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如果進口,最有可能是從哪國進口呢?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10 個回答
Mer86
2019-01-26

雖然日本在二戰期間把中國血虐,佔了中國半壁江山,並且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打的英美聯軍節節敗退,佔據了整個東南亞地區。但是有一說一,日本在二戰期間的軍事工業能力,還是要用客觀事實來看待的。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第一、日本是當時亞洲唯一有完整工業體系的近代化工業國家。但是日本工業體系的整體水平並不高。屬於二流國家的水平。

第二、二戰時期的日本軍工業水平受制於日本國內整體落後的工業體系,軍工的整體水平跟歐美比較,水平也不是特別高的

第三、海軍的情況稍好,但是陸軍裝備和航空兵卻要嚴重依賴於國際技術轉移。自主的研發能力不強,發展也有嚴重不平衡。

第四、日本早期的軍備發展雖有亮點,但隨著歐州對日本軍工技術轉移的中斷,日本的武器在二戰後期迅速全面落後於歐美

下面就此四點,具體說說二戰日軍的幾個軍事工業的門類。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軍事航空業

先說一個很有名的戰鬥機——零式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是日本軍工水平在二戰期間的典型代表。關於零式戰鬥機的水平,這裡就不細說了,如果一言以概之,就是前期性能非常的優秀,後期迅速被美軍反超,屬於在當時被神化的戰鬥機之一。

那麼,日本人是怎麼造出零式戰機的呢?答案就是歐洲對日本的技術轉移。

前些年日本導演宮崎駿拍過一個非常優秀的動畫電影,叫《起風了》。這個電影裡面就有日本團隊到歐洲買航空技術的情節。在當時,日本的艦載機,整個就是在德國亨克爾公司的技術轉移基礎上搞出來的。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二戰之前,德日之間的航空技術轉移是公開的祕密。德國當時不僅跟中國搞貿易,轉賣武器給中國。對日本也是一樣,多次轉移技術給日本。所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當美國人第一次看到零式戰鬥機時,第一反應就是這貨肯定德國人搞的

當然了,日本人也不是直接抄。日本的天才設計師也會根據亞洲的實際情況對德國的成型技術進行改進。零式戰鬥機就是在這種技術改進之下,飛機細節被設計師進行高度壓榨,於是便變成了當時的傳奇戰鬥機。

後來零式的性能被美軍超越過,德日之間又進行了深度的技術轉移(當時兩國在陸地上不連接,具體溝通是靠潛艇實現的)。這其中最直接的成果就是KI—61飛燕式

飛燕式戰鬥機對日本航空工業,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機型。日本人正是通過飛燕式的研發後,才第一次在航空工業上實現了一次跨越式發展,初步的搞明白的工業化生產戰鬥機的方法。不至於像搞零式時,那種只能靠照抄,然後自己再改改的水平了。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順帶再一說,當時日本海航飛機的發動機也是從歐美購買的。比如說零式戰機原配的瑞星發動機,實際上就是買的美國的黃蜂發動機,與後來在太平洋上與零式廝殺的野貓戰鬥機,用的是同款發動機。

其實,還不僅僅是零式的發動機。當時日本所有的星型氣冷機,都和美國技術有關。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封鎖技術,不再向日本轉移發動機技術。於是日本就只能去德國尋找新的發動機技術。

德國和日本都是軸心國盟友,對日本也不藏著掖著,向日本先後轉移了噴氣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的技術。結果噴氣式發動機的技術中途丟了,日本設計師到了獨立搞出了噴氣式發動機的技術難點,但是最終居沒有把這兩項新技術用在新型的戰鬥機上。於是到最後,日本人就索性不玩了。乾脆直接自暴自棄的搞起了“八嘎彈”。(神風敢死隊)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裝甲工業

相比於還能跟歐美掰腕子的航空工業,日本的坦克工業就與歐美不在一個層次了。

日本內閣在軍費的傾斜上,其實並沒有虧待陸軍。畢竟,日本陸軍一向以蘇聯紅軍為假想敵的,陸軍軍費從來不比海軍少。但是問題就在於:相比於航空工業,當時世界上的坦克及軍用裝甲車輛的國際技術轉移,要保守很多,也要少很多

換句話說,在德國和蘇聯大規模研究裝甲兵技術之前,世界上的裝甲部隊的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一樣的爛)

比如說二戰之前,當時世界上賣得最多的坦克是隻有六噸重的英國維克斯坦克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這個型號的坦克,國民政府買過,在抗戰期間還有過重用。日本也買過,日本人最早的坦克裝甲車,也是在這個只有六噸重的維克斯坦克的基礎上開始研發製造的。

但是從維克斯坦克之後,國際上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坦克製造技術的轉移了。所以和航空工業不同,全世界的坦克工業自從維克斯坦克以後,基本上各自憑本事吃飯。

像我們中國沒有研發能力,那就只能現買現用了,打壞了也沒轍。日本的研發能力比中國強很多,有改進能力,先從微型開始,再一步步的到中型坦克、重型坦克,最後形成自己完整的裝甲工業製造體系。

但是前面已經反覆強調了,由於日本的工業水平不高。因此在二戰爆發後,原本大家都是在維克斯坦克這一條起跑線上開跑的。但德國和蘇聯憑藉高人一等的工業水平,很快就一騎絕塵,甩開了所有的國家。然後美國人依靠其強大的汽車工業,也取得了後發先至,彎道超車的效果。而日本人,也包括意大利人,就逐漸被真正的列強甩開,只好躲在角落裡暗自哭棄了。

雖然說日本在二戰後期也研發出了一些重型坦克,但是這些坦克都沒有量產,只是停留在試產和研發階段。沒有一輛重型坦克用在了實戰當中。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海軍軍事工業

相對於裝甲軍事工業的爛,日本的艦艇工業就很有成就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本的造船工業本來就很強。早在一戰前,日本的技術人員就去英國學習造船業。因此,日本人的造船業,那可是英國師傅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

一戰之後,日本的造船工業總產量就已經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英國和美國。即使是二戰期間被打美國的稀巴爛,但是日本在戰後的造船總量仍然是亞洲第一,後來還一度躍居為世界第一。直到很多年後才被韓國和我們新中國先後超過。

需要說明的是,海軍很燒錢,一般的國家根本玩不起。但是日本人敢玩海軍,卻是因為日本的海軍戰艦的造價非常低,幾乎所有級別的戰艦成本都要低於歐美的同級別戰艦的成本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比如說,日本長門級戰列艦的造價是4300萬日元,按當時日元對美元匯率2:1來算,約合2100萬美元。而美國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造價卻高達2700萬美元。一艘就差了600萬美元的成本。

還比如,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的造價折算成美元大約是7000萬美元。而美國同級別的耶和華級戰列艦卻高達1.2億美元。這差距幾乎就是一倍的了。

所以說,日本雖然比較窮,但是咬咬牙,也能造得起大艦隊。畢竟造船這個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天生就適合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後發國家。我們新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搞好航空業,也沒有搞好汽車和裝甲業,但是造船業搞得還不錯。說到底還就是因為技術門檻相對較低。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陸軍輕武器工業

日軍在二戰當中最有名的武器是他的三八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這支著名步槍除了火力不夠猛,經常被美軍的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的火力壓制外,其實也沒什麼短板。但是手動步槍落後於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這是不用懷疑的結論。

那麼,日本當時為什麼不搞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呢?

首先可以拋出一個結論:日本當時不搞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不是因為怕浪費子彈。日本雖然只是末流工業化國家,但人家子彈好歹也是有幾十億發產量的,不至於說幾支衝鋒槍都養不起

順帶一說,衝鋒槍用的手槍彈,其實是造價很便宜的子彈,只有全威力步槍彈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通常來說,越是缺資源的國家,就越是會大量製造衝鋒槍。因為衝鋒槍是最省錢同時也是火比較優秀的武器。

那麼既然不是因為怕浪費子彈,那麼日軍就是不搞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呢?這其中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搞半自動步槍,是因為日本的武器設計師玩不轉,實驗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最後只能用繳獲的美式伽蘭德半自動步槍仿製,才山寨出了日本自己的半自動步槍。但是產量也非常的低,一直到戰敗前都沒有山寨出多少成型槍。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而日本人不搞衝鋒槍的原因,是因為日本的工業技術不行,造出來的衝鋒槍成本太高昂,實在是配發不起。

具體來說,當時日軍的一支百式衝鋒槍的造價,可以製造:4支三八大蓋,5支M3,10支司登或者1挺MG42!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一把衝鋒槍的成本居然和德國一把重機槍的成本相當,這才是當時日本不要衝鋒槍的真相所在:日本人落後的槍械生產工藝讓他們無法在二戰中期製造出低廉的衝鋒槍

到了二戰後期,在德國人的指導下,日本的輕武器製造成本才得以控制,才開始製造只有大約20美元的衝鋒槍。

但是為時已晚,當時日軍已經被美軍打的奄奄一息。據說一艘滿載武器的運輸船,船上運輸了改造之後的衝鋒槍,結果運輸船在半路上被美軍擊沉,於是前線的日軍也就再也沒有見過新式的衝鋒槍了。

二戰結束之後,美軍開始清點日軍物資,從倉庫中發現了一萬多支衝鋒槍,原本是打算用於本土決戰的。只是沒用上。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總結:日本其實並不算小,如果加上日本在二戰前的殖民地(朝鮮、臺灣、東四省)在內的話,日本的實力是比很多歐洲國家都要強很多的。同時日本也是當時亞洲國家中唯一有全套工業體系的國家。因此日本在自我研發,並融合德國對他技術轉移後,擁有了吊打中國和毫無準備的英美實力。

這也就是所謂的初中生吊打小學生,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當歐美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後。他們憑藉雄厚的工業實力,迅速與日本拉開差距。而日本由於失去了德國對他的技術援助,單靠自己的技術儲備又無法趕上列強的步伐。於是到了二戰後期,日本的武器裝備全面被歐美碾壓,直至被吊打。

史论纵横
2019-01-25

縱橫還真就沒看到哪個國家在二戰中用進口的武器就敢挑戰全世界的,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靠進口是不好使的。

以國土大小來論軍事實力,實際上是一種淺薄的認知,日本國土雖小,卻是一個大國,不管是二戰時期還是當下,絕對不能小窺,也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今天,縱橫就來分析分析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武器及軍工發展。

進口的武器再牛,終究不是自己的

日本在二戰中的武器大多都是自主生產,自成體系,在二戰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能說強,起碼都是自己製造和生產的。

二戰中後期,德國和日本建立軸心國聯盟關係,為了支援日本,德國還用潛艇不遠萬里長途跋涉偷偷給日本送了一些武器的樣品和圖紙,然而,日本並沒有採用,而是繼續用他那千年的三八大蓋縱橫天下。

與日本的這種對武器自主研發還是依賴進口思想最有區別的應該就是近代中國了。

近代中國曾經兩次希望依靠進口的武器打敗日本,一次是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希望用購買的外國軍艦擊敗日本,第二次是全面抗戰爆發前,老蔣希望打造60個德械師來對抗日本。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進口武器花費不少,水平也不算太落後,兩次卻都是以失敗告終,尤其是老蔣打造的德械師,單從輕武器的數據來看就可以壓著日軍打,中正式步槍和毛瑟步槍,完爆日本的三八大蓋;捷克式輕機槍,完爆日本的歪把子;馬克沁重機槍也要比日本的重機槍要好一些;就連手槍都是德國進口原裝的,絕對要比日本的強。

儘管如此,蔣介石辛辛苦苦打造的德械師在淞滬開戰僅僅五天就損失過半,南京保衛戰後就再無德械師,可見雙方整體實力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啊。

從這一點來說,進口的武器就是再好,沒有為己所用一樣是白扯淡。

以軍艦和飛機來看日本在二戰初期的軍事實力

日本的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輕機槍雖然在整體性能上不如歐洲造的,但是最起碼都是日本自主生產的,不夠就使勁造,壞了可以修,在數量方面,三八大蓋可以滿足幾百萬日軍的需求,而輕機槍更是做到每個最小作戰單位都擁有一挺。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三八大蓋和歪把子儘管性能不夠優良,但是在中國戰場上還是很實用的,尤其是三八大蓋更是為中國戰場而研發的。

事實上,陸軍的武器一直是日軍的短板,我們不能光看到日軍的三八大蓋就認為日本的實力不咋地。能夠代表日本二戰軍工水平的,不是機槍、坦克,而是飛機和軍艦!只有空軍和海軍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

日本一直將海軍作為其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日本的海軍都大放光彩,在軍艦和航母的研發上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就是日本建造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建造的11艘艦隊航母更是差點稱霸太平洋。

在中途島海戰之前,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一直壓制美軍,後來在中途島海戰中因為指揮出現問題導致慘敗,並不是日本海軍實力比美軍虛。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海軍如果遇到的不是美國,縱橫相信日本的海軍將會有更多的表現。

而日本的飛機制造水平也不虛任何國家,日本在二戰時期研發的零式戰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太平洋戰爭早期,更是橫掃美軍,完全壓制美軍的戰鬥機,直到美國繳獲一架零式戰機後才研究出其弱點。

制約日本軍工發展的,從來都不是技術問題

從日本的軍艦以及飛機來看,日本到二戰時期的軍工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為什麼我們看起來日軍的裝備和歐美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為落後的狀態呢?

同時期的美軍和蘇軍,衝鋒槍和自動步槍大量列裝,而日本連一把步槍還是小口徑的拴動式,並不是日本研發不出衝鋒槍,而是因為步槍更加節省子彈。

限制日本軍工發展的,從來都不是技術問題,在日本產業革命下進行的殖產興業,使得二本從明治維新後奮起直追,是帝國主義中起步最晚,進步最快的國家,用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百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產業革命。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工業化水平,完全能夠支撐日本進行對外侵略,尤其是面對周圍這些在當時世界上連二流國家都算不上的亞洲國家來說。

所以,制約日本軍工發展的一直都是鋼鐵、石油等資源,以日本的研發能力,一旦有充足的資源支撐其戰爭機器,後果絕對不堪設想。

中國為全世界反法西斯主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是說我們打敗了日本,而是我們以血肉之軀在中國戰場牽制住了日本,始終沒能讓日本走出戰爭泥潭,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與此相比,當時的世界強國法國,投降德國後,更加助長了德國法西斯的氣焰,給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增加了壓力。

野史也是史
2019-01-26

如果單從日本的國土面積來講,確實是小。但戰爭拼的是經濟、軍事、科技、製造等綜合國力,日本在二戰時擁有完備的軍事工業體系,雖算不上世界一流水平,但絕對是名列前茅,而日本的造船業卻是絕對的一流。日本二戰除了從德國獲得過一些潛艇的技術外,其它所有的戰爭武器都是自己生產、設計、製造的。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強弱不能與大小直接劃等號,日本除了資源匱乏外,其它方面都不“小”。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我們先看一下日本軍事實力崛起之路

日本的近代崛起,要追溯到明治維新時期,這次改革使日本成功的脫亞入歐,成為亞洲的首個資本主義國家。明治維新完成了日本的原始積累,掃除了日本奔向強國道路的所有障礙,使日本很快從歐洲獲得了現代工業發展理念。

這一時期的日本,通過改革地稅等手段獲取的大量財政收入,基本都用在供養軍隊和補貼軍事工業。日本把一些廠礦企業轉讓給大財閥,如三井、三麥等,使日本的軍事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再加上明治天皇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最終使日本迅速成為不可小覷的亞洲強國。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獲得了鉅額的戰爭賠款,自信心大大增強,隨後便開始了對遠東地區的侵略擴張,這時的日本已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賠款的近50%用於擴充日本的海陸軍備,尤其是日本海軍獲得了鉅額投資,為造船業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還有一部分賠款是用作金融改革的準備金。日本戰前由於缺乏資金,無法快速啟動金融改革。在獲得賠款後,明治政府將一部分作為銀元兌換的準備金。通過確立的金本位的貨幣制度,使日本迅速納入世界經濟體系。最後一部分就是成立造船基金和教育基金,使得日本的學校基本全覆蓋。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俄戰爭後,日本完全控制朝鮮以及我國東北地區,源源不斷的戰略資源流向日本。日本在東北成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管理著鐵路之外的礦山、港口、行政區域、文化和科研機構及情報組織,這些都為日本發動戰爭積累了資源和軍事實力。

我們再來看一下日本完備的軍事工業體系

日本二戰時期的明星武器,如零式戰機、航母及戰艦等,這些武器都是源自我們耳熟能詳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日立、日產、松下等軍工企業。好多人會恍然發現,這些企業不都是造汽車的民企嗎?日本企業是寓軍於民的發展模式,戰術瞬間轉換成軍工企業,和平年代主要以民用為主。但它們的軍工設計研發能力絕對是世界領先水平,迫於戰後各種的約束,日本隱忍不發,但我們絕對不能輕視。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二戰時期日本的整體軍工水平算是世界前列,造船業是絕對的世界一流。當時世界上搞航母的先驅就是美、日、英三國,在萊特灣海戰之前,日本海軍規模一直名列前茅。三菱重工在二戰期間生產了包括飛機、坦克、軍艦在內的大量武器。像零戰就生產了一萬多架,坦克和裝甲車有4000多輛,航母有大鷹號、隼鷹號、天城號、龍驤號等。

川崎重工二戰期間生產了1萬多架飛機,生產的航母有加賀號、瑞鶴號、飛鷹號、大鳳號、瑞穂號等。富士重工二戰期間生產了2萬多架飛機,4.4萬臺發動機,飛機佔日本軍機總量的32%。日立製作所生產1.2萬臺飛機發動機及2000多輛中型坦克。二戰期間日本的大部分軍車都是日產生產的。松下電器對日本侵略戰爭也是有突出貢獻的,它生產了日本大量的機關槍子彈的簡單金屬部分,還有整套的無線電收發報機及所有軍用通信設備的整機和部件。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的航空工業水平應該是強於第二梯隊,但與歐美還是有些差距;武器裝備方面與蘇聯基本相當,日本主要受制於資源匱乏;在造船方面,日本可以說是和美國旗鼓相當,日本電子設備稍差一些。但所有的軍事工業都很完備,所有武器自給自足。

所有,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弱,不能以人口和土地面積來衡量,戰爭拼的是綜合國力,拼的是科技與經濟。日本雖小,但實力不可小覷,不能小看日本。

普鲁士之魂
2019-01-28

其實日本的領土面積也足足有將近38萬平方公里,和今天的德國相當,按照國際規定超過35萬平方公里的已經算是大型國家了。

隨著明治維新以來社會的迅速發展,日本的人口也隨之迅猛增長,至二戰爆發前夕,日本的人口已經達到7200萬,位列列強第三,龐大的人口給予了日本大量的勞動力和預備役。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鋼鐵產量在1930至1938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可以看出侵略東三省給日本帶來了大量的戰略資源,當時的東北的工業水準在全國是頂尖的,就連共和國成立後也是打出了復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旗號。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東三省的煤鐵資源十分充裕,作為奉系軍閥的勢力開發程度也是相當高,鐵礦最多的遼寧省當時的儲藏量就接近7萬萬噸,而三省的煤儲藏量則高達14.5萬萬噸左右。在佔領東北後,日軍便進行了侵略者的大改造,將瀋陽兵工廠由民族的驕傲轉化成侵略者的關東軍野戰兵器廠。1932年滿洲國成立後,由滿洲國政府和日本財閥大倉和三井共同投資,從這裡生產了包括三八式步槍,九九式步兵,十一年式輕機槍,九六式輕機槍,九二式重機槍在內的日軍制式槍械。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佔領東三省給了日本強力的資源支持,他們自身發達的工業水準也是強力支撐,雖然和英德美有差距,但在東亞是遙遙領先了。日本的人均工業化水準在1938年時也是排在第六,列強重高於俄國,和意大利的水平比較接近。

日本國內此時有大量與政府合作的巨型財團,這種繁榮的工業經濟就像德國的工業卡特爾一樣給了各自的國家強盛的軍工生產助力。當時的生產蓄電池的湯淺,生產乾電池的松下,生產望遠鏡的尼康(前身是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生產阿司匹林等藥物的武田藥品株式會社,由體溫計發家,現在生產醫療設備的泰爾茂株式會社,三菱等企業更是參與了航母和軍艦的研發。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軍備大幅擴張的刺激下,國內企業的發展也是十分迅猛的。軍備擴張就帶來了生產動力和更大的利潤前景。

很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天皇的獨裁統治和人民的愚忠。這使得日本可以把軍費比例提高到一個駭人聽聞的地步,所以說裕仁天皇的獨裁者統治地位,是要比希特勒,斯大林,墨索里尼都穩固的。

可以發現法國的硬件條件一點不比日本差,但劣勢就在於法國國內有政治輿論和工人運動。一個政府稍微提高國防開支就叫囂著抗議的國家,和一個民眾如同綿羊般任勞任怨的國家,其軍備擴張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史之策
2019-02-01

二戰時期,日本的軍事實力的強大是相對而言的。和中國相比,日本有完善的海空軍,有完整的兵役制度,國內幾百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隨時都能登上戰場。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在中國戰場上,日本依靠比中國軍隊先進的武器裝備,基本上可以做到以少勝多,打贏了大多數與中國軍隊的會戰。但是如果日本和美蘇軍隊幹起來,日本的軍隊就不夠看了。

德國的武官目睹日軍在諾門坎與蘇軍的戰鬥後,認為日軍的戰鬥水平不過是一戰末期歐洲軍隊的水平,而二戰的時候,一戰已經過去快二十年了。

中國軍隊羨慕日本軍隊的武器,比如三八步槍、迫擊炮、擲彈筒和山炮,放到中國軍隊手裡都是寶貝。但在美蘇軍隊的眼裡,日本軍隊的武器都是垃圾。

美國陸軍覺得除了日本的單兵武器擲彈筒不錯外,其他的武器不值一提。那麼,日本的武器從哪而來呢?我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

明治維新以後,明治政府沒收了幕府的軍火作坊,創建新的西式兵工廠,建立了日本近代的武器生產體系。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後來,日本政府發現只靠國有企業,不能實現日本政府富國強兵的目的,又扶持了一批民間重工業財閥。比如:三井、三菱、松下等,為日本軍隊生產研發武器裝備。

到二戰時期,日本的軍火企業不僅能夠製造槍支、火炮、彈藥等基本軍火武器,還能夠生產坦克、飛機、航母等先進裝備,製造出零式戰鬥機、武藏號戰列艦等領先世界的經典武器。

不過,日本企業的技術水平不高,與歐美軍火企業的差距比較大。

第二,日本人山寨技術高明。

近代中國、日本都在向歐洲學習時,常常模範歐洲的武器,減少研發的成本,儘快滿足軍隊作戰的需要。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縮小了和歐美國家的水平。可是,日本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很多歐美的先進武器,日本本土生產不出來。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人為了走捷徑,就走了山寨模範的路子,從歐美引進先進武器的樣品。仔細研究武器的內部結構後,日本國內的軍火企業就會加緊模仿製造,推出該武器的日本山寨版。

裝備日本軍隊,彌補日本軍隊與歐美軍隊的武器差距。比如日本的轟炸機技術落後,日本人派出專家採購團,宣稱要大量購進先進轟炸機,走訪歐洲生產轟炸機的企業。

結果日本最後只從歐洲購進了一架轟炸機。運回國內後,組織本國的力量研究該轟炸機的內部構造,迅速造出了該型號轟炸機的日本山寨模仿版。

第三,來自德國的支持。

二戰時期,日本同意大利和德國是盟國。德國生產的武器先進耐用,科學技術全面領先日本。日本在武器製造上從德國引進了不少先進技術。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德國需要日本在太平洋上牽制美國,提高日本軍隊的裝備水平,這符合德國人的國家利益。

當時,日本和德國無法進行通過陸地進行聯繫,海面上也都是盟國的艦隊。通過潛艇遠程交流,德國把包括先進潛艇製造在內的先進技術交給了日本。

联合防务
2019-01-27

首先說一下,日本的小是跟蘇聯/俄羅斯、中國、美國這類大國比,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並不小。在二戰時期,日本的本土面積(37萬平方公里)比歐洲很多國家都大,當時歐洲也就法國(55萬平方公里)、德國(47萬平方公里)比日本大,而像英國(24萬平方公里)、意大利(30萬平方公里)都比日本小。

在人口方面,日本在二戰期間大約是7200萬人,德國是6600萬(加上侵佔領土的日耳曼人大約是8000萬),英國是4700萬人左右,法國是4100萬人,意大利大約也是4100萬人。

所以,小日本是一些大國從心態上(也包括對日本人平均身高比較低)對日本的稱法,不是從領土、人口、國力等方面來衡量的大小。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軍事實力也是相對於亞洲一大票國家很強,相對於蘇、美、英、德、法就不夠看了。日本當時的武器技術水平總體上都比這些國家落後,例如坦克、輕武器落後10-20年,航空工業也落後近10年,特別是各種軍用平臺所需的發動機則是全面落後。不過,這對於日本來說已經很可以了,畢竟它是後發的資本主義國家,底子薄、基礎差,還沒資源,能追到這個程度相當不錯了。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在近代的崛起始於明治維新,而原始積累則源於日本人下南洋,是靠著“男人的血淚、女人的皮肉”一點點攢起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僑匯。要不然,就是明治天皇一天不吃飯,又能省出幾個錢。靠著這點攢起來的本錢,日本買了歐洲的艦船、火炮,以及歐美的工業設備,開始打造近代化的軍隊軍事工業

在甲午戰爭中,日本靠著英日同盟和積攢起來的艦隊,給北洋水師以重創,後又依靠陸軍侵入中國本土,以海陸合擊的方式徹底摧毀了北洋水師。我們總是討論黃海大東溝海戰,日本聯合艦隊如何如何會打,但是如果沒有日本陸軍攻佔一個個堅固的炮臺,繳獲大量製作精良的克虜伯大炮,就憑聯合聯隊那點能力,要想擊敗中國難於上天。甲午之敗,是中國內部積弊的集中暴露。此後,不僅是日本大肆侵華,就連英國之外的其他歐美國家都對中國徹底放棄了,轉而全面扶持日本。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藉著甲午戰爭的獲勝和《馬關條約》的簽署,日本從中國撈到了鉅額資金,這使得日本一夜暴富,迅速開始擴張軍事工業。1904-1905年日俄戰爭的勝利,則進一步加快了日本的軍事工業發展。到二戰前夕,日本基本建立起了相對完備的軍事工業,能夠自己研製和生產所需的大部分武器裝備。

但是,日本軍事工業的技術以及很多設備都是從歐美獲得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靠著技術轉移和貨架商品。大家都知道在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很強,擁有比較先進的各類戰艦。一是因為日本造船業是在英日同盟期間,英國人手把手調教出來的,日本的艦艇設計、造船工藝和設備、主炮、蒸汽主機、射擊指揮儀等等,都帶著濃濃的英國味兒,例如英國根據日德蘭海戰經驗教訓而在1920-1921年提出的納爾遜級戰列艦就對日本主力艦設計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當時的艦艇技術轉移也比較豐富,例如德國MAN公司就向日本轉讓了艦用柴油機技術,這使得日本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比較強的造船業。二是造船業實質上和輕紡產品一樣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很適合技術底蘊不夠而又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後發國家。所以,不僅是日本,上世紀60年代以後的韓國以及改開之後的中國,都是將造船作為提升工業實力和出口換匯的重要產業,或者說是突破口。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儘管如此,日本二戰時期的造船業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例如在工藝上,歐美已經普遍採用的焊接工藝,日本一直掌握不熟練,即使是到建造大和級戰列艦,仍然大量採用鉚接工藝,所以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艦艇在結構重量上較大,結構強度卻比歐美差。再像耐波性、復原性、適航性,日本軍艦除了少數艦之外,普遍不如歐美軍艦。在1932年到1935年短短3年間,日本海軍就相繼發生了“早蕨”號驅逐艦被大浪掀翻、“友鶴事件”、“深雪”號驅逐艦在演習中被“電”號驅逐艦撞沉以及更有名的“第四艦隊事件” ,充分暴露了日本造船的弱勢,為此艦政本部沒少挨批。而在日本與英美決裂之後,沒有了技術來源,因此日本在二戰期間的雷達、聲吶等技術與歐美的差距是天與地的程度。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二戰期間,日本戰艦主要是靠重火力逞強,但是總體技術、工藝水平是比較低的,而且由於技術轉移的很多缺失,使日本海軍戰艦存在很多短板,“反潛靠人品、夜戰靠‘貓眼’、防空是渣渣、艦體強度普遍差”。而像美國人發明的分段建造、流水線生產等先進造船方法,日本壓根就沒有。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在戰爭期間的造艦數量方面,日本與美國差距更是大得驚人。從1941到1945年,日本總共建造、改裝艦隊航母、輕型航母17艘,新建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和潛艇147艘。而在同樣時間內,美國總共建造和改裝艦隊航母、輕型航母、護航航母147艘,新建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是不是人比人,氣死人?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日本在戰前積攢的艦隊實力,根本就不敢動與美國開戰之心。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二戰時期的航空工業完全是在歐美國家的技術轉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宮崎駿的漫畫《起風了》裡,就有日本派出團隊到歐洲購買先進航空技術的情節。

在一戰和二戰之間,世界航空技術的交流與轉移是很活躍的,尤其是德國、美國對日本航空工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德日之間的航空技術轉移在上世紀30年代是公開的祕密,日本海軍在二戰期間使用的艦載轟炸機全都是根據德國亨舍爾公司提供的技術研製的。

在二戰爆發後,德國和日本之間還利用潛艇轉移航空裝備成品和技術,最典型的就是德國轉讓的He-100戰鬥機,日本在其基礎上研製了Ki-61“飛燕”戰鬥機。由於初期自產不了發動機,“飛燕”直接裝的是德國用潛艇轉運的液冷發動機。後來川崎重工仿製成功了Ho-40液冷發動機,才解決動力來源問題。通過仿製He-100,日本才搞清楚了什麼是戰鬥機的工業化生產概念、懂得了自封油箱和裝甲防護是怎麼回事。之後,日本又以Ki-61為基礎,研發了Ki-84“疾風”和Ki-100五式戰鬥機,生產工時大幅減少,成本也隨之大幅下降,工藝基本達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末的世界先進水平。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而美國則提供給了日本關鍵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在二戰期間,日本所有的星型空冷發動機全都脫胎於美國技術,三菱重工為零戰最早所配的“瑞星”、日本二戰期間在戰機上使用最普遍的三菱“金星”以及後來的“火星”發動機,中島為零戰、九七艦攻所配的“榮”系列發動機,其實都有一個媽——美國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只不過三菱重工的“瑞星”、“金星”、“火星”發動機技術是普·惠的R-1690“大黃蜂”發動機,中島飛機公司的“榮”、“譽”發動機是普·惠的R-1830“雙黃蜂”發動機。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裝備是各大國裡面最差的,無論是坦克、裝甲車輛、火炮、軍車,還是輕武器,都是爛的一比,歐美軍隊根本看不上眼。這倒不是傳說中的日本將資源投入到海軍上,實際上日本陸軍得到的軍費不比海軍少。主要原因在於陸軍的很多主戰裝備,像坦克、裝甲車輛、軍車等在國際上很少進行技術轉移。日本以及很多國家的坦克都是以一二戰期間英國出售的維克斯6噸級坦克為基礎發展的,在這之後就沒有了技術轉移,日本只能自己琢磨。但由於整體工業基礎差、技術水平爛、悟性不足,日本始終搞不出來能讓人看上眼的坦克,鉚接鋼板的94、95式輕坦在蘇聯、德國、歐美軍隊眼裡就跟紙糊的一樣。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在二戰期間鋼鐵工業規模可觀,主要是1934年由八幡制鐵所、輪西制鐵、釜石礦山、富士制鐵、東洋制鐵 、三菱制鐵、九州制鐵合併而成的日本製鐵公司,壟斷了日本的鋼鐵工業,為日本生產武器裝備提供所需鋼材。但日本的冶金技術相比於歐美就落後了,不少特種鋼都無法自產,唯一來源是從美國購買的成品鋼或廢鋼鐵。而在日美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徹底斷了來源,鋼鐵質量始終無法得到提升。到二戰末期,隨著原料來源的日益斷絕,日本鋼鐵無論質量還是產量都大幅下滑,只能去生產大量劣質的“神風”自殺武器。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在二戰期間的軍工企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集團+小作坊,也就是大型軍工企業負責設計、總裝以及關鍵部件,其他大量零部件以及海量的軍需物資等都分包給成千上萬的小企業、小作坊,而且這種工業特點一直延續到今天。在二戰後期,“鬼畜”李梅指揮美國陸航戰略轟炸機部隊對日本重要城市進行火攻,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燒燬日本民間為軍工配套的小作坊。因為常規炸彈對於無數散落在民居地活著乾脆就是一個個民居的軍工小作坊轟炸效果不好,而火攻效果出奇的好。(S)

唐僧他不懂爱
2019-02-25

第2次世界大戰,日本彈丸小國,卻對多個國家發動了入侵戰爭,並且在多個戰場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所以很多人也在思考,除了最初的入侵可能那是國家準備倉促,猝不及防,但是經過了最初的那個階段,日本還能在各個國家橫衝直撞,屢戰屢勝,這個肯定是和日本的軍事實力分不開的,究其原因,我們就要從明治維新談起。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明治維新之後,一個新的國家政權,經受住了國內各種動亂的考驗,特別是參加明治維新的這些領頭人,他們很多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或者在外國有學習的經歷,所以他們更渴望把國家變得更加現代化,所以這就要求他們要向西方學習,加強和西方國家的交流,本國要實行西方化,建立起一個強盛的國家。

其實早在1860年日本幕府就派出了好幾個代表團,這些代表團有些是由軍官組成,他們到美國,英國,荷蘭,法國,在一番考察參觀和學習交流之後。,建立起了類似於西方國家的兵工廠。造船廠。還有培養軍官的軍事學校。加快了明治維新的步伐。政府開始聘用一些外國的顧問和專家學者,幫助建立大學,醫院,並且起草憲法也是有著外國人的參與。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在這個時期,日本的軍隊,也受到了歐美國家的影響,日本陸軍信用法國的教官幫助訓練,海軍則是請的英國的人,他們還向歐美國家開放文彬神父等口岸,和西方國家發展貿易,西方國家經濟文化等等都向日本滲透,而1889年,日本新憲法的公佈,已經讓西方人不得不承認,日本已經變成一個文明的國度,尤其是到了上個世紀初,日本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

1894年日本開始和中國作戰,11年之後他連俄國人都打敗了,那些年的侵華戰爭,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感到震驚,西方國家感嘆它的發展之快,尤其是在軍事方面。所以俄國,德國和法國都是阻止他進一步擴張。後來在1904年日本在理順,打敗了俄國,這也是亞洲國家第1次打敗歐洲強國。在那一時期,日本先後臺灣,遼東半島,還有朝鮮,已經變成一個很強大的帝國。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在1940年9月。日本和德國,意大利。簽訂了軍事同盟。過了不久1941年又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協議。所以他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心大膽的去侵略其他國家。其實要說起日本的武器,在二戰時基本上也不能說好先進,比如說他沒有半自動步槍,也沒有自動步槍,他的很多武器比美國,英國,蘇聯人都落後多了,之所以取得那麼大的成功,主要還在於他去年的這些國家很多都很弱,雖然他的武器比發達國家落後,但是比亞洲這些小國家的武器裝備又可以說先進多了。

咸鱼闲聊
2019-01-25

二戰期間日本的工業體系就已經很完善了,唯一的問題就是日本資源匱乏,需要大量進口武器原材料才能滿足戰場上日本軍隊對武器的需求。

那麼日本又是如何一步步崛起從而成為世界一流軍事強國的呢?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也是一個和清朝一樣積弱的國家,後來明治天皇效仿西方進行改革並大量購買西方先進戰艦,為了購買更多的軍艦,明治天皇以身作則寧願每天少吃一頓飯,節省開支攢錢買武器!對比同時期慈禧為了修建頤和園而挪用海軍軍費,就可以理解為何甲午戰爭日本大勝而清政府慘敗了。

甲午戰爭,日本集全國之力孤注一擲打贏了戰爭,從清政府那裡獲得2億兩白銀的賠款,而這筆錢也幫助日本迅速走上跨越式發展道路。

後來日俄戰爭,日本打敗俄國取得對東北地區的控制權。

再後來日本通過《辛丑條約》向清政府索賠達七千多萬的鉅額賠款,這筆錢中國政府也一直在還,可笑的是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還是一直在還,一直還到“淞滬會戰”前。而這筆鉅款也是日本工業發展的一大助力!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後來東北張作霖崛起了,日本曾想拉攏張作霖,並多次提出在東北開設鐵路和礦場,還有移民等要求,但張作霖都拒絕了,於是日本人就炸死了他,再沒多久就發動了“九一八”,全面佔領東北地區。

東北在當時是我國有名的煤炭,鐵礦產地,日本佔領東三省後便成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開始大規模開採煤炭,鐵礦。滿炭的理事長就是策劃炸死張作霖的原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內大作。之後此人還曾經營山西產業會社,在山西為日本搜刮礦產資源,經濟資源等。

而這種日本人成立的會社在當時的日佔區還有很多,只要是日本需要的都會被他們源源不斷的送到日本本土進行武器製造。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所以整個二戰期間,日本就是典型的以戰養戰。日本靠打敗中國獲取鉅額賠款而發展自身工業,等日本國內的工業體系趨向於完善後,便開始掠奪中國的礦產資源來製造武器,從而進一步侵略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獲取更多的資源……

但是僅僅靠掠奪他國資源還是不夠的,所以整個二戰期間日本的武器裝備還是整體落後於西方國家,像步槍,坦克,航空母艦等等,甚至日本戰爭前期都沒有大規模裝備衝鋒槍,這都是日本資源匱乏所導致的。

記得《亮劍》裡張大彪曾對李雲龍說:“以前覺得日本的三八大蓋真好,後來咱們有了美國武器才覺得日本人的東西真差”!(原話不記得了,但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張大彪的話是很中肯的,二戰期間日本人制造的武器相比於中國那是很先進的但是相比於美英德等國還是差點,他們在很多武器研究方面因為資源匱乏能省則省,比如零式戰鬥機,去掉了很多裝甲保護,甚至機身都採用了大量的鋁合金非常容易燃燒,還有航空母艦,日本的航空母的主甲板竟然是木製的,日本的坦克亦是如此,在東北戰場上還曾出現過蘇聯坦克直接碾碎日本坦克的情況!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所以日本的軍事技術很發達,他們可以在有限的資源範圍內製造出最適合他們使用的,能將其性能發揮到最大的武器。但還是那句話,日本本土資源匱乏,如果不掠奪他國資源是很難維持一場長期戰爭的。

七追风
2019-01-26

客觀的說,當年我們口中的“小日本”,其實只是日本人身材小,其他方面還是很強大的。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的國土面積約為37.8萬平方公里,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萬平方公里,德國的國土面積約為35.7萬平方公里,意大利國土面積約為30.1萬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日本並不“小”,比很多歐洲國家都要大。

我們之所以覺得日本小,一是因為和中國比較,顯得小。二是因為日本國土形狀狹窄,顯瘦……

再看日本的人口,1939年統計的約為7300萬人,當時的美國也只是1.3億人,德國人口約為7000萬人,英國人口約為4700萬人,法國人口約為4100萬人,中國人口4億多。

所以,日本人口也不少,可以一下子動員出這麼多的兵力。


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向西方學習工業文明,雖然基礎弱,但發展的確實很快。尤其是與軍工相關的產業,發展尤為迅速。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舉個例子,1937年日本鋼產量是580萬噸,中國只有4萬噸。日本的石油儲備約為169萬噸,中國只有1.31萬噸。

在日本侵佔我們東北和沿海地區之後,更是把中國原本就缺少的工業基礎大量佔領,中日工業差距大得驚人。

日本很早就從德國那裡學習了先進的軍事理論,獲得了一系列的先進技術。所以,日本絕對不需要大量進口武器。他們的強大的軍工產業,在戰爭初期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後來佔領了中國東北等大量地區之後,更加有了資源保障,雖然比不上美國,但在亞洲是沒人比得上的。

日本的軍工產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海軍艦艇吧。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擁有航空母艦10艘,戰列艦12艘,重巡洋艦20艘,輕巡洋艦17艘,驅逐艦130多艘。可以說,此時的日本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之一。

所以,作為侵略方的日本,必然會保證其軍工產業,絕不可能依靠進口武器的。


但是,日本雖然發展快,相對於歐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基礎畢竟還是相對薄弱的。所以,戰爭後期處於劣勢之後,資源捉襟見肘,“回血”速度越來越慢,戰敗不可避免。

邓海春
2019-02-10

日本作為一個國土不是很遼闊的國家,工業能源資源十分有限,可為何卻能在二戰初期憑藉武力橫掃大部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呢?他的軍事實力是誰給的?它的武器又是從哪裡來的?具體原因請聽筆者娓娓道來。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軍事實力就是其軍隊在戰爭中的作戰能力,而作戰能力又取決於軍事戰略、軍事制度、以及後勤供給等方面。

咱們分別從二戰日本海陸空三軍剖析三軍軍種的作戰能力以及日軍高新武器供給從何而來。

首先是日本陸軍,陸軍在三軍中可謂是混得最差的,補給最少的。他們在參加侵略戰爭前會進行各種體能訓練和武士道精神訓練,作戰能力在亞洲戰場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據老兵回憶說在戰場上,要幹掉一個日本陸軍,需要犧牲三個人的性命才可以換來,為何代價如此之大?一來日本陸軍訓練有素,二來中國士兵食不果腹,力量薄弱,三來日軍武器裝備精良,我軍落後的武器肯定不是日軍對手。

日本陸軍的武器主要以自主生產的三八大蓋為主,同時每一個小支隊都會配備一把輕機槍。在陸軍武器上,日軍高層曾經向盟軍德國索取樣品和圖紙,再經過改良性能組裝成屬於自己的戰爭武器。在陸軍的戰役上,還有一款重量級武器那就是坦克。1916年,英國在索姆河戰役中採用MK.A型坦克打垮敵軍,這讓日軍高層震驚,為此特地從英國購買MK.A型坦克和法國採購TF-17型坦克運回國內,組織大批軍事技術人員進行改裝重組,最終研製出了89式中型坦克,而後陸續出現了92式和95式等戰鬥力超強的輕型坦克。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人的自主研發能力絕對不可小覷!

日本空軍的作戰能力沒話說:“快準狠”川崎95式戰鬥機是日軍自主研發的第一架戰鬥機,1938年96式單翼飛機也陸續面世走向戰場,到了1940,日軍的零式戰鬥機更是稱霸藍天,中國的96式戰機只要在空中碰到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基本上都會被其所摧毀。只有蘇聯的15單翼戰鬥機才可在空中與之周旋,可見日本零式戰鬥機的戰鬥力還是很強大的,不過據說零點戰鬥機研發技術是德國一家航空公司提供的。

1943年到1945年間,日軍繼續研發了屠龍、飛燕、疾風等戰機,性能和戰鬥力沒話說,只是到了戰爭末期了,日本無力承擔空軍高昂費用,而讓部分空軍選擇在空中發揚武士道精神,與敵軍戰機相撞,同歸於盡。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海軍是日軍高層最大力扶持的兵種,在二戰初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作戰能力還是有的。1876年日本就已經建立了海軍學校,1903年,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和西鄉從道兩人致力於改良軍艦,使得日本戰艦的作戰性能得到質的提升。不得不提的是甲午海戰後日本得到清政府鉅額賠款,經協調高層將這部賠款拿出一半擴充海軍軍備,還拿出一部分用來興建學校,為日本孵化各種人才。

在這麼好的壞境下慢慢壯大的日本海軍,自然而然有先天優勢,二戰時期日軍自主研發和改良德軍的各種大型戰艦、航空母艦、魚雷、潛艇等武器,攻擊力都是十分強大的。
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筆者還想再補充一點,日軍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先進武器除了是自主研發之外,還有多層原因,首先明治維新的成功改革為日本的工業化軍事化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其次,日本國內有些大型重工企業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比如三菱、川崎等,在二戰時期就是為日軍提高各種武器資源的。最後,日本危機感很強,深知落後就要捱打,又懂得“師夷長技以制夷”,持續向歐美諸國派遣留學生,學到核心技術再回國效力,如此一來,不強大都難哦!不知你們怎麼看?歡迎讀者們留下寶貴的意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