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三坊七巷的靈與肉
國家地理中文網
1/7 三坊七巷的每一條青石板路,都回響著名人的足音。重建中的吉庇巷被鋪上了這種寬大平整的新石材。攝影:樑清
2/7 曾經熙熙攘攘的三坊七巷內,列隊而過的保安。自從去年6月修復改造工程啟動以來,政府加大了這裡的治安巡邏力度,改變在祕而不宣之中進行著。攝影:樑清
3/7 改造中的三坊七巷被現代建築群緊緊包圍,恰似一座孤島,在璀璨的城市燈火下顯得黯淡失色。它未來的命運,希望不會變成一件陳列在現代豪華居室中的小古董。攝影:樑清
4/7 三坊七巷建築的窗飾類型特別豐富,有卡榫式圖案漏花,有純木雕式窗扇,也有兩者相間使用。可以說是閩派藝術的集大成者。這些精工木藝能獲留存,已是一樁幸事。攝影:樑清
5/7 兩棟嶄新的高樓從衣錦坊的殘牆後冒出頭來。三坊七巷老居民中的富庶者,有不少都搬進了這片名為澳門公寓的18層高樓,展開他們在現代化都市中的新生活。攝影:樑清
6/7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曾有五代時閩王所建造的阿育王木塔立於巷北,南宋後被毀。至清代,人們在巷內砌造半爿的小塔,作為紀念。如今因為修復,又被再度移走。攝影:樑清
7/7 衣錦坊163號,已經損壞的木料被加固或被新木材取代——這是三坊七巷保留古建築格局的主要方式,古代韻味能否延續,則要看這些工匠們的手藝了。攝影:樑清
2019-06-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