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而且內鬥不斷。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10 個回答
萨沙
2018-09-19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其實西方也並不能說團結。以英法為例,互相打了幾百年。再說德國,19世紀末剛剛崛起,就急忙在歐洲發動2次世界大戰。

再說俄國,每個一段時間不是去打別人,就是被別人打。

只是目前歐洲,尤其是歐盟成員國,大體有相對較為統一的價值觀,相對接近的生活方法,相對接近的國家制度,因此似乎比較團結而已。

然而,阿拉伯人則不同。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原因如下:

第一,阿拉伯國家是部落國家。

大家知道也門為什麼幾百年始終分裂混戰?

因為也門實際上是有無數部落佔據的,包括實力最強大的六大家族。

也門人根本沒有國家概念,他們的眼中只有部落。

為了維護部落的利益,他們可以毫不猶豫的開戰,還能打幾十年之久。

而阿拉伯世界其他國家,大體也是如此。

比如阿聯酋,全名叫做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6個大部落組成。

約旦,全名叫做約旦哈希姆王國(約旦國王來自古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

正是因為部落思維的存在,導致阿拉伯世界各國內部尚且不穩定,何談國與國之間的團結?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第二,宗教問題

阿拉伯世界絕非僅僅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內部還有很多派別。

派別之間的衝突相當嚴重,甚至互相稱為異端甚至不承認他們是穆斯林。

對於阿拉伯人來說,宗教問題比吃飯問題還要嚴重,國家之間的對立和衝突也就無法避免。

更倒黴的是,因為歷史原因,幾乎沒有清一色的阿拉伯國家,均是不同教派共處。

在以遜尼派為主的國家中也有什葉派,如科威特(什葉派佔信奉伊斯蘭教國民的30%)、卡塔爾(全國人口的16%)、沙特(信奉伊斯蘭教國民的15%)、敘利亞(信奉伊斯蘭教國民的20%)。在黎巴嫩,赫赫有名的“真主黨”就來自什葉派。巴林也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家(佔信奉伊斯蘭教國民的70%)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第三,獨裁的問題

獨裁製度一大特點,就是國王也罷,領袖也罷,所謂的總統也罷,通常都自視極高。

比如薩達姆曾經試圖做阿拉伯世界的唯一領袖。

卡扎菲更是要做非洲的第一領袖。

沙特國王自稱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而後起之秀卡塔爾也不服沙特開始挑戰。

總之,各強人之間互相不服,鬥爭激烈。阿拉伯聯盟只有22個國家,卻能分為好幾個內部幫派,亂成一團。

附註:6個海灣產油國組成的海灣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還有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簡稱“馬盟”),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突尼斯幾個北非為主的國家又自立門戶,另外還有伊拉克、埃及、伊朗三個大國冷眼旁觀。


其實還有無數的問題,篇幅限制不多說了。

總之,如果阿拉伯人聯合起來,他們中東的霸主就是他們,甚至在世界上也會具有極強的力量。

只是。。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有一個笑話,雖然有些過分,但也能說明一些道理。

甲走到超市裡,用槍指著乙的頭。

甲:你是無神論者還是有宗教信仰?

乙:我有宗教信仰。

甲:佛教、道教、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

乙:伊斯蘭教。

甲:什葉派還是遜尼派?

乙:遜尼派 。

甲:我也是遜尼派呢!教義學派還是教法學派?

乙:教法學派。

甲:我也是教法學派。你是馬利克學派還是罕百里學派、還是沙斐儀學派、還是哈乃斐學派?

乙:罕百里學派.

甲:我也是,那你是瓦哈比教派的、還是格迪姆教派的?

乙:瓦哈比教派的。

甲:伊赫瓦尼、還是賽萊菲耶?

乙:賽萊菲耶 。

槍響了,乒乒乒

甲:去死吧!異端!

梅新育
2018-01-29

千百年來,阿拉伯人一直不團結,內鬥不斷,社會凝聚力虛弱,突出表現為部族認同高於國家認同、宗教認同高於國家認同、教派認同高於共同宗教認同。而且,不僅阿拉伯人,與非穆斯林相比,幾乎所有穆斯林國家都存在這樣的特點,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沒有希望改變。之所以如此,我認為根源在於阿拉伯最初社會經濟運行方式、宗教與文化傳統。

東亞儒家文化圈和西方文化圈社會凝聚力較強,源於千百年來這些社會經濟建立在農耕、工商基礎之上,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更多財富,必須協作,必須和平。但阿拉伯最初的貝都因遊牧民經濟生活不是這樣,在他們看來,養羊、駱駝、馬,狩獵和劫掠才是男子漢值得幹的職業,農業和各種工商業有損男子漢威嚴。特別是劫掠,是從事沙漠遊牧生活的貝都因人的民族風俗,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早期詩人顧託密有詩描繪這種風俗與生活原則:

我們以劫掠為職業,

劫掠我們的敵人和鄰居。

倘若無人可供我們劫掠,

我們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這樣一種以相互劫掠、戰爭作為經濟基礎的社會,相互之間能夠產生大範圍的牢固的信任、團結嗎?那是不可能的。

在此基礎上,阿拉伯人創建和信奉的伊斯蘭教沒有改變上述問題,反而加劇了上述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和政治理論、實踐都強調勞動生產創造財富,重本抑末;《聖經·創世紀》也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這樣的文化氛圍是激勵人們去勞動創造財富的,為此大家都需要和平與大範圍的、長期的秩序,但《古蘭經》中沒有這樣的內容。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跟家人在瑞典度假的少年本拉登(右二綠衫藍褲者)


在伊斯蘭教誕生初期,正值周邊諸國衰弱之際,依靠宗教秩序,利用部族組織,阿拉伯帝國實現了迅速的軍事擴張。但在打天下之後,在所有新徵服地區都移植複製了部族結構,而不是打散部族結構、重鑄新的全民共同體,結果沒多久各個部族之間就相互你打我殺起來。我讀《阿拉伯通史》、《土耳其通史》等等時,對此感受很深。直至今天,阿拉伯、別的穆斯林國家社會基本上都是如此。由於穆斯林國家、穆斯林社群基本上都很缺乏自省和自我革新意識,自己的內鬥傳統也全部歸咎於西方國家的所謂“挑撥離間”之類,決定了他們在可預見未來不可能消除上述痼疾。

风谈天下
2018-02-27

我曾經在阿拉伯國家待過一年,對阿拉伯人的性格還算比較瞭解。

一個民族的性格,與這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先從阿拉伯人說起:早期的阿拉伯人是遊牧民族,生活條件很艱苦,今天的西亞北非一帶,如果不是有石油,生存條件依然很難。

在生存與死亡的的威脅之下,人就會為了活著而不擇手段。

在人類早期,這是一種自然法則,沒什麼可指責的。

所以,遊牧民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打劫。

看看我們中國的歷史,匈奴如此、遼金如此,蒙古更是如此。阿拉伯人就更是如此了。

阿拉伯人見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話:SALAMALIKUN。

然後對方回覆:SALAMUMALIKUN。

當地人告訴我,這兩句話的最原始意思是:

——朋友,我不是來打劫你的。

——朋友,那我也不會打劫你。

這樣的民族,你讓他們如何團結?

這種勾心鬥角、一盤散沙的心理,早就寫在了他們這群人的基因之中,很難修復。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再同樣用生存環境論來分析一下盎格魯-撒克遜人。

一般是指生活在大不列顛東部和南部地區,在語言、種族上相近的民族。

既有別於阿拉伯人的遊牧文明,也有別於中華文明的農耕文明。

歐洲多山的地形特點,決定了它的文明一起源就具有商業文明的典型特徵。

歐洲很難有一個地區能夠生產出人類生存需要的所有物品,他們必須通過交換來維持生存。這種交換就是商業最早期的形態。

而商業文明就需要的參與者有這樣一些基本品質,如:契約精神、守時精神、合作精神等等。

如果你和歐洲人曾經相處過、共過事,你就會發現,他們大抵在這些方面做的都很好。

而在這些精神的支配之下,人與人之間就很容易建立起團結協作的關係來。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既然寫到這裡,就再多寫說幾句題外話,我們中國人普遍有個毛病:做事情不講究,喜歡湊和。

其實也同樣可以從我們的農業文明起源中找到答案:老天對我們中華實在是太厚愛了,早期的黃河流域,四季分明,黃土豐沃,隨便種點莊稼、養點牲畜,就基本上可以衣食無憂了。

所以,我們的祖先不需要活的太較真,湊和湊和就過的很不錯了。

湊和的久了,湊和就成了咱中國人的性格。

古姿
2018-01-19

阿拉伯人,歐洲又稱薩拉森人,其民族可追述到遠古的閃米特人族群,其語言也屬於閃族語系,屬於歐羅巴人地中海區域內的人種,也是嚴格意義上的白種人。阿拉伯人不團結,這是給人印象最深的表現,並且以此提出很多疑問。“為什麼都是阿拉伯人卻分為那麼多國家?”“為什麼那麼多阿拉伯國家卻打不過以色列?”這裡需要我們一一分析一下其原因。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並非所有阿拉伯人都是閃族

其實嚴格意義上的阿拉伯人為生活在阿拉伯半島上的閃米特人,而現在所說的阿拉伯人並不是以血緣、基因為紐帶的民族,其是以語言、文化、宗教為紐帶,這也造成了不同地區的阿拉伯人外表形體上的千差萬別,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他們不團結,因為有的地區人並不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缺乏足夠的民族認同,而被簡單的概括到了阿拉伯人範疇以內,尤其以北非地區的國家為代表。埃及、摩洛哥、伊拉克這些國家都有悠久的歷史,並且形成獨特的文化,由於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的傳播,他們被這種文化所浸染,但是他們內心深處卻仍然保留著民族的獨特性。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遊牧民族文化下的氏族部落權威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族群往往以氏族部落形式居住,氏族、宗族的影響力很強大,人們也往往聽命於各個部族首領、長老的命令。在這種氏族利益大於民族利益獨特習慣下,很難形成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性質的政權,即使形成也會很快走上瓦解之路。歷史強盛一時的阿拉伯帝國,經歷兩個世襲王朝,時間跨度雖然很長,但是帝國從開始建立伊始就開始分裂,最後被外族所征服,就再也未能再度統一。近代以來,泛阿拉伯主義一直炒的很熱,然而卻僅僅是說說而已,阿盟(阿拉伯國家聯盟)不但已經從新聞中淡出,更有意思的是其還玩起了朋友圈政治,為首的沙特、埃及等國在2017年6月5日將同為阿拉伯國家的卡塔爾給開了,原因是卡塔爾跟伊朗走的挺近。阿盟已經淪落為政治工具了,還談什麼阿拉伯統一。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宗教之分,派系之別彼此難容

前文也講到阿拉伯民族是一個以語言、宗教為紐帶非血緣民族群體,既然以宗教為劃分,一些不信伊斯蘭教的人們身體裡卻流著閃族人血,他們也就無法融入阿拉伯世界,甚至向同族不同教的人們舉起了屠刀,比如黎巴嫩的阿拉伯基督徒。還有即使共同信仰,但是因為教義傳承的分歧導致彼此互不認同,甚至同族相爭,拔刀相向,最典型的就是阿拉伯什葉派與阿拉伯遜尼派,衝突的地點就在伊拉克、敘利亞、也門等這些兩派並存的阿拉伯國家。由此可見教派問題長期激化也導致了阿拉伯人彼此無法整合,甚至矛盾擴展到整個伊斯蘭世界。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殖民主義者的分而治之想法和手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崩瓦解,其屬地範圍內的領土基本都被英、法、意等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但是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世界殖民體系開始解體,各殖民地的人們紛紛展開了反殖民族獨立運動,阿拉伯地區也不例外。由於前文所提到的遊牧民族的氏族部落特點,各個地區被諸多酋長、大家族、氏族所控制,英法帝國主義通過分化、拉攏、扶植、打壓等各種手段,把阿拉伯地區劃分成為各個家族、氏族、酋長部落控制下的力量大體相當的國家,讓他們彼此開始互相制衡,有得甚至故意留下民族、邊界上的爭端,讓阿拉伯國家很難整合為一體,有得甚至爆發戰爭,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就是典型的例子。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貧富分化嚴重,利益很難統一

錢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中東地區發現石油資源以後,有油的都富了,沒油的仍然貧窮。雖然有錢的阿拉伯國家會給予兄弟國家很多經濟援助,但是要真是談大阿拉伯統一,建立共同市場,共享石油利益,不好意思這根本做不到。當年科威特給予伊拉克大量低息貸款用以同伊朗打仗,不可謂不夠仗義疏財,其實科威特是有小心思的,那就是花錢買安寧,這錢可以少還,甚至不還,但是得先把邊界協議簽了,正式同伊拉克劃清界限,然而卻招致薩達姆打擊報復,頃刻之間國家淪喪。

總結

對比歐洲海洋文明下產生的民族,大家往往同坐一艘船,彼此交易,由此產生信任與認同,進而形成了統一的民族國家意識,這也就是為什麼近代民族國家能夠在歐洲產生的原因。而阿拉伯民族脫胎於草原遊牧文明,骨子裡帶有一種放蕩不羈的性格,部落之間相互仇殺,同族之間彼此相鬥,其對於小群體的認同要遠遠高於國家,乃至民族,這也就為什麼會出現同一民族劃分為很多不同的國家原因,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不團結。

本文圖片來自百度圖片,1為阿拉伯美女,2不同形態的阿拉伯人,3為阿盟峰會現場,4為什葉派與遜尼派標誌,5為阿拉伯國家邊界分佈,感謝提供,本文為原創,如有引述敬請表明,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落下m
2018-09-18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阿拉伯人不團結麼?阿拉伯人其實也比較團結,很多人都認為中東之間戰爭不斷,就意味阿拉伯人不團結,這其實是不對的,雖然他們在中東彼此分裂成為數個國家,但是從總體上而言,阿拉伯國家之間還是比較團結的,因為他們大多數都存在這一定的血緣關係。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哪些人是阿拉伯人?

由於知識上的誤區,很多人都以為在中東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都是阿拉伯人,其實這種認識是有誤區的。從血緣角度上看,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才是真正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是親戚,同屬閃米特人的分支。

根據伊斯蘭宗教記載,阿拉伯人的祖先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而易斯馬儀則是伊斯哈克(以撒)的同父異母兄弟,是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長子。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因此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真正意義上的阿拉伯人,實際上主要還是分佈在中東地區的幾個阿拉伯國家,比如沙特、科威特、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國。

而其他分佈的比如蘇丹、利比亞甚至部分西班牙人,都只能說是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的廣義上的阿拉伯人。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所以我們今天如果講阿拉伯國家不團結,可能主要還是指那些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的廣義上的阿拉伯國家不團結,不過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家族大了,總會有不同的意見,不過好在大家都還比較客氣,在和平年代沒有兵戎相向,也算是不錯了。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阿拉伯國家在面對異族的挑戰時,是相當團結的。

由於所有阿拉伯國家全部都信奉伊斯蘭教,因此在對面外族入侵時,這些國家其實是相當團結的。比如在中世紀,伊斯蘭世界在面臨十字軍東征時,當時中東地區的各個部落,基本上都會因為宗教而團結起來,去共同迎戰十字軍。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此外在二戰結束後,猶太人組織在耶路撒冷地區建國時,也遭到了阿拉伯國家的集體反對,為了將猶太人驅逐出巴勒斯坦地區,當時中東的各個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在三十多年時間裡,向以色列發動了總計5次中東戰爭。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雖然在戰爭中阿拉伯世界五戰皆負,但是仍然顯示出了他們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這可不是一般的民族可以做到的。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白種人團結麼?其實他們一點都不團結。

有些人覺得白種人團結,其實白種人才是最不團結的那一群。為什麼要這樣講,這是因為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白種人發動的,這兩場戰爭的交戰雙方都是誰?其實都是白種人。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一邊是盎格魯.撒克遜人,一邊則是德意志人,但是其實這兩個民族在過去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那就是日耳曼民族。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因此在二戰之前的歐洲歷史中,不管是拿破崙征服歐洲,還是英法百年戰爭,還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都是日耳曼民族的內戰,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團結。所以如果要算起來,白人民族才是最好戰的那個民族,其他國家各民族與白人民族相比,老實說差遠了。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所以阿拉伯人與白人之間究竟那個團結那個不團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不一樣的,並不能因為今天的中東地區戰亂不停,就說阿拉伯人不團結。事實上今天的中東亂局,與西方在幕後推動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而阿拉伯各國總體實力不如西方國家,這才是今天中東亂局發生的最根本原因。

心跳平稳w
2018-01-20

說什麼教派分歧,部落內鬥,說什麼宗教因素的其實都被表象迷惑了這些都不是問題的本質。

其實是發展規律造成的。阿拉伯世界目前發展到的時間段基本上和基督教世界中世紀發展時代以及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差不多的發展時期一致。阿拉伯世界從酋長部落到伊斯蘭統一了阿拉伯世界然後到分裂及發展到現在,和羅馬帝國統一然後分裂為東西羅馬然後分裂為現在形態的星羅棋佈的歐洲小國政治演變上沒有什麼大區別:宗教分化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伊斯蘭教分裂為遜尼派和什葉派;政治分化上羅馬分裂為以各民族為核心的民族國家,形成諸侯公國及至目前的國家形態。阿拉伯民族也根據地緣和部落形成不同的國家。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也像極了中國的古代時期,由部落統治形成周天子治下的天下,然後分裂為各個不同的諸侯國家,然後就是內戰不斷民不聊生。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現代科技的發展及外來勢力的干擾對一個地區政治階段的影響也是錯綜複雜的。正如各種文章闡述的觀點,對宗教的誤讀,種族主義思想,西方強勢文明的觀點帶入,列強的利益干涉,阿拉伯世界的無序反抗等等都影響了阿拉伯世界的統一進程。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但實質的歷史規律是沒有辦法被拔苗助長提前到位的。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所以阿拉伯世界的統一,排除掉各種對宗教因素的錯誤理解及種族主義的結論外,實質上是政治發展的歷史規律在左右。

鹰的家园
2018-01-22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阿拉伯國家將現代阿拉伯人愚昧落後的現狀歸咎於400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

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阿拉伯從一個大帝國零碎化,雖然沒有歧視,但是通過阿拉伯酋長的統治,將阿拉伯人變成一個個鬆散的部落。

一戰後,英國控制了阿拉伯國家。同時通過巧妙的分割和扶持,把大量的酋長變成了國王,看下科威特和伊拉克國土,伊拉克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出海口。看下沙特國土,東部波斯灣大量的小國,沙特也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出海口。

這種刻意的分割,阿拉伯國家一獨立就面臨著一大堆內部矛盾。加上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千年宿怨。阿拉伯半島的極端保守的王室與比較開明的北部阿拉伯共和國矛盾。

阿拉伯能夠團結得起來才是怪事?

烽火冰河
2018-02-17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世界)是指以阿拉伯人為主要民族的國家。他們有統一的語言——阿拉伯語,也有著統一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絕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 阿拉伯世界共包含22個國家和地區,總面積1313萬平方千米。

七世紀的時候,阿拉伯的聖人~~穆罕默德,橫空出世,他用古蘭經武裝阿拉伯人,伊斯蘭教為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共同體確立了宗教生活、政治文化、社會經濟、軍事法律等各種制度。主要包括宗教課稅、貿易法則、飲食婚喪、借貸遺產、戰爭刑律、各種律法等等。它就是一部阿拉伯世界的準則。穆罕默德率領著伊斯蘭教,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隨後,阿拉伯統治者逐步建立了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於11世紀初解體,此後歷經塞爾柱土克曼人(11-12世紀)、蒙古人(13-14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14-20世紀初)的統治。所以阿拉伯世界經過這麼多年的摻沙子,不斷分裂,伊斯蘭教分成了多個教派,而且阿拉伯國家之中還有主體民族為波斯人的伊朗。但這些波斯人又是信仰伊斯蘭教教義的什葉派穆斯林,其與伊拉克同屬。土耳其更是土耳其人為主體的國家,往前追溯,這些土耳其人爭先恐後的和突厥人拉關係。

阿拉伯世界的國家政治體制各異。君主制國家,君主立憲制,總統共和制,分權制總統制,聯邦制,國家制度的不同,說明這些國家骨子裡的很多東西有些本質的區別。

所以說阿拉伯世界再怎麼團結,成立同盟,也不可能不要主權和不要本國的根本利益。和歐盟基本相同,自家的小算盤打的噼裡啪啦,一到關鍵時刻那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不要臉做派。五次中東戰爭就看出來了,所有阿拉伯國家聯和起來都幹不過一個小小的以色列,主要就是沒有團結的統一的指揮,送死你去,佔便宜我來,這能行才怪。

再加上世界幾個超級大國為了中東的石油,紛紛搶佔地盤,尤其是美國和前蘇聯現在的俄國,英國。法國,幾個國家跑過來搶地盤,你進我就退,你急了我讓著點,趁你高興我揩點兒油,沒什麼應該不應該的,唯一的規則就是,別想把我擠出去,想擠我出局,那我就掀桌子!最近這些年阿拉伯世界伊拉克完蛋,敘利亞殘廢,和幾個大國之間的博弈關聯甚大,再有就是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阿拉伯人寧願成群加隊的逃難,趁機偷渡到歐洲,也不願意為自己的國家團結起來搏命,拼出一條血路的精神缺失。石油給了他們富足,也剝奪了他們為了民族的生存誓死一搏的血氣!

再一個就是各個大國害怕阿拉伯國家真正團結起來抬油價,所以幾個大國都把合縱連橫術修煉的爐火純青,在這樣關鍵佔便宜的智慧上,沒有國家是真傻。都是拉一派打一派,阿拉伯這些國家越亂越好,渾水好摸魚。油撒了才便宜!

正所謂真經易取,高僧難求。這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困難!!!!!

红雨说历史
2018-03-20

我是“紅雨說歷史”,盎格魯—撒克遜人是大不列顛島上最大的民族,也是“英格蘭人”的稱呼,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都有分佈。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自歐洲大陸是日耳曼人的一個分支和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比利亞人和凱爾特人從大陸進入大不列顛島和島上土著一同同化交融,形成了盎格魯撒克遜人。他們在近代開啟了資本主義的先河,進入近代工業時代。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他們文化才華橫溢,出現了像莎士比亞,哈代,羅素這樣的的大文豪藝術家科學家。盎格魯撒克遜人英雄史詩至今流傳。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阿拉伯人範圍比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範圍廣,人數多,民族眾多。他在亞洲西部,非洲北部阿拉伯國家大約上億人。不同的阿拉伯人血統有區別,比如一些屬於歐羅巴人類型也有尼格羅人血統。歐羅巴人和尼格羅人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瞭解的白人和黑人。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阿拉伯人在伊斯蘭教的信仰旗幟下慢慢興起,建立強大的帝國,為東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帝國分裂了,成為很多國王叫哈里發的阿拉伯國家。近現代以來阿拉伯國家一直處於反抗歐洲殖民統治鬥爭和民族,信仰,石油礦產糾紛中。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其實阿拉伯文化豐富多彩,醫學,數學,文學等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雕刻藝術高超。《一千零一夜》世界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民間文學鉅著。
為什麼阿拉伯人不象西方國家的盎格魯-撒克遜那樣的白種人那樣團結?
所以團結不團結,留給每個讀者對不同民族文海和歷史瞭解之後的思考,不能妄加斷言。

文/紅雨說歷史

亓官仁
2018-02-17

阿拉伯人雖然也是白種人,但沒有其它地方白種人那麼團結並不奇怪,是宗教的原因讓人們聚在了一起,也是宗教的原因讓互稱兄弟的阿拉伯人心存戒諦,雖然都是伊斯蘭教信徒穆斯林,共享一本古蘭經,供養真主安拉,但卻有四大分枝,真主四大弟孑分掌這些信眾,各分枝都有自己的一整套規矩,互相不服,每枝人都自信自己這枝才是真主的謫傳弟子,自古至今時有爭鬥,甚至發展到流血事件,雖是同門弟兄,心中卻冷如路人,這就是阿拉伯人不團結的根本原因,同時不可否認,阿拉伯人又是聰明智慧的一群人,不但創造了世界上別具一格的伊斯蘭文化和教歷,也發明了影響世界進程的阿拉伯數字,他們同樣是人類大家族令人敬佩的族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