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們在村裡從教38年,教齡超過我年齡,我卻沒活成他想要的樣子
M河洛鄉村
1/16 前天晚上,爸爸打來電話,說:“你們啥時候有時間了,回來一趟,你奶想你們了,昨天都哭了……”抽了個空,回了趟老家,到家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鍋裡面還留著炒好的雞蛋,爸爸在下撈麵條:“我想著能跟上吃飯,咋回來這麼晚?”
2/16 爸爸出生於1955年7月1日,在他記事的時候,剛好趕上缺吃的,奶奶說:你爸從小是吃紅薯皮長大的,胃都餓壞了。在我小的時候,家裡就經常熬治胃病的中藥,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治好。到了1972年,爸爸考上了高中,開學前跟著爺爺,進山砍了兩擔木柴,換了一些飯票。因為家裡沒有糧食,以後每個星期天,都要通過砍柴換取飯票。考上高中以後,爸爸拍了人生第一張兩寸黑白像。
3/16 記得爸爸說過,他上高中的時候,只帶了一條舊的薄褥子,冬天上山砍柴要帶著,上學要帶著,一直到參加工作。70年代是個講究成分的年代,生產隊隊強制性收回了家裡的幾畝自墾荒地,就連奶奶藏在牛棚上面的半罐小米,也被帶著紅臂章的人搜了個乾淨。1974年,學校要求學生自己申報上大學,因為家裡的成分是“富農”,爸爸眼巴巴的看著學習遠遠不如他的同學填表,卻只能靠邊站。
4/16 作為村裡為數不多的高中生,回到村子後,一樣是割草墊牛棚,再擔來黃土,灑在青草上面,經過牛群一夜的排洩,送到生產隊的地裡。大隊幹部和黨員們在小山一樣的牛糞堆旁,一邊趁著月光幹活,一邊討論這幾名高中生畢業生的問題,最終爸爸留在了大隊科研站,做育種技術員。這是當時的工作照。
5/16 1975年,一場洪水,沖垮了大隊農場,爸爸又失業了。兩年後,大隊完小(五年制小學)缺乏教師,爸爸又被抽調到小學教語文,比爸爸晚畢業一年的媽媽,成分是貧農,已經在學校教學一年。
6/16 70年代的農村教師沒有多少工資,只有幾斤細糧糧票,最令人眼紅的是不用參加幹農活掙工分。進入80年代後,在一個小麥即將成熟的日子,我來到他們身邊。之後,農田承包到戶的政策開始落實,家裡原有的幾畝墾荒地成了集體用地,土改時外地遷來村子裡的人佔了一半人口,我們家每口人連半畝地也沒分到。
7/16 1985年,爸爸擔任學校的教務主任,兼掃盲學校負責人,白天在學校給小學生上課,晚上到大隊部,給村裡的成年人上課,那些一邊納著鞋底子,一邊跟讀的農村女人們,回家後流傳了一條“民謠”:a、o、e,雞叨饃,老師嚷我不去學……
8/16 1992年,逐步取消民辦教師,那一批的農村教師們只有一個辦法,到縣裡的進修學校進行“成人繼續教育”。1993年,村子裡改灘造地,爸爸卻在教師進修學校接受繼續教育。妹妹剛會爬的時候,我們一家就開始在大河灘裡,把大石頭搬上板車,媽媽在前面拉,妹妹坐在石頭堆上,我在後面推。只有星期天了,爸爸和爺爺才用撬槓,挖出來一些我們搬不動的大石頭,抬到一邊。1995年,媽媽也接受了三年繼續教育,畢業後在村裡教學。
9/16 村裡的小學最早是座古廟,學校所在的田地是一片亂墳崗,公社領導一邊舉著“紅寶書”,一邊動員全大隊社員,平掉亂墳崗,蓋起了十幾間土瓦房。到了1997年,老學校牆體開裂,屋頂漏雨,學校校舍被評定為危房,這是當時全體教師在老學校舊址的最後一張合影。
10/16 2006年,老校長退休,村委和全體教師推選爸爸做校長,爸爸和媽媽商量,爸爸自認為自己身體不好,不善交際,不適合做領導,媽媽勸他到當時的教育組說明,結果並沒有什麼用。十幾年來的學校教育管理和呈報表冊,一直都是他一個人負責的,同事們覺得誰也替不下來,成了沒有名分和補助,但是所有雜差全都乾的“代理校長”。
11/16 爸爸去過最遠的地方,應該就是千禧年之後的“蘇杭三日遊”了。為了犒勞辛苦在一線的農村優秀教師,有關單位組織了一次公費旅遊,那也是爸爸唯一一次跨省旅遊。爸爸其實一直希望我可以子承父業,看多了他們的清貧,我卻沒有做教師,在我不斷跳槽找工作的間歇,爸爸總是後悔沒有強行替我做決定。
12/16 2009年的春節,媽媽突發血栓,經救治後生活不能自理。爸爸每天拉著媽媽到學校,下課後用繩子拽著失去知覺的那隻腳,在校園裡鍛鍊……如今媽媽勉強能夠自理,爸爸外出卻從來沒有超過三天。
13/16 家裡上有將近90歲的老孃,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下有剛剛出生的孫子,兒子出不去,沒有收入。房子後牆進水,水泥地坪每天都可以用拖把拖出水來,每一次下雨,還要在屋子裡用盆子對上流水的瓦縫……焦慮之下,爸爸患上了“抑鬱症”。(圖為2014年蓋新房期間,我和奶奶住在祖屋。)
14/16 2013年秋,爸爸趁著中午放學時間,到中心校送了份表冊,又到藥房給媽媽買一些中風後康復需要的藥,在出城回家時,被對面一輛右側超車的轎車撞倒。右腿踝關節粉碎性骨折,昏迷一晝夜,手術後留下不靈便的右腿,一家頂樑柱成了站不穩的“跛子”。清醒後,中心校領導到醫院看望,爸爸鄭重交出校長辦公室的鑰匙,康復期間還在家處理學校表冊事宜。
15/16 2014年,交通事故賠償到賬,加上農村教師工資調整補償,拆掉土瓦房,蓋成了兩層有小院的樓房,第二年退休,爸爸心情好了,病也好了。如今孩子們在城裡上學,我和愛人也有了自己的事情,爸爸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家裡的兩位女人:他的媽媽和我的媽媽。
16/16 下午臨走的時候,媽突然問我:“你知道不知道今天為啥吃麵條?”我愣了,吃麵條還需要理由嗎?“估計你們倆都忘了,今天是你爸的生日……”一路上,總覺得脖子後面轟轟的發燙……(圖為我在洛陽上學期間,爸爸和媽媽在王城公園)圖片提供\/韓延兵
2019-06-2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