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10 個回答
梧桐树边羽
2019-01-31

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往大了看要了解老子個人的思想主張,往小了看也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經》到底說的是什麼,才能理解他書裡面話的意思,不能單獨片面的理解。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天下者眾,最不喜歡的就是埋頭苦讀,最喜歡的就是想當然並且拿來就用。所以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常出現在影視劇裡,江湖好漢要對抗朝廷或地仙反抗天界的時候最喜歡用。意思就是你們上面管事的啊,不拿老百姓當人,只當做狗!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其實這句話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老子的韻文念起來擲地有聲,聲壯氣粗,就顯得特別有道理,所以沒有讀過《道德經》的老百姓還真以為這是老子說的意思,就是該反!

老子冤枉得很。我們來看這句話的出處,不能通讀全文,至少知道這一章說的什麼,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先看幾個古詞的意思。“芻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時候要來代替活祭品的草扎的狗,擺個樣子,糊弄上天,用完就扔的東西。“橐龠”,橐(tuó)龠(yuè),這個東西呢,就是咱們經常在影視劇裡面看到打鐵的用的風箱,橐是口袋,龠就是節奏感。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他的宇宙觀中最本源的是什麼?“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遵從“道”來自生自滅,不用“有為”來橫加干涉。你的“有為”只會違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並沒有好壞善惡忠奸,只有遵“道”無為和逆“道”有為。

那麼在老子的思想裡,人和芻狗有沒有區別?並沒有。天和地又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不過都是遵循自然之道運轉的機器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萬物,並不自以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情,生萬物而平等視之,任你自生自滅。“聖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所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管理百姓,也沒有偏頗輕重,一視同仁,任百姓休養生息。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個人見解,《道德經》,包括諸子百家的作品,其實都是國策建言,都是思考如何管理國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文章。至於後世的演義,與本身文字無關。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天地之間的大道啊,就像個大風箱啊。“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看上去裡面什麼都沒有,卻一直都在生息著萬物。越是活動折騰,越是產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以大智若愚,大德若虛,越是外露的人越是底子淺,不如安守內心虛靜。

通篇解讀下來,你就會知道“芻狗”在這裡毫無貶義,老子也並沒有對天地、蒼生、芻狗投射任何感情。他只是告訴你,宇宙萬物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生息往復,“無為”也不是啥都不做,要守中抱一,順應“大道”,就能得到最合乎自然的結果。

生死,也不過自然之道。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喜歡請點贊並關注,謝謝。

梦露居士读文史
2019-02-17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於這兩句話,歷來的人常有誤解。芻狗一般認為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將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殘酷的對待萬物,聖人殘酷的對待百姓。”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兩句話並不能這麼解釋。

老子說的仁,當然指仁愛。但老子說的不仁,就指殘忍嗎?顯然,仁愛的對立面是殘忍,但在仁愛與殘忍之間,卻存在著一個冷漠無情的中間地帶,而這才是老子說的不仁。

比如說,每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妻兒、親戚朋友都是仁愛的,對於冤家仇人則是冷酷的,但對於沒有關係的路人,則是冷漠待之,不會特別親近,也不會特意疏遠,這就是《道德經》中的“不仁”。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人認為,天地之上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陽光雨露養育萬物,特別是他偏愛人類。但是老子卻指出:這樣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對萬物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們自己發育,並不加以干涉。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認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統治者,即聖人,也像天地一樣不仁,聖人對百姓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發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經》中一直論述的“無為而治”。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還有意義。比如,十八世紀西方流傳著一句話:“最好的政府是最懶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對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領先了西方一兩千年。現代的市場經濟同樣主張政府不能過多幹涉市場,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同樣是一種“無為而治”。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奔腾系列之狂奔的蜗牛
2019-02-09

謝邀!

年少時在一部修真小說《誅仙》中初看到這句話,當時不理解為什麼作者要反覆寫到這句話,似乎這句話有著什麼更深層的意思,竟然貫穿了整部小說的始終。

直到後來讀了《道德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典出《道德經》第五章,意為天地之道,本沒有仁義與否的定義,不干涉,不偏袒,任其自然育化。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的簡本《老子》無此句,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但文義與通行本是一樣的

這裡的天指天道、自然之道,某些宗教人士會把它理解為上天、創世的神。宇宙孕化萬物,實際上就是把諸多粒子按不同的序列排列組合而成,組成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其實本質根源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從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切事物都源於同種物質。佛家也說眾生平等,我是一切,一切即我。

芻狗,古代祭祀時的祭品,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很受人們重視,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任其自然腐朽,這是一種貴賤一體的事物。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子說這句話,意在提醒我們三點:

第一,局外看局即看問題的角度。俗話說,旁觀者清。比如我們下象棋,如果你是棋子,你的觀察對象只有棋子與棋盤,如果你是弈者,你的觀察對象是整個棋局與對弈者,如果你是看客,你的觀察對象是對弈雙方及整局棋,如果你站在樓上,你的觀察對象不僅是對弈雙方、棋局,還有一群看客……其大無外,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做人也一樣,格局要大。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二,懷柔天下,懂得包容。天地能以大胸懷容納萬物,不論善惡,都是自然之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因惡而惡之,不以善而趨之,惡中有一善,善中亦有一惡。善惡消長,終化因果,因此輪迴不息。但我們始終要以善化惡,讓世界更美好。

我們大部分人其實一直都生活在狹隘的個人世界中,偶爾讀點心靈雞湯類的文章,便突生一種醍醐灌頂的醒悟,但放下書不久,又忘了先前所悟。那就拿這句話來不時地提醒自己吧!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三,無為而為(其實個人認為,無為而為是整部經文裡最低層次的思想,局部性和侷限性很強)。無為可不是什麼都不做,無為的前提是漸進性的正確,正常,大環境改變了,原本的“正確、正常”如果不加以提升,就跟不上大環境步調,相對來說就“不正確、不正常”了,這就是優化。但如果事物朝著不正常、不正確的方向發展,那就必須得加以干涉。

以上是個人理解,說到這裡,我得感謝老子,因為一部《道德經》,治好了當初折磨我一年多的抑鬱症,如今生活裡諸多的不如意,尤其是與人爭執時,我都會想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把自己的格局瞬時放大,即時也就沒有了爭執的情緒了。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刘怯之
2019-11-21

謝謝悟空問答邀請!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句,連同隨後一句:"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兩句話,引起天大誤解,引發太多討論,很多人斷章取義,曲解老子的本意,把太多人引入字面表義的曲途之中,讓老子無端背鍋,讓老子被莫名摸黑。

因此,為全面瞭解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需要通讀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因為這兩句話語出第五章。

以下是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五章的個人理解,供參考。

老子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意譯解:

天地絕無偏愛,對萬物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聖人也絕無偏愛,對百姓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

天地之間,多麼象一個風箱,虛靜之時是一片安寂,鼓動起來是一場折騰,形容再多都講不清其間的變化,不如就此打住最好。

可見,老子的書,其實很直白,非常好讀,越讀越來勁,5000字,一個小時就能讀完。能否讀懂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著非常帶勁。

右手累了
2019-02-09

這句話是《道德經》第五章,前半句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道德經》的思想也是“一以貫之”。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首先這句話採用互文的修辭手法,像《木蘭辭》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戰士一同出生入死,得勝歸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說天地、聖人不仁,以萬物(百姓)為芻狗。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要弄清這句話,先來看看這話中的名詞在《道德經》文本里的意思。

這句話的名詞有“天地”,“萬物”,“聖人”,“百姓”。在《道德經》出現多次。

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從以上文本中,天地、聖人都是好詞,對“萬物、百姓”沒有仁與不仁的區別對待,都是待之如一。‘天地’和“萬物”,“聖人”和“百姓”也不是對立關係。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天地就是萬物,萬物就是天地;聖人就是百姓,百姓就是聖人。沒有誰比誰高出一等。都是“同謂之玄”。是“和其光,同其塵”的。

關鍵在於“仁”,真的“仁”就是上面所說,是“一”,無有分別。其實連 “仁”都沒有,有“仁”就會有“不仁”,這又是“妄生分別”了。又要爭論不休了。

你看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仁義”一出,各種么蛾子就出現了。

聖人設教,循循善誘,為了容易理解,假託於“仁”與“不仁”。

“不仁”或者假仁,就是誰比誰高級,誰把誰當“芻狗”了,有了這高下之分,世道就紛爭不斷了。

所以,老子對這個紛亂世道的解決方案就是“和光同塵”,“不爭”,“復歸於嬰孩”。


下半句“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就像個大氣囊,沒有裡面的氣,就沒有飽滿的囊;沒有生機勃勃的萬物,就沒有廣闊的天地。本來就是一體的,說多了都是無用的爭辯,不如不說,做好自己,在這萬物中絢爛出自己的生機!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以整個第五章,前半句應該是反問,後半句是反駁,這才能理解老子的真意!

FTYH006
2019-03-04

看問題要全面,聯繫全文才能知效老子表達的真正意思與思想。

本句摘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裡的“仁"的意思是仁愛,仁慈。不仁就是沒有偏愛。“芻狗"的意思是用草扎的狗,古代用草扎的狗代替活狗來做祭祀用,祭祀完後,便隨意丟棄。全句意思就是,天地沒有無所謂仁慈,沒有偏愛,任憑宇宙萬物象草扎的狗一樣自生自滅,聖人沒有偏愛,任憑百姓象草扎的狗一樣自生自滅,天地之間,不就象一個大風箱嗎?其中心空虛而風不可窮盡,愈動風就愈多。治理國家政令太多必然出錯,不如虛靜守中為好。此章反映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天地不情感用事,遵循道的自然運行規律,對宇宙萬物一視同仁,對萬物生長不去幹預,任其發展,任其自生自滅,絕對的公平,大公無私。

古代文化常识
2019-03-06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讀者理解的意思,沒錯。

就是老天爺對萬物沒有憐憫之心,把萬物當成是草扎的狗。

什麼是芻狗?很早以前流行祭祀祭天,開始的時候官家還是老百姓為了顯示對老天爺的誠意,都是拿豬牛羊肉來供奉。

後來發現老百姓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回肉,卻要白白把它們給看不見的神仙供奉,太奢侈了。 再加上還得留著牛馬騾子幹農活呢,哪那麼輕易就宰了。

所以後來老百姓們祭祀就捨不得用真豬牛羊肉了,改殺狗祭祀。 畢竟狗子好養,跟著人吃口飯就能養大,況且狗子不能耕田也沒幾兩肉。

再後來,老百姓連殺狗子都捨不得了,就用稻草扎個草狗子,然後祭祀的時候把草狗子披紅戴綠打扮一下。這就是芻狗。

我為什麼說《道德經》裡這句話就是讀者理解的本意。

芻狗和天地有直接的關係,是人們為了敬仰天地才設計出來芻狗這種東西。人們認為用芻狗祭祀天地就是表達對天地的誠意。那麼天地以萬物為芻狗有又什麼問題呢?

其實大多數人都不應該信這句話。因為信這句話會跟大多數人的世界觀有衝突。比如有些特別相信命運的人,有些特別相信運氣的人,有些特別相信善報惡報的人......

老子的意思是想說,老天爺不會給世間萬物什麼特別的照顧和特別的災害,在老天爺看來世間萬物都是一樣的,他沒閒工夫特意給誰平添福氣也沒閒工夫給誰降下災難。每個人生活的好壞都是要看自己的付出。

至於這句話後邊那句話“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是想通過前邊這句話襯托後邊這一句。既然老天爺都不會特意干涉萬物的生老病死,你們以為自己是聖人,自己是天子王侯就可以干涉老百姓們想什麼做什麼了嗎?

這正好契合了老子無為而治的觀點,那就是放養百姓,就拿他們當成草扎的狗子當塊石頭當棵大樹當棵小草......由他們去吧。

L流氓星
2019-12-06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是《道德經》第五章的內容。

翻譯過來差不多是這樣:

這句話,是說,天地不以惻隱之心,對待萬物都是一樣的。聖人不以惻隱之心,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天地之間,像個風箱一樣,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這個說的本來就是眾生平等,說的是不濫以用惻隱之心去區分對待他人。說的是對待他人,無論對方是誰,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街邊小乞,都理應一視同仁。各自以本我的姿態、規律生存、進化與發展。以順自然的形式來實行的一種大無愛精神。

這句話,看似無情,實則有情。他不是勸告眾人一定要以仁待人,而是以平常之心待人。他看似待人自私,但是他又對所有人都是一樣。也就無所謂自私。順其自然,從皮相上看作“無情”的意思,但是實際上正因為“無情”才以至於“無私”、“無慾”,才能做到真正的一視同仁,視萬物為平等。

因此,這句話,是一句真正的大仁大慈的語句。道德經中有這一句話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這句話放這裡來講,也更像是叫人復歸於無慾無私。正因為無慾無私,所以“無情”,所以對待萬物同等,所以有情。因為無仁,所以有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本是大仁大德之話,只是因為一群人故意的曲解,改變了他原有的意思。尤其以網絡小說用的最多,將如此一句大愛之語,變成了一句鄙俗之言。

莫安排
2019-03-04

許多事,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關於“天地不仁”的論斷,公婆罕見的一致表示:這是公理!

天地不仁,當然不是說天地宇宙凶惡殘暴。這裡的“不仁”,是沒感覺的意思。用中醫的說法,是痺的一種表現。《黃帝內經 · 痺論篇》帝問:“痺,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溼,其故何也?”痺,或痛,或感覺不到痛,……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痛嘛,是因為……。不痛不仁嘛,是因為……。味其言,“不痛不仁”,大約即是所謂麻痺、麻木不仁。天地不仁,就是老天爺啥也不知道,啥都無關痛癢。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宇宙萬物,愛咋咋滴。天地之間,一任自然。

天地不仁,緣於天地無心。天地並不成心禍害誰誰,而是無心任他愛誰誰。天地生長豬牛羊,並不是拿來給人屠宰的,只是人這個壞蛋,為了不被餓死,取資利用而已。天地生長猛虎毒蛇,並不是拿來咬人的,只是人這個傻瓜,偏向虎山行,或不小心踩到了蛇尾巴。

《荀子 · 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堯也好,桀也罷,天地都沒有意見,表示與我無關。生也好,滅也罷,天地無為不作,任由萬物自生自滅。

《老子》設譬,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王弼注《老子》,頗有解會,為世所重。然而,王弼解此“芻狗”,卻似乎有些望文生義。說什麼天地不為獸生草而獸食草,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道理很對,卻把“芻”與“狗”割裂開了。怪不得後世有文士做傳奇文章,譏王弼誤譯《道德經》,獲罪被罰,在天宮門外拿著破掃帚掃地。

此處的“芻狗”,應是用草紮成的狗,古人用以祭祀。《莊子 · 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蘇:取草。爨:燒火做飯。)

北宋文學家蘇轍《老子解》解道:“譬如結芻以為狗,設之於祭祀,盡飾以奉之,夫豈愛之?時適然也。既事而棄之,行者賤之,夫豈惡之?亦時適然也。”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芻狗作為祭品,人們對其並無愛惡。未祭時文飾敬重,祭畢則踐踏焚燒,芻狗前後的待遇有別,並非出於愛惡變換,只是因為時空環境、條件需要的不同而引起的。天地對於萬物也是如此。萬物之生,不是出於天地的仁慈;萬物之死,不是出於天地的暴虐。萬物的流動不居,與天地無關。天地無心、麻木不仁而聽萬物一任自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就是“道法自然”。歸於自然,實是先秦道家的第一義諦。歸於自然,即是放任不管。放任不管,即是無為。如何無為?最好是“太上,不知有之”,《老子》似有明顯的否定君權的傾向,但其表述又相當巧妙隱晦。

文始道
2019-01-11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4163432826332385761, "vid": "v02004fd0000bgq63ro858ltido07m60", "vu": "v02004fd0000bgq63ro858ltido07m60", "duration": 1924, "thumb_height": 360, "thumb_neardup_id": -9133873239218767153, "neardup_id": 2477922261933890497,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1924.0,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60419019}}, "vname": "道德經05.mp4", "hash_id": 13289033046800291678, "status": 0, "media_id": 1613374673905672,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644044439658430984, "user_id": 104975822057, "thumb_url": "tos-cn-i-0004/910127a66531401d87a01efb01c561b8", "md5": "",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04/910127a66531401d87a01efb01c561b8", "src_thumb_uri": "tos-cn-i-0004/910127a66531401d87a01efb01c561b8", "sp": "toutiao", "group_id": 6644044439658430984} --}

道字門中一點玄,不在子午卯酉端。
若得三才關竅處,肉身既是長樂天。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子弗山人。今天咱們分享的是《道德經》的第五章。通行版本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 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uò)窮,不如守中。
文始門的版本是這樣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猷囮篧與?虛而不淈。遑!而俞出者多聞,數shuò窮。不若獸於中。
咱們先來看頭兩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首先咱們得明白這個“仁”字是啥意思。那位說,誰還不明白“仁”的意思啊?要你說?說實話,真能說明白“仁義禮智信”這幾個字準確含義的人還真不多。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文章,包括線下也查閱了一些書籍,真正能言簡意賅說明這幾個字的意思以及他們之間區別的,還真不多。
咱們先來看看仁和義這兩個字的區別。
仁字,從人從二。表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那麼兩個人之間是個什麼關係呢?我們得從這個二字上尋找答案。
二字什麼意思。二字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橫代表地。二代表天地相對的一種存在狀態,是一種相互依存的對立統一狀態。沒有天,就沒有地;同理,沒有地,也就沒有天。二者不能獨立存在,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
至此,我們就得出了仁字的第一個意義,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我們經常說“體用”一詞,那麼什麼是體,什麼又是用呢?
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就是天地關係的本質和本體;但是一旦用到實際,我們就必須要分出個主次高下來。有時候我們要尊天,認為天比地要高大;而有時候,我們卻要尊地,認為地要比天尊貴。就好像父系氏族和母系氏族男女地位那樣,不同時空、不同方面各有偏重。再有,到底是民為貴君為輕呢,還是君位貴民為輕呢?那就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來說了。
這就是仁字的第二層意義,那就是兩人之間雖然本質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到實際社會後就有了高下和遠近了。
我們說,天地是一種陰陽互補的存在,天與地陰陽相交才衍生了萬事萬物。天需要地的陰、地需要天的陽,兩者是一種互相利用、互相需要的關係。
這就是仁字的第三層意義,我對你好是有目的的、不是無私的,是為了換來你對我的好。如果換不來,我就不會再對你仁了。仁是有層次、有遠近的。他是以自我為中心,由近及遠的。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先是自己及身邊的人,然後才是逐漸擴展開去,波及到更遠的人群或階層。
至此,我們就可以總結一下仁字的真正內涵了。那就是兩個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人之間要建立一種利益或感情上的互補關係。說白了,我的付出是希望對方給予回報的,如果得不到,二者之間的關係馬上就會破裂,就不會存在所謂的仁了。
有朋友可能會說了,我給一個乞丐一塊錢,並沒有希望他給我什麼回報呀?你錯了,當那個乞丐伸手接過你給的那一塊錢的時候,你的內心得到了一種滿足,你滿足了自己的愛心、你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假如說,那個乞丐回覆你是一個不屑的眼神,甚至是一句:小氣鬼,一塊錢你都好意思拿出手?別拿你這一塊錢在我面前丟人現眼好不好。然後直接把這一塊錢甩會給你。請問你是一種什麼感想?你肯定會心裡不舒服,甚至惱羞成怒,是吧?為什麼?是因為你的付出,連最起碼的心理回報都沒得到。請問你的仁愛之心,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得到體現嗎?肯定是不能的。即便是你跟對方不一般見識,你只不過找了另外一個理由讓自己心寬罷了。這個理由可能讓您覺得自己比對方高大上,甚至是讓您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等等,總之你在這次施捨過程中得到了一份心理享受,或者叫做心理滿足。
要知道,在道家的世界觀裡,除了名利二字之外,還有一個“味”字,說白了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安慰。老子所說聖人“以其無私也、故能成其私”,聖人不為名、不為利,但是他還需要得到一份心理安慰,就是所謂的“味”,就是那個味道的“味”。就是咱們文始道核心理念“周行妥善”的目的,是為了“心安理得”。當然,最高境界是“味無味”了,連這種“心安理得”的心理安慰都不要了,那就成仙了。你只要不成仙,只要你還是人,哪怕你是聖人,恐怕都還是需要這個“味”的。所以,都不要說自己無私,因為你的“味”還是一種私。味,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最最基本的一種情感。人與人之間,可以不為名、可以不存在利,但一定有“味”的存在。這是你為對方付出以“仁”要得到的最最基本的回報。
咱們再來看“義”字是什麼意思。義字,從美、從我,意思就美化自己。俗話裡說“你對我不仁,我就對你不義”,啥意思?就是說,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就會對你不好。義與仁不同,“仁”是主動付出後期許得到對方的回報,而“義”是接受後再返回給予的報答。義的感情對象,並不在乎對方怎麼想,而是做給第三方看的。也就是除你我之外,其他人怎麼看我。你投我以桃,我若不報之以李,我怕周圍其他人笑話我不懂事兒,所以為了美化我自己、維護我自己的形象,雖然對你投來的桃並不一定多領情、多感恩,但是為了禮貌,我必須回報你,這就叫做義。
電視劇《三國演義》裡有一個情節,曹操以囚禁徐庶母親的手段來迫使徐庶來曹營。徐庶收到信後十分痛苦要離開劉備時,劉備的謀士孫乾讓劉備強留徐庶不放,以使曹操殺徐母而堅定徐庶保劉備的決心。劉備說:使人殺其母,而我用其子,是為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母子之道,是為不義也。我寧死不為此不仁不義之事!啥意思?我要用徐庶,就得對徐庶好,但是用計讓其母被殺,這就不叫對徐庶好,所以阻攔徐庶不去導致曹操殺徐母,就是不仁;徐庶對我很好、為我所用,我不讓徐庶母子團聚,別人怎麼看我?這就是不義。——劉備的話道出了仁和義的本質區別。
那麼這個禮字又是什麼意思呢?你對我以仁,我對你以義,這叫禮尚往來。建立在仁和義基礎上的往來,就是禮的最基本的意義。當然,禮還有很多內涵,咱們這裡就不掰扯了。
再說這個“智”字。在甲骨文和金文裡,智字從知從白從虧。知,就是知道、明白、瞭解等意思。
白,是太陽升起發出光芒的意思,所以白字的本義是明亮。代表的是天道的陽升。
虧,二字下面一個折。我們前面說過,二字代表天地,下面這一橫就是地,代表的是地道的陰降。
所以,智字的本義是懂得陰陽之道。就是所謂“智者知陰陽 也”,“賢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理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時至而行,順機而動”,這樣的人,才能稱之為智者。
信這個字。從人從言。要明白信的真正含義,我們得明白“言”字的內涵。“言”和“曰”不同。“曰”是紅口白牙的說,沒有記錄。而“言”是刻在竹簡或石頭上的話,是有記錄的,所謂“立言”就是這個意思。不被記錄下來的話,不叫做“言”。
甲骨文言字,口上面的那個東西、那個圖案,在文始道文化的說法是表示刻刀、鑿子的象形。到小篆文字後,上面又加了一橫,啥意思?那是表示用錘子鑿的意思。
說的這裡,咱們再順帶說一個“帝”字,他的本義是在祭壇上刻字或刻畫的人,寓意是代天言事者,也就是上天的代言人的意思。
當我們明白了“言”字的內涵後,自然就會理解“信”字了。一個人說出的話,就像刻下來一樣,是不容改變的,這就叫做信。俗話裡說,吐口唾沫就是個釘兒!說的就是信。
說完了“仁義禮智信”,咱們再返回頭看“天地不仁和聖人不仁”。
仁愛的付出是需要回報的,但天地和聖人卻並不期許萬物和萬民的回報。《道德經》後文會講到“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以及“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等等之類的話,咱們後面講到會詳細闡述。
今天咱們簡單來說,天地造化萬物、滋養萬物,但他並不主宰萬物的命運發展。萬物的吉凶禍福全在自己掌握,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可有說“道創造一切”,但不可以說“道主宰一切”。這與宗教裡宣揚的“神創造一切並主宰一切”的理念是不一樣的。大家一定要明白道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此。
那麼老子為啥要用“芻狗”來類比萬物和萬民呢?要明白這一點,我們必須明白什麼是“芻靈”文化。
芻靈文化源於生祭文化,上古祭祀都是用活體生物來祭祀的,叫做生祭。後來逐漸發展成芻物、陶器、石像生等等。所謂芻物,就是用草紮成動物和人的形體來提到活體生物用於祭祀。陶器,就是秦始皇兵馬俑哪一類。石像生後來就更普遍了,就是陵墓上擺設的石人石馬等等。
為什麼叫芻靈呢?因為,古人並不認為草紮成的人和牲畜這些個芻物就沒有靈性,古人有“萬物有靈”的觀念。之所以用草扎的人或牲畜代替活物來祭祀,就說明他們認為這些芻物也是跟活物一樣有靈性的,能夠替代活物來服務祭祀的神靈。基於這個理念,後來逐漸又衍生出了“芻靈成精”的文化理念。也就是說,這些草紮成的芻物也能夠吸收天地日月精華最終修煉成神仙。這些個芻靈成精的神話故事,歷代都有大量流傳。
咱們都知道,商代都是活物祭祀,芻物祭祀是周朝才興起的,芻靈文化也就隨之誕生了。芻物被製造出來,製造者並不是出於讓芻物直接為自己服務的目的。雖然有服務於神靈,然後再企圖神靈賜福自己這樣的一個間接邏輯在裡面,但直接寄希望於所製造的芻物成精後,服務自己的理念,也還是沒有的。更沒有左右或幫助這些個芻物成精的行為或思想在裡面。這就好比是天地和聖人造化萬物萬民,卻並沒有寄希望萬物萬民返回頭直接再回報自己一樣。同時,也不去左右和主宰萬物萬民的命運。注意,這裡沒有那種天地和聖人利用完萬物萬民後就拋棄他們的那種“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思想,如果那麼理解就錯了。
由此,我們可有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應該這麼解讀:天地和聖人對萬物萬民雖然是造化他們,給他們形體、給他們靈魂,卻並不左右和主宰萬物萬民的命運,更不奢望萬物萬民的感恩和回報。天地日月精華就在那裡,不離不棄;聖人的大道教化就在那裡,不增不減。能得到多少,能發展多好,那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沒有救世主、沒有保佑的神,一切靠你自修自取,這就是道法自然。
所謂“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古往今來都把這個“德”字解釋成德行,在文始道文化看來,沒必要解釋得那麼高大上。這個“德”字就是同那個得到的“得”,老天爺不會偏向於誰,誰得到你應得的、你所需要的,老天爺他就維護你,否則他就不會維護你。通俗的講,一隻狼抓住了羊、吃飽了肚子,你這隻狼就能活下去,否則你只能是死路一條。道理,就這麼簡單!
咱們再來看第三句:天地之間其猷囮篧與?
有朋友可能會說了,不是“橐龠”嗎?你這裡囮篧是個什麼鬼?我把竹簡《道德經》裡這句話給大家貼出來,大家參考一下。
囮篧是什麼意思?
囮:讀é,一種捕鳥的網子。一個圓圈兒圍成的網子。
篧:讀huò,一種捕魚的網子。竹子編成的四四方方的魚簍。
囮篧:指代的天圓地方的天羅地網。其中“囮”字的引申義還是“化生”、“育化”的意思。
猷:本義是指一種小動物。是那種非常地狡猾、非常小心謹慎、非常難以捕獲的小動物。引申為猶豫的意思。引申為有謀略的人;引申為懂得天地大道法則的人等等。當然後來這個“猷”字還衍生出了“若”的意思,也就是好像的意思。這個字你怎麼解讀都行,但是你必須得明白這句話的真實內涵。那就是: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天羅地網,萬物萬民就好像被網困住的小動物。即便是那種非常聰明、非常有智慧的聖人也都難免身陷其中。
天地之間其猷囮篧與?這是個反問句,表示強烈的肯定。老子告訴我們,天地之間就是這麼個天羅地網,不管是愚民還是聖賢,你都在其中逃不出去。為了強化這一概念,老子後面又跟了一句“虛而不淈”。啥意思?
虛:不密集、不密實。
淈qū:本義是像笊籬的一種工具,撈起東西,控幹水。引申為洩漏的意思。“虛而不淈”一句,類同於後文“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再來看第四句:遑!而俞出者多聞,數窮。
遑:本義是慌張、急迫地走。在這裡是驚慌不定、想要逃走的意思。小動物被網子罩住後,第一反應一般都是這樣。
俞:本義是空心的樹木,方便掏空能夠當獨木舟。引申為能夠利用的各種手段、各種交通工具。
俞出:想盡各種辦法想要逃出去。
多聞:聽說的多。
數shuò窮:沒有一個能夠實現的。
數shuò:屢屢,每一個每一次都不行。也可以解釋成“所有的”。
窮:本義是身在狹小的洞穴內,不得舒展、有勁兒使不出,神情窘迫又無能為力。
所以,“數窮”,也可以解釋成,萬事萬物都無能為力、都做不到。
在這裡我要說明一點,在“遑”字後面加了個感嘆號,雖然不太合適,但大家要明白我的目的,是為了強調萬物萬民在天羅地網內的各種不安全感,各種奔波勞累,各種貪生怕死、重生惡死,比如衣食、住行、疾病、傷災、患得患失等等。即便是外在行動上看似靜止了,思想上也還是不能安定。那怎麼辦?
老子給出的方法是:不若獸於中。
“獸於中”是啥意思?“獸於中”又有什麼好處呢?且聽我慢慢講來。
野獸都會通過撒尿、拉屎等手段留下氣味,圈出自己的所屬領地,然後站在中心,這樣才能兼顧四面八方,心裡才會踏實。所以這個“獸”字,在古代又通那個“守”字。
中:又通“衝”,清水濁水交匯處,引申為中心、中間、最關鍵的位置等等。又引申為“和”,陰陽和合之處。
獸於中:就是守住關鍵位置,守住自身的陰陽和合點。那位說,這個陰陽和合點在哪裡呢?文始道文化裡的說法是胞中而非丹田穴。胞中在中醫上被稱作是萬脈之源,他是精胞和卵胞交合的最初點,就是臍帶的盡頭。這個點在臍帶沒有斷開前還是可尋可見的一處器官,臍帶斷開後,胞中的氣脈就分散到五臟六腑去了。
胞中,才是道法修煉的真正玄關所在。修煉的目標就是要把分散到五臟六腑去的氣脈重新聚合起來,變成可感知的最初的胞中那個點。這個時候,所謂的“內樂”就會產生了。就像白玉蟾所言“修煉到三宮升降時,其身中快樂不可言”。
能夠激發內樂的產生,就是“獸於中”的好處。
那位說,什麼是內樂呀?所謂內樂,就是自身體內產生的樂感,用現代醫學術語就叫做中樞神經興奮。這種樂感與美食、音樂、美景、乃至性和吸毒等等帶來的樂感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中樞神經興奮的反應。根本區別就在於獲得的途徑不一樣,一個來自於外在的刺激,一個是體內產生的。但我們說,外來的或多或少都是有害的,而內在的卻是有益無害的。
佛家說“極樂”,基督說“喜樂”,道家說“長樂”等等,一切宗教、一切法門最終都歸結到了一個“樂”字。“喜樂”層次有些低、有些俗氣;“極樂”太極端,容易物極必反;長樂最好、最合適、最恰當,因為道家講究“長短相形”,長樂是一個相對的辯證概念,可以是一瞬間,也可以說是天長地久,到底如何,全在自悟、自證。
“樂”字源於“果”字。樂字本義是碩果累累的意思,看到碩果累累人們自然就會高興,所以,又引申為衣食無憂後的安逸。
這種高興的情緒,在道家理念裡,叫做陰陽和合之氣。所以樂字,又為“天地陰陽之和氣”的意思,從而由“樂”字又產生了一個“藥”字。“藥”的本義是採天地之靈氣、萬物之精華,從而百病不生,也就是道家所謂的“採氣”。採氣,才是真正的長生不老之藥。所謂的“氣”,就是那個“陰陽和合之氣”,說白了就是喜樂、愜意、逍遙的那些個精神狀態,這才是百病不生的最佳良藥,所謂“一樂百病消”。內心深處,能得到這些樂,就算是“採氣”成功了。
老子在本章告訴我們,萬事萬物來到天地之間,就好像進入了一個牢籠,各種的苦難、各種的憂慮和恐慌,怎麼辦呢?難道人生的真諦就是苦難嗎?那生命還有什麼意義?道家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人生是苦是樂,那要看你怎麼看了。往外看,就是苦;往內看,就是樂。往外看,天地就是牢籠,包括你自己的軀體也是精神的牢籠;往內看,天地之間就是到處充滿著日精月華的修道好道場。又所謂“宇宙大人體、人體小宇宙”。往內看,你的身體呢隨之就會變成了一個最最完美的修道場、極樂場。樂,是一種陰陽和合之氣,人也是陰陽和合的產物,所以樂才是生命的本元,是樂驅動了萬物的生息、繁衍、發展。樂的獲得,天地不會賜予我們、聖人不會保佑我們,只能靠我們自己“獸於中”,反觀內視、向內求,去探尋自己“本來”,找回失去的“自我”。
好了,本講就到這裡。
文始道,智者正道,正知正覺正能量!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