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瑞幸咖啡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將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K”,擬最多募資1億美元。

瑞幸咖啡在招股書中未透露發行價格區間、發行量等信息,提到的1億美元募資金額總額也只是佔位符,用於計算註冊費,未來該數據肯定會發生變化。在未來提交的補充文件中,瑞幸咖啡將會披露上述數據。

意料之中,上筆融資就是為了撐到IPO。”某零售領域投資人迴應投中網稱。

“不容小覷”,某互聯網咖啡投資人對投中網說道,“成立不足兩年,它甚至引起了星巴克的警覺。

瑞幸IPO狂奔

股東各取所需

瑞幸招股書可見,在首次公開募股之前,陸正耀持有瑞幸咖啡30.53%的股權;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錢治亞持有19.68%的股權;Mayer Investments Fund持有12.40%的股權;Centurium Capital(大鉦資本)持有11.90%的股權;Joy Captical(愉悅資本)持有6.75%的股權。

瑞幸IPO狂奔

大鉦資本是瑞幸最早和最大的外部機構投資者。”大鉦資本董事長黎輝在4月18日投中信息、投中網舉辦的“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表示。

黎輝介紹,2018年初,瑞幸咖啡真正面世的時候,大鉦資本已經與其工作了很長時間。

2018年7月,大鉦資本領投了瑞幸咖啡A輪融資,投資了1億美金;2018年12月,瑞幸完成B輪融資,在B輪融資裡面,大鉦資本和其他的基金共同領投,大鉦資本投了近8000萬美金。

“一切商業模式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成本結構和消費結構都可以慢慢優化。”在前述零售領域投資人看來,大鉦資本及愉悅資本的入局符合VC一貫的投資邏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4月18日,瑞幸宣佈已經完成了1.5億美元B+輪融資,投資財團由貝萊德領投,投後估值29億美元。

而貝萊德,正是星巴克的最大主動投資人——星巴克總股本為12.4億,BlackRock Inc。據瞭解,貝萊德透過多家子基金合共持有星巴克8180萬股,佔比6.58%,為最大主動投資者及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股東。

“貝萊德已入股。換言之,瑞幸在IPO前夕,拿到了來自美國資本市場的‘入場券’。”前述互聯網咖啡領域投資人對投中網說道。

然而,“這也很可能是一場防禦性投資。”作為跨國公司為避免損失或競爭地位被削弱而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一種形式,防禦型投資不是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而是跨國公司對競爭對手的行動或客觀經濟情況的變化所作出的一種反應。

路透社3月分析稱,在美國資本市場看來,雖然瑞幸的體量相比星巴克差了很多,但星巴克和瑞幸都是可以投資的良好標的。

美國資本市場大概率會參考星巴克為瑞倖進行估值。”前述互聯網咖啡領域投資人對投中網評論稱。4月23日,星巴克市值已經高達938億美元。

“這為瑞幸的估值及投資人的獲利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間。但畢竟是兩種不同的模式,而星巴克目前的成熟程度又不支持它降價打價格戰。”他說道,“瑞幸作為一個‘手握鉅款’的公司正面在美國資本市場挑戰星巴克,結局會是什麼,我們尚且不得而知。

瑞幸IPO狂奔

獲客成本下降84%

瑞幸一向以快著稱,IPO這場戰役也不例外。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曾解釋道,“我沒想過這個生意能否慢下來。中國這個商業環境,以前是大魚吃小魚,現在是快魚吃慢魚,一個商業模式如果能跑通的話,很快就會有很多追隨者”;“中國企業又不缺錢,所以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你必須自己要跑很快。”

“矇眼狂奔”的質疑隨之而來。

瑞幸招股書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總淨營收為人民幣4.785億元(約合7130萬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29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可以看出,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來,瑞幸咖啡的收入實現了較為可觀的增長。

瑞幸IPO狂奔

同時,淨虧損為人民幣5.518億元(約合822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淨虧損為人民幣1.322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了317%,但較上一季度縮減了18%。

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瑞幸咖啡的成本與費用依然很高,2019年第一季度的成本與費用達10億元,同比增長了628%。

補貼背後滿載著投資人對於“獲客成本”的擔憂。

一位曾接觸過瑞幸咖啡的投資人在2018年3月對投中網採訪時表示,“我們認為瑞幸咖啡擴張太快了,太過激進。補貼後能留下多少忠實的用戶?因此,目前我們還看不懂瑞幸咖啡未來的發展方向。”

此次的招股書或許可以給投資人一些信心。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獲取新客的成本從103.5元降低到16.9元,下降比例高達84%。同時,促銷費用從15.8元降到了6.9元,平均每月交易客戶數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430萬人次提升到440萬人次。

當前,中國咖啡市場的滲透率仍非常低。質量不穩定、價格昂貴和購買不便的行業痛點阻礙了中國現磨咖啡市場的發展。瑞幸咖啡相信,中國巨大的咖啡市場空白為其未來的獲客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

招股書顯示,至2019年3月底,瑞幸已在全國28座城市鋪設了2370家門店,累積了超過1680萬交易客戶。“並且,我們2018年客戶復購率高達54%。”瑞幸寫道。

“在2019年末以門店數量計算,成為中國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面對美國資本市場的挑戰,它如是詮釋未來的目標。

不一定靠咖啡賺錢

“大家可以看我們與傳統咖啡的競爭不是在於誰送不送外賣,而是我們以技術的手段打造了一個新的平臺,真正地去創造了一個顛覆於過去的商業模式。這是傳統餐飲企業很難競爭的。”黎輝在“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表示。

從招股書數據看,瑞幸咖啡主要專注於快取店。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快取店數量達到2193家,佔比91.3%。

“瑞幸咖啡雖然也是重資產,但運用互聯網、運用數據,相較於傳統咖啡店極高地提升了效率。作為傳統咖啡行業的從業者,雖然猜不到瑞幸咖啡全部的底牌,但大概可以理解它的‘出手方式’。”某傳統咖啡連鎖品牌運營負責人對投中網如是闡述瑞幸咖啡的商業邏輯。

這樣的“出手方式”,被上述採訪者概括為,在改變咖啡消費模式的同時,實現店鋪坪效的提升,降低邊際成本,並進一步突破場景邊界,深度挖掘居民咖啡消費增量需求,實現交易的倍增。

同時,除快取店外,APP是瑞幸的又一大發力點。“我們的移動應用程序(APP)覆蓋了客戶全購買流程,並提供了百分百線上無需收銀員無需現金的支付環境。”瑞幸在招股書中表示。

“這不僅增強了我們的客戶體驗,提高了我們的運營效率,也使我們能夠與客戶建立鏈接並能夠隨時隨地與客戶互動。”

而瑞幸所看重的APP端,也暴露了它進擊平臺的野心。

從其首頁最下欄的“企業賬戶”來看,瑞幸咖啡的目光對準的不光有C端用戶,B端用戶也是其目標客戶之一。

如此一來,一方面,瑞幸咖啡將利用職場消費場景更迅猛精準地對準白領市場、提高客群增長流量;另一方面,流量接口將進一步提升瑞幸的品牌溢價。

“瑞幸會走向To B,我完全不感到意外。”一位一直關注消費賽道的投資基金合夥人對投中網說道,“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消失殆盡,To B時代已然到來的大背景下,瑞幸咖啡發力B端的生意顯然是順勢而為的打法。

其次是拓品類。縱觀瑞幸咖啡菜單一欄,從一開始只有咖啡拿鐵、瑞納冰、NFC果汁等飲品菜單,到如今逐漸擴展到輕食、午餐、幸運小食等,瑞幸咖啡正在有計劃地一步步擴充其品牌下的SKU數量。

“用咖啡培養用戶、獲取流量;以擴充的品類提升轉化、提高毛利率。”上述投資人對投中網說道,“它叫瑞幸咖啡,但是不一定靠咖啡賺錢。說不定在未來,瑞幸咖啡會弱化咖啡字樣,而改名叫瑞幸。”

知情人士對投中網透露,瑞幸總部700多人的團隊裡,有著幾百人的數據團隊做研發,目的是做到千人千面地研發產品、佈局門店,從而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目前,瑞幸的自提比例已經達到了60%以上。

因此,雖然在美國資本市場即將面臨正面對抗,但,“瑞幸和星巴克基因不一樣,可比性不強。”前述傳統咖啡連鎖品牌運營負責人對投中網說道。

“星巴克的優勢在品牌和場景,而瑞幸很可能會贏在互聯網思維。在中國如此,美國也是一樣。”(文/柴佳音 馬慕傑 來源/投中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