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可以養生嗎?

10 個回答
水墨丹青贺先强

書法是一種高雅的養生之道。歷來受到世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凡欲法書,秉其精,貫其氣,賦其形,運其勢,寄其情,會其神,道其宗,衡陰陽,化五行,謂之書”。

古代先賢們在作書過程中,非常講究“心手達情”。對其書法作品的鑑賞、品評,無不是從具象的點畫、線條、結體、章法等形式中,窺其筋骨、血脈、精氣,再上升至意、神的精神境界。這無不體現了書法與人的修為,修養的密切關係。揭示了形意一體的養生觀念。

書法研習中的養生功能,最直觀地體現在靜與動的完美結合之中。

全神貫注去雜念,靜心調息以散懷。清代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家包世臣有詩云“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氣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齊難。”形象、生動、準確地描述了書者的狀態。其作書時,要求心情放鬆,或正立,或端坐,亦懸臂,亦懸肘,亦枕腕,皆取其適宜力矩、支點,務使氣運通暢,把握力度,做到貫穿一氣,身心通泰。這整個地就是一“練功”的運動狀態。

《黃帝內經》指出“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清康熙帝作為長壽君主,一生酷愛書法。“朕所及明季之與我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長壽,而身強健。”

現代科學研究揭示,人們在審美過程中產生的感覺即精神愉悅,可以促進身體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調節血液流量與興奮神經細胞等,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由此可見,學習書法,持之以恆,既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性情。又能強身健體,養生益壽的好方法。

金宝斋德进书法

書法在我國有悠久歷史。漢字具有藝術造型的美學因素,加上使用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毛筆書寫,能賦予文字結構以獨特風格的形式美。筆畫在字的整體中各得其所,互相依存,而通篇文字又互相聯繫,顧盼得宜,虛實結合,彼此呼應。如果再加上文字內容格調高雅,則能給人以極高的藝術享受。

緣何書法家長壽?因為書法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養生之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書法能調節情緒,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說書法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藥物療法。

2言為心聲,書為心畫,練習書法無疑能陶冶人的情操,賦予生命積極向上的活力,使人在藝術、眼界、胸襟、修養、氣質上都得到昇華。

3書法能養神,養神能練意,有效地減少或避免心理對於生理的干擾,使一切雜念全拋之九霄雲外,這種全身心的投入,其作用不亞於練氣功、打太極拳。練習書法,形神共養,使書家形神一體,心身統一,從而健康長壽。

書法有養生的作用,這是不少學書法的人的共識,書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氣,散心中鬱也,故書家每得以無疾而壽。

下面看看哪些書法家的年齡:


虞世南,80歲

(558年-638年)


歐陽詢,84歲

(557年-641年)


柳公權,87歲

(778年-865年)


明清時期

人均壽命55-60歲,

但著名書法家的壽命很長很長…

董其昌,81歲

(1555年-1636年)


沈周,82歲

(1427年-1509年)


文徵明,89歲

(1470年-1559年)


朱耷,80歲

(1626年-1706年)


劉墉(劉羅鍋),85歲

(1719年-1804年)


翁方綱,85歲

(1733年-1818年)


阮元,85歲

(1764年-1849)


吳昌碩,83歲

(1844年-1927年)


近現代


林散之,91歲

(1898年-1989年)


張大千,84歲

(1899年-1983年)


沙孟海,92歲

(1900年-1992年)


郭沫若,86歲

(1892年-1978年)


于右任,85歲

(1879年-1964年)


舒同,93歲

(1905年-1998年)


趙樸初,93歲

(1907年-2000年)


啟功,93歲

(1912年-2005年)

這個就是事實證明經常練習書法,養生好處多!

普安聚云山房主人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之一。源遠流長的中國書法藝術,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古往今來,書法家多長壽。據初步統計,中國歷史上有生卒年代可考的著名書畫家152名,其中有109名活到70歲,享年80至90歲者亦不乏其人。著名的歐、顏、柳、趙四大書法家也都年逾古稀,歐陽詢享年85歲,顏真卿壽至76歲(被逼迫自.殺),柳公權高壽至88歲,趙盂照活到68歲。再如隋代智永活了近百歲;唐代虞世南89歲;五代楊凝式82歲;明代文徵明90歲,黃宗羲86歲,董其昌82歲;近代吳昌碩83歲,齊白石94歲;現代書家張宗祥84歲,郭沫若90歲,張大千84歲,黃賓虹93歲,沈尹默88歲,林散之87歲,孫墨佛年逾百歲。我國曆代能查出生卒年代的皇帝209人,其中活過80歲的僅4人。有趣的是,這4位皇帝都愛好書法。他們是梁武帝蕭衍活了86歲,唐代女皇武則天活了82歲,宋高宗趙構活了81歲,清乾隆活了89歲。書法為什麼能長壽?是個值得研究探討的課題。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供參考。

茗间自在

書法是一種高雅的養生之道。歷來受到世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凡欲法書,秉其精,貫其氣,賦其形,運其勢,寄其情,會其神,道其宗,衡陰陽,化五行,謂之書”。

古代先賢們在作書過程中,非常講究“心手達情”。對其書法作品的鑑賞、品評,無不是從具象的點畫、線條、結體、章法等形式中,窺其筋骨、血脈、精氣,再上升至意、神的精神境界。這無不體現了書法與人的修為,修養的密切關係。揭示了形意一體的養生觀念。

書法研習中的養生功能,最直觀地體現在靜與動的完美結合之中。

全神貫注去雜念,靜心調息以散懷。清代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家包世臣有詩云“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氣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齊難。”形象、生動、準確地描述了書者的狀態。其作書時,要求心情放鬆,或正立,或端坐,亦懸臂,亦懸肘,亦枕腕,皆取其適宜力矩、支點,務使氣運通暢,把握力度,做到貫穿一氣,身心通泰。這整個地就是一“練功”的運動狀態。

《黃帝內經》指出“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清康熙帝作為長壽君主,一生酷愛書法。“朕所及明季之與我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長壽,而身強健。”

現代科學研究揭示,人們在審美過程中產生的感覺即精神愉悅,可以促進身體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調節血液流量與興奮神經細胞等,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由此可見,學習書法,持之以恆,既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性情。又能強身健體,養生益壽的好方法。


書法是一種高雅的養生之道。歷來受到世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凡欲法書,秉其精,貫其氣,賦其形,運其勢,寄其情,會其神,道其宗,衡陰陽,化五行,謂之書”。

古代先賢們在作書過程中,非常講究“心手達情”。對其書法作品的鑑賞、品評,無不是從具象的點畫、線條、結體、章法等形式中,窺其筋骨、血脈、精氣,再上升至意、神的精神境界。這無不體現了書法與人的修為,修養的密切關係。揭示了形意一體的養生觀念。

書法研習中的養生功能,最直觀地體現在靜與動的完美結合之中。

全神貫注去雜念,靜心調息以散懷。清代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家包世臣有詩云“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氣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齊難。”形象、生動、準確地描述了書者的狀態。其作書時,要求心情放鬆,或正立,或端坐,亦懸臂,亦懸肘,亦枕腕,皆取其適宜力矩、支點,務使氣運通暢,把握力度,做到貫穿一氣,身心通泰。這整個地就是一“練功”的運動狀態。

《黃帝內經》指出“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清康熙帝作為長壽君主,一生酷愛書法。“朕所及明季之與我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長壽,而身強健。”

現代科學研究揭示,人們在審美過程中產生的感覺即精神愉悅,可以促進身體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調節血液流量與興奮神經細胞等,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由此可見,學習書法,持之以恆,既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性情。又能強身健體,養生益壽的好方法。



書法是一種高雅的養生之道。歷來受到世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凡欲法書,秉其精,貫其氣,賦其形,運其勢,寄其情,會其神,道其宗,衡陰陽,化五行,謂之書”。

古代先賢們在作書過程中,非常講究“心手達情”。對其書法作品的鑑賞、品評,無不是從具象的點畫、線條、結體、章法等形式中,窺其筋骨、血脈、精氣,再上升至意、神的精神境界。這無不體現了書法與人的修為,修養的密切關係。揭示了形意一體的養生觀念。

書法研習中的養生功能,最直觀地體現在靜與動的完美結合之中。

全神貫注去雜念,靜心調息以散懷。清代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家包世臣有詩云“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氣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齊難。”形象、生動、準確地描述了書者的狀態。其作書時,要求心情放鬆,或正立,或端坐,亦懸臂,亦懸肘,亦枕腕,皆取其適宜力矩、支點,務使氣運通暢,把握力度,做到貫穿一氣,身心通泰。這整個地就是一“練功”的運動狀態。

《黃帝內經》指出“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清康熙帝作為長壽君主,一生酷愛書法。“朕所及明季之與我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長壽,而身強健。”

現代科學研究揭示,人們在審美過程中產生的感覺即精神愉悅,可以促進身體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調節血液流量與興奮神經細胞等,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由此可見,學習書法,持之以恆,既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性情。又能強身健體,養生益壽的好方法。




書法是一種高雅的養生之道。歷來受到世代文人雅士所推崇。“凡欲法書,秉其精,貫其氣,賦其形,運其勢,寄其情,會其神,道其宗,衡陰陽,化五行,謂之書”。

古代先賢們在作書過程中,非常講究“心手達情”。對其書法作品的鑑賞、品評,無不是從具象的點畫、線條、結體、章法等形式中,窺其筋骨、血脈、精氣,再上升至意、神的精神境界。這無不體現了書法與人的修為,修養的密切關係。揭示了形意一體的養生觀念。

書法研習中的養生功能,最直觀地體現在靜與動的完美結合之中。

全神貫注去雜念,靜心調息以散懷。清代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家包世臣有詩云“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氣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齊難。”形象、生動、準確地描述了書者的狀態。其作書時,要求心情放鬆,或正立,或端坐,亦懸臂,亦懸肘,亦枕腕,皆取其適宜力矩、支點,務使氣運通暢,把握力度,做到貫穿一氣,身心通泰。這整個地就是一“練功”的運動狀態。

《黃帝內經》指出“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清康熙帝作為長壽君主,一生酷愛書法。“朕所及明季之與我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長壽,而身強健。”

現代科學研究揭示,人們在審美過程中產生的感覺即精神愉悅,可以促進身體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調節血液流量與興奮神經細胞等,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由此可見,學習書法,持之以恆,既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性情。又能強身健體,養生益壽的好方法。




doudoumeiyoutang

朋友,這個問題問得好!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書法與養生有何關係,在此,我為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說一下書法中的養生之道。

古有云:“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便說書家以無疾而壽。眾所周知,古今書法家多長壽,如久負盛名的顏,柳,歐,趙四大家,其中三位年逾古稀。現代書法家中也不乏代表。如孫墨佛壽至100歲,董壽平94歲等。書法緣何養生,剖析其由,深達其源,即寫書法內涵養神、養性、養氣,外斂欲、浮、邪之大意。即《黃帝內經》有云:“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書法養神:“靜則神藏,燥則消亡。”

書法能使人靜下來。寫書法時。凝神而靜慮,少躁動,精神狀態完全進入“靜”的階段,一靜而制百動,動則專一不雜,為養神之動。故此書法家們長期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久之,使書寫者身心得到鍛鍊,其性情即可達到“以寧靜而致遠。”自然使人延年益壽,故而書法以養神而養生。

書法養性,性指心性,養生以養性為旨。

心性其可從行為察之。首先,心正為重,“心正則字正。”,寫書法正心性,百毒不侵。其次,寫書法要有虔誠之心,敬重之心。《弟子規》有云:磨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唯敬重之心才能領略其妙。最後,名利為習書法之大害。以習書為宣洩之人,正氣退失,嗔心在紙,心神不寧,字隨心走,廢失安詳。故書法以養性為養生。

書法養氣。氣定而神閒。

《心術篇》有云:書者,抒也,散也,抒心中之氣,散心中之鬱也。練書法看上去是手在動,其實全身的血氣都在運行,書寫者心正氣和,身心意閒,故書法養身之心氣。孟子曾雲:“吾善養我浩然之氣。”此氣至大至剛也。書法氣息、氣韻的培訓,是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磅礴的大家之氣,亦是對這種剛正的大氣培養。

書法養目亦養美。

書法主要心悟手出,觀大家之作,耳濡目染,其觀察為最。“察之者尚精,擬之者為貴。”而寫書法則便是培養美的的過程。所以,書法愛好者們,一起開啟一扇陶冶情操與心靈的的逸緻之窗,體驗一段身心內在和諧的養生之道吧!


朋友,這個問題問得好!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書法與養生有何關係,在此,我為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說一下書法中的養生之道。

古有云:“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便說書家以無疾而壽。眾所周知,古今書法家多長壽,如久負盛名的顏,柳,歐,趙四大家,其中三位年逾古稀。現代書法家中也不乏代表。如孫墨佛壽至100歲,董壽平94歲等。書法緣何養生,剖析其由,深達其源,即寫書法內涵養神、養性、養氣,外斂欲、浮、邪之大意。即《黃帝內經》有云:“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書法養神:“靜則神藏,燥則消亡。”

書法能使人靜下來。寫書法時。凝神而靜慮,少躁動,精神狀態完全進入“靜”的階段,一靜而制百動,動則專一不雜,為養神之動。故此書法家們長期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久之,使書寫者身心得到鍛鍊,其性情即可達到“以寧靜而致遠。”自然使人延年益壽,故而書法以養神而養生。

書法養性,性指心性,養生以養性為旨。

心性其可從行為察之。首先,心正為重,“心正則字正。”,寫書法正心性,百毒不侵。其次,寫書法要有虔誠之心,敬重之心。《弟子規》有云:磨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唯敬重之心才能領略其妙。最後,名利為習書法之大害。以習書為宣洩之人,正氣退失,嗔心在紙,心神不寧,字隨心走,廢失安詳。故書法以養性為養生。

書法養氣。氣定而神閒。

《心術篇》有云:書者,抒也,散也,抒心中之氣,散心中之鬱也。練書法看上去是手在動,其實全身的血氣都在運行,書寫者心正氣和,身心意閒,故書法養身之心氣。孟子曾雲:“吾善養我浩然之氣。”此氣至大至剛也。書法氣息、氣韻的培訓,是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磅礴的大家之氣,亦是對這種剛正的大氣培養。

書法養目亦養美。

書法主要心悟手出,觀大家之作,耳濡目染,其觀察為最。“察之者尚精,擬之者為貴。”而寫書法則便是培養美的的過程。所以,書法愛好者們,一起開啟一扇陶冶情操與心靈的的逸緻之窗,體驗一段身心內在和諧的養生之道吧!



朋友,這個問題問得好!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書法與養生有何關係,在此,我為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說一下書法中的養生之道。

古有云:“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便說書家以無疾而壽。眾所周知,古今書法家多長壽,如久負盛名的顏,柳,歐,趙四大家,其中三位年逾古稀。現代書法家中也不乏代表。如孫墨佛壽至100歲,董壽平94歲等。書法緣何養生,剖析其由,深達其源,即寫書法內涵養神、養性、養氣,外斂欲、浮、邪之大意。即《黃帝內經》有云:“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書法養神:“靜則神藏,燥則消亡。”

書法能使人靜下來。寫書法時。凝神而靜慮,少躁動,精神狀態完全進入“靜”的階段,一靜而制百動,動則專一不雜,為養神之動。故此書法家們長期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久之,使書寫者身心得到鍛鍊,其性情即可達到“以寧靜而致遠。”自然使人延年益壽,故而書法以養神而養生。

書法養性,性指心性,養生以養性為旨。

心性其可從行為察之。首先,心正為重,“心正則字正。”,寫書法正心性,百毒不侵。其次,寫書法要有虔誠之心,敬重之心。《弟子規》有云:磨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唯敬重之心才能領略其妙。最後,名利為習書法之大害。以習書為宣洩之人,正氣退失,嗔心在紙,心神不寧,字隨心走,廢失安詳。故書法以養性為養生。

書法養氣。氣定而神閒。

《心術篇》有云:書者,抒也,散也,抒心中之氣,散心中之鬱也。練書法看上去是手在動,其實全身的血氣都在運行,書寫者心正氣和,身心意閒,故書法養身之心氣。孟子曾雲:“吾善養我浩然之氣。”此氣至大至剛也。書法氣息、氣韻的培訓,是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磅礴的大家之氣,亦是對這種剛正的大氣培養。

書法養目亦養美。

書法主要心悟手出,觀大家之作,耳濡目染,其觀察為最。“察之者尚精,擬之者為貴。”而寫書法則便是培養美的的過程。所以,書法愛好者們,一起開啟一扇陶冶情操與心靈的的逸緻之窗,體驗一段身心內在和諧的養生之道吧!




朋友,這個問題問得好!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書法與養生有何關係,在此,我為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說一下書法中的養生之道。

古有云:“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便說書家以無疾而壽。眾所周知,古今書法家多長壽,如久負盛名的顏,柳,歐,趙四大家,其中三位年逾古稀。現代書法家中也不乏代表。如孫墨佛壽至100歲,董壽平94歲等。書法緣何養生,剖析其由,深達其源,即寫書法內涵養神、養性、養氣,外斂欲、浮、邪之大意。即《黃帝內經》有云:“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書法養神:“靜則神藏,燥則消亡。”

書法能使人靜下來。寫書法時。凝神而靜慮,少躁動,精神狀態完全進入“靜”的階段,一靜而制百動,動則專一不雜,為養神之動。故此書法家們長期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久之,使書寫者身心得到鍛鍊,其性情即可達到“以寧靜而致遠。”自然使人延年益壽,故而書法以養神而養生。

書法養性,性指心性,養生以養性為旨。

心性其可從行為察之。首先,心正為重,“心正則字正。”,寫書法正心性,百毒不侵。其次,寫書法要有虔誠之心,敬重之心。《弟子規》有云:磨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唯敬重之心才能領略其妙。最後,名利為習書法之大害。以習書為宣洩之人,正氣退失,嗔心在紙,心神不寧,字隨心走,廢失安詳。故書法以養性為養生。

書法養氣。氣定而神閒。

《心術篇》有云:書者,抒也,散也,抒心中之氣,散心中之鬱也。練書法看上去是手在動,其實全身的血氣都在運行,書寫者心正氣和,身心意閒,故書法養身之心氣。孟子曾雲:“吾善養我浩然之氣。”此氣至大至剛也。書法氣息、氣韻的培訓,是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磅礴的大家之氣,亦是對這種剛正的大氣培養。

書法養目亦養美。

書法主要心悟手出,觀大家之作,耳濡目染,其觀察為最。“察之者尚精,擬之者為貴。”而寫書法則便是培養美的的過程。所以,書法愛好者們,一起開啟一扇陶冶情操與心靈的的逸緻之窗,體驗一段身心內在和諧的養生之道吧!




绘松者说

書法能和養生掛上勾,那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有的老人目不識丁,你手揑筆他手夾煙,不見得你就比他活得久。

練書法能不能養生要看條件的,首先一條是經濟,然後是心情。魯迅先生的小說《傷逝》中的主人公有一句話: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個‘’愛‘’可理解是愛情,也可延伸理解為愛好,包括愛好書法。你正在揮毫哩,可腦子揮之不去的盡是柴米油鹽、還貸首期等等七煩八憂的事,你還養生嗎?

你是一個不差錢的退休人員吧,你在小區裡還有一間專門的書房,沒事揮揮毫,夠養生吧?可纏綿在腦子的總是來日無多的夕陽,藥石無功的三高等等慢性病,像養生嗎?

看看練書法養生都是什麼人?從戰爭中走過來的革命老輩、從艱苦中磨鍊出來的老藝術家。他們早就看淡生死,寄情於筆墨,在忘我的境界裡心無雜念。愈認為活夠了的人,愈延伸他的生命,這就是養生。

圳情之吕

答案是肯定的。

書法跟太極、瑜伽一樣能起到養生的效果。漢字的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按書寫形體分為篆、楷、隸、行、草,同一種形體又分為不同流派。楷書又有顏體柳體歐體之分,草書又有行草狂草之別。古往今來,各流各派書法大師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譬如說顏真卿,王羲之,米芾,張旭,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書法藝術的瑰寶,驚豔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勤練書法可以怡情養性,能不能練出成就換來錢財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練字的過程中“悟字“,悟道,人生如字,字如其人。把字寫好了,人生的境界自然昇華了。埋頭練字的人一心習字,世俗之惡,庸人之憂統統丟在九霄雲外,兩耳不聞窗外事,練字偷來半生閒。所認勤練書法,一方面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延年益壽,何樂而不為?

小滋润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一種。寫書法要平心靜氣,放空自己,對心境耐心,對審美,對文化都很有益處。書法提高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心境,還表現在言談舉止中。那種淡雅的藝術之美無須言表。如旭日初昇的朝氣,精氣神永遠年輕淡然,泰然,怡然!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一種。寫書法要平心靜氣,放空自己,對心境耐心,對審美,對文化都很有益處。書法提高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心境,還表現在言談舉止中。那種淡雅的藝術之美無須言表。如旭日初昇的朝氣,精氣神永遠年輕淡然,泰然,怡然!


陈伟忠15986458310

書法作為一種養生的方式是以動靜結合調節身心很好的方式。因為寫書法須要心態平和,凝神靜氣。書寫時心眼手配合起到以意導氣意在筆先,從而可以使身體上的氣血脈順暢,百脈暢則氣血通,氣行血行,氣血通暢則百病少矣,類似打大極拳一樣起到氣血通暢生生不息。所謂動養身,靜養心。練習書寫時而可忘掉一切雜念,全神貫注達到養心亦可養神也。動手提筆,運氣,薰墨,結合書寫節奏,配合音樂,身體有節奏的動作及情感配合。起到很好的身心調節。每天堅持練習效果更佳。所以書法養生是一種很好而有益的養生方法。

p易q

練習書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其實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心正涓流俱到海,身修點鐵系成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