司若也有資金需求,且麼有更好的融資渠道,那股東就可能會質押上市公司的股票,換來資金,用於非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比如,大家熟知的樂視賈躍亭先生,就曾質押了絕大多數的樂視網股票,要投入到海外的汽車製造事業。當然,最後真實情況如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3、股東私人需求。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理由都是:用於改善生活。因為公司上市後,大股東股票有鎖定期,減持受限,如果大股東是把股票質押當做一種套現工具,那實質是在變相地減持。實際資金的去處很難說,可能是進行了新的投資,也可能是買了房產,或者資產轉移。


股票質押後的風險

股票質押時能融到的資金,是基於二級市場的價格,金融機構基於這個價格的股票市值,按照一定的比例發放貸款,一般在30%—60%左右,具體要看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和對上市公司的評估。比如,大股東將現在市值1000萬的股票,質押給銀行,他可能能貸到500萬的資金。

股票質押後,若是股價持續下跌,對金融機構來說,就是抵押的資產不值錢了。所以,金融機構會設置預警線,當股價下跌時,要求股東還款解壓股票,或者提高質押股票的份額,補足質押的資產。若是股價繼續下跌,股東又無力還錢,且也沒有能夠再質押的股票,那就會觸及平倉線,也就是說,金融機構會直接賣出股票,來降低自己的風險。


質押比例很高的公司,金融機構若是開始平倉拋售股票,一方面可能會加速股價的下跌,另一方,會影響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實際控制人易主,管理層變動,都會對上市公司未來帶來不好的影響,對小股東來說,可能就會面臨極大的風險。


比如,最近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康美藥業,大股東所持有的股票,91.91%已經質押。康美藥業在財務造假後,主動申請ST,或者也是為了緩解股票下跌速度,防止質押爆倉。即便如此,康美藥業的股價,從近期的最高點,已經跌掉將近50%,小股東早已損失慘重。


對股票質押的監管

為了加強對股票質押行為的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護各方利益,2018年頒佈了修訂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其中,對股票質押行為增加了幾項關鍵的約束條件:

1、融入方融入資金存放於其在證券公司指定銀行開立的專用賬戶,並用於實體經濟生產經營,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用於新股申購、大宗交易買入上市公司交易股票等項目。

2、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

3、不得導致單隻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超過50%

4、單一證券公司接受單隻A股股票質押的數量不得超過該股票A股股本的30%


總之,在看上市公司股東的股票質押數據時,最需要關注的的是質押的動機,如果是為了變相套現,那就值得警惕。質押比例很高,超過30%甚至50%,那就很可能大股東手頭剩餘的股份已經不多了,這些公司就很可能是一些垃圾股、題材股、概念股,或者莊股,尤其需要注意。

坤鹏论
2019-11-01

別看上市公司大股東賬面資產幾十上百億的,這都是按股票價格x持股數算出來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現金。馬雲371億美元身價,他能一次性拿出100億人民幣麼?肯定不可能,10億不周轉一下都可能有難度。

別看上市公司大股東賬面資產幾十上百億的,這都是按股票價格x持股數算出來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現金。馬雲371億美元身價,他能一次性拿出100億人民幣麼?肯定不可能,10億不周轉一下都可能有難度。



但企業上市了,不管什麼原因成為大股東的,身價總是有了,不管是自己生活還是其他投資用途,對資金的需求也就更多,一面是賬面上有錢,一面是需要錢,把賬面上的錢變成實實在在的錢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賣掉一部分股份換成錢,但對於上市公司高管減持這件事情,證監會管理的非常嚴,有專門的高管減持規定,對高管什麼時候可以減持,一次最多減持多少等做了明確規定。2017年5月27日發佈的《高管減持新規》 更是做了細緻規定。

比如大股東在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比如公司上市一年內高管不得減持公司股份等等。這一系列的目的是為了穩定股市,因為大股東減持往往都會被市場充分解讀。比如馬化騰減持1%騰訊股份,市場上會怎麼認為?

哎呀,馬化騰都減持了,說明現在的股價是高點了,說明他對騰訊未來發展沒有信心了,要不然為什麼會減持呢?1%尚且這樣,更何況持續減持更多股份呢?

別看上市公司大股東賬面資產幾十上百億的,這都是按股票價格x持股數算出來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現金。馬雲371億美元身價,他能一次性拿出100億人民幣麼?肯定不可能,10億不周轉一下都可能有難度。



但企業上市了,不管什麼原因成為大股東的,身價總是有了,不管是自己生活還是其他投資用途,對資金的需求也就更多,一面是賬面上有錢,一面是需要錢,把賬面上的錢變成實實在在的錢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賣掉一部分股份換成錢,但對於上市公司高管減持這件事情,證監會管理的非常嚴,有專門的高管減持規定,對高管什麼時候可以減持,一次最多減持多少等做了明確規定。2017年5月27日發佈的《高管減持新規》 更是做了細緻規定。

比如大股東在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比如公司上市一年內高管不得減持公司股份等等。這一系列的目的是為了穩定股市,因為大股東減持往往都會被市場充分解讀。比如馬化騰減持1%騰訊股份,市場上會怎麼認為?

哎呀,馬化騰都減持了,說明現在的股價是高點了,說明他對騰訊未來發展沒有信心了,要不然為什麼會減持呢?1%尚且這樣,更何況持續減持更多股份呢?



所以一般情況下,公司大股東大筆減持都會被市場認為是對企業未來缺乏信心的表現。

但大股東又需要錢,怎麼辦呢?

股權質押給大股東提供了非常好的股份變現機會。既不用經過證監會,也不會引起市場恐慌,所以股權質押成為很多企業大股東股權變現的方法。

原因也是有兩種,一是拿出現金再投資,二是對自家公司未來經營沒信心。就目前的情況看,更大概率是對公司未來沒信心,所以遇到這樣的公司,坤鵬論建議你也不要買了,大股東都沒信心,你憑啥能力挽狂瀾?

蚂蚁聊股市
2019-12-15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為什麼A股市場牛短熊長,就是因為A股的抽血效應,大股東減持就是其中一臺。源源不斷從股市抽血出來,股市怎麼能漲的起來呢?


理論上說,大股東是最瞭解公司的,對公司的經營是有話語權的,那麼就應該好好經營公司,再按比例給股民分紅,這只是理論上;現實中,很多企業上市後,無節操的減持,無節操的清倉式減持,無節操的變相減持,都已經套現了,還有做好企業做強企業的慾望嗎?倒黴的還是中小散戶,散戶也是認識到這一點,那麼就不再長期持有,而是炒作,所以A股變成這樣,是誰的錯,大股東難辭其咎!


所以遇到這種問題,一旦有大股東減持的,搞清楚原因,散戶只能是暫時迴避!


歡迎點贊,不同觀點歡迎留言!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2019-12-16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很嚴重的,也是很頭疼的事情,但是至今沒有看到完善的制度,才導致了出現股票質押危機,也出現了政策底,而很多公司登陸A股市場後極少的分紅,熱衷增發,熱衷減持,還熱衷股票質押,想盡辦法在股市融資,最終給予股民的回報非常少,導致了股市的長期下跌,也讓股市一度遭到懷疑是不是圈錢市。

上市股東的套現問題,是A股面臨的較大問題,因為股市每次上漲都會面臨股東大的減持壓力,有的股東不管股票下跌多低仍然減持,有的清倉式減持,這些都導致了股票長期維持低迷行情難以走牛的原因,不僅影響公司發展,也影響股民投資回報,更破壞了股市的生態環境,變成A股中大部分的股票最終的宿命就是在股東不斷的只注重融資中不看好自家公司全部套現離場後股民買單,股票退市的結局,變成了人人談股色變的市場。


那麼股民要認清市場的環境,減少對這些大肆減持的股票投資,或者減少對一些垃圾股的買賣行為,才能避免踩到地雷。

也希望能儘快完善制度,讓市場穩定和健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