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的是“一考定終生”嗎?

5 個回答
杨丿叔
2019-06-08

老一輩的人高考的定義就是人生的轉折點,但是現在我們這個年代,上了大學又如何?我中專畢業,我的同事都是大學生,有時候學歷只是一個人的身份證明而已,證明你這個人有能滿足你也這個能力,但是沒法確定你就能做好這個事情,只要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做對做到極致,那麼恭喜你不是成功就是高管的人才。現在的社會看的是能力,如果你有條件可以來北上廣深看看,每個城市裡面的大學生博士生很多,但是大家都在為房租而拼搏,另外現在網上也可以自考大學或者本科。希望不要太糾結於學歷的問題,如果能學一些東西是最好,但是有的人天生就是幹技術的活,上學只會讓我們內心崩潰!

骑着蜗牛去旅行13
2019-06-08

中國恢復高考41年來,考試製度不斷改進完善。今年高考全面取消了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等加分項目。為了讓人才選拔更加多元,中國多省市已相繼啟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但是,我認為,在當下以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一考定終身”仍是最佳選擇。 目前高考改革想要打破“一考定終”,健全多元評價機制,但是要避免評價機制受到社會人情的影響,這些說起來容易,做得公平公正是相當困難。比如,不少人建議把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制度。學業水平誰來測試?是本校老師。綜合素質評價誰寫評語,也是本校老師。本校老師對本校學生又多少有親疏之分或喜歡程度之別,而這勢必化為人情滲入其中。

眾所周知,中國是人情大國。情是什麼?情就是偏,即偏心、偏愛、偏袒。自古皆然。隨便舉個身邊的例子。不少商鋪供奉的關公關雲長,誰都曉得他是忠貫日月義薄雲霄的人間楷模。然而即使是他,也難免為情所累。如刀劈顏良為曹操解白馬之圍,後來在華容道索性勒馬讓路故意放走曹操。結果,前者幾致劉備於死地,後者為蜀漢留下大患。究其性質,純屬以私廢公,以一己之情犧牲政治原則。而後人不但不予譴責,反而視為美談。致使人情基因,代代相傳,遂成人情大國。情、理、法三者,倒數一個比一個大。

縱觀當下中國的教育,城鄉教育的差別是越來越來嚴重,條件好的受到的教育明顯好得多,從小各種培訓,請得到請得起名師,加上各種的“見積面”,都是社會中下層百姓望塵莫及的。如果名校自主的成分過多了,寒門進名校的門坎只會越來越高。

總之一句話:先別折騰“一考定終身”。畢竟,一考定終身總比別的什麼定終身好。借用白巖鬆的話說,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官二代”、“富二代”嗎?你說是嗎?


高考真的是“一考定終生”嗎?
高考真的是“一考定終生”嗎?
高考真的是“一考定終生”嗎?
天白2
2019-06-08

高考絕對不是人生的起點,更不是人生的終點。高考的本來目的是多培養國家的人才,為何變了味道,成了一考定終生,裡面的功利,名利是最主要的因素。

社會在進步,高考失利,沒參加高考的人還能在社會出人頭地,和高考無關,和你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有關。高考沒學好,可以終生學習。學習最終會成為提高個人能力的路。

越進步的社會,越會取消這種封建遺留的功利,歐美西方,有技術的藍領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總之,寄希望於未來吧,希望社會更加公平正義,人人都有很多的道路通向成功。

用户356277204759
2019-06-08

你在小學中學就學國家己關注你了,高考只是最後的證明,所以你看過《了凡三訓》就知道,一切都是定數。每個人閃開一條路,讓第一個知道目的人通過。那些高考後就扔書丟書,本來就不適合讀書,讀書人要對學問有起碼的尊重!學的越多,作的越多。別嫉妒別人學問多,別人寒窗苦讀幾十年,磨一利劍,就為了一朝為你鬆綁!

凌曜1
2019-06-07

人的一生有很多轉折點,高考算是一個。

把高考看做是決定人生的未免有點小看人生了。人生中有太多的可能性,在這個物質繁華、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想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還有很多種方法,具體是什麼方法,那就要看個人了,每個人的路不同,怎麼走還是看你。

預祝莘莘學子們旗開得勝,高考大吉大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