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10 個回答
澡雪堂主谈国学
2019-06-17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要深入理解“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段話,我們需要先知道佛教理論體系的構成原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佛教最後所獲得的功德果,可分為兩個——涅槃與菩提!

涅槃是指超出三界中的六道輪迴,獲得自我的徹底解脫菩提是指智慧上的圓滿,這代表了度眾生的無窮能力。

其次我們還要知道,之所以能最終獲得上面的兩個功德果,都是因為對“緣起”的證悟,證入“緣起”是因,獲得“菩提”和“涅槃”是果,這就是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緣起”是指萬法的“空性”,佛教由凡入聖的過程其實就是求證“緣起性空”的過程,而以聖度凡的過程,則是利用“性空緣起”的過程,反過來了,一正一反,整好是個完整的圓,這個圓就構成了整個佛法的理論框架。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個情況就屬於“緣起性空”的範圍,我們以前曾經介紹過,“緣起”是佛法的核心,我們可以肯定的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坐了六天六夜,第七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悟的就是這個“緣起”之道。然後釋迦牟尼佛開啟了四十九年的弘法之路,所弘揚的也是這個“緣起”

對“緣起”的證悟,分兩個方面,第一個是親證“補特迦羅無我”,這裡“補特迦羅”就是眾生的意思,象《金剛經》中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都屬於這個範圍。

第二個是親證“法無我”,《金剛經》裡除了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之外,還提到了“無法相、無非法相”,這個就是指“法無我”。

佛教的生命觀是“眾生平等”,但要想真正的做到“眾生平等”,只有親身求證到“無我相”這一條路,只有真正的證到了“無我”,把這個幻化的“我”實實在在的看清楚了,他就是“緣起性空”,如幻非真,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眾生平等”。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這裡面是有真實的境界的,我們現在只能從佛告訴我們的道理中來間接的體會,所以未免有點隔靴搔癢,但也要學,如果連間接的道理都沒搞清楚,那就不可能知道往哪個方向走,這樣親身的證悟就更談不上了,這就象是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首先就是要把地圖研究清楚,如果連地圖都沒看明白,甚至見都沒見過,那往下就一切免談了。

總之,只有實實在在認識到了無“我”,再看其它生命,自然一切平等無差別,就象看大海,如果微風不起,微波不興,這時看大海就是平等一味的,整個大海就是一個整體,沒有任何差別。但是,只要風一吹,浪一起,一切的變化就都起來了,大浪、小浪,高矮、急緩、浪頭、浪尾等等,這時再看那個大海,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差別。

我們生命也是這個樣子,只要心中有了一個“我”,相對這個“我”,馬上就有了“你”和“他”,這就是“我相”,然後在“我相”的基礎上,再分別,我是人,這就是“人相”,也起來了,有了“人相”再看其它,便又有了它是狗,它是豬等等,這就是“眾生相”,等這一切的差別相起來以後,各種生命長短的差別也自然就有了,這就是“壽者相”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之所以做不到“眾生平等”,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一個“我”,一切的相差,一切的不平等,都是以這個“我”為基點衍生出來的,這個“我”就是一切的問題之源,所以在佛教裡,求證到“無我”,是由凡入聖的根本轉折點。明白了這些,我們也就能理解佛陀在《金剛經》裡為什麼要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樣的話了,因為“我相”不破,就沒資格作菩薩

佛之菩提心心
2019-06-18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佛陀在《金剛經》裡所講的很重要的法教。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要解脫路途上最大的束縛,最嚴重的障礙就是執著。

眾生本是無相的,相由心生。所以佛家的理論是從空處來,往空處去。一切相皆為虛妄。

所以說,當“菩薩”的心中只要是有自我的相或者眾生相等等一切相的任何相, 那這“菩薩”便不是真菩薩……所謂聖凡一念間,聖佛都是時時刻刻要保持自己的內心不為外物所迷,不入相,以認清自我本性。

一、我相,即在五蘊法中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我,有我之所有;

二、人相,因為執著有實在的我,站在我的立場,就稱他人為人;

三、眾生相,與我對待的眾生不止一個,所有人及非人的差別相,是為眾生相;

四、壽者相,即在一期的生命中,執著壽命的長短。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打個比方,比如我看見一個人氣質很好,我很羨慕,於是我就刻意去模仿他,模仿他的一舉一動,可是這樣我的氣質難道就能變得和那個人一樣好嗎?如果須菩提羨慕的是佛,於是模彷彿的動作神態,這就是著像

若認為有一個“我”存在,就是人我相;若認為有真實的法存在,就是法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說,認為外在有他人存在,是人相;認為有眾生存在,就是眾生相;認為人可以真實地生活一段時間,有真實的壽命,追求長壽,就是壽者相。只要破除人我執與法我執,四相俱破。

通達我、人、眾生、壽者的無相,就是般若慧的妙用。

在大乘行中,般若是遍通一切的,不論四攝、六度、三解脫、四無量以及一切智、一切種智,都是以般若慧而徹悟他的空無自性。

所以,菩提心是即空的菩提心,與菩提心相應的悲願,即無緣大悲。見到眾生的痛苦,生起濟拔的惻隱心,以世間的財法去救濟他,是眾生緣悲。

如見眾生為相續、和合的假我,法生苦生,法滅苦滅,因而起悲濟心,是法緣悲。如能觀諸法從緣,都無真實的自性,悟入法性空,緣即空而緣起的假我,生大悲心,願度如幻眾生,這是無緣大悲。

一切相均是假相,不需要破。相本是虛幻,一剎那也不會停住的。

比如熒光屏的圖像文字顯現,是一束束電子掃描的結果。看似穩定存在的物體,無有不是剎那轉變的。

學過物理學和化學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都在高速運動的。其實分子原子也是假相,不是真實有的。這種假相,如夢境,如水中月,如鏡中花,沒有絲毫的真實。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再舉個例子也許能很快明白:

1.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

2.我相:是你自己把自己當成大海里的一滴水;

3.人相:是你自己把除你之外的人當成大海里的一滴水;

4.眾生相:是你自己把除你之外的不光人,還有其他的動物植物等眾生都當成大海里的一滴水;

5.壽者相:是你自己把存在時間很長的也當成一滴水;

如此而來,大海被你分成了一滴又一滴獨立的個體:一滴水;而其實,本身大海就是大海,是一體的,沒有分別的;

所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分別,不執著,才能自在。

如来禅师
2019-06-24

回答的五花八門,沒有一個靠譜的。末法時代,邪師誤導大家走偏。圓覺經雲,“邪師過謬,非眾生過。”沒有實證的人,不可以講法。

佛經裡,菩薩是十種心住之一,表自心起用的一種類型。細的,我就不展開了。梵文,菩薩是菩提薩埵,意思是大覺有情,阿羅漢也是覺,但他覺的是無情。白話,菩薩就是你,你覺了你就是菩薩,沒覺你就是凡夫眾生。

菩薩是覺了的人,大白話就是開悟的人,起心動念的特徵是什麼呢?就是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它們在說啥?說我們最單一的生命作用的本質特點。我相人相,就是能所對立相;生命作用的本質特徵,就是大乘空性,當下不得當下,所得皆虛妄,眾生相就是眾生心皆不可得。壽者相,就是變異流轉相。真實處,時間並不存在,只有在虛妄處,相續見相續認知才幻起了時間概念。

四相,是開悟者對生命最具代表性的認知,被以訛傳訛了幾千年,也被解釋的五花八門。但一旦開悟,就會很容易發現,金剛經的用語雖然奇特,卻全都在表達我們的起心動念。

如同一個新學科的創立階段,開創者,必須去架構一個全新的概念系統。實在是難為佛陀老人家了。但,再創新,它並沒有脫離人類的生命系統。

說到這裡,我想強調的是,般若部金剛經,不是普通讀者可以對應閱讀的,只有已經快要體證的人,如文中的須菩提長老,金剛經開悟後涕淚悲切。或者已經體證的人,通過閱讀金剛經,來驗證自己所證的生命實相,是否和佛陀的表述完全、全部吻合,所謂與佛印心。

我在教學中,不允許初學者讀金剛經的,讀也讀不懂。但一旦,弟子第一階段的生命系統理論基本掌握,第二階段的實證,也基本入門,約半年時間,快的2個月,再看金剛經,就能看懂七八分了。為啥?證量還沒到。證量到了,自然全部一目瞭然。

紫玄修行
2019-06-17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經中的這句話讓一般人很迷惑,但是簡單的來說,這是一種境界,佛陀試圖用最精煉的語言描述這種境界,達到菩薩的境界自然對於一切事物的認知有改變,金剛經如果你仔細讀過就會明白佛陀為什麼一直反覆強調這句話,他還說菩薩佈施眾生,卻不認為自己佈施了眾生,因為什麼?不是菩薩傻,是因為達到這種境界的菩薩已經去除了分別心,知道眾生與菩薩是一體的,佈施給眾生如同佈施給自己,沒有分別,知道凡所有限皆是虛妄,一般人認為有分別是因為你沒有悟透世界的本質,當然我說的一般人理解不了,說實話你即使理解了也做不到,如果做到了,你的心境修為就達到菩薩的境界了,所以多讀經多實修多感悟是唯一能夠最終悟透這句話的途徑。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红尘e客栈军哥
2019-07-02

這是《金剛經》裡的經文。那就要把文字放到經文裡去解說。做為大乘佛法的經典,本來主要是說給修行菩薩道的菩薩們聽的。歷來都有無數的大德和能人在解讀。能力不高,水平有限,就簡單的聊聊自己的看法。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裡最少要說明三點才能初通經文。

1.幾個核心概念。菩薩、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裡就不一一討論了,重點說一下“相”。此處的相和我們平時理解的有點不一樣,外延更廣。佛法是“離一切相”,自性之外的都是“相”,包括法也一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中離相也是金剛經要表達的核心思想之一,要獲得般若智慧,我們的修行必須離相。

2.菩薩不能住相,不論是忍辱、持戒、佈施、精進、禪定、般若,都不能住相。離相才能是真正的修行和有功德。既然是菩薩都不能住相。我們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更不能住相。離相既是修行的起點,也是修行的終點。始終如一的貫穿整個修行過程。有住相的菩薩,即非菩薩。

3.我們現在討論的內容和方法,包括所有的經文,本身也一種相。可是佛的本意,不是不讓我們不信佛法!不修行佛法!而是通過聽聞經文,而信受奉行。修行修行,有修不行就變成了嘴炮,有行動和正知正覺,才是根本。經文做為一個指引,讓我們到達彼岸。

上官恨水
2019-06-18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留住並非無心。而是要換一顆心,清理掉所有知見之心。

發出這顆菩提心的條件就是不著四相!

如果做菩薩仍有:我相,即執我,我想,我認知,我安排,哪怕想我做功德的心都不能有。

人相:即人我分別。

眾生相:我即眾生,眾生即我,無我亦無眾生。眾生即是平等,與佛本無差別。

壽者相:人鬼仙佛,大小老幼,此世界他世界,三界六道,報有不同,均具佛種!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舉一個例子:

有居士發心放生,做大壇。我隨喜張囉,早起天涼,拿了兩個墊子,到了江邊,大比丘,比丘尼,居士們都等送魚的,見本家師後心起孝敬,見座位很潮,於是兩個坐墊放一起,請師安歇。這時大比丘看看我又看看四眾,笑了。

這一笑,我是滿臉通紅,無地自容。趕緊拿下一個墊子禮讓最年長者。

這是個無語的開示。大比丘用笑,提示我執的分別,人我的分別。我即返悟,這還做啥菩薩,親自家,分別起,四相未離。

學習不只在書本。

要在生活的小事上踐行!

第一智慧
2019-06-30

印光大師: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宣化上人:什麼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一)無我相:不要有貢高我慢,不要有為自己打算的心。 而不是做事時就“無我相”,盡叫別人去做。

(二)無人相:不要妨礙或障礙他人,凡對人不利的事都不要做。 而不是吃東西時就“無人相”,說我多吃點不要緊;別人卻不會,因為他“有人相”。

(三)無眾生相:視萬物為一體,同體大悲。 而不是打架時,你就"無眾生相",打了人跟沒打一樣。

(四)無壽者相:大家都應該有要求生命存在的權利,不應該奪取別人或其它眾生之性命。 而不是吃肉時就“無壽者相”,說對方神識不滅,對肉體不會計較的。

白了又了白兔
2019-06-18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上面說滅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什麼?

後面是"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第一,沒有眾生,所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第二,無有法名菩薩。當然也不會有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這句經文反者看,若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是真菩薩。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若有相,即是一合相。所有一切是一個相,沒有二相。而且這個一合相這個也是"是名一合相。"只是名字叫一合相。

壬戌1983
2019-06-18

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需要有一個認知,那就是佛陀所感悟的境界非文字語言所能描述,一切經文所闡述的內容是以人類所具備的認知感知作為方便比喻而已。實際境界不能單執著於文字或理解。此本經典,主要是告訴菩提薩垛(即菩薩或者說發心修行的善男子善女人),如何領悟並最接近的理解般若的含義以及修行的方式。以般若之智——無所住心、無執著之心、隨萬法(隨緣),然後行佛陀所述之善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佈施不僅僅是指施捨財務,更重要的是有這樣的心來修習不執著萬物的狀態。經典裡如來即是佛陀的法身,或者說是一切眾生的法身(真正)狀態。我們既要以學習經典來領悟“生命”的本源,也更需要以實修的行為去接近本源。萬法因緣所生,萬法因緣所滅,只有明白這個道理,切實履行,才名真正的學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只不過是佛陀用我們能理解的名詞作了比喻而已,讓我們慢慢感悟那個狀態。重在實修——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讓我們的如來法身慢慢的都轉化為好的因緣,無論我們將來以何種狀態出現於“六道”,都會更容易接近“真理”,達到涅槃境界。涅槃也是一個名詞,用人類的理解,即是找到了回家的路。南無阿彌陀佛!

和_子
2019-06-19

我們的一生,分分秒秒,在變化你有感覺到嗎?從小到大到老,時刻的生滅著。我們肉體中,每分有幾百萬個細胞死亡也有幾百才個新細胞出生。一分鐘前的你,跟一分鐘以後的你,已經是不同的你了。就如這個河流。看下去,都一樣。實乃不然,分分秒秒都不是原本的河流了。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人的一生幾十寒暑,站在永恆的時空中相比較。一如瞬間。什麼是長什麼,什麼是短。什麼是有,什麼是無?什麼是來,什麼是去?就如大海的波浪,有高有低,去了又來,來了又去。生命現象的一切,哪一個才是真?人們則認為。出生,成長,到老到死,這段期間才算有。出生於以前,死了以後。都認為是無。把生滅的現象。認為是實有。殊不知那是生滅現象是夢,幻,泡影,有到無,永遠是現象。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那現象,永遠不會變成真實。他如大海中的一次性波浪,是生滅的,變化的,有時間性的。不是永恆的。不可把波浪認為實有,他是生滅現象的事實。不是永恆的真實。波浪本身永遠是現象,大海才是不生不滅的真實。緣起的人生,是因緣所生,緣起性空,本無自性,亦是如此。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唯有認清生滅象的夢幻面,不真實面,一切現象都是【心】的投影。經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了悟那看不到,摸不到的,無法用自我認知度量的,真空妙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菩提自性,本來面目。

金剛經中佛一直再告之,大菩薩們,不可執著於現象的有無,不可被現象迷惑,要及時的豁然,當下的離一切相。故云;【若有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執著現象的得失,來去,有無是名輪轉的眾生,非菩薩。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