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10 個回答
人者仁义也
2019-06-07

哈哈,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可以說晉武帝有著一個不得不傳位的理由,這實際上和利益無關,只是出自一個父親的本能。

晉武帝司馬炎的嫡子只有三個,分別是司馬軌,司馬衷和司馬柬,司馬軌早夭,使得司馬衷成為了嫡長子。在家天下制度下的古代社會,司馬衷無論多麼愚蠢在晉武帝眼中,始終是自己的繼承人。

讓我們回到當時的晉朝來看,在西晉的早期,也就是司馬氏還沒有發動篡位之前,司馬家的領導權,應該是從司馬懿開始,第二任是司馬師,但是第三任應該是後來的齊王司馬攸。介紹一下司馬攸,司馬攸是司馬昭的兒子,但是由於司馬師沒有兒子,於是司馬攸被過繼給了司馬師當兒子。也就是說司馬家的繼承權應該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攸。但是司馬師過早的病死,而當時的司馬攸只有十歲,於是司馬師為了司馬家的權利穩定,於是把家族領導權給了年長的弟弟司馬昭,反正司馬攸還是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昭去世後傳位給司馬攸也行。

但是人總是有私心的,父親總是會讓孩子繼承他的一切,司馬攸雖然是司馬昭的兒子,但是畢竟是過繼給別人的兒子,而晉武帝司馬炎才是自己真正的兒子。於是司馬昭去世後,司馬家的領導權給了晉武帝司馬炎,但是很多朝廷大臣都很支持司馬攸,一是司馬攸這個人在當時風評很好,政治領導能力勝過晉惠帝百倍,二來,司馬攸才是司馬師的兒子,帝系應該傳遞到司馬師一系。

晉武帝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一直留著司馬攸在京城,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自己的病重,晉武帝的私心開始佔據了上風,司馬衷無論怎麼樣也是自己的兒子,而司馬攸始終只是自己的弟弟。於是他逼迫司馬攸回到封國,最終司馬攸被這件事打擊到了,得了病,最司馬炎又派御醫為司馬攸看病,御醫們都稱司馬攸沒病,最終使得司馬攸病重而死。

晉惠帝被立為太子的第二個理由是晉惠帝的兒子十分聰明,晉惠帝的兒子司馬遹聰明嗎?這有一個故事,司馬遹五歲時,宮中曾經晚上失火,晉武帝登樓遠望。司馬遹拽著晉武帝的衣襟到暗處。晉武帝問他原因,司馬遹說:“夜晚倉卒之間,應該防備非常變故,不應讓火光照見陛下。”由此晉武帝十分欣賞這個孩子,但司馬遹長大以後,卻不是表現的不好,他公然在宮裡設置市場,讓人殺牲賣酒,自己親手拈量斤兩,而且常常在後院遊戲,不上朝侍奉。不像是一國太子的氣象。只能說晉武帝識人有限。

最後,從理智上講,晉武帝當時是不應該傳位給晉惠帝司馬衷的,司馬衷不聰明,面對擁有軍隊的諸侯,後宮的賈南風,以及正在南遷的少數民族,讓惠帝司馬衷繼承王位,等於他就是一頭肥羊,等著被宰。但是晉武帝還是傳位給晉惠帝,因為這是一個父親的私心,從人性的自然角度講:一個男人擁有自己的後代,他會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把全部的資源都投入到這個後代中,儘可能增加後代的生存機會。把自己的財產和權利分享給下一代。

周周说古今
2019-05-21

感謝邀請!

司馬炎為什麼要把大位傳給傻兒子?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

問題一,司馬炎的這個兒子——晉惠帝司馬衷,是真傻不是假傻。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原話是這麼形容他的:“惠帝之愚,古今無匹,國因以亡”。老夫子的話可謂是毫不留情。司馬衷也用鐵的事實說明老夫子沒有說錯。據說司馬衷幼時在聽課時突發一問:“園子中蛙鳴,是為公還是為私?”這一問讓師傅嘆息連連。又據說他在大吃大喝時,對於師傅所說的老百姓的忍飢挨餓不以為然,脫口說道:“沒有飯吃,十嗎不吃肉粥?”可以說,司馬衷的傻,已經達到了大愚若智的程度。對於這樣一位愚蠢的皇帝,史家給其的諡號居然是一個“惠”字,難道是因為缺啥補啥!

問題二,司馬炎對於司馬衷的傻是心知肚明,不存在被楊後矇騙的問題!知子莫若父,司馬衷什麼狀況司馬炎不可能不知道。老臣衛瓘為司馬炎立司馬衷的這個決策很是憂慮,但又不便直說,於是在一次酒後佯裝酒醉,拍拍武帝的坐椅,說:“此座可惜!”司馬炎知道老頭子酒後吐真言,是話裡有話,實際上說太子不堪重託。於是司馬炎就動搖了。對於司馬衷的立與廢,司馬炎也多次找人商量,可見他對這個決定是非常糾結的。

既然這麼糾結,爭議這麼大,大到除了楊後沒有人支持的地步,那麼為什麼司馬炎最終還是拍板決定立司馬衷呢?是因為司馬炎也傻?非也,司馬炎是絕頂聰明的皇帝,立司馬衷是因為他有不可明言的苦衷。

一是鞏固皇權正統的需要。人們都知道,司馬氏得國不正。西晉王朝的正朔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炎祖孫三代孜孜不倦地從人家曹氏手裡篡奪過來的,而且還是監守自盜,吃相十分難看。對這個問題,司馬炎外表無所謂,內心卻是沒有底氣的。所謂缺啥補啥,維持皇權的正統性對新政權就非常重要了!而世襲嫡傳、立長不立幼是古代禮法制度的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歷史上多個朝代都有因為廢長立幼而動搖統治根基的教訓,對此,司馬炎十分清楚。到他這裡,立長本不是問題。但是很不幸,司馬炎嫡長子早年就夭折了,順位排下來,長子就變成了傻兒子司馬衷!司馬炎當時心裡那個苦是可想而知的。在維持統治正統性和統治科學性兩個方面,司馬炎無奈選擇了前者。

二是爭取大士族支持的需要。具體說就是以立傻兒子換取以皇后家族為代表的大士族支持。史料記載,司馬炎是一個好色的皇帝,有嬪妃逾20000人,堪稱史上第一。但司馬炎並不花心,雖然後宮佳麗如雲,但他對皇后楊豔卻一如既往地好,好到楊豔死後還從其建議立其堂妹楊芷為後。一門兩皇后,這對任何一個家族都是無上的榮耀,但對楊皇后的家族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她來自著名的弘農楊氏。弘農楊氏的祖先據說可以上湖到春秋時期是羊舌氏的後代,楊氏在周代的時候,十餘代的人都在朝廷裡當官,官職都不低。到了西漢時期,楊氏一門仍然高,先後有十個人享受過出門坐車乘朱輪的待遇,史稱“西漢十輪”。東漢時期更是風光無限,楊家“四世三公”,楊暢、楊震、楊修都來自這個家族。後世的楊堅、楊廣乃至楊玉環據說都與這家有淵源。這樣的出身,世代高門,代表巨大的士族力量,是司馬炎不敢也不可以忽視的。這樣的情況下,面對楊皇后立自己親生兒子的合理要求,司馬炎當然只能就範。

三是滿足私心的需要。司馬炎立司馬衷有一個不可放到桌面上的理由。這就是司馬衷的兒子,司馬炎的嫡長孫司馬遹。據傳司馬遹的母親在嫁給司馬衷之前曾被選入晉武帝后庭作才人,也就是說她本來是司馬炎的嬪妃之一。而老爹將這位才人“轉讓”給傻兒子的時候,司馬衷不過十二三歲。一個智商有問題的孩童讓人懷孕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由此人們有理由懷疑司馬遹也是晉武帝的骨血。原因有二點:司馬遹小時候特別聰明,而且還救過司馬炎,不像是司馬衷所出;此外,司馬炎對這個長孫非常看重,曾當著群臣的面誇獎司馬遹“此兒當興吾家”,並誇讚司馬遹在相貌和氣質上有點司馬懿的風範,評價之高十分罕見!如果這種猜測成立,那麼立司馬衷為皇儲就很好解釋了。司馬炎把這位處於嫡長地位的傻兒子做個過渡,內心深處盼望小兒子司馬遹日後以皇太孫繼承帝位。

司馬炎機關算盡,真真的太聰明。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本來被老爹當成過渡人物的司馬衷壽命卻不短,一干就是二十年。司馬家族好容易到手的江山在這個傻兒子和他又醜又惡的媳婦手上被搞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一番折騰之後,縱然是司馬懿再世也回天乏術了!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南方鹏
2019-05-30

對於說司馬衷是傻子,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就不同意,認為他只是凡庸不是真傻,還列舉了一些事例為證。但作為一國之君,超人的智慧可遇不可求,個性凡庸卻又逢上覆雜形勢,左支右絀終至無力撐持,使得天下大亂,本身就是不合格的君主,是否真傻倒無所謂了。而司馬衷的上位,與其父的私心有關,也與司馬炎的皇后亂作為有關。多種作用力同時出現,不通世務而又屢受制肘,說是傻子也不為過。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司馬家既與世家豪族聯手奪取曹魏天下,又統一了三國,一班子崇尚儒家名教的世家子弟開始臌脹得無所事事了,對危機四伏的內部毫無覺察,匈奴羝羌內遷近在腹心,卻以為天下太平,大罷州郡兵使得地方無有力武備,這段時期的代表性事件就是司馬炎貪好女色後宮無數,以至寵幸時無從下手,只得騎羊巡幸。(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而王愷石崇競相奢華,二人鬥富震動京城,掀起一股窮奢極欲的風氣“奢侈之費,甚於天災”。這時的司馬炎也為天下做了久計,認為曹魏容易被篡,在於宗室無力,於是大封至親為王,到地方主持大局,以期羽翼皇室。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司馬炎皇后楊豔是大門弘農楊氏女,深得晉武帝愛敬,生下三子三女,長子夭折,次子就是司馬衷,為家族久計,也為後位固寵,在大臣發現司馬衷腦力欠佳屢請另立太子時,司馬炎也曾動念,卻被楊豔以無故廢嫡長不祥阻止。(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為了鞏固楊氏地位,楊豔接受賈充妻子郭氏的賄賂,駁掉司馬炎認可的卞氏女,而讓兒子娶了賈充女兒賈南風,為之後大亂埋下引子。楊豔在病死時,還力薦堂妹楊芷入宮代為皇后,以保家族榮華富貴。白痴皇帝能夠上位,其母楊豔功不可沒。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司馬炎曾有過廢太子的心思,當元老衛瓘在一次酒宴假裝喝醉了,走到帝座拍打著座位說,可惜了這個位子,司馬炎也明白大臣們的擔憂。決定試一試司馬衷,看看到底真傻到哪去,一天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這份試卷賈南風讓人代答了,司馬炎以為真實,便不再以兒子的智商為意。試題的事頗耐推敲,未必真能瞞過司馬炎的雙眼,有可能只是為了堵住大臣的嘴巴。

司馬衷之立,有楊豔說的嫡長問題,其中應有一個深層考慮,司馬家三代潛移魏祚,司馬懿高平陵政變奪取曹魏權柄,再經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經常,全面壓奪曹魏宗室元老,達到全面控盤,特別是司馬師時功勞極大,因司馬師無子,司馬昭就把司馬炎的二弟小字桃符的司馬攸過繼給他當養子。從傳承來說,司馬師之後該傳給司馬攸,因年幼而讓司馬昭上位,司馬昭一直也有傳回給兄長一系的心思。(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等到晉朝成立,在立誰為太子時,就有大臣提出齊王司馬攸賢明,又有先人念想,可以考慮。而從私心著想,弟弟親還是兒子親不言而喻,如果不用嫡長制掩住眾臣之口,一旦廢立太子之爭出現,論賢,司馬炎的兒子沒有人能與司馬攸爭鋒,又失去大義名份,所以,只有堅持嫡長之立,才能阻擋無窮後患,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後弄得家國兩亡。

蓉儿是妹纸
2019-05-13

武帝為什麼要立他那個傻兒子呢?其實老司馬一點都不傻,能平天下的人,會腦殼進水,他兒子傻,他看不出來?

何況武帝司馬炎並不缺兒子,幾乎是可以說兒子成群,他共有兒子26個,除了太子,幾乎個個相貌堂堂,智商正常。

雖然司馬炎與楊皇后關係不錯,楊後非常喜歡她這個傻兒子,極力反對廢太子。但是,帝王父子雖然不像尋常的父子那樣在一起吃住,但司馬炎也知道這個太子司馬衷,腦子有些問題的。父子平常總見過面吧!小哥們痴愚的舉止和呆滯的眼神,是誰都看得出來這個娃兒腦殼裡面肯定是進過水的啦!何況是他老爹。

為什麼不廢呢?

那主要是皇太子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特別的乖巧聰慧,深得司馬炎的喜歡,所以,看孫不看子,司馬炎換太子的想法就越淡薄了。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這麼多孫子兒子,為什麼單單喜歡這個孫子呢?這其中有一個香豔的,纏綿的故事!

司馬遹據史書記,其母謝玖,此女清惠貞正,先被選入晉武帝后庭作才人。

開通下腦筋,一個漂亮女人在面前打旋旋,何況本就是自己的女人,老司馬早就把她給那個了。

司馬衷十歲被立為太子,一入東宮,選太子妃就被列入首要大事。

武帝考慮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及遣往東宮待㾛,《晉書》

這句話暴露許多緋聞!

司馬炎肯定對這位貌美如花的謝才人上好多次了。

事後覺得這位謝才人聰明,善解人意,那個功夫也比較好。就派她給自己的傻兒子做性啟蒙老師,教會自己的傻兒子做那個事情。

自己獨樂樂不如兒樂樂,自己覺得爽的東西,生怕兒子嘗不到,老司馬真是個好父親。

很快謝才人懷孕了。

賈南風過門後對太子宮內別的嬪妃可以說隨意殺戮。但,對謝才人卻不敢,知道她是老司馬的人,而她的孩子是誰的,醜女賈更清楚。

謝才人,也知道賈妃奇妒,自求還歸西宮,生下了司馬遹。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幾年後,傻乎乎的太子司馬衷進宮朝見父皇。見到一個三四歲的白胖小子,正和數位王子在一起玩耍,非常可愛。

他走過去拉著小孩子的手,呵呵呵的傻笑。

武帝遠遠望見,行至面前。

對小司馬說“這個孩子就是你的兒子啊”

大傻司馬衷不明就裡,只能跪地拜謝。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雖然謝才人和司馬衷也春風幾度過。但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讓人懷孕的可能性。應該不大,發育未全呢!

由此可以想象,司馬遹這個漂亮的孩子,其實也是晉武帝的骨血,從時間上看,從年紀上看,就是他的。

老司馬也不好意思承認,也不能百分百肯定,反正都有他的血統!

所以老司馬,只是想把這一位處於嫡長子地位的傻兒子作為過渡,內心深處其實是盼望著,自己喜歡的小兒子司馬遹日後以皇太孫的身份繼承帝位,反正肉都爛在鍋裡面。這的話,皇后也高興,也沒那麼多是非,省的說廢長立幼。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但是讓老司馬始料不及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太子妃賈南風太陰毒了,朝中大臣也太沒用。自己的司馬子弟也太不爭氣了。

因此,他兩腳一蹬,不僅晉朝很快分崩離析。自己最喜歡的皇太子也許就是親兒子,也最終死在賈南風的屠刀之下。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蓉兒總結一下

各種史書,把賈南風這個內外都黑醜娘們,寫得無比有心機,似乎完全靠她欺上瞞下,才最終使她那個痴傻的老公司馬衷稱為晉惠帝。

其實,司馬炎,並不是傻瓜,傻不傻,誰看不出來嗎?

聰明人裝傻容易,傻子裝聰明人的簡直就不可能的事情,中間太多的貓膩了。所以說那些宮圍之中的事情,拍多少連續劇都有題材。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視力有殘,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图文绘历史
2019-05-13

《晉書》,中國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房玄齡等人編撰的,作為正史,這些作者對晉朝皇帝的記載毫不留情面,內容非常露骨,對晉安帝司馬德宗的描寫是“不惠”,還稍隱晦,但是對晉惠帝司馬衷,則舉事例揭露其愚昧與腐朽,世人給其扣上了第一傻皇帝的綽號。這裡多說一句,房玄齡是唐朝有名的賢宰相,對前朝記述公正、真實,但是他也編了李世民的實錄,卻是篡改一塌糊塗,應了那句話,歷史就是文人手中一支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司馬炎,年輕時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物,晚年安逸享樂,腐朽到了極端,此人是前明後暗。

情況是這樣的,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與皇后楊豔,本生有一嫡長子,但2歲就夭折了,不久又生下一兒子就是司馬衷,所以司馬衷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不出意外的話司馬衷就是太子儲君了,但司馬炎發現慢慢長大的司馬衷有點傻乎乎的,不想立他為太子,作為母親又是皇后的楊豔就不斷吹枕邊風,你司馬炎就是嫡長子繼承的家業,難道你要違抗祖宗之法嗎?再者孩子還小,可能是大器晚成,按司馬炎的想法,就算立為太子也不一定能當上皇帝,於是在公元267年冊立了9歲的司馬衷為太子。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圖為西晉辟雍碑,發掘於西晉洛陽太學遺址,此碑記載了當年司馬炎和司馬衷、滿朝大臣來視察太學事蹟。

但是司馬衷是30歲才正式即位的,等於說從267年到290年,這中間有20多年的時間,難道司馬炎看不出司馬衷是個傻子嗎?或者司馬炎心甘情願把江山交給傻兒子嗎?這裡面還有點複雜,司馬炎在位25年,前期勵金圖志,乾的不錯,但後期卻荒淫無度,整天跟大臣鬥富,“君臣賽富”指的就是司馬炎,他還廣納妃子,後宮女子一度高達萬人,“羊車望幸”指的也是司馬炎,根本無心理朝政。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傻皇帝也挺悲哀的,一輩子被各種勢力綁來去,最後稀裡糊塗結束了性命,圖為司馬衷的太陽陵。

當然也要檢驗一下太子司馬衷是不是傻子,但只知道花開灑地的司馬炎不想親自管這些事了,僅派大臣去檢驗,於是大臣們互相竄通,將偽造的結果呈給司馬炎,這就算過關了,另外,太子已冊立,整天連朝政都無心理會的司馬炎哪有心思去廢除另立太子,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更是全力維護自己兒子,方方面面未雨綢繆,太子妃賈南風也是個勢力女性,所以這兩父子,一個活在溫柔鄉,一個活在夢裡。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傻子司馬衷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引發八王之亂。

楊皇后活的時間不長,但她為了保護自己太子,她死前把妹妹楊芷弄到宮中,立為司馬炎的第二任皇后,楊芷的父親楊駿,和兩個弟弟楊珧、楊濟,稱為“三楊”控制朝政、權傾天下,他們一心輔佐傻太子司馬衷登位,所以司馬炎的昏暈,權臣們的輔佐,豬順利登上皇位,朝堂上有些知道真相的大臣也沒發聲,因為司馬衷有個兒子,叫司馬遹,特別聰明,史書評價他有司馬懿之風,有些大臣寄希望於司馬遹的身上,誰知司馬衷還沒死,天下就已經大亂了。

蓝风破晓
2019-05-14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三國之後,曾經的英雄人物紛紛謝幕,有司馬家族統一了天下,但這個統一的西晉王朝並沒有持續多久,準確地說,只有51年,如果從滅了東吳開始計算,那麼只有短短的37年,真是個短命的王朝。

西晉毀在了晉惠帝司馬衷當政之時,這就是歷史當中面對百姓餓死情況,發出“何不吃肉糜?”的那個皇帝。很多人說:晉武帝雄才大略,為什麼非得要立這個“傻子”做皇帝?導致爆發八王之亂,終究被滅國?

司馬衷投胎投得好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古代立太子有個規矩,叫“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意思是說,選擇太子的第一標準就是嫡子,如果沒有嫡子,那才可以立庶子;第二標準是,嫡子中選擇長子,長子早逝,才可以選擇次子。

司馬衷水平不高,但是投胎投得好,是皇后楊豔所生。楊豔生了三子三女,司馬衷是次子。但,長子司馬軌去世得早,因此,司馬衷成了太子的最佳人選。

有人問了,難道司馬炎沒有發現司馬衷的情況?此人腦子不好用啊!司馬炎當然發現了司馬衷的平庸,也曾有過易儲的想法。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但是,皇后楊豔一直強調不應換太子,甚至在去世前,楊豔苦苦哀求晉武帝,不要換太子,要換必亂,並且希望立自己的堂妹楊芷為皇后。

面對自己即將離世的老婆,這些事請,晉武帝一一答應了。

因此,司馬衷能上位,是因為有個好媽,也有個好姨媽,這兩任皇后讓易儲變得非常不容易。

司馬衷並不是“白痴”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其實,司馬衷並不是白痴,也不是傻子,只是此人嚴重脫離群眾,也沒有出外實踐的機會,因此,衣食無憂的他,根本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

在立司馬衷為太子時,司馬炎就發現了自己兒子的情況,這智力一般啊!為了考驗兒子的情況,司馬炎多次考試於司馬炎,但在司馬衷的媳婦賈南風和一些臣子的幫助下,司馬衷屢屢過關,因此這給司馬炎造成了錯覺,認為自己兒子只是經驗少,但腦子問題不大。

事實上,司馬衷確實反應慢一些,從現在的醫學來看,這孩子就是個平庸的孩子,但絕對不是傻子。

有人總是詬病“何不吃肉糜?”這件事,這確實是個超級無腦的舉動,實際上,沒有經歷過外面窮困的人,又如何能知道具體情況?就如同當今社會,中國的水價比油價低多了,但中東有些國家,水卻遠遠比油貴。這樣的事情,很多現代百姓都不知道。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司馬衷曾經聽到宮裡的蛤蟆叫聲,就問近臣:“這隻蛤蟆是為公家事在叫,還是在為私人的事在叫?”這說明,司馬衷有自己的腦回路,會思考一些問題。

另外,在公元304年,在戰爭中,司馬衷中箭,有個叫嵇紹的武將到跟前保護他,軍士們後來把嵇紹抓住按到地上,此時,司馬衷大叫:“不要殺他,這是忠臣。”但士兵們不顧指令下了殺手,只因為皇弟司馬潁下了命令要殺了嵇紹。司馬衷看嵇紹死後,血賤了自己的衣服,回去後堅持不換衣服,不洗衣服,說這是忠臣的鮮血。

從上面的例子來說,司馬衷的平庸是一定的,但說他是“傻子”還是有點過。

在司馬炎看來,雖說兒子平庸,但有大臣輔佐,應該問題不大的。

人們說“司馬衷白痴”,其實這和“沒能控制住老婆和大臣”有關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司馬衷很平庸,這樣平庸的人沒有很好的社會實踐和歷練,同時卻因為娶了悍婦賈南風,而讓他的位置變得可有可無,賈南風的張牙舞爪,讓司馬衷的平庸更加地放大。

可以說,司馬衷實在不是一個當皇帝的人選,但是母親選擇了他,又為他選擇了賈南風,於是悲劇就來了。

如果過司馬衷娶的是賢妻,輔佐的是忠臣,也許情況會好一些。但一個賈南風,再加上太尉楊駿,兩個人鬥得不亦樂乎,而司馬衷卻是被架空的,最後賈南風掌控了朝政,開始了禍害朝野的日子,於是,司馬氏的族人們不願意了,我司馬家的事怎能被賈南風毀了?於是八王之亂髮生了,災禍來了。

司馬衷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所毒殺,享年48歲,平庸而又窩囊的一生就此結束了。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司馬炎立司馬衷,是受當時的立儲規矩影響,更是受了皇后楊豔的影響,當然他也高估了兒子的智商,這個孩子比他想象中更平庸,而兒媳婦則有點過於強勢和霸道了。

彼岸历史
2019-05-13

謝謝邀請。

《晉書》載:“(司馬炎)素知太子闇弱”,對於兒子的智力狀況,不僅晉武帝司馬炎心知肚明,朝臣也都非常清楚。比如老臣衛瓘有一次就藉著酒勁拍著龍椅說:此座可惜。既然這樣,那為什麼司馬炎還非得把司馬衷選為接班人呢?筆者認為,大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立儲的大原則。首先,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聖人教誨”,是最高指示,不能違背,司馬衷是嫡長子,繼位符合傳統思維。其次,廢長立幼不是不可以,歷史上也多有先例。但是,當時朝中的重臣顯貴和士家大族都傾向於立長,作為士族代言人的晉武帝也只能“順從王公卿士之議”。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二、政治交易。從漢代開始,士家大族開始登場歷史舞臺,他們通過從政、聯姻等形式逐漸成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直到唐代以前一直都可以控制國家的政治走向,如博陵崔氏、隴西李氏、弘農楊氏等。而司馬衷的生母楊皇后恰恰是出自弘農楊氏,他老婆則出自賈氏一族(賈詡、賈充),是司馬家族以晉代魏過程中的首功之臣,在朝中勢力極大。司馬衷繼位,最符合兩大勢力集團的利益需求。他們極力推薦,司馬炎也只能妥協。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三、儲君有個好兒子。父憑子貴、借子上位,這一點在歷史上不僅有據可查,甚至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比較早的像古公亶父,他有三個兒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卻偏偏立了老三季歷,原因就是季歷有一個更好的兒子姬昌(就是後來著名的周文王)。為了讓三弟繼位,而且還不讓父親擔上惡名,太伯和虞仲專門從陝西跑到了江蘇無錫,建立吳國,史稱“太伯奔吳”。另一個例子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康熙末期,“九子奪嫡”也臨近尾聲,此時的康熙雖然屬意四子胤禛,但還未最後一錘定音。某天爺倆閒談,胤禛看似無意地說,讓兩個孩子出來拜見一下爺爺。結果這一見就和當年司馬炎見到司馬遹時如出一轍,十二歲的弘曆不僅儀表非凡、氣度從容,學識也遠超同齡少年。這讓康熙驚喜異常,他當即要來了弘曆的生辰八字,並在幾天後把他帶到宮中。之後弘曆跟在康熙身邊半年多,無論是辦公、吃飯還是閒暇,甚至康熙與大臣討論軍國大事,爺倆都形影不離。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明擺著是要把他當做儲君來培養的。而他當儲君,他爹胤禛呢——兒子給他掙得了上位的最後一分。 同樣,司馬衷白痴,其子司馬遹卻“幼兒聰慧”,某次宮中“走水”,司馬炎登城樓觀望,時年僅五歲的司馬遹過去拽住司馬炎的衣角,說 “暮夜倉猝,宜備非常,不可令照見人主”。晉武帝非常驚訝,感嘆“此兒當興吾家”,所以雖然“太子不才”,然而“恃遹明慧,故無廢立之心”,白痴司馬衷得以順利繼位。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师明礼闲聊中国历史
2019-06-01

先明確一點是,晉武帝的兒子司馬衷不是傻子,而是智商低下。

傻子和智商低下有本質區別,傻子是嚴重智力障礙,無法和人溝通,而智商低下則是有簡單的主觀意識,能與他人交流,只是這種交流比較低級而已。

從歷史記載來看,司馬衷有基本的讀寫能力,例如某次司馬炎考他,大臣作弊寫好了文章,讓司馬衷抄一遍,在《晉書》裡也記載幾處司馬衷和大臣的互動,所以司馬衷最大的可能是智商低下,比較愚笨,但是不是完全不能交流的白痴。

基於這個基本的條件,加上下面這些壓倒性的優勢,司馬衷才成了晉武帝的繼承人。

(1)皇后所生,在世嫡子。

中國皇朝歷史上立嫡立長,出身是第一位的,才能是第二位的,例如劉邦不喜劉盈,多次要廢掉他,最終也沒成功;李建成才能顯然不及李世民,但是他是大唐的首要的合法的繼承人;朱棣文才武略,但是朱元璋讓長孫朱允炆繼承帝位,這些都是立嫡立長觀念的體現,即使是皇帝,也不得不默認這個規則。

司馬炎的皇后楊豔,很受寵愛,二人生有三個兒子,長子早逝,司馬衷是在世最大的嫡子,因而身份超級正統且合法,從法理上說他繼承帝位的合法性是無法撼動的。

司馬炎曾經有廢掉司馬衷的念頭,但是由於皇后楊豔大力支持司馬衷繼位,司馬衷始終沒有被廢成。

楊豔死後,其表妹楊芷成了皇后,備受寵愛,而楊芷正是因為楊豔的推薦才當上皇后的,自然她會秉承姐姐的遺詔,力保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2)太子妃賈南風的家族勢力強大。

賈南風之父賈充,出身大族世家,乃是晉朝開國功臣之一,他曾經命人誅殺魏帝曹髡,成為司馬昭心腹,司馬昭臨死時指著賈充告訴司馬炎,說賈充可以輔佐他,司馬炎稱帝后,賈充成為西晉重臣。

三國兩晉時期,皇帝的權力遠遠沒有後世那麼大,很多時候都要看士族臉色,不敢輕易冒犯他們的利益,士族在皇帝那裡很有分量,因此賈充之女賈南風嫁給司馬衷,讓司馬衷的太子之位一下子穩固了好幾個臺階。

在此情況下,司馬炎自然不能輕易的廢掉司馬衷。

還要單說一下賈南風,這個歷史上奸詐無情狠毒的女人,靠著計謀多次幫助司馬衷躲過了司馬炎的考驗,作用巨大。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3)晉朝大臣廢太子派鬥不過保太子派。

司馬衷顯然是個智商低下的人,因此他的生父司馬炎都多次考慮廢掉他,但是保太子派實力十分強大,包括兩任皇后,太子妃家族,賈充一派的大臣,堅決保司馬衷。

同時,在朝中主張廢掉司馬衷的大臣,勢力不強,多次謀劃都被化解,最後失敗。

(4)司馬衷之子司馬遹很受司馬炎喜愛。

司馬遹是司馬衷之子,人很聰明,極受司馬炎喜愛,司馬炎曾經向大臣們說司馬遹很像司馬懿,那麼作為司馬衷之後的皇位繼承人,司馬炎顯然對司馬遹是滿意的,所以司馬遹給司馬衷加分不少。

(司馬遹)幼而聰慧,武帝愛之,恆在左右。
因撫其(注:指司馬遹)背,謂廷尉傅祗曰:“此兒當興我家。”嘗對群臣稱太子似宣帝,於是令譽流於天下。(《晉書·.卷五十三·列傳第二十三》)

綜合以上可知,司馬衷雖然智商低下,但是有簡單的交流能力,他是皇后嫡子,同時太子妃賈南風家族勢力強大,身為太子有大臣力保,兒子司馬遹聰明,司馬炎幾次考驗他的智力又被瞞過去,故而最終繼承了皇位。

历史的拐点
2019-05-13

司馬炎不是昏君,他也曾一心想要廢除司馬衷。可是晉朝終究是人治社會。有人便會有私心,再加上晉朝的“特殊國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出現了傻子當皇帝的鬧劇。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到底是怎樣的私心?怎樣的國情?讓晉朝的君主大臣們罔顧江山社稷,不理百姓安危也要擁立一個“傻子”:

1、晉朝的治國理念很特殊。歷朝歷代治國要麼奉行法家嚴刑峻法,要麼採用道家修養生息,要麼施展儒家仁義禮智。司馬家卻因為得國不正。所以著重強調一個""。這既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間的孝,同時也要求君主愛護臣下,父親愛護兒子。惠帝司馬衷因其嫡長子身份而獲益。

2、世家門閥的私心。晉朝為官最講出身門第,朝中的大臣關係盤根錯節。晉朝的統治集團更像是世家聯合執政,司馬家就像“盟主”。皇帝做出決策還要受到大臣的左右,比如為太子司馬衷選妃,司馬炎百般不願,還是拗不過眾臣的堅持為太子娶了賈充之女。門閥私心上更願意侍奉一位難得糊塗的皇帝。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3、司馬衷親近之人的私心。皇宮中司馬衷有兩位貴人。第一就是皇后楊氏。司馬衷為司馬炎原配楊皇后所生,楊皇后死的早。臨死前將自己的堂妹楊氏獻給司馬炎,成為繼皇后。而小楊氏也許是愧疚也許是憐憫對於這個繼子有一種憐愛。再加上姨母的身份,這種憐愛變成了溺愛。兩位楊皇后都很受寵,自然而然成為司馬衷的保護傘。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另一位貴人是太子妃賈南風。歷史上記載賈南風膽大潑辣,曾多次幫助司馬衷偷樑換柱通過司馬炎的考驗。致使司馬炎錯誤認為司馬衷雖然低能,但仍有基本的是非善惡觀。再加上賈南風父親賈充的助攻,這便形成了司馬衷外朝的保護傘。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4、司馬炎的私心。司馬炎極愛自己的楊皇后,愛屋及烏對於這個傻兒子也不免偏愛。只是作為皇帝的責任感讓他無法下定決心,皇長孫司馬遹出現給了他足夠的自我安慰。沒有廢掉司馬衷。可是墨菲定理早就告訴我們最壞的結果最可能出現。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正因為這樣的國情與私心,司馬炎放棄廢除司馬衷的計劃。最終為晉室帶來“八王之亂”以及帶給華夏民族“五胡亂華”的慘劇。

申报七十七载
2019-05-13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因病死去,其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司馬衷自幼愚笨遲鈍,不諳世事,史書多評其“甚愚”或“白痴”。他即位後,封其太子妃賈南風為皇后,初由太傅楊駿輔政。不料賈南風陰險毒辣,殺害楊駿後掌握大權,司馬衷則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給本就不穩固的西晉政權蒙上了一層更令人擔憂的陰影。

司馬衷本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次子,但是他的哥哥司馬軌早逝,於是他就成了實際上的長子。

司馬炎取代魏國建立西晉後,封司馬衷的生母楊豔為後。母親是皇后,自己又是長子,司馬衷本當被立為太子。

只可惜司馬衷過於愚笨,實在成不了大業。因此,冊立太子一事,司馬炎遲遲未作決定。楊皇后為此十分著急,就每天纏著司馬炎,讓他一定要封司馬衷為太子。最終司馬炎只得同意了。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但滿朝大臣仍舊非常擔憂,對司馬衷未來的掌權能力十分懷疑,希望武帝能另立別人為太子。一日,武帝在朝堂上宴請群臣。席間,大臣衛瓘裝作喝醉了,在給武帝敬酒時,趁勢跌倒在了武帝的御座前,用手摸著御座,口裡含糊不清地說:“實在可惜了這個御座!”晉武帝非常清楚衛瓘的用意,卻佯裝不知,說道:“胡說什麼呢,看來是真喝多了。”就命人將衛瓘扶起送走了。

之後,一個名叫和嶠的大臣也奏請武帝道:“太子為人忠誠,這的確很好。可如今社會風氣每況愈下,人心狡詐,這麼敦厚的人是沒法執掌朝政的。”武帝面露不悅,一言未發。

事實上,武帝也很想改立別人為太子,可是楊皇后極度寵愛自己的兒子。每次說到這事,她總是哭哭啼啼,還說:“自古至今,冊立太子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長子,一切都依照長幼有序的慣例。況且司馬衷敦厚,憑什麼就不能執掌朝政了?”楊皇后總是這樣哭鬧,晉武帝沒有辦法,只得同意不改立太子。

儘管武帝沒有撤換太子,可他也始終有些擔心,於是便命衛等幾個親信重臣出一份試題考考太子。

司馬衷如何應付得來呢?太子妃賈南風卻非常精明,她知道這份試題的分量。她見司馬衷答不上來,立即請來司馬衷的老師代為作答。老師的才學很高,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一揮而就。太子妃見後十分高興,就想拿來當作太子的解答。

可是有個內侍卻搖了搖頭,說道:“皇上知道太子沒怎麼讀過書,如果答得太好了,反而會讓他產生懷疑。要是盤査下來的話,可就難辦了。

賈妃想了想,也的確如此,就命一個只是稍微懂些詩書的人另答了份試題,讓太子照抄了,拿去送給晉武帝。武帝看過後,認為儘管這份試題回答得並不精彩,可言辭還算合乎道理,語句也很通暢。於是,他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武帝把試題拿給衛瓘看並詢問他的看法。衛瓘心中有些懷疑但因為沒

有憑據只好回答說:“太子的確有了一些進步。”其他大臣見衛瓘如此也就紛紛附和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也是武帝沒有廢黜太子司馬衷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他非常寵愛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通。司馬通是司馬衷和才人謝玖的孩子,自幼就聰慧機敏,深受司馬炎的喜愛。

一天午夜,宮內忽然著起了大火。司馬炎到閣樓上察看火情。五歲的司馬通見爺爺站在明亮的地方,就扯著他的袖子,領他去暗處,還說道:“宮中午夜忽然失火,我們要提高警惕,最好不要站在太亮的地方,以防被那些圖謀不軌的人看見,恐遭不測。”司馬炎對此讚歎不已,認為司馬透如自己的爺爺司馬懿般具有謀略。為了司馬遹將來可以登上帝位,他只好立司馬衷為太子了。

惠帝愚鈍昏聵,完全沒有能力處理國家的軍政大事,倒是在宮中製造了很多笑料。

夜裡,他聽到有“呱呱呱”的聲音從後宮花園的池塘裡傳出,就很驚奇地問侍從:“這是什麼東西的叫聲?”侍從答道:“這是青蛙的叫聲。”惠帝接著問道:“他們叫得那麼起勁,不知道是在替官員還是替普通百姓叫呢?”

侍從聞聽,只覺可笑,卻又不能不作答,於是只好回答說:“官員家院中的青蛙是替官員叫”。

關於惠帝的典故還有“何不食肉糜”,問身邊的大臣:“百姓沒有糧食吃,為什麼不吃肉粥?”皇帝如此愚弱無能、荒唐至極,周圍那些野心勃勃的人怎能不聞風而動呢。

晉武帝為什麼非要立“傻子”為太子?

於是,晉惠帝即位不久,八王之亂就爆發了。

公元301年,趙王司馬倫篡奪帝位,以司馬衷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城(洛陽西北角的一個小城),後來司馬倫死,司馬衷復位,但仍然受人挾持的傀儡。

公元306年,司馬衷被東海王司馬越迎歸洛陽,後被其毒死。

司馬衷在位十六年,做了十六年的傀儡,受盡了凌辱。他雖然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笑談,但卻也的確是一個悲劇人物,讓人們在談論之餘也不禁產生了一絲同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