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10 個回答
科学教育法

吳謝宇弒母案我分析,有如下原因:(1)他家祖上遺傳有問題,家中多人有精神病史;(2)母親在教育吳謝宇中,雖然成功,但漫長的歲月裡,吳謝宇也會在潛意識中存留很多對媽媽的不滿。所以,教育的成功不能單單看成績,內心世界的化育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顯然,吳母其教育是有問題的。加之吳母性格也有某些缺陷;(3)高智商的孩子,一定讓他們內心得到化育,否則,他們危害社會的智慧多多,而且,欺騙性非常大,這是我們教育高智商孩子平時要注意的,也就是加強德育教育,改變孩子內心世界;(4)最後一點,雖然吳謝宇是北大的學生,是超級學霸,因此而全面否定我們的教育是不對的。因為,人類的基因的改變是我們民族永遠的課題,也就是提高民族素質。我們要對青少年進行信仰教育,也是就是改變孩子內心的教育,加強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弘揚,所以,我認為黨中央的許多提法都是非常正確的,只是我們覺得遠,實際,很近。復興中華文化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清风晓筑514

十多年前,四川省爐霍縣曾發生過一起政府辦公室祕書將父親殘殺致死的案件。

那位祕書本是一位優秀大學生,他父親官居企業局副局長,當兒子畢業後,託關係將兒子分配到政府機關做祕書。

他兒子上任伊始,躊躇滿志,熱血沸騰,幾次向領導提出機構改革、發展經濟方案,想好好展示自己的能力,但都遭到否決,心情低落。

他父親熟悉官場權術,知道在政府機關做事,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應謹小慎微,對兒子處處要表現自己非常不滿,一次次數落兒子。

他兒子卻怎麼也領會不了其中門道,越來越心灰意冷,最後迷上賭博,直至為了賭資去搶劫坐牢。

曾經意氣風發的孩子幾乎一夜之間淪為罪犯,他父親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尤其是出獄後,他兒子找工作屢屢碰壁,心安理得地在家吃閒飯,他對兒子越來越厭煩,常常不屑一顧,出言譏諷。

他越瞧不起他兒子,他兒子越自甘墮落,當他兒子再一次想偷他存摺償還賭債時,父子從語言到肢體都發生激烈衝突,他兒子轉身跑進廚房操起菜刀就把父親砍死了,然後潛逃外地。但兩天後無法忍受精神折磨,投案自首。

我無心查閱吳謝宇弒母具體心理路程,因為太過殘忍,但是,不論弒母還是弒父,亦或孩子跳樓跳橋,任何一個家庭悲劇的發生,究其根源其實都是教育失偏。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愛的教育,我愛你,僅僅因為你是你,絕不是因為你成績優秀,事業有成,我愛你,哪怕你是成績最差的那一個,哪怕全世界都不認可你,你也依然是我獨一無二的寶貝。

不少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表現慾望、偏激心理、對家長管教不耐煩,如果家長不肯從情感方面疏導,只學會愛孩子的成績,愛孩子的榮譽,而沒學會愛孩子本身,一味以“家長制”作風將孩子強行塑造自己理想中的工具,一旦發生矛盾勢必就會導致兩代人感情破裂,直接發生悲劇。

常行居士

從目前已經知道的信息來看,弒母案的起因主要來源於死者謝天琴對自己兒子的錯誤誘導。

來源於網絡的信息(不一定可靠):

一、聽到吳謝宇要出國留學的消息時,謝天琴的同事們都說:“你的兒子要出國了,以後你可以和你的兒子到處旅遊了”。——謝天琴的回答卻令人意想不到:“我死了他才高興呢”!——同事們都沉默了。

二、謝天琴經常對自己的兒子說:“我是你媽,你就應該聽我的,除非我死了”。

可以看出,謝天琴經常把“我死了”這句不吉利的話掛在嘴邊,這說明她的潛意識裡有很強的“死亡本能”,也就是說她的壽命不長。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李小龍父子的壽命都不長,他們拍攝的電影的名字就非常不吉利:《死亡遊戲》、《死亡塔》、《烏鴉》(烏鴉在東方和西方都是不吉利的象徵),這就說明他們父子的潛意識裡都有很強的“死亡本能”。

謝天琴經常對自己的兒子這樣說話,實際上是在誘導自己的兒子殺自己。

她們母子都追求“完美”,吳謝宇給同學發短信問候的時候都不是用群發,而是一個一個發,每個短信都加上同學的名字,心思縝密,追求完美。

謝天琴在無意中誘導自己的兒子殺自己,所以吳謝宇就開始在心裡籌劃“完美”的殺母計劃。就連殺母也要殺得非常完美,可見這是一個心思非常縝密的人。

…… ……

吳謝宇一直在追求完美,他希望在網上發表有關孝道的內容來感動上天,來改變他們母子之間僵持的關係: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吳謝宇一直在追求完美,在同學面前,必須要有錢花才能撐起面子,才能在女同學面前顯示出自己的男人氣概。

為了向自己的母親要錢,他每天晚上都和母親通電話,希望得到母親在經濟方面的援助。

而吳謝宇的母親根本沒有讓吳謝宇找到“完美”,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誘導吳謝宇殺自己。

殺母之後,吳謝宇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了,先弄到錢,然後買彩票、嫖娼。

母親活著的時候一直嚴格要求他不和不良職業的人來往,現在吳謝宇完全叛逆,完全按照相反的去做,不僅和“性工作者”來往(談戀愛?),甚至自己也成了“性工作者”。(也許,擺脫母親束縛的這段時間,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網傳吳謝宇向“性工作者”求婚很可能是謠言,實際情況很可能是被那位“性工作者”用錄製的性愛視頻敲詐)。

對於這個弒母案,基本都是猜測,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余湘新家风

北大弒母案的凶手名叫吳謝宇。在潛逃了1380天后,已於4月21日被警方逮捕。吳謝宇應該屬於高智商犯罪,他並不是激情犯罪。他在犯罪之前,應該做過詳細的犯罪方案,並細緻安排果斷執行。他在殺害母親7個月後,才故意發短信給舅舅,否則他母親被殺的事實還無人知曉。他的犯罪,細思極恐。慶幸的是,他的屠刀只伸向了他的母親;恐懼的是,他的屠刀隨時都可能伸向其他的人。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心殺害母親?

目前案件還在審查過程中,一切都只是猜想。但是澎湃新聞裡的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它寫到:

上大學期間,吳謝宇保持著每晚和母親通話的習慣。在外人看來,因為吳謝宇父親早逝,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感情很好,吳謝宇也一直是謝天琴的驕傲。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為什麼每晚都要和母親通電話呢?這個電話打得是不是太頻繁了?它是不是遠遠超出了我們正常人的打電話次數?這對母子真的有這麼多話要聊嗎?他們聊得話題還健不健康?他們母子的關係是不是太黏了?到底是母親黏著兒子,還是兒子黏著母親呢?這麼頻繁地打電話是他們的正常需求,還是他母親的需求呢?

大學期間,一個星期打個電話給老爸老媽已經不錯了。我們都已經在獨立出來,就不想再受到父母的控制。偶爾彙報一下安全,其他事情也沒有必要多說。如果父母嘮叨多了,還要來一句:”有的,有的,不說了,不說了,我先掛了!“有的可能還會跟父母賭氣,直接一個月都不打電話。

可是吳謝宇母子居然每晚都在通電話,這不就是明明白白地控制嗎?母親控制,吳謝宇被控制。這樣的生活,吳謝宇應該是受不了的。

所以說,是不是吳謝宇母親對他控制得太厲害,已經超出了他的心裡承受能力,他才決心殺害自己母親的呢?雖然吳謝宇無論是成績還是人品,都是母親口中頂呱呱的人;但是吳謝宇本人應該是反抗的。做好人做好孩子的成本是很高的,它要壓抑自己太多的本能,完全按照他母親的要求去做,他就成了他母親的傀儡。他的內心是不是每時每刻都在滴血呢?有了這種不被理解不被照顧的傷痛,他下定決心殺害母親,是不是這樣的呢?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太重要了。

吳謝宇殺害母親,顯然是他們母子關係存在很大的問題導致的。

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相對應,是子女沒有組建新家庭之前所生活的原家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其實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原生家庭不能好好養育小孩,那麼小孩的成長便會有問題。如果原生家庭中親子關係不能處理好,那麼小孩的成長就會畸形成長,就會或多或少地帶來心理問題。

原生家庭的關鍵是身為人父人母的大人,因為大人完全掌握了家庭發展的方向。小孩只有順從和反抗兩個選項。有些父母還會不遺餘力地為小孩做事,讓小孩失去獨立成長的機會。大人更不會讓小孩參與到家庭的建設中來。

雖然小孩天生是愛父母的,天生是愛家的;但是他們在原生家庭裡如果沒有什麼地位,不能獨立做事,不能為這個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麼他們會活得很苦,他們會掙脫搖擺,他們想逃離原生家庭吧!

而吳謝宇似乎是要完全消滅原生家庭的印記。殺害了母親,意味著以母親為主體的家庭不再存在。吳謝宇這是徹徹底底要消滅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痛,讓它消失得乾乾淨淨。

總結一下:好好善待自己的子女,子女長大後才會好好善待父母。

一己之見,拋磚引玉!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放下執念,空杯心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福州教育依哥

吳謝宇從小就是個完美的孩子,教師家庭成長的他一切都是循規蹈矩,在所有鄰居、同學、家長眼中,吳謝宇就是個典型乖巧、懂事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孝順、從不闖禍,聽話,體育成績也出色,1米8以上的個頭,文理從不偏科,中考是學校狀元,高中提前被被北大錄取。在他身上彷彿找不到一絲缺點,而這一切的完美,得益於他有一個極度保守型的教師母親——謝天琴。謝天琴對自己的品德要求極為高,極為自律。

在當老師後在夏天就再也沒有穿過裙子。她個子不高,纖瘦,穿深色衣服,帶金屬框眼鏡,是很典型的知識型女性的外貌。平時與人交往也不太多,不喜歡在辦公室聊一些家常裡短,但她和丈夫的感情非常的好,人也特別正直,非常有原則性。

2010年謝天琴的丈夫不幸肝癌去世,謝天琴曾經的大學同學和好友曾籌集1.8萬慰問金給謝天琴母子,被她婉拒。丈夫去世後,謝天琴的情緒有了略微的變化,晚上樓裡只要有孩子哭鬧,謝天琴就會跑上我去說教。平日裡這樣的教師作為母親往往會表現為要強、忠貞、刻板、道德潔癖,而這樣完美的人生模版,長年累月之中加載兒子身上,從上學起,吳謝宇就表現出與其他孩子不同尋常的自律,下課後從來不和同學一起出去玩,而是馬上背上書包回到家裡寫作業,而他的智商優勢在這種原生家庭中如虎添翼。從小就是同學老師視為天才,文理科都很優秀,英語GRE成績更是高達全球前5%。在福建省最好的高中——福州一中,他被同學成為“宇神”。即便在學霸扎堆的北京大學他也同學稱為大神。      

自從父親在吳謝宇16歲去世以後,吳謝宇就和母親相依為命,時刻保持密切聯繫。就算在大學,他依然每晚保持和母親通話的習慣。聊當天的飲食,活動和學習情況。吳謝宇業經常通過社交平臺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雖然吳謝宇身上處處都可以看到對母親的愛,卻很少談及父親。吳謝宇的父親的家族有精神病家庭病史,四個孩子除吳謝宇父親外,其他三個姑姑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病。

2015年6月底,吳謝宇通過網絡購買了作案工具,並於7月11日將母親殺死在教師宿舍樓內。然後以母親的名義向親朋好友借款共140萬元,在殺死母親之後,吳謝宇愛上一名性工作者,並很快發展成戀愛關係。在這期間吳謝宇對性的發洩欲很強,喜歡用假陽具和女友玩SM,並拍下了多部性愛視頻,甚至向性工作者求婚。

為什麼吳謝宇網購刀具等作案工具後,選擇另外一個處理屍體的方式。吳謝宇就是非典型反社會人格障礙。在作案過程中,會有心理和法律的雙重懷疑,在強烈的思想鬥爭中,吳謝宇放棄了分屍計劃。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吳謝宇初次作案,分屍的難度太大從而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

吳謝宇的母親是一位歷史教師。教師這個職業普遍有極強的佔有慾和控制慾。加之還是以為極度保守型的教師,丈夫去世。吳謝宇母親加所有的希望和關注都放在吳謝宇的身上,無時無刻不關注兒子的一舉一動,就算上了大學還要每晚保持聯絡。這種特殊共生性質的關係,導致吳謝宇與母親之間再也容不下任何人,而初中階段是一個少年萌發性衝動、性好奇的時期,這又與母親的極度保守格格不入。

吳謝宇的母親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把精力放在除學習以外的事情上。不敢反抗母親的吳謝宇,這能將這種性衝動硬生生的壓抑在內心的深處。這種性衝動從少年時期一直被壓抑到大學,就算上了北大,吳謝宇還是無法也不敢掙脫母親設下的這個屏障,慢慢地這種積蓄下來的性衝動轉化為扭曲的病態性心理,這種病態性心理在平常的人際交往中,不易被發現。所以吳謝宇還是能在老師同學面前展現和平常不差別的狀態,最後這種病態性心理在那名性工作者身上得到了發洩,那時吳謝宇對性的發洩欲很強,SM、性愛視頻,就是吳謝宇病態性心理的的外在表現。

在不成熟的戀愛觀的驅使下,使其錯誤的認識這是所謂的愛情,並深陷其中,所需要的日常花銷也急劇增加。吳謝宇的家庭並不富裕,所以他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儘快拿到錢,這就能說明他為什麼在培訓機構領取獎學金的前一個月就詢問能否提前領取急用。

後來吳謝宇的行為被母親發現,對品德修養極度要求的額母親,當然無法容忍兒子這種行為。母子二人產生了激烈的爭吵,而此時吳謝宇已經深陷其中,長期被壓抑在心底的負面情緒就在這時候爆發。

之後吳謝宇開始計劃殺害自己的母親,並付出實際。吳謝宇對母親屍體的處理和佈置,體現出強烈的儀式感,反映出他們長期的病態依戀關係,以及他試圖擺脫這種依戀的心理衝突圖。一方面,他想擺脫這種病態共生的關係,另一方面,同時他又很難割捨這種病態依戀。

他很清楚這種處理屍體的方式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所以他選在在2016年情人節這一天,透露消息給舅舅,繼而導致案發。也算對母親的一種懷念,同時可以看出吳謝宇與母親不是單純的母子關係,當然在這麼做之前他已經找到了藏身之所。

現實中的父母常以為孩子就是自己的塑造物,應該按照自己給孩子規定的路線走,特別是父母均為教師的家庭,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同學學業來體現自己的......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小熙带你看世界

◇吳謝宇前女友公佈了其弒母的作案動機!

據4月29號最新消息,吳謝宇弒母動機是心理遭母親壓抑太久:吳母是傳統女性,又是中學老師,所以對兒子要求太高,加上她經常潑吳謝宇冷水,在家裡用自己“最不堪的一面”面對兒子。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同時因為吳謝宇面對女生很自卑,性壓抑,兩性關係被他媽欺騙耽誤的感覺,因此他覺得只有弒母,自己才能在精神上勃起成為男人。

上了大學之後與母親矛盾不斷加大,最終腦海裡開始醞釀弒母這可怕的行為!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真的是太大了!比如這吳謝宇弒母案,吳謝宇早年喪父,在母親獨自撫養下成長,其實他內心極其缺少父愛!而母親的過分嚴苛,望子成龍,使他在母親建造的牢籠之中生活了近二十年,使他心裡扭曲,生活中經常去尋找性工作者,並與其交往。生活中他與母親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到了不可調節的地步,最終悲劇發生了!

WILLSON39

無論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家庭教養對個人的影響有多麼大,決定著一個人行為的,永遠是他自己腦海中的觀念和意識。

漢奸也在說是時局形勢所迫,但為什麼別人就沒有當漢奸呢?貪腐份子也在說是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但為什麼只是他們貪腐呢?犯罪分子都會說是社會、學校、家庭等等的原因,但為什麼別人卻沒有犯罪?所以,外部因素確實是都有影響,但決定性的因素是內因,是這個人腦海中的思想觀念和意識認知,外因只不過是推卸個人責任的一個藉口和擋箭牌。

記得看過一本書,講一個酒鬼、懶漢、暴力施行者的兩個兒子,幾十年後,一個成了有成就的社會名流,而另一個還是成了酒鬼、懶漢、暴力施行者。作者很是奇怪,因為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家庭教養都是一樣的,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於是作者專門採訪了他們兩個,問他們形成現在這種狀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兩人的答案竟是完全相同,都是:“有這麼一個父親,我不這樣還能怎麼樣?”只不過是“我不這樣”的內涵卻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意思是“我不改變我自己,難道還要像他(父親)一樣再成為個酒鬼?”而後者話語中隱含的意思卻是:“有他這樣一個父親言傳身教的教養,難道我還會養成什麼好品格?”

由此可見,前者是面對現實,主動挑戰,改造自我,改變命運的意識觀念和積極心態。而後者是面對現實,消極悲觀,無所作為,接受命運的意識觀念和消極心態。他們的出發點一樣,但目標、路線截然不同。是思路決定了出路,是意識決定了命運。

云风哥哥

糾正一下,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不是有很大影響,而是有決定性的影響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以現代的心理學研究來說,任何人在剛出生時,都是一紙空白,後天的心態、觀念、行為和習慣,80%以上都是在7歲以前養成的。7可見家庭環境,幾乎完全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跟北大弒母案的關係其實並不大,因為就吳謝宇的日常表現而言,他並不是一個性格特別偏激的人。正相反,他看上去是一個各方面都特別優秀的人中龍鳳。

換言之,我認為這起案件的根源,並不是出在凶手性格上面,而是出在親子關係上面。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畢竟有句話叫兔子急了也會咬人,所以,要說怎麼看待吳謝宇弒母案,我想我可以這樣來描述:

單靠血緣關係就想維繫至親之間的感情,不過是一種天真幼稚的幻想。

血緣關係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它惟一的特殊之處,就是一方剛生出來,就自動與另一方建立了人際關係,並天生擁有大於其他一切人際關係的感情餘額,僅此而已。

但餘額再大,它也不是無窮的,如果某一方總是去消費,也會慢慢消減,長此以往,餘額終將清零。

感情清零的後果,對任何人際關係而言都是毀滅性的,輕則不歡而散,重則玉石俱焚。

這一點,至親也不例外。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此外,父母和子女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制約關係。

一個人在剛出生時,父母是天使般的存在,無論摔跤了、委屈了、害怕了、寂寞了……都會撲進父母的懷抱裡,只要得到父母的擁抱,立刻就會得到心靈的撫慰,覺得無比心安。

此時的父母就是子女的避風港,子女對父母的感情也是呈指數級增長的。

然而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父母如果過於強勢和獨裁,很容易處於關心的目的,對子女的各種行為和決定進行過度的干涉。

甚至於有些父母,在子女長大成人後,仍然在學習、工作、婚姻等方方面面不斷代替子女做出決定,並強迫子女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執行。

說得難聽點,這種父母根本不是在養育子女,而是在擺弄木偶。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關心無疑就成為了子女無法擺脫的鎖鏈;而父母在子女心目中,也不再是可依偎的港灣,而是終日壓在頭頂的大山,將子女壓得喘不過氣來。

曾經依靠的天使,漸漸變成了奴役自己的魔鬼。

試問,誰會對奪走自由的奴役者有感情?誰又不想推翻自己的奴役者?

不幸的是,根據親友的描述來看,吳謝宇的母親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奪走了兒子一切自由的人。

至於吳謝宇究竟受到了多大的程度的壓迫,我們不得而知,但足以讓一個人對自己的親生母親突起殺心,這種程度一定不會很低。

你怎麼看待北大弒母案凶手?家庭環境真的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嗎?

當然,如果換一個人,或許也不會做出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來,畢竟每個人的抗壓能力是不同的、情商是不同的,處理事情的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

但是,這起案件無疑給所有為人父母者敲響了一個警鐘——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萬莫以“我為你好”為由,過度地剝奪孩子的自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即便這個決定不是父母所希望的,那也是孩子自己的意願,只要沒有違背法律和道德準則,就理應受到尊重。

別忘了那句至理名言: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這話,就算放在家裡,也不會例外。

忆术品

原生家庭確實對孩子有著很大影響,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更多的是後天我們自我的選擇,比如很多孩子可能出生並不好,但是為了更好的人生異常的努力,最終收穫成功!同樣很多原生家庭非常和諧的孩子,在外界受到了一些負面能量的引導,做出一些錯誤的事甚至違法也不再少數。

原生家庭決定著孩子的起點,可是孩子會走怎樣的路確實孩子自己的選擇。有的人發奮圖強,立志改變家庭,有的則破罐子破摔,最後責任丟給家庭。其實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原生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卻不是可以決定價值觀方向的決定性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都變得越來越寬容,不再會輕易給一個人貼上標籤也正是因為大家都更加客觀對待這個世界了。


如果您覺得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支持!持續答題的同時每日將在今日頭條分享情感類原創文章!

乞力马扎罗的白雪皑皑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